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識|禪宗的思想與風範(一)——禪宗與禪定

自從惠能六祖正式建立了禪宗的門庭以後,經過五家七宗的傳燈弘化,中國佛教史就幾乎成為禪宗史,它的流風餘韻到現在還未見衰歇。一千多年來,深深地影響到我國佛教界的各個方面。這裡面有比較積極進取的一面,也有偏執和蛻變的地方,要把它詳細地拈舉出來,不是簡單的事情。我現在只打算用史話的體裁,總括地說明它的思想根源和幾點作風與規範。

禪宗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據最重要的一頁是事實,誰也不能否認。但是問到為什麼能夠這樣的呢?則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人說,禪宗屬於般若波羅蜜範圍之內,講究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同於禪定,所以能夠盛行。又有人說,禪宗思想和印度佛教思想大有出入,它是佛教傳入我國之後,受了我國傳統思想發生同化的一種表現。因為它已經同化於我國的傳統思想,適合於我國人民的好尚,所以能夠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據最重要的一頁。這兩種說法固然都有其史實上和理論上的若干根據,但是按史實研究起來,就知道是不妥當的。為什麼呢?

第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和禪定不能斷然分開。要講明白這個道理,可以分為三層來說:

禪宗或禪定「禪」字是梵文的音譯,指人類生理、心理充分凝聚的一種現象而言。修習禪定的種種方法以及禪定的種種進度或階段,在我國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遺產之中都有非常豐富的資料。如果單就印度而論,則在釋迦世尊降生之前,印度宗教界就有很多人在山林曠野里專修禪定。如《方廣大莊嚴經》卷七云:

「有仙名阿羅邏與三百弟子俱,常為弟子說無所有處定。」「王舍城邊有一仙人摩羅之子名鳥特迦,與七百弟子俱,常說非想非想定。」

釋迦出家之後,首先就去向阿羅邏等人請教這是一般佛教徒都知道的史實。

又據《普矅經》卷五說,阿羅邏等人修習禪定,都是無師自悟的,可見禪定實在是人類生理、心理上的一種普遍現象,任何人只要去修都可以得到,並沒有什麼稀奇。所以釋迦世尊從阿羅邏等人處修學了四禪八定以後,覺得不能解決他的問題,就捨棄了他們,自己一個人到菩提樹下去思惟。

但《大智度論》卷七云:

「一切諸佛於第四禪中行見諦道得阿那含,即時十六心中得佛道。在第四禪舍壽,於第四禪中起入無餘涅槃。」

又《成唯識論疏抄》卷九云:

「佛欲知一切人心等,即入第四禪上品邊際定方始能知。」

則釋迦世尊並沒有也不可能放棄禪定,所以他成了佛還經常鼓勵弟子們勤修禪定。前後對照,好像非常矛盾,其實並不衝突。因為修習禪定的人,在身心兩方面時常會感覺到各種從來沒有經驗過的現象,如周身特別輕安舒暢,意念特別調柔空寂等等,很容易使人們在現實世界之外,發生一種神秘的錯覺。如果把那種神秘的錯覺當作實在,建立崇拜神靈或神秘主義的信仰,那就是佛教所說的外道,不能解決問題。反之,如果從禪定所發生的現象進一步體認其所以然之故,則可能加深對於宇宙人生的了解,這叫做智慧,最透徹的智慧名為菩提。因此說「定能生慧」,而成佛也離不開「第四禪」。

《四家語錄》卷一云:

「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按即南嶽懷讓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能成鏡耶!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耶?」

從這個有名的故事的表面上看來,好像禪宗根本反對禪定,其實不然。因為佛教傳入我國之初,就相當注重禪修,後來到了梁、陳、隋以及唐初,大江南北的著名禪師,見於《續高僧傳.習禪篇》者,正傳九十五人,附見三十八人,共一百三十三人,比《高僧傳》的二十一人多出了六七倍,「禪道」的興盛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但是偏差也很大。如《洛陽伽藍記》卷二云:

 

「崇真寺比丘惠凝死,一七日還活,經閻羅王檢閱,以錯名放免。惠凝具說過去之時,有五比丘同閱。一比丘雲是寶明寺智聖,坐禪苦行,得升天堂。有一比丘是般若寺道品,以誦四十《涅槃》亦升天堂。有一比丘是融覺寺曇謨最,講《涅槃》、《華嚴》,領眾千人。閻羅王云:『講經者心懷彼我,以嬌凌物,比丘中第一粗行。』今唯試坐禪誦經,不問講經,其曇謨最曰:『貧道立身以來,唯好講經,實不諳誦。』閻羅王敕付司,即有青衣十人送曇謨最向西北門,屋舍皆黑,似非好處。……太后聞之(按即北魏孝明帝的胡太后),遣黃門侍郎徐紇,依惠凝所說,即訪寶明寺。城東有寶明寺,城內有般若寺,城西有融覺寺。問智聖、道品、曇謨最皆實有之。議曰:人死有罪福,即請坐禪僧一百人常在殿內供養之。……自此以後,京邑比丘悉皆禪誦,不復以講經為意。」

惠凝是一個平常的禪僧,在佛教史上沒有地位,胡太后的奉佛也可以說是齋公齋婆的見識,他們的所作所為,我們固然不必加以重視,但是《續高僧傳》卷十六云:

 

「(僧)稠年過七十,神宇清曠,動發人心,敬揖情物,乘機無墜。帝(按即北齊文宣帝)扶接入內為論正理,因說三界本空,國土亦爾,榮華世相,不可常保,廣說四念處法。帝聞之,毛豎流汗,即受禪道,學周不久,便證深定。……帝曰,佛法大宗,靜心為本,諸法師等徒傳法化,猶接囂煩,未曰闡揚,可並廢除。」

北齊文宣帝從開創少林寺的跋陀禪師的大弟子僧稠禪師傳受「禪道」,而他的見解並不比北魏胡太后高出好多,幸而僧稠禪師還算明白,竭力勸諫,才沒有實行。到了道宣時代,上距北魏孝明帝和北齊文宣帝已經一百多年,他在《續高僧傳》里還批評當時的禪師道:

「頃世定士,多削義門。隨聞道聽,即而依學。……或覆耽著世定,謂習真空;誦念西方,志圖滅惑;肩頸掛珠,亂掏而稱禪數;衲衣乞食,綜計以為心道。又有倚托堂殿,繞繞竭誠,邪仰安形,苟在曲計,執以為是,余學並非,冰想鏗然,我倒誰識。」

可見禪宗成立之前,我國佛教界修習禪定的人大都沒有和般若波羅蜜結合起來,因而崇尚神通,脫離實際,流入枯禪與小乘禪。馬祖未遇懷讓禪師的時候,獨坐深山,企圖成佛,正是中了枯禪和小乘禪的毛病。懷讓禪師對症發葯,矯枉不能不過正,所以說「坐禪豈能成佛」,並不是反對禪定。

禪宗的初祖,大家知道是菩提達摩。關於他的事迹真偽,考據家有許多不同的說法,這裡不談。現在只想引用相傳是達摩所傳授又見於《續高僧傳》所引的入道四行裡面的幾句話:

 

「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動,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曰理入。」

「壁觀」就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的意思,是禪修的一種方法,與一般的禪定,只有進度深淺或頓漸的不同,沒有本質上的殊異,可見達摩也沒有放棄禪定。在二祖慧可禪師的本傳上沒有修習禪定的記載,但他既從主張壁觀的菩提達摩參演六年,而且達到「事理兼融,苦樂無滯」的境界,一定是從堅住壁觀下手,得到啟發。

他的門人那禪師和慧滿禪師都是在禪修方面下過苦功的人。三祖僧璨、四祖道信的行實雖然簡單,但我們也可以在傳記上,找到他們注重禪修的記載。禪宗從一開始就按照釋迦的遺教勤修禪道的,稱為禪宗,的確名副其實。禪宗祖師們保持了禪修的傳統,後來才以山林派的姿態出現於佛教界,這對於禪宗正式成立以後的作風,以及整個佛教界的影響非常之大,因此先要解釋明白。(待續)


編輯|慧容

攝影|一葉

美編|

璐希

責編|妙蓮



推薦閱讀: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顯教心要 >>禪定基礎>>文庫>>佛教導航
禪定要略
[轉載]度母對持咒與禪定的親自開示
禪定中身心的變化及偏差糾治--生理變化及身病之針洽
禪定心靜,蒲欲迷香

TAG:思想 | 禪宗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