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瓷器精品展 1

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瓷器精品展

北宋時期,磁州窯系刻題記枕,大英博物館藏。陶工在此枕上刻劃「家國永安」和「元本冶底趙家枕永記,熙寧四年三月十九日畫」。神宗是北宋第六代皇帝,有「熙寧」和「元豐」兩個年號。北宋有紀年的陶瓷器非常少。工匠在瓷胎上塗一層化妝土,晾乾後在上面進行刻劃,然後施一層透明釉,再置於窯爐焙燒,形成乳白色和褐色的對比效果,富於吸引力。

北宋時期,磁州窯系鹿紋枕,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紋飾精美,主畫面是被吉祥符號環繞的一對鹿。底紋是稠密的魚子紋,似乎是模仿當時金銀器上的連珠紋。「鹿」和「祿」同音,象徵著仕途。磁州窯被歸入民窯範疇,主要燒制日常用品及隨葬用品,但其粗瓷工藝特徵及不規則的造型卻為日本人和歐洲人所喜愛。

北宋時期,鈞窯藍釉罐。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鈞窯燒造從唐代持續到元代,其胎體粗糙而堅硬,施釉卻絢麗驚艷。儘管鈞窯如汝官哥定一起被列入五大官窯,但其產品主要供應國內市場,滿足大眾消費。

金代,鈞窯藍釉單耳碗。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形制獨特,一側口沿呈葉形,下有一拇指環形柄。這一造型可能源自金銀器,同類型金銀器的器身是捶揲而成,口沿一側的折沿則用金屬薄片焊接。這種造型在中國北方很流行,很可能源於波斯薩珊王朝。帶有折沿和環形柄的酒碗幾乎同時出現在中國北方的耀州窯,定窯和鈞窯等,南方的龍泉窯也發掘出同類瓷器。

北宋時期,定窯白釉刻花碗。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定窯是北宋和金朝主要的白瓷製造中心。此碗為輪制,外腹部裝飾刻劃蓮花瓣,內壁飾卷蓮紋。此碗可能與佛教儀式有關。

北宋時期,定窯白釉長頸瓶。大英博物館藏。定窯通過浸或滾的方法塗透明釉的白瓷,能燒出象牙色和淚珠似的滴釉。這種高質量的定瓷在北宋時期被用於佛教寺院中。

北宋時期,汝窯青釉長頸瓶。大英博物館藏。清涼寺是汝窯在河南寶豐縣的主要產地。1086-1106年間,陶工們在此燒制了精美的青釉瓷器。該瓶釉色如同古玉,因為採用了溶解的氧化鐵以及少量的二氧化鈦,這種釉呈現出精緻的天青色。(天青色等煙雨……)

北宋時期,耀州窯花卉紋碗。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耀州窯創燒於唐末,一直延續到元初,五代北宋和金代是其發展的高峰時期。瓷碗青釉和濃密的刻花裝飾具有北宋耀州窯產品的典型特點。

南宋時期,龍泉青釉雙耳香爐。大英博物館藏。仿製青銅形制。

南宋時期,龍泉窯青釉魚耳瓶,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南宋時期,模仿古代青銅器和玉器造型的器物為富商何文官所鍾愛。棒槌瓶在日本又被稱為「kinuta」,一般為大口,雙魚形耳,其形制源自與之相似的青銅器,並且比同類的青銅器更加便宜。

元代,龍泉窯貼宿牡丹紋瓶,大英博物館藏。元代信徒們用這類瓷瓶插花。

元代,約1320-1350年,青花人物故事圖梅瓶。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此瓶最初用於貯藏酒,瓶身所繪兩幅人物場景來源於13世紀劇作家王實甫描寫愛情故事的戲劇《西廂記》。這一時期的戲劇,尤其是「雜劇」這種形式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劇種,通俗圖書中的插圖也成為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廂記》的場景在清初順治和康熙時期非常流行,但在17世紀之前十分罕見,這件元代瓷瓶應是現存最早的實例。

元代,約1320-1360年,青花魚藻紋大盤,大英博物館藏。此盤器形厚重,裝飾華麗,盤心繪鱖魚水草紋,在現存極少的元代青銅器中也有此形制。這類盤子在元代出口到印度和中東以及北非,其大小尺寸符合當地人的飲食習慣,他們把食物堆積在盤中央,其上或許有球形金屬蓋。

元代,14世紀中期,青花牡丹鳳紋盤,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此盤裝飾濃密和對稱的紋飾,其中盤心為兩隻對鳳飛翔於纏枝牡丹間,具有14世紀中期燒制的一些大型瓷盤的裝飾特徵。這類大盤為模製,主要出口到印度和中東,供穆斯林公眾聚餐時使用。

元代,14世紀中期,青花伊朗加裝八角罐。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此八角罐原是一件葫蘆瓶的下半部,原來的葫蘆瓶可能在較晚的時期被一分為二。其頸口在伊朗卡扎爾王朝時期被加裝了黃銅扣,扣上的細密圖案可能來源於19世紀伊朗早期著作,如為13世紀描述各種怪異生物的克茲維尼宇宙論《創造奇蹟和現實中的怪異》創作的插畫圖。最近已證實,該葫蘆瓶的上半部藏於莫斯科東方國家藝術博物館。

明洪武年間,釉里紅纏枝牡丹紋軍持。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此件注水和飲水器皿稱「軍持」,系馬來語,據說從梵文「凈瓶[kundika]」派生而來。軍持的造型源於印度。明朝初年景德鎮已經成功掌握釉里紅瓷器的技術,但是這個時期使用的顏料包括銅和砷,沒有錫,其所用銅量是永宣時期的三倍。這種含銅量高又缺少錫的顏料成分對於燒制出號的紅色效果十分困難。

明洪武年間,釉里紅牡丹紋花口大盤,大英博物館藏。瓷盤器形厚重,在釉下用氧化銅彩繪,由於氧化銅在燒制中發生變化,因此紋飾大部分呈暗灰色。用氧化銅來繪釉下紅色紋樣,在高溫下極難燒製成功,這種顏料比表現藍色圖案的氧化鈷顏料更不穩定,因而更難焙燒。釉里紅在元代屬試燒瓷,至明處雖已大規模燒制,但仍屬稀有品種。

明永樂年間,龍泉窯果汁紋花口大盤。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此類大盤採用雙模具製作,沿用的是元代發展起來的傳統製造技術。這種超大規格的瓷盤是為了滿足中東客戶的需求而燒制的,他們喜歡在公眾聚餐時使用大型餐具。元代之前,中國同中東之間的貿易已經十分興盛,那時,阿拉伯和伊朗商人寄居在中國南方港口城市,大量出口龍泉窯和景德鎮窯生產的瓷器。

明永樂年間,龍泉窯牡丹紋大盤,大英博物館藏。永樂朝御制瓷器,形制碩大,胎體厚重,在燒制過程中很難保持其不變形。龍泉瓷在15世紀早期的貿易和貢瓷中,尤其在與中東的貿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明永樂年間,青花荔枝抱月瓶,大英博物館藏。敘利亞的工匠早在14世紀之前就製造出這種造型的玻璃瓶,但直到14和15世紀這種玻璃瓶才傳入中國。明代中國南方的人們常飲用荔枝釀造的酒,這件抱月瓶有可能盛過荔枝酒。荔枝瓶配荔枝酒,相得益彰。

明永樂年間,紅釉留白雲龍紋高足杯,大英博物館藏。內壁繪暗花龍紋,施透明釉。外壁釉里紅地上繪雙龍戲珠,龍爪五趾。

明永樂年間,青花纏枝花卉紋天球瓶,大英博物館藏。最早為永樂皇帝繪製的瓷瓶可能源於一種中東玻璃瓶。

明嘉靖年間,青花嬰戲紋蓋罐,大英博物館藏。罐身繪嬰戲圖,16個孩子在玩各種遊戲。古時女孩的社會地位較低,所以很少出現在瓷器畫面上。

明嘉靖年間,青花紅彩魚藻紋蓋罐,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鯉魚諧音「利余」,象徵財富多多。

明中期,琺華釉梅瓶。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此梅瓶呈梨形,器表紋飾是用泥釉勾勒出凸起的輪廓,然後在輪廓內用綠松石和黃色釉填塗,與藍色背景形成鮮明對比。器體經高溫素燒後,在器表施彩釉,然後再經過低溫二次焙燒。中國生產的琺華器有不同的類型,北方的琺華器屬低溫陶器,胎體施白色化妝土;南方琺華器則是高溫白胎瓷器。

明天順年間,青花人物圖罐。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蓋缺失。瓷罐青花發色略呈灰色,輪廓線較深。

明成化年間,藍釉刻龍紋圓盒,大英博物館藏。如此大的成化款和成化瓷器極其罕見。

明嘉靖年間,青花葫蘆瓶,大英博物館藏。此瓶描繪陸地人物和海洋景色,青花色澤鮮亮。此瓶將八仙向壽老獻禮的故事和其他傳說中著名神仙和各種吉祥圖案合為一體。

明天啟年間,青花三國故事圖香爐,大英博物館藏。香爐外壁的畫面來自「趙雲單騎救主」。

明萬曆年間,五彩鴛鴦蓮紋缸。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缸壁上共繪製了四組鴛鴦圖案,分別描述了鴛鴦從幼年到成年脈脈生情的時期。

清康熙年間,藍地牡丹紋琺琅彩碗。大英博物館藏。

清雍正年間,粉彩罌粟紋碗,大英博物館藏。外壁用不透明彩繪出精美的白色,粉色和紅色的罌粟花。約在1720年,粉彩和一種砷酸鉛白色釉成為景德鎮和北京宮廷作坊瓷器畫工的顏料。這種新的不透明顏料像琺琅彩釉一樣,由強鹼硅酸鹽製成,大大增加了畫工的色調選擇範圍。此碗還體現了雍正時期典型的「過枝」,即外壁和內壁的圖案是一體的。

清乾隆年間,琺琅描金鏤空轉心瓶,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景德鎮御窯燒制轉心瓷器始於唐英督陶時期。此器物由外瓶,瓶頸,內瓶和瓶底四個不同的部件依照順序巧妙地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內部帶有旋轉組件的雙層花瓶。

清嘉慶年間,粉彩描金團花包袱瓶,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景德鎮陶工在瓷器外壁裝飾上模仿木,錫,銅和漆器等材質,表現出精湛的技藝。給人一種木紋的視覺效果,就像一個拼接起來的木桶,還模仿布帶系一下以示牢固。藍色的片狀紋是仿羅甸(貝殼裝飾)。

清乾隆年間,粉彩描金神仙圖瓶,大英博物館藏。景德鎮陶工用粉彩和描金裝飾此瓶,花卉紋樣繁密,腹部兩側開光處繪有道教的神仙。開光的形狀並非中國傳統的形狀,而類似歐洲風格。此瓶無款,但高超的彩繪工藝表明它可能焙燒於乾隆時期。

清雍正年間,釉里紅龍紋瓶,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17世紀80年代初,景德鎮恢復了使用釉里紅紅色氧化銅繪畫的技術。氧化銅並非直接從自然銅礦中提取,而是從含銅量高的金屬氧化物中獲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凈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華!(精品)
陶都宜興紫砂精品展(七)
【探雲】智利?縱貫南北且悠遊(28天深度游+帶爸媽自駕+實用攻略 精品攝影 3萬字遊記)更新完畢
【精品】北周 寇胤哲墓誌
5570.6萬!2017保利秋拍「大明格古」專場精品一覽

TAG:博物館 | 英國 | 瓷器 | 大英博物館 | 精品 | 博物 | 維多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