IMF首席經濟學家:誰將超越美國?//《瞭望》:中國如何追趕超越美國——中新網

IMF首席經濟學家:誰將超越美國?//《瞭望》:中國如何追趕超越美國//聯合早報: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 2011年09月29日 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22)  【字體:↑大 ↓小】

  中新網9月2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刊文說,如果美國在近期內被超越的話,這更可能是因為其社會凝聚力的喪失及運作失調的政治系統。中國很有可能會填補這一真空,但美國是否被擠到一邊是另一回事。

  文章摘編如下:

  伏爾泰曾說,羅馬帝國崩潰是因為「一切都會崩潰」。對走向衰敗的這樣籠統的解釋——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我們很難有什麼異議。但這樣說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幫助。比如,在思考美國當今的主導地位時,若能夠知道它何時會開始衰落,而它又能採取什麼方法來延緩無可避免的結果,就再好不過了。

  當代評論家對羅馬帝國早已絕望,但它卻多維持了數百年才最終崩潰。美國能否找到類似的延長其支配地位的途徑?

  以史為鑒 看美國何時衰落

  在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可供討論的重要框架上,阿文迪?蘇布拉曼尼恩的一本新書提供了思路。(我必須說明,蘇布拉曼尼恩是我在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同事,並曾在其它課題上合作)。

  尤其重要的是,蘇布拉曼尼恩制定了一個衡量經濟強權的指數,它應當是任何地方要思考世界經濟領導權轉變的人談論的焦點。

  一些基本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十九世紀早期工業化興起後,英國一度是支配世界的經濟霸主。但它卻逐漸失去其主導地位並被美國取代,而至少從1945年以來,美國一直是市場經濟國家中當之無愧的領袖。

  美國的工業生產其實在19世紀末已經超越英國,但這並不足以發揮決定性作用。經濟霸權的轉移是在英國於一戰和二戰中積累了大量經常賬戶赤字後才發生的——英國必須大規模借貸來支付戰爭支出,而且其進口遠大於出口。全球大部分黃金儲備最終也落到美國人手裡。

  這使英鎊的國際地位大受影響,而美元則粉墨登場——尤其是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後,當時各方協定可以將美元和黃金一起作為儲備用途。

  最近的情況,是輪到美國積累了越來越大的經常賬戶赤字,從世界各地進口的支出,也超過售賣產品和服務到海外的收入。在這方面,美國似乎註定要重蹈英國覆轍。

  中國可能取代美國嗎?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國家的人均收入提高了——同時提升的還有它們的國際地位。尤其是中國,它在過去10多年奉行了創造大量經常賬戶順差和積累外匯儲備的戰略,它目前的外匯儲備總額據報道已超過3萬億美元。

  整個故事非常引人入勝,但還是有很多可以爭議的地方。比如說,英國的衰落是因為美國不可阻擋嗎?還是源自於整個大英帝國或者英國本土的內部問題?

  多年前,也有人認為日本已經超越了美國。歐洲也被認為是在爭奪全球經濟霸權。如今,任何這樣的說法都近乎荒謬。日本和歐洲的信貸系統都失控了。日本於80年代向私人部門發放了過多貸款,而歐元區國家政府又在2000年代過度借貸。

  中國的發展道路能否一直保持平穩也有待觀察。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已接近GDP的50%——這肯定是世界紀錄。對國有企業和家庭的信貸則持續快速增長。

  在發行一個投資者和政府都願意持有的「儲備貨幣」問題上,蘇布拉曼尼恩認為中國已經具備了許多先決條件是正確的。但中國依然缺乏某些關鍵因素。

  外部挑戰有時也會拖垮整個國家。但更常出現的情況,是重大的問題出現在國家內部——當政權無法帶來經濟增長時,其合法性便會消失,人民開始出走到其它國家(或至少將資金轉移出國)。如果美國在近期內被超越的話,這更可能是因為其社會凝聚力的喪失及運作失調的政治系統。中國很有可能會填補這一真空,但美國是否被擠到一邊是另一回事。(西蒙?約翰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華文報摘.bshare-chinanews_s{background: url("http://bbs.chinanews.com/web/fileftp/2011/06/2011-06-28/U282P44T64D18F1055DT20110629150236.gif") no-repeat scroll 0 0 transparent;}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2012年有望超越美國 中國成為全球PC老大之猜想·聯合早報: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 ·港刊:中國「外交盛宴」超越美國勢力·《瞭望》:中國如何追趕超越美國 《瞭望》:中國如何追趕超越美國 2011年01月04日 15:48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參與互動(1)  【字體:↑大 ↓小】

  無論是回首歷史,還是展望未來,在世界200多個國家或地區中,真正有資格能夠追趕並超越美國的國家,只有中國

  「趕超美國」一直是毛澤東為我們提出的「中國夢」或「強國夢」。50年前他在黨的八大預備會議上首次提出用五十年、六十年的時間趕上並超過美國的戰略設想:「中國要趕上世界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就是美國。美國只有一億七千萬人口,我國人口比它多幾倍,資源也豐富,氣候條件跟它差不多,趕上是可能的。應不應該趕上呢?完全應該。假如我們再有五十年(指2006年)、六十年(指2016年)就完全應該超過它。」

  為什麼中國要趕超美國?中國有什麼資格、有什麼條件可以趕超美國?對此毛澤東作了解釋:「這是一種責任。你有那麼多人,你有那麼一塊大地方,資源那麼豐富,又聽說搞了社會主義,據說是有優越性,結果你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你像個什麼樣子呢?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的球籍!所以,超過美國,不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應該。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中華民族就對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們對人類的貢獻就不大。」

  「趕超美國」的「強國夢」

  當時毛澤東並不曉得GDP等經濟指標,也不曉得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實際差距,他採用了當時普遍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鋼產量指標,1955年中國只有400多萬噸鋼,而美國已經達到了1億噸,相當於中國的20多倍。毛澤東介紹,美國在60多年前鋼產量也只有400萬噸,因此他設想中國花五十年、六十年趕上並超過美國的鋼產量目標,而不是經濟總量指標和其他指標。

  當時(指1955年),中國總人口已經突破6億人,美國只有1.9億人,中國比美國多出4億多人,而美國的GDP相當於中國的5.8倍。但是很可惜的是,一年之後(指1957年)毛澤東去蘇聯訪問,受到了赫魯曉夫提出用15年超過美國主要工業產品總產量的影響,將原定五十、六十年的設想改為十五年「超英趕美」的設想。為此,毛澤東回國之後發動了「大躍進」,很快就慘遭失敗。但是毛澤東的這一強國之夢仍然是偉大的,還是可以提前實現的。到了1993年中國鋼產量超過美國,但居日本之後,為世界第二位。

  我把毛澤東的「強國夢」稱之為中國的大戰略,由此將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作為一個後發的社會主義的人口大國的追趕目標和超越對象。這裡毛澤東暗含了一個很重要的假定:在世界上眾多的大國中,真正有資格、有能力超過美國的唯一國家就是中國。

  這裡,毛澤東有三條重要理由:一是國土面積與美國大致相當,這就意味著主要資源總量與美國比較接近,如果能夠高效率地開發利用,就會成為追趕和超越美國的自然資源基礎;二是中國比美國人口多得多,這就意味著一旦中國人民人力資本水平大幅度上升,就會成為追趕和超越美國的人力資源基礎;三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這就意味著美國的制度是資本主義國家最優越的制度,而中國的制度又比美國更優越,如果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就會成為追趕和超越美國的制度基礎。

  從歷史上看,1957年蘇聯的赫魯曉夫曾提出這一目標,但是它並不具備人力資源優勢,1991年蘇聯解體,也隨之喪失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追趕美國,但始終無法超越美國,因為它並不具備這三個優勢;從未來看,即使2030年之後的印度,其總人口超過了中國,但是它仍然不具備其他兩個優勢,它同樣無法超越美國。無論是回首歷史還是展望未來,的確在世界上200多個國家或地區中,真正有資格能夠追趕並超越美國的只有中國。「趕超美國」是毛澤東的強國之夢,又是後來人逐漸付諸實踐不斷實現的。

  從現代國家發展生命周期角度看,毛澤東時代是這一生命周期的第一個階段,即初步成長期和工業化初期,他還不可能實現這一夢想,但是卻為中國建立了比較獨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進入了世界前十位經濟大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了這一生命周期第二階段,即迅速崛起期和工業化加速期,明顯地加快了對美國的經濟追趕和技術追趕,但是直到蘇聯解體的90年代初,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差距仍相當懸殊,美國成為獨一無二的超級霸權;進入21世紀,黨中央及時作出了準確的重要判斷:「綜觀全局,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戰略機遇期的核心目標就是「富民」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由於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比美國多出10億人口,即使人均收入增長到相當於美國人均收入水平的1/5~1/4,經濟總量自然也會超過美國。這是一個多種主要總量指標連續加速趕超美國的過程,它早已開始,而採用匯率法的GDP指標超過美國只是這個過程的最終標誌,還不是唯一的標誌。

  這一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前十年(2001-2010年)的加速追趕,局部超越;後十年(2011-2020年)的全面追趕、主體超越。現在我們正處在這一趕超過程的中間點,為此就有必要從國際視角特別是中美比較作一簡要的回顧和未來的展望,可以說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根本性變化,這也意味著打破了自長期以來美國獨家主導的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也引起了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歷史性變化。

  「局部超越」的前十年

  進入21世紀的前十年,中國依然保持了經濟高增長,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又出現了對外貿易,加速了與世界經濟的融合和一體化,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實現「中國新政」、率先經濟復甦、率先貿易復甦,加速縮小了與美國各方面的差距,中國充分利用了這一戰略機遇期,擁有了更加有利的國際地位,獲得了更加廣大的國際空間。這是中國加速追趕、局部超越美國的十年。

  第一,中國主要的指標居世界位次不斷躍升。經濟總量(指按匯率法的GDP計算)由2000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二位,佔世界總量比重從3.75%上升至超過9%(2009年為8.56%);中國與美國GDP的相對差距由8.26倍縮小至2009年的2.83倍;根據安格斯·麥迪森提供的按1990年國際美元值計算,2008年美國GDP(PPP)為中國的1.065倍,2009年美國經濟負增長,中國正增長,則超過美國;根據世界銀行提供的數據,中國與美國GDP(PPP)的相對差距由2000年的3.34倍縮小為2009年的1.55倍。

  第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製造業生產國。全世界約有500種工業產品,其中220種產品我國產量世界第一。其中,2010年中國鋼產量是美國的3.6倍;中國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第三,貨物貿易出口總額由世界的第八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一位,佔世界總量的比重從3.86%提高至突破10%;外商直接投資由第九位上升至第三位;外匯儲備由第七位上升至第一位。

  第四,中國從事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科學家和工程師由世界第四位先後超過日本、歐盟(27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研發人才國家;2008年居美國之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科技論文發表數國家;2009年居日本和美國之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專利與基礎專利申請國家。

  第五,從基礎設施的角度看,中國主要通訊基礎設施擁有量已經超過美國;中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能力已居世界首位;2010年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已達7.4萬公里,接近美國7.5萬公里;中國高速鐵路里程達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第六,從綜合國力的角度看,中國與美國的相對差距明顯縮小,由2000年的2.55倍縮小至2008年的1.50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強國。

  總之,中國每隔五年上一個台階(指五年計劃),即經濟總量、貿易總量,以及綜合國力再上一個新台階;每兩個五年(指兩個五年計劃)邁出一大步,即經濟總量、貿易總量,以及綜合國力在世界的位次明顯躍遷。中國花了10年時間,在主要總量指標方面大大縮小了與美國之間的相對差距,其中有相當部分的指標已經超過了美國。與此同時,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從而打破了長期以來由發達國家主導世界經濟治理的格局。在中國等國的壓力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不得不增加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發言權,使中國上升至第三位,居美國、日本之後,這是發展中國家首次參與並成為世界宏觀經濟治理的重要領導者。「主體超越」的後十年

  從今後十年來看,仍是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還是中國再上大台階的重要時期。

  首先,將如期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即「民富」目標:到2020年,考慮到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我們保守地估計人均GDP可能會超過1萬美元;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接近77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2008年美國為78.5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年以上;人類發展指標進入世界較高水平,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城鄉居民人口;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進入更加富裕階段,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鄉村居民恩格爾係數進入富裕階段,處在發展中國家前列水平。

  其次,將成為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將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即「國強」目標。從2010年到2020年,中國所有的指標全面趕超美國,其中大部分指標先後超越美國。根據作者保守估計:

  第一,中國GDP總量與美國的差距迅速縮小。按照市場匯率法計算,在考慮到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和人民幣升值和美元貶值三大因素,到2020年之前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將接近1/5,並超過美國;按照安格斯·麥迪森所提供的數據,用購買力平價(PPP)法的1990年國際美元值計算,中國GDP將在2010年超過美國;按照世界銀行提供的購買力平價(PPP)法的國際美元值計算,中國與美國GDP(PPP)的相對差距由2009年的1.55倍,到2015年前後超過美國。

  第二,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將在2011年超過美國;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第三,中國進口貿易額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中國與美國服務貿易的相對差距迅速縮小,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海外直接投資國。

  第四,中國從事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相當於美國的兩倍;中國專利與基礎專利將先後超過美國和日本;中國科技論文發表數超過美國,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創新強國。

  第五,從基礎設施的角度看,2015年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將達11萬公里,大大超過美國;中國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2萬公里;中國特高壓、智能電網規模居世界首位;中國非化石能源生產量和消費量居世界首位。

  第六,到2020年,中國與美國的綜合國力相當接近,但軍事實力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分析是相當保守的估計。這是因為按匯率法計算的GDP或其他指標與實際的實物指標相比差異甚大,不僅反映了中美兩國之間的要素價格差異甚遠,而且反映了他們之間的要素產出率差異較大。實際結果可能是主要實物指標超越美國在前,價值指標超越在後。

  真正全面超越美國還在於2020年之後的十年或者再長一點的時間。當然,無論是從發展水平還是人均水平,即使到那時中國也仍然與美國有很大的相對差距,中國還需要不斷地追趕,但是最重要的是不斷超越,即不斷創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

  總之,進入21世紀的頭20年,對中國而言,的確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一個中國全面追趕美國的過程,也是在局部超越美國,進而主體超越美國的過程,這對於打破長期以來美國獨霸世界、西方主導全球的政治經濟貿易格局具有極其深刻的意義,對於促進新興市場國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具有十分積極的國際意義。

  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更需要對人類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既包括減少貧困的貢獻、經濟增長的貢獻、貿易增長的貢獻,還包括知識的貢獻、文化的貢獻、綠色發展的貢獻。中國已經具備了實現富民強國大戰略的歷史難得的「天時、地利、人和」。我相信,一旦中國能夠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話,無論在什麼樣的國際競爭環境下,中國都會像我們的先哲孟子所言「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瞭望》新聞周刊 胡鞍鋼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財經頻道

相關新聞:

·中國鐵路將積極落實與美國等國家鐵路合作項目·中國高速鐵路初步成網 運營里程將突破1.3萬公里·中國細化《反壟斷法》 發布反價格壟斷規定·2010年中國民營經濟十大新聞:「新36條」出台·收入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組圖) 聯合早報: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 2011年06月09日 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34)  【字體:↑大 ↓小】

  中新網6月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刊文說,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預測,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 )計算,中國經濟的規模將在2016年趕超美國。而事實上,一般中國人的消費籃子與一般美國人大不相同,因此比較中美兩國的PPP是具誤導性的。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預測,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 )計算,中國經濟的規模將在2016年趕超美國。

  一份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家芬斯特拉(Robert Feenstra)共同執筆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將在2014年就成為全球經濟領導者。更有甚者,彼得森國際經濟學研究所的薩布拉曼尼安(Arvind Subramanian)認為,若以PPP計算,中國經濟實際上在2010年便已超越美國。

  PPP使用一組適用於所有經濟體的國際價格來計算一個國家的收入。發展中國家的物價通常低於發達國家。因此,若僅根據匯率來計算,發展中國家的收入肯定會被低估。用PPP來計算可以避免這一問題。

  但估計PPP收入也有自身的問題。其中之一是各國的消費籃子不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消費籃子更是大相徑庭。比如,在典型的發展中國家,食品一般占家庭支出的40%或更多,而在大多數發達國家,這一比重不會超過20%。

  用PPP做比較的目的,是衡量一國的真實生活水平。從這個角度看,PPP可以被視為比較各國由各自消費籃子所組成的總合商品。但這個總合商品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成分。也就是說,PPP實際上是在拿蘋果和橘子作比較。

  這一觀點聽起來可能有點學術性,但對生活水平的跨國比較卻有著深遠影響。假設我們要比較兩個國家。其中一個以農業為基礎,國民只消費食品;另一個是工業國,國民不但消費食品也購買衣物,在食品和衣物上的支出比例分別為20%和80%。

  然後,我們進一步假設工業國以市場匯率計算的名義人均收入比農業國高四倍。食品價格在兩國相同,而衣物價格在工業國要比食品高出五倍。

  以這個例子來說,工業國總合商品的價格是農業國的4.2倍。通過進一步計算則可以發現,用PPP衡量,工業國國民要比農業國窮5%!。

  出現這一荒謬的結果,原因無非是PPP比較了兩組不同的消費品。但一般中國人的消費籃子與一般美國人大不相同。因此,比較中美兩國的PPP是具誤導性的。

  PPP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中國人需要賺多少錢才能在他移民美國後維持在中國的生活水平?

  但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現實意義。當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比較購買力時,一個更明智的問題是:一個中國人在中國賺到的錢,可以在美國買到多少東西?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使用名義收入。這樣來說,人民幣升值10%,便可以將一個中國人在美國的購買力提高10%。然而,以PPP計算,他的生活素質並沒有改變。(姚洋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華文報摘 .bshare-chinanews_s{background: url("http://bbs.chinanews.com/web/fileftp/2011/06/2011-06-28/U282P44T64D18F1055DT20110629150236.gif") no-repeat scroll 0 0 transparent;} 分享到: 更多...

參與互動(34)

【編輯:丁文蕾】

相關新聞:

·《瞭望》:中國如何追趕超越美國·旺報:動力強勁 中國經濟不會「大拐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強勁·美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將產生積極意義·港媒:中國經濟飛躍有道 奧巴馬舉動顯其不容低估·龔方雄:中國經濟或在不到十年時間內超過美國·世行《中國經濟季報》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行政區劃改革前路明晰 「十二五」期間穩妥前行(6)——中新網
徐兆壽:文學批評應有的氣質——中新網
久咳不愈先辨證後施治 ——中新網
凱特王妃妹妹被曝當"小三" 疑勾引威廉王子舅舅——中新網
「網路新詞」生生不息 「中式英語」大行其道?——中新網

TAG:經濟學 | 中國 | 美國 | 經濟 | 經濟學家 | 超越 | 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