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第十五章——與父母的羈絆

《予》第十五章——與父母的羈絆

來自專欄《予》——心懷感恩,砥礪前行。1 人贊了文章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夠用我跋山涉水過的日子去幫助你,心懷感恩,砥礪前行。

——《予》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朱自清 《背影》

人老去的唯一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失去的東西越來越少。

一棵樹到了壽盡的時候,再旺盛的春天也難以增加它的年輪。

西方國家最小的個體,是人。

在中國最小的個體,是家庭。

數千年來,每一個小家庭都在為穩固的國家貢獻著力量。

因為家族情感才是民族情感的基石。

而近些年來,有些東西開始崩壞了。

我是九零後中可以算作最年輕的一代,從我的生活經歷和對同齡人的觀察中發現

中國最穩固的社會系統正在分崩離析。

歸根結底,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新老兩代人的思想衝突劇烈,各持己見卻又習以為常。

或許再過多少年,這個問題會像「養老」「二胎」一樣。

父母與子女的問題,已經到了一個紅線上。

開門見山的講,原因有三個:

1.威嚴

2.內疚感

3.生活參與度

這樣敏感的題目,我想不少朋友會向我發問: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如何確定你說的東西符合所有人的情況呢?」

答案只有一個:我想讓我的家庭和我以後的家庭更加幸福,這種幸福沒有上限。

問題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對生活的審視和反思。

結合自身經歷和對同齡人的觀察,我僅僅是在尋找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可能不對,但起碼我選擇過嘗試。

一、威嚴

「要聽家長的話」這句話大家一點都不陌生,每逢與父母意見不同意或者做錯事的時候,它的出場率最高。其次是:「你這孩子越來越不懂事了或者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一般第二句話出場的時候,子女都會選擇沉默或者低頭認錯。

——這是威嚴的力量,也是權威性的表現。

父母的威嚴來自於兩方面

一是作為長輩他們所擁有極其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於涉世未深的我們來說,父母的知識和意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當於百度百科一樣的存在。

二是養育的恩情,感恩和孝順一直印在每一個中國孩子的腦中,特別是在人慢慢長大後,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情會增加另一種感情,那就是——虧欠或者愧疚。幾種感情的力量對於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來說,具有壓倒性的力量。

許多家長的感受都是:

隨著子女的年齡越來越大,反而越來越不受管教,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或者是不想聽。

這是因為父母的威嚴或者說權威性在慢慢減弱。

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的自我想法和對事物的正錯判斷正在逐漸建立起來。

即便是有一模一樣的雙胞胎,想法和心靈也不可能是一樣的。

父母認為這是對的,孩子則認為那是對的。

但威嚴的存在使得大部分孩子都會選擇聽話。

隨後,由於受教育程度和外來信息的影響,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知識的衝擊。

孩子的知識有可能超過父母,他們更加博學更加清晰,但是缺乏對知識的選擇性接受。

我們都知道外來文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是極其猛烈的。

那麼在傳統文化生長起來的父母和接受了新時代教育的子女,必然會產生衝突。

但是這個衝突在這一階段僅僅表現為——懷疑。

孩子不再認為父母說的全是對的,有自己想做的和認為可以做的事。

到了往後的日子裡,孩子慢慢向成人邁進,由於對社會的初步接觸和經歷,在他們身上開始了對父母另一種權威的挑戰——人生閱歷,經驗。

成年人相較於年輕人總是固執的,因為他們很少再接受新的觀念灌輸,幾十年的生活已經將某些習慣和看法印在了骨子裡。

但是年輕人相較與成年人則太過浮躁,一點小成就就沾沾自喜。實際上他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他們卻認為父母已經落後了。

孩子從學校和社會上學到的法則與父母眼中的世界格格不入。

這個時候又有了一句特別熟悉的話:「翅膀硬了」

由於父母需要經營家庭付出勞動,在他們大多數的時光里都需要為了養家糊口而進行工作,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去過多的了解大千世界的奧妙,在他們的年紀,早已經過了知識獲取的最佳年齡段。精力和體力智力也決定了父母們沒辦法跟上孩子的腳步,去了解孩子所認同的那個新世界。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相信哪個父母都願意放下工作去體驗去娛樂,但是他們沒有辦法。

而此時此刻,他們的子女正在邁向人生中最輝煌的年紀。

遠離家人來到另一個城市上學或者打工,少了面對面的說教。

父母們的威嚴的權威進一步喪失了。

但是,還有一個複雜的因素使得父母和孩子不得不去面對。

二、內疚感

一直以來,父母都是我們的指導者。

教會我們誠信懂禮貌,善良相信世界。

希望我們好好學習考一所好學校找到好工作。

我們一邊嗯嗯的點頭一邊攥著父母給的生活費,一路小跑跟上滾滾大潮。

承擔著一個家庭的希望和壓力

今天多麼美好,都要感謝父母的給予和養育。

但是,父母的期望已經是孩子的壓力。

在中國很少有孩子一開始是為自己奮鬥的,他們心裡想的都是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這種想法一開始可以成為一個人的源動力,但是在往後的歲月中,這是一顆巨大的定時炸彈。

我在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

「頭髮花白的父親送女兒上學,為了省錢讓女兒住賓館,自己睡在無人商店裡。」

一經公布引起軒然大波

多數網友都在感嘆父母真的不容易,這個女孩真不懂事。

不僅如此網友扒出了女孩所在的學校姓名班級

公布這樣的新聞簡直就是無良記者

他不曾想過這樣一件事對女孩的傷害究竟有多大

是她讓父親去露宿街頭嗎?

除了這件事,在現在許多婚禮上都有個「敬茶」環節,意思是新郎新娘給雙方父母敬一杯茶以表示感謝。

領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許多老人接過孩子的茶後都會說一句:「謝謝」

這句謝謝刺痛了多少人的心,讓多少人唏噓。

當代子女極度缺乏與父母的交流,多少大學生跟父母聊天的時候只有在要生活費的那一刻?

為何不能好好交流?

就是這種內疚感。

內疚感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對於父母的話即使孩子有意見也會瞬間想起「爸爸媽媽養我很辛苦,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

從感情方面想一想,這是不是欠恩啊?這是不是虧欠?

當你和一個人交流的時候如果你虧欠他很多,你還能說出自己的真正想法嗎?

的確是,父母們的愛都是不求回報的。

但的確也是,在孩子每次犯錯的時候父母幾乎都要搬出父母工作掙錢不容易這話來說一說。

強烈的內疚感使孩子羞愧,羞愧於向父母表達真實的意見,不敢提出反駁。

他們只能選擇按著父母的想法更加努力,否則的話內心的愧疚感會讓他們一直煎熬。

三、生活參與度

顯而易見,父母和孩子的交集由於工作和學習而變得越來越少了。

父母不知道孩子所在的是一個什麼環境,孩子也不知道家裡怎麼樣了。

工作的繁忙,學習的壓力,內疚感的存在。

父母能夠參與到孩子生活中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每年中能見面的時間屈指可數,就連關心也只剩下好好吃飯注意身體。

有很多人在接過父母生活費的那一刻,都會不由自主的說一句「謝謝」

你小時候跟爸爸媽媽說過謝謝嗎?

你為什麼要說謝謝呢?

我想這種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

缺乏信息交流,走不到對方的心裡。

如果是情侶的話,估計早就分手了

如果是朋友的話,估計早就走遠了

但是恰恰親情和他們都不一樣,這其中摻雜了太多的東西。

慢慢的,你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其實是你不想跟家人說你在外面受到的委屈和難處

孩子已經長大了,知道體諒父母的難處了

怕他們挂念

但是這個時候反而是爸爸媽媽最想接觸你的時候,因為你已經不在身邊了。

世界上有很多人願意跟優秀的你在一起,但是只有父母疼愛你不完美的那一面。

你的報喜不報憂,只會在爭吵來臨的時候委屈的要命,在心底責怪父母慢慢喝下眼淚。

因為你多麼難受你自己知道,但是不知情的父母他們不知道

他們只能像以前你還用袖子擦鼻涕,用手去抓麵條一樣的那個年紀去說叨你去埋怨你。

你忽然間發現,原來離爸爸媽媽已經這麼遠了。

遙遠到不開心的事自己打碎了咽到肚子里,你忘了小時候就算跌倒了也很堅強,但是見到媽媽就哇的哭著找媽媽的懷抱。

你忽然間發現,人世間只有爸爸媽媽的愛才是最沒有心機最純粹的。

他們這兩個老人可能很笨,但是他們從來不惦記你有多大的成就,只擔心你身體好不好。

為什麼見了媽媽會哭呢?

還不是因為那不可言說的愛啊

我們這個年代,當父母的不易。一方面費盡心思努力養活家裡給孩子最好的生活,還得擔心老人的身體。他們早已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追隨孩子的腳步,像小時候一樣牽著小手逛馬路。

我們這個年代,當孩子的不易。一方面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埋頭向上,羨慕著別人有那麼好的生活,努力修飾自己堅強的外表但掩飾不了內心的貧瘠。你再也沒法像小時候哭著鬧著去要玩具,吃飯的時候放個屁都哈哈笑著報告是你的功勞。

我沒有在打親情牌,只是長久以來你都不願意去正面看一看面對這些。

你想想看,再過個幾年,你就要帶著心愛的另一半回家去看老兩口了。

那個時候,你才慢慢的跟他們又恢復了一些交集。

操心你們的幸福,操心你們的生活,操心你們的孩子。

但是在這些年,有多大的漏洞是你永遠都彌補不了的。

一旦是聯繫到愛,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言語都顯得那麼蒼白沒有力量。

我們總是給予陌生人足夠的禮貌,但是卻不願意給親愛的人一些包容。

我和你都一樣,在經歷人生中陣痛的這段歲月。

可是我想給你勇氣,給你敢於面對和擁抱困難的力量。

希望我們也能像家人一樣,不說話只哭或者笑就夠了。

現在,問題清楚了

我想你已經知道怎麼做了

像他們愛你一樣的,去愛他們吧

在此,我想代表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對爸爸媽媽說幾句話:

多麼幸運,我在人世第一個認識了你們

一對善良幸福的小夫妻

這輩子,感謝是您的孩子

我第一次呱呱落地來到人世,第一次當一個孩子

您經歷坎坷徘徊地獄的門口,生下了註定要操心一輩子的我

生而為人

生易,活易,生活不易。

您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是第一次當孩子

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才能更好的愛對方,只希望在幾十年里能夠互相學習互相包容

我一定好好珍惜你們的愛活出一個燦爛的人生,不辜負期望,不辜負自己

也希望你們能照顧好身體,不要為了磚瓦金錢一直操勞

我們希望的,只是您過得好,一直在

這一生還有許多故事有您陪伴,我從不害怕孤單

我會像您一樣去疼愛自己的孩子

到那個時候,我就成了您的樣子

爸爸媽媽,來世

還當您的孩子好嗎?

——杏樹扔下自己的果實,只為來生。

下一篇,為大家帶來

《予》第十六章——(我還沒想好)

關鍵詞:沒想好還要啥關鍵詞

——我是萬能的擎天君。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夠用我跋山涉水過的日子去幫助你,心懷感恩,砥礪前行


推薦閱讀:

大願講述|《佛說盂蘭盆經學記》之為什麼要常憶父母的恩德 ?(七)(完)
為父母洗腳的感受
這些地方有疤痕,年輕吃苦,還克父母!
你對別人低聲下氣 ,卻對父母頤指氣使
為主而活八 父母

TAG:父母 | 父母關係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