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網紅」中醫也曾各種高大上!

中醫一詞是從民國開始才開始的叫法,為了區別西方醫學。日本人學的「中醫」都叫漢方醫。一看就知道有厚重的歷史感有木有。今天的叫法簡直太low了~

在古代,醫術是屬於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雖然不被士大夫們看得起。但是人民心目中的中醫都很高大上的,老百姓口口相傳的中醫都是很具有人情味的。哪像現在的中醫都披著西方的白大褂~弱爆了~!

我們來看看在古代人們都是怎樣稱呼中醫的。

我們中國人呢都是很具有人情味的,講究仁、善,誰對老百姓好,百姓就傳頌誰。人家醫聖張仲景都是因為是一個大孝子被舉薦到朝廷做官的。你看只要你孝順,得到鄉里鄉親的認可,都有資格當官啊。這樣選出來的官那才是真正的父母官啊。

現如今的網紅出名的都叫哥叫什麼姐啊。但在古代出名的網紅們特別是中醫救人出名的叫法都很高大上的,諸如「岐黃」啦「杏林」啦「橘井」「懸壺」什麼的。比起那些哥啊、姐啊什麼的具有文化氣息多了。

一 、岐黃:

相傳黃帝也就是那個歷史上人品、智商IQ都超級高的牛人。他從生下來就有過人的聰慧。牛X的人物後來的人民都喜歡給他們這樣傳說。其實人家說不定也是農民工、蟻族出生。只不過剛好家庭稍好、受到教育好、自己天分又高。吃得了苦、受得委屈,處處做大好人。在江湖上有一個很好的傳授。就像那水泊梁山的宋江一樣,啊,你就是宋哥哥!黃帝呢也只這樣的任務。

人民都擁護他,得人心啊,所以自然做了黃帝.他手下呢有一個厲害的臣子叫岐伯的,這個人專門擅長醫術,不僅把宮裡的各個主公照顧的健健康康的。天下的百姓也靠他來頒布健康手冊。《黃帝內經》就是記錄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形式寫成的一本手冊。這本手冊可以給老百姓指導如何保養如何防病等。

「黃帝」和「岐伯」被認為是醫家之祖,對後世醫學有著巨大的影響。「欲學中醫必讀內經」。內經在中醫界屬於上乘的內功心法,歷代中醫大家無不是從學內經開始的,這部經典堪比道家的《道德經》、少林武功的《易筋經》、笑傲江湖的葵花寶典!

岐黃有如此高的地位,後世代代相傳,便將中醫學稱為「岐黃之道」或「岐黃之術」。 今天便以「岐黃」為中醫學術的代稱。

二 、杏林:

晉代道醫葛洪在他得的《神仙傳》記錄這樣一位牛人:名醫董奉。

他這個人呢,練就一身的醫術,平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幫人治病。把別人的病治好了就很開心。也不收人家的錢,還要錢干毛啊?治好了病他自己比誰都高興。高興就好啊,有錢還不能買到高興呢。他就這樣天天給人家治病,遇到重病患呢,治好了患者非要給他封紅包,盛情難卻,收紅包是沒醫德的表現啊。所以他為了不讓患者心理內疚、那些被治好的重病人,讓他們在他家種五顆杏樹就可以了。輕者一株。

這樣幾年的功夫,他家周圍整片山林都是杏林。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三國有一位名醫叫董奉,他隱居江西廬山。他的醫術相當的高明,而且為人治病不取酬金。只要求重病者治好後在山上植杏樹5株,輕病者植杏樹1株。數年後,「愈人無數,得杏樹10萬株,蔚然成林」。這傢伙真會打算,金山銀山不如患者的口碑,也不如這成片的杏山啊。這下比那一點診金更發大了,哈哈開玩笑的說。

「杏林」也成了中醫的譽稱後來,後世遂以「杏林」代稱中醫界。

三、懸壺:

據《後漢書·費長房傳》載,費長房管理的集市中有一個賣葯的老翁,身邊懸吊著一把葯壺。用他的葯治病,每每藥到病除。「市中有老翁賣葯,懸一壺於座,市罷,跳入壺內」。集市人散後,老翁就跳進裝葯的壺中。費長房見這裡說的是賣葯。

一個非法買葯的傢伙都贏得人民的讚譽啊,關鍵是有療效啊,能治病啊、管你是江湖郎中還是哪路神仙呢。

古代醫藥不分家,古人因此將當時技術高超的醫生加以神化,便把「懸壺」作為行醫的代稱。稱頌醫生「懸壺濟世」。

四 、青囊:

據史書記載,三國時名醫華佗在被曹操殺害之前,為報答獄警好酒好肉侍奉之恩,並且將自己的醫術傳給後人。他將一個裝滿醫書的青囊交給看守他的獄警。華佗說你拿著這個,可以保你後代不愁吃穿啊!但是那個獄警太TM的膽小了,你都要被殺了,我拿你的東西會被會被株連九族啊~~還是燒掉算啦。

華佗死後,那個獄警怕惹禍上身,燒掉了一些寶貴的書籍,以至於華佗的醫術在後世成了傳說,少有書著書流傳。

華佗的醫術就這樣被滅了,中醫外科也就沒有了後人,搞到現在還被人西方醫取消,你中醫也能開刀,笑話!笑話的是神醫們都不得好死啊!

但靠青囊也使一部分醫術保存、流傳下來,因而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華佗在世啊,華佗的書袋就代表了華佗牛x的醫術啊!明代一個醫生叫沈繹詩曰:「白髮至親惟叔嬸,青囊傳世有兒孫」。

五、坐堂:

相傳漢末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按現在官職來看雖說也是個「正廳級」幹部,但他對行醫非常熱愛,總是捨不得放棄。每逢每月的初一、月半(十五),集中在這兩天為給百姓治病。後來乾脆把處理公務的大堂,當作了臨時的診所。他就坐在處理公務的大堂行醫,為病人診脈開方,辦公行醫兩不誤。

你看看一個做官的你不好好做官,還搞起了副業,關鍵是還做得有么有樣,你叫那些讀中醫大學的同學們都情何以堪啊,去哪找工作啊,難道要去做葯代不成。關鍵是你這樣搞,還把自己搞成了醫聖。

真是沒臉見人啊,那些專業人士,這些專家主任們~~~都默默去寫論文,去上課開講座去了。還看什麼病啊?搞搞科研還能那個諾貝爾獎什麼的。不幹了,明天出診還得跪醫鬧啊~

張仲景由此開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坐堂」一說由此而來。坐堂,是中醫的別稱、雅號。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堂藥店」,這也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歷。

四 、橘井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啊,你說橘井跟中醫有半毛錢關係啊,那還是來看看這個奇怪的昵稱是怎麼來的吧。

橘井:晉代葛洪《神仙傳蘇仙公》書中記載了一段關於西漢劉向所撰《列仙傳》的故事。怎麼又是這個葛洪啊,哦,這個傢伙原來是個道士。道家嘛就是講究養生、修道,這些許多醫術上的事他們的書中都記錄有。

書中說,相傳西漢文帝時,有一個湖南郴州人蘇耽,篤好神仙養生之術,人稱其為「蘇仙」。在其得道成仙之際,對母親說:「明年,世間會發生一場大瘟疫,咱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樹能夠醫治。如果有患病的人,給他一碗井水,一片橘葉,煎湯飲服,便可痊癒。」

後來果然如蘇耽所言,天下瘟疫大行,求井水橘葉者,遠至千里;飲井水橘葉者,也即刻痊癒。等瘟疫過後,人們就看到有一條龍從井裡飛騰而起,直衝雲霄,於是人們就認定蟠龍乃蘇耽所化,以救萬民。

自此,便有「龍蟠橘井」美譽,以盛讚行醫救世之道,「橘井」一詞也就慢慢演化為中醫藥的代名詞了。後因以「橘井」代指中醫。

從古至今的中醫醫家常常以「橘井」一詞或橘、杏並用來為醫書取名,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頗為深刻。

「橘井泉香」一詞與「杏林春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學界膾炙人口。

這些典故都來源於歷史,並代代相傳,講的是一個個技藝高超、醫德高尚的醫家的故事。這也許是中醫的文化「圖騰」吧。網紅們都有一個很屌的昵稱,而這些粉絲們呢也很樂意這樣稱呼他們。中醫也曾那麼「網紅」過啊。你看中醫的這些粉絲們給它取的昵稱都各種高大上。

好吧,我承認,二羊我也是一名鐵杆中醫腦殘粉啊。雖然我各種吐槽,但是內心還是不棄不離,這才是真愛啊,真的腦殘粉。其實我只是讓大家也知道。中醫也曾經紅火啊。也是網紅一時 啊!

中醫也曾經網紅過

如果你覺得夠扯蛋,歡迎吐槽轉載

中醫是一種態度。

養陽醫齋二羊出品

【微信號】yytcm100

中醫@2羊

一個鐵杆中醫腦殘粉。

有一味赤色梔子心,胸懷山中藥,願為熊膽使君子,繼四聖岐黃之術。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聽歷史)走西口的「西口」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的歷史地理問題
400萬平方公里土地,因為這個原因,俄羅斯說不要就不要了
愚公移山——一次成功的炒作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166

TAG:歷史 | 中醫 | 高大上 | 網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