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1、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2、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3、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4、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6、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7、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簡譯:

1、道德豐厚的人,就像赤裸的嬰兒。

2、毒蟲不蟄,猛獸不咬,凶鳥不傷。

3、筋骨柔弱卻抓得牢握得緊,不懂男女交合生殖器自然硬朗,這是精氣純全的緣故。

4、終日哭叫而不啞,這是先天之氣自然調和的緣故。

5、自然調和是永恆的基礎,明白永恆的道理則是聖明。

6、增益生機才是福祥之意,用心使氣血諧和才達剛強。

7、如果強行壯盛則會加速萬物的衰老,這是不符合大道規律的,不遵從大道規律則會過早衰亡。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解讀:

『赤子』赤:chì 紅色,比硃色稍暗的顏色:赤血。赤子,純潔無暇的初生嬰兒。

『骨弱筋柔,而握固』是相對於前面『赤子』而言說,剛初生不久的嬰孩,骨頭是非常柔軟的,但是小嬰兒的拳頭卻非常的有握力,超出常人的想像。握固:就是有力的握緊拳頭。大人的拳頭是拇指在外,小嬰兒的拳頭是拇指在內。因為在手掌約中間的部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為人體氣體最敏感的穴位-----勞宮穴。人承元氣化生而來,小孩子的握固,以拇指點按住『勞宮穴』,是為了保護住元氣,不令溜掉。否則撒手而去,氣散則人亡。人體有一條『心包經』從胸而來,承接腎經,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通腦,腎主納氣,主水液,腎藏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腎精化腎氣,腎氣分陰陽,腎陰與腎陽能資助、促進、協調全身臟腑之陰陽,故腎又稱為「五臟陰陽之本」。腎藏精,主蟄,又稱為封藏之本。腎的形狀就如同一個種子,挾藏著人體氣機。

腎的功用,非常像佛教所說的『阿賴耶識』,而『阿賴耶識』是非物質的。

『精之至也』精氣純正牢固。

元氣為自己先天造就,精氣為多方運化接濟,包括父母的,自體的,水谷的,自然空氣中的,先天的,後天的。所謂命者為先天造就,為元氣;所謂運者,為後天運化,這就是命運了。你想些什麼,做些什麼,成就什麼;所以有命運不濟說,自己運化的不好,乃諸方接濟的不好,總結到最後,自己修的不好。

『和之至也』元氣,精氣不斷運化調和,而生陰陽二氣。

『精和曰常』常為不壞,這裡意為修道不壞。

『知常曰明』常在道中,明白修行之妙要。

『心使氣曰強』這裡對應第十章『搏氣致柔』講的是調氣運息,吐故納新之術。後來的莊子曾經說過『緣督以為經』和老子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在講以心控氣的內功心法,這是從人體內里去觀察的境象。通過和第六章的比對,我們知道了第六章講的是整個世界的自然現象,當然也函攝人體的內象,『所謂一中有諸一,諸一中無一』。所以這裡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修行路線,有些人就非常迷戀這種內功心法,這就有些顛倒了,整個《道德經》,只有兩,三章在講內里的修行心法,其它的全部在講自然現象,辨證之法,所以應內外結合,以外為主,以內為輔,自然而中道。即不應獨外,也不應獨內。天地人相和諧,即天人合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一理徹時百理通,內外道理一個樣。所以老子在下一章說了,『不可得這道而重』,如果得這道只是為了長生不老,那麼這道雖得而也未得。不能見這大道的奧妙。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人有生老病死,修行要趁早。參考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從大里說是指的整個世界的運轉;從人體機制來說,就是指的人在懂得學習,思考的伊始,就要修習大道之法,不然等到四十幾歲以後,一切人體特有的惡習,惡念很難去收斂,很難去改正。

強:強者,真人。《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真人一詞最早出於《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第一篇》:」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朘:juān,男孩的生殖器。朘怒是指的勃起之意。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釋意:

道德涵養深厚的人,

就好像是剛出生的嬰兒。

毒蜂蛇蟲不蟄咬他,

猛獸飛禽不搏噬他,

筋骨柔軟,

而手的握勁卻非常堅固。

不知男女合和之事,

男根卻能勃漲,

這是精氣至純的原因。

終日哭叫,

而嗓子卻不啞,

這是先天元精自然調和的原故。

精氣調和是常的一種表現,

知道了什麼是常,就能明白修行之妙要,

懂得長生之道即自然祥和,

調氣運息增長壽命是為真人。

事物發展的過於強壯,即加速他的老化。

不遵循道即早亡。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作家王蒙不懂職業道德
道德到底有沒有用
好道德是孩子立身之本
張千帆|誠是道德的起點
道德是什麼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