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膀胱炎2例

url:http://health.gmw.cn/2017-10/17/content_26527521.htm,id:26527521

慢性膀胱炎以尿頻尿急、夜尿多為主訴者頗多,用縮泉丸為主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

病例一:祁某,女,17歲。2010年8月10日就診,因1年前1節課5次小便而休學,於奇台縣人民醫院和農六師醫院反覆治療無效而來診治。刻診:面色不華,形寒體瘦,納差乏力,大便不暢,月經稀少,白天小便清淡頻數、尿不盡,夜尿2~3次,舌淡薄白,脈細尺沉。

診斷:淋證(肝鬱血虛、腎陽不足)。

治則:舒肝健脾,溫腎固澀。

處方:柴胡10克,白朮10克,白芍15克,當歸10克,茯苓20克,山藥30克,烏葯10克,益智仁30克,党參30克,炙黃芪30克,鹿角15克,巴戟天15克,桑螵蛸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5劑,每日1劑,水煎取400毫升,分中、晚餐前半小時溫服200毫升。二診,諸症減輕,效不更方,繼服前方葯10劑。三診可見面色稍紅潤、已不形寒,納谷香,大便暢,白天小便約1小時1次,無夜尿,舌脈如前。上方去柴胡、桂枝、白芍,加覆盆子10克。取10劑,服法如前。四診,白天小便約2小時1次。繼服三診方葯10劑。五診,自覺身體已無異常,囑其常規服用縮泉丸1個月,生活規律,加強鍛煉。隨訪1年,體健。

病例二:王某,男,42歲。2014年12月12日就診,因3年前腰腹部外傷1月後,小便1小時1次,尿有餘瀝,多番治療無效。刻診:乏力困憊,納差,小便頻,淋漓不已,勞累後更甚,腰以下欠溫,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診斷:淋證(脾虛,腎陽不足)。

治則:益氣健脾,溫腎縮尿。

處方:黃芪50克,党參30克,白朮10克,茯苓20克,肉桂(後下)10克,烏葯10克,山藥30克,益智仁30克,巴戟天15克,覆盆子15克,鹿角15克,桑螵蛸10克,菟絲子10克,懷牛膝30克,甘草6克。5劑。每日1劑,水煎取400毫升,分中、晚餐前半小時溫服200毫升。二診,小便基本上2小時1次,其他癥狀亦明顯減輕,繼宗前方葯治療半月。三診,夜尿1~2次,余症消失。囑其按說明服縮泉丸和《金匱》腎氣丸1月。今夏天遇之,夜尿有時有1次,余況良好。

慢性膀胱炎以尿頻、尿急、尿不暢、夜尿多為主要癥狀,病程長者中醫為虛勞、淋證。《諸病源候論·淋病諸侯》說:「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臨證指南醫案》指出:「治淋之法······無瘀積而虛滑者,宜峻補。」上二例辨證分析認為病本為腎,治療用藥應以溫腎固澀為主。縮泉丸(《校注婦人良方》)由烏葯、山藥、益智仁組成,功效溫腎、縮泉固澀。主治下元虛冷、小便頻數。方中鹿角、巴戟天溫腎壯陽,覆盆子、桑螵蛸益腎縮尿,再結合臨床辨證,加味用藥,確實能起到立竿見影的療效。(樂石旺)

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醫治療慢性前列腺炎之二
腎病綜合征,是不是比慢性腎炎更嚴重?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治療
治療慢性咽炎的七大誤區
中西藥和小偏方,治療你的慢性胃炎

TAG:中醫 | 中醫治療 | 治療 | 慢性 | 膀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