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

測繪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測繪科技進步,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測繪事業「十一五」發展的總體思路,本著加強創新、突出重點、支撐發展和注重實效的原則,制定本規劃。

一、前言

「十五」期間,我國測繪事業發展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目標,不斷完善測繪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進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和開發利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測繪事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仍然嚴峻。測繪基準體系亟待完善,航空航天遙感資料獲取能力嚴重不足,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尚未實現必要覆蓋,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建設相對滯後、更新緩慢,地理信息服務與開發應用水平不高,區域測繪發展不平衡,測繪管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等。「十一五」期間,測繪事業發展要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要求,基本建成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初步形成信息化測繪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適用、及時的測繪保障,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測繪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進入21世紀,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衛星導航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高新技術在測繪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顯著作用。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發展使空間定位從靜態擴展到動態,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航空航天遙感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快速獲取信息的手段,地理信息的現勢性不斷增強;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向實用化的方向發展,拓展了地理信息應用的領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地理信息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網路化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加速了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面對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國際測繪技術的進步,必須把測繪科技創新擺在測繪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加快提高我國測繪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測繪科技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開發了以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和數字製圖系統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集成系統,實現了向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的跨越;對衛星導航定位數據處理、地理信息數據建庫和遙感應用等一批關鍵技術的攻關,為2000國家GPS大地控制網、珠穆朗瑪峰高程複測以及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建設等國家和地方重點測繪工程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測繪高新技術在政府管理與決策、重大戰略實施和重大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測量儀器、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和車載導航電子地圖等一大批測繪高科技產品產業化,促進了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科技體制改革取得明顯進展。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與發達國家的科技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創新能力薄弱,技術儲備不足,核心技術缺乏競爭力;科技隊伍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優秀科技人才特別是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相對匱乏科技投入嚴重不足,條件能力建設滯後。因此,必須要加強自主創新,提高測繪科技的綜合實力,更好地為測繪事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加速測繪科技進步和縮小與發達國家在地理信息獲取和服務等方面的差距,需要較長時期的艱苦努力,但也有著諸多有利條件。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今年召開了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部署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作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測繪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社會進步,為測繪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對測繪科技發展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三是我國測繪科技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基本完成了對傳統測繪技術體系的改造,具備了加快科技發展的基礎和能力;四是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使我國測繪科技工作更好地與國際接軌。面臨新的機遇,大力加強自主創新,推進測繪科技進步,切實把測繪事業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創新與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戰略思想,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基本方針,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測繪事業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和測繪事業發展對科技的迫切需求,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測繪科技整體水平,推動科技興測,為加快測繪事業持續協調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全面提升測繪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以支撐測繪事業發展作為測繪科技工作的宗旨。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對測繪的緊迫需求,著力解決測繪事業發展中的重大關鍵科技問題,增強測繪科技儲備,支撐測繪事業持續協調發展。

二是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測繪科技工作的重點。要始終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引領測繪未來發展,顯著提高我國測繪的科技實力。

三是堅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思想。要充分認識人才在推動科技進步、促進事業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樹立事業發展靠科技、科技進步靠人才的觀念。努力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科技新秀和基層技術骨幹,形成合理人才結構,為科技創新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四是堅持統籌部署和重點突破。科技發展既要解決當前重大測繪工程的科技支撐問題,安排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又要以增強測繪科技儲備和引領測繪未來發展為目標,抓好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對行業具有帶動性的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重點突破。

五是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政府要在制定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營造有利於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政策環境,支持重大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同時要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加快測繪科技創新,提高測繪科技的整體發展水平。

(三)發展目標

「十一五」測繪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立符合科技自身發展規律和滿足測繪發展需求的測繪科技創新體系,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測繪技術體系沿著獲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產品知識化、服務網路化和應用社會化的方向有較大的進步,信息化測繪體系初步形成,解決測繪事業發展中難點和熱點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部分研究方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引領測繪未來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為在本世紀中葉整個測繪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奠定基礎。

經過五年的努力,在測繪科技的若干重要方面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1、測繪基準體系的現代化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力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立起全國統一的亞厘米級精度三維地心動態大地定位基準框架;

2、航空航天遙感數據獲取能力和應用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建立起多種解析度、多種感測器的對地觀測應用技術體系,實現高解析度立體測圖衛星技術的實用化,基本保障地理信息的快速獲取和更新;

3、地形複雜地區的地形圖測繪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為我國西部約200萬平方千米1:5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繪、海岸帶和海島(礁)測繪、南北極科考地區的測繪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4、基礎地理信息更新能力明顯提高,基本建立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技術體系,基礎地理信息更新技術取得突破,提高基礎地理信息現勢性水平;

5、數字區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水平明顯提高,在重點地區和城市建立數字區域地理空間框架數據體系建設的技術發展模式,為城鎮化發展戰略實施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測繪保障提供科技支撐;

6、地理信息網路化服務能力和社會化應用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建立地理信息網路化服務技術體系,地理信息開發應用具備產業發展的技術能力,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7、湧現出一批優秀拔尖人才和創新群體,部分研究方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以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為主,形成一批國家級和部門級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支撐有力、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三、重點任務

緊緊圍繞 「十一五」測繪科技發展目標部署測繪科技重點任務,一是以解決重大測繪工程的關鍵技術問題、支撐測繪發展為目標,安排一批重大科技專項;二是以增強測繪科技儲備、引領測繪未來發展為目標,安排若干前沿技術研究;三是以推動應用基礎理論創新、增強測繪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安排基礎研究和軟科學研究;四是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改善科技基礎條件為目標,全面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一)重大專項

圍繞「十一五」重大測繪工程,通過科技攻關以及已有科技成果的集成化和實用化,解決重大測繪工程實施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為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科技保障。

1、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

根據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工程的需要,開展測繪基準體系建設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內容包括:研究多種衛星定位系統定位、定軌關鍵技術,研製開發面向多種衛星定位系統的地心坐標框架數據處理軟體和衛星精密定軌軟體系統,建立衛星定位綜合服務體系;研製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的大地控制網布網設計和管理的軟體;研製我國新一代高解析度似大地水準面數值模型和全球重力場模型;建立國家測繪基準體系質量分析與評價系統。

2、西部1∶5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圖技術研究

針對西部1∶50000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的需要,開展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重點內容包括:研究西部測圖困難地區地面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基於衛星軌道和姿態的影像高精度定位技術;研究基於航空導航定位測量系統和差分衛星定位系統(IMU/DGPS)的數字航空攝影測圖實用技術;研究稀少或無地面控制的衛星影像測圖實用技術;研究雷達影像測圖技術。開展技術系統集成,研究建立西部測圖工程技術體系。

3、高解析度測繪衛星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圍繞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建設和更新的需求,開展我國自主高解析度測繪衛星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重點內容包括:研究確定測繪衛星的技術指標,開展立體測圖影像模擬及技術指標演示驗證,研製衛星影像的高精度糾正與區域網平差模型;研究測繪衛星數據接收與預處理技術,開發測繪衛星數據處理體系;開展地面檢校場技術研究,建立高解析度衛星地面檢校場;開發測繪衛星影像應用和分發服務平台,建立測繪衛星地面應用系統,逐步形成我國自主的航天遙感測繪技術和應用體系。

4、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關鍵技術研究

針對國家1∶50000、省級1∶10000以及更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工程的迫切需求,研究資料庫快速更新的關鍵技術,重點內容包括:研究多源空間數據融合與處理技術、變化發現與信息提取技術;研究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圖自動更新小比例尺地形圖技術和地形資料庫動態一體化管理與同步更新技術;研製開發工程化的外業調繪和數據處理軟體、影像綜合判調軟體、多源影像數據處理與融合軟體、數據縮編更新及質量檢查軟體;開展資料庫更新試驗,形成工藝流程,逐步建立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快速更新技術體系。

5、建立國家地理信息標準體系研究

圍繞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和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需求,開展國家地理信息標準研究。重點內容包括:研究建立國家地理信息標準體系;研製一批涉及測繪基準框架建設、新型感測器應用、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和網路化服務、地理信息安全、新型測繪技術裝備、地理信息數據管理、地理信息數據質量控制與檢測評價和地理信息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標準;研究制定一批滿足電子政務、數字城市、基於位置服務、對地觀測和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需要的基礎、通用和專用標準。

6、海岸帶和海島(礁)測繪關鍵技術研究

為實施我國海岸帶和海島(礁)測繪工程,研究解決我國海岸帶和海島(礁)測繪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重點內容包括:研究陸海統一的島礁大地控制網建立技術,島礁定位與高程測定技術,海島地形圖測繪技術等;研製開發海島(礁)測繪硬軟體技術平台和船載主動式定位系統;研究海岸帶潮位變化及其表達,海岸帶多源數據融合、數字高程模型測制、數字正射影像生成技術,海岸帶地形圖地物要素提取技術以及淺海地區水深測量技術。

7、建立地理信息服務技術體系研究

從滿足國家信息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測繪保障服務的需求出發,研究基礎地理信息網路化服務和地理信息專題應用平台的關鍵技術。重點內容包括:研究基礎地理信息網路傳輸的技術與方法以及數據轉換技術,開發地理信息網路化分發服務系統;開發多源多精度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整合技術,研究建立車載導航電子地圖框架數據平台、電子政務地理信息系統平台、地表覆蓋與重要地理信息統計分析技術平台和社會經濟信息統計地理信息平台;研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關鍵技術,開發城市地理空間信息應用服務示範平台;研究重大自然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理空間信息支持技術,開發地理信息快速反應服務系統。

(二)前沿技術研究

加強對測繪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的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在測繪前沿技術領域獲得新的突破,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引領測繪未來發展。

1、地理信息數據獲取技術

為建立我國自主的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高解析度遙感測繪衛星系統、數字航空攝影系統、重力衛星系統和航空重力系統等組成的對地觀測系統,研究多種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綜合應用技術和多解析度衛星遙感數據獲取的關鍵技術,完善基於多感測器的航空攝影數據獲取系統,發展微波雷達測圖系統技術和激光雷達測圖系統技術,為解決地理信息數據快速定位和獲取與地理信息安全保障等測繪基礎設施問題提供技術支撐。重點研究內容是:

——網路化多種衛星系統導航定位動態服務技術;

——衛星測高和衛星重力測量技術;

——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技術;

——數字航空攝影實用技術;

——微波和激光雷達測圖系統技術;

——海底地形信息獲取技術。

2、地理信息數據處理技術

圍繞地理信息數據處理自動化發展的要求,研究自動化、智能化和實時化的野外測量數據處理、航空航天遙感數據處理、地理信息數據加工等的關鍵技術,進一步完善數字化測繪生產工藝流程,為地理信息快速加工處理提供技術支持。重點研究內容是:

——多種衛星定位系統數據的聯合自動處理技術;

——地球重力場確定和大地水準面精化技術;

——機載和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數據處理技術;

——車載和機載三維激光掃描數據處理技術

——高解析度遙感衛星數據自動處理技術

——地理空間虛擬模擬技術。

3、地理信息數據管理技術

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數據體系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需要的基礎數據,包括大地測量控制資料庫、正射影像資料庫、高程模型資料庫、地形要素資料庫和地表覆蓋資料庫等多尺度資料庫體系。為了進一步加快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數據體系建設,需要開展海量資料庫建庫、數據安全管理等技術研究。重點研究內容是:

——海量地理信息資料庫建庫技術

——海量地理信息資料庫管理軟體平台;

——地理信息資料庫整合技術

——分散式地理信息資料庫管理技術;

——海量地理信息數據存儲備份技術

4、地理信息變化監測技術

為實現地理信息數據的快速更新,著力解決地理信息現勢性問題,提高測繪對於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加強地理信息變化監測體系關鍵技術、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動態更新體系關鍵技術、應急處理測繪保障體系關鍵技術的研究,完善地理信息變化監測與資料庫動態更新的技術和工藝流程。重點研究內容是:

——多時態遙感數據變化信息自動提取技術和方法;

——多尺度地理信息數據配准與更新技術;

——重要地理信息變化監測技術

——多時態地理信息資料庫構建技術

——突發事件地理信息變化監測技術平台

——高精度實時變形監測技術。

5、地理信息分發服務技術

圍繞地理信息數據交換網路體系建設,發展分散式地理信息資料庫管理技術和網路化地理信息分發服務技術,完善地理信息數據傳輸與互操作技術以及數據安全保密的技術、方法,為實現地理信息共享等提供技術支撐。重點研究內容是:

——海量地理信息數據網路瀏覽技術

——地理信息數據安全保密技術和版權保護技術

——異構地理信息數據的傳輸與互操作技術;

——地理信息數據交換技術

——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務系統

6、地理信息產品開發與應用技術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大型工程建設需求,開發實用技術,促進測繪學科與相關學科的結合,發展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技術。進一步豐富基礎地理信息產品,推動地理信息產品的社會化、大眾化應用,研究基礎地理信息新產品設計開發的技術和方法,開展重要地理信息統計技術試驗,開發專題測繪實用技術。重點研究內容是:

——基於資料庫的數字製圖技術

——國家地圖集設計製作技術;

——國家動態電子地圖開發技術

——基礎地理信息公眾版產品開發技術;

——虛擬現實應用系統開發技術

——重要地理信息統計技術和方法

——新農村建設測繪保障實用技術

7、高新技術產業化

以革新測繪生產技術手段、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推動測繪高新技術產業化為目標,研製開發新型測繪生產軟硬體平台。重點研究內容是:

——衛星導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數據處理通用軟體;

——航空數碼相機集成技術平台;

——移動終端地理信息快速獲取技術平台

——新一代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

——測量機器人技術;

——基於位置服務實用技術平台

8、極地測繪技術

南、北極地區環境條件惡劣,測繪基礎設施差,為保障極地科學考察順利進行和提高我國科技競爭力,開展極地測繪技術研究。重點研究內容是:

——極地測繪基準框架建設技術;

——南極大陸真地形數據採集技術;

——極地科學考察真三維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技術;

——南大洋海面地形模型建立及其變化監測技術。

9、月球測繪技術

月球探測計劃的實施將為測繪科學技術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結合月球探測的需要,在對地觀測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研究月球測繪技術,為月球探測提供技術支撐。重點研究內容是:

——月球空間定位技術;

——月球遙感測繪技術。

(三)基礎研究與軟科學研究

1、基礎研究

以發展測繪科學技術理論和方法,增強測繪科技發展後勁為目的,密切跟蹤國際測繪學科前沿,開展測繪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主要研究方向是:

(1)現代大地測量理論和地球動力學研究

包括多種衛星系統定位,衛星與慣導組合定位,重力場邊值問題與地球局部重力場逼近,高精度大地水準面精化,衛星重力與衛星軌道動力學,大地測量地球動力學監測與反演,基於廣義相對論的星球精密空間坐標系的建立理論等。

(2)新型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科學研究

包括新一代數字攝影測量理論和技術,高精度數據模型,地物波譜特性,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成像機理,激光雷達測高原理,基於空間信息認知模型的遙感影像智能解譯以及多感測器集成等。

(3)地理信息科學和新型地圖學研究

包括時空資料庫結構、空間數據和空間分析的不確定性理論和技術,新型地圖符號的理論和技術,地理空間信息資料庫綜合技術,空間信息認知理論和空間統計方法,數據挖掘理論和技術方法,地理信息可視化理論和方法等。

(4)地理空間信息網格理論與技術研究

包括地理空間信息網格的構建技術,基於地理空間信息網格的地理信息編碼技術,地理信息在網格計算環境中的表示方法,地理空間信息多級網格的數據處理、存儲與快速查詢技術等。

2、軟科學研究

深化測繪管理體制改革和提高測繪管理水平,都需要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結合起來,開展測繪工作方針、政策、戰略、規劃和立法等軟科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十一五」期間將結合測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開展測繪軟科學研究,用以指導實踐。重點研究內容是:測繪事業長遠發展研究,測繪管理體制改革研究,測繪立法研究,地理信息共享政策研究,測繪生產成本核算體系及產品價格體系研究,測繪統計指標體系研究,測繪科技創新政策研究,高等測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測繪工程設計和管理體系研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政策研究。

(四)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1、建立和完善測繪科技創新體系

按照科學布局、優化配置、完善機制、提升能力的指導思想,以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為主要方向,增強公益性科技實力為目的,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測繪科技創新體系。集聚優勢研究群體和優勢學科,形成公益性的國家測繪科技研究中心,帶動測繪科技整體發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採取靈活有效的機制整合區域科技力量,形成一批測繪科技區域創新中心,提高區域測繪科技的發展水平;以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形式,在企事業單位及有關大學凝聚專業特色突出、裝備優良的技術隊伍,形成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科技創新基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測繪生產單位增強技術集成創新能力加快生產組織結構調整和科技成果應用,提高科技競爭力。支持鼓勵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在關鍵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和技術標準,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發展測繪科技中介服務,加大科技推廣力度;發揮行業相關學術團體的作用,促進行業科技資源集成共享機制和聯合協作機制的形成,推動行業科技進步。

2、加強科技隊伍建設

進一步完善以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繼續教育、在職培訓為基礎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大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選拔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通過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建設、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以及在科技項目立項、評審和驗收中設置人才培養指標等方式,培養造就一支由科技領軍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科技創新骨幹和基層單位技術骨幹等組成的測繪科技人才隊伍,特別要高度重視科技後備人才的選拔和培養。進一步完善各類人才引進、使用和評價制度,鼓勵大學、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之間通過科技人員相互兼職、聯合共建等形式促進人才交流,注重引進和使用海外優秀人才,為測繪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3、改善科技基礎條件

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及房山人衛觀測站等對地觀測系統、科技示範基地和科技信息服務平台等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全面提升測繪科技基礎設施水平和利用效率。整合地理信息資源建設和研究工作中形成的測繪科學數據資源,建立測繪科學數據服務中心,完善數據共享政策與標準規範。加強測繪科技信息網建設,注重行業科技活動信息的採集、數據積累和共享,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

貫徹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思想,必須把科技進步和創新擺在測繪工作的突出位置,研究制定測繪科技發展重大方針政策、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長遠發展戰略和規劃,要充分發揮國家測繪局科學技術委員會的作用,對測繪重大技術決策、重要規劃和重點測繪工程進行諮詢。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測繪科技發展納入測繪總體規劃中組織實施,形成具有地方特點的科技興測戰略。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不斷推動管理創新,為促進自主創新和提高測繪科技整體水平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有利條件。要加強宣傳,統籌協調,主動服務,集成各方資源,提高測繪科技實力,建立與新形勢相適應的、具有地方特點的技術創新機制。

(二)建立多渠道的科技經費投入機制

進一步鼓勵科研單位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專家學者積极參与國家科技創新計劃,申報國家科學技術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的重大科技項目,解決測繪事業發展中的基礎理論、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問題;通過在國家重大測繪專項和基礎測繪項目中合理安排必要的生產性試驗經費,解決重大項目實施中的科技保障問題;有條件的生產單位要在測繪服務總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作為技術開發經費,增強科技競爭力;鼓勵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解決測繪生產和產業化過程中涉及的技術問題;鼓勵企業、生產單位與大學、科研機構等以投入為紐帶建立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形成項目共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嚴格項目管理和審計監督,確保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發揮投資效益。

(三)營造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和文化環境

加強對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鼓勵科技人員在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開展科學前沿探索。加強對關鍵共性技術、軟體的自主研發的持續穩定支持,制定鼓勵使用國產軟硬體設備的政策。堅持以人為本,建立有利於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政策環境與激勵機制。發揮行業相關學術團體的作用,進一步完善測繪科技獎勵制度,加大對優秀科技成果的獎勵。加大測繪科普工作力度大力宣傳測繪知識和高新技術,拓展測繪科普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宏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切實加強學風建設;倡導學術平等和自由探索,大力營造勇於創新、尊重創新和激勵創新的文化氛圍;發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加強對為測繪科技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專家和科研群體的宣傳,努力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

(四)擴大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

繼續實施「走出去」和「請進來」戰略,不斷拓寬測繪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領域和渠道。鼓勵和支持我國測繪專家學者在國際組織和科研機構中任職;積極支持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等參與全球及區域性測繪科技合作計劃,爭取各種科技合作項目,強化與世界知名測繪科研機構、大學和跨國公司的合作,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境)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強化自主創新和再創新,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提升我國測繪科技的競爭力和國際地位。

(五)建立有效的規劃實施機制

進一步完善測繪科技項目立項制度和管理機制,促進科技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完善項目合同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積極鼓勵和支持生產、科研和教學等單位聯合承擔測繪科技項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建立重大項目實施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機制,支持中青年專家領銜重大科技項目研究。完善重大項目的專家諮詢制度,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加強科技成果的驗收與評價工作,建立成果水平、質量與承擔項目掛鉤的機制以及項目驗收後評估制度。支持地方科技人員參與國家測繪科技項目的研究攻關,提升地方測繪科技實力。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工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及基本要求
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測繪
【跪服】中國古代測繪,甩過西方几條街
分享黑龍江省2000年與2010年土地利用圖
可口可樂非法測繪背後:全球搜集水數據已10年

TAG:科技 | 測繪 | 規劃 | 發展 | 科技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