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猶戴輕紗半遮面:為了能夠出門騎馬,古代女性也很努力了

經公眾號「禮樂嘉謨」(ID:

gh_02a89c6538b9

)授權轉載

近些年來,大熒幕上不斷出現或自立自強、或驍勇善戰的女性形象,她們常常被譽為「新時代女性形象的代表」,在各國的固有觀念之中,女性的形象大多是以柔弱嬌俏為美的,但實際上,中國古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崇尚身量頎長,肩背開闊,體格健美的女子形象。從《詩經》中的一篇《碩人》便可見一二。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詩經·衛風·碩人》

南北朝時期,南下的少數民族帶來滔天戰火的同時,也將騎馬射箭的彪悍作風融入了中原民眾的日常生活。隋唐是一個巾幗英雄扎堆出現的時代,不僅有按軍禮下葬的平陽公主,還有叱吒風雲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女人們不願意整天呆在家中,經常出門遊玩、狩獵、打馬球等,喜好便於行動的胡服和男裝,由此還發展出專門出行用的帽飾。

現在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俠女們戴的綴有一圈輕紗的竹編斗笠,其原形就是隋唐時期出現的冪籬和帷帽。

冪籬原本是北方民族的男子穿戴,用以阻擋風沙。

「丈夫衣略同於華夏,多以羅幕為冠,亦以繒為帽。」——《魏書·吐谷渾》

「其王公貴人多戴冪籬,婦女襦裙辮髮,綴以珠貝。」——《隋書·吐谷渾》

 

冪籬的形制如何,目前尚存些許爭議。

一說是一塊布從頭披下,遮蔽全身。現存的廣東潮州婦女傳統裝飾「文公帕」就類似於這種,這種形制的首服在史冊中並不少見,漢代便有女子「蔽面」的習慣,宋代也有類似的遮面首服。很多人都認為,後世婚俗中使用的蓋頭,其源頭就是這種整塊布遮面的首服。

另一種說法是冪籬與帷帽相似,為笠帽之下垂掛網簾,只不過冪籬的網簾較長,可以遮蔽女子全身,而帷帽較短。

影視劇中的冪籬

「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羃離。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尋下敕禁斷,初雖暫息,旋又仍舊。」——《舊唐書·輿服志》

冪籬在唐朝初期非常盛行,但隨後便被帷帽所替代。有很多人都覺得是冪籬的用途「不欲途路窺之」符合儒家講究的禮儀,到了武則天的時代女子外出才逐漸張揚起來。這種論調明顯是不符合邏輯的,要知道,儒家禮儀在宋以前對民眾生活的規範作用並沒有那麼嚴苛,而且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以後,許多來自北方民族的習慣作風保留下來。例如鮮卑人家庭中是女人主事,南北朝還有一首著名的《李波小妹歌》,可見當時的尚武風氣。

李波小妹字雍容,

褰裙逐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那麼善於騎射的北朝女子怎麼還需要講究深閨禮儀,故意障面不使人瞧?尤其冪籬原先是男子戴的,男子又為何要遮掩面部呢?

根據竺可楨對長安所處的關內

(山海關內)

十八省水、旱災害所作的統計資料,三國至初唐時期,氣候比較寒冷乾旱,而唐中葉至北宋中葉,氣候相對溫暖濕潤。因此,在初唐時期及之前,北方的人們出行,的確需要考慮風沙和保暖的問題。

到了中唐之後,遮蔽全身的冪籬便被幕簾越來越短的帷帽所替代,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天氣熱了起來,人們不再需要防風保暖,另一方面則是唐朝的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女人的選擇很多,帷帽同冪籬一樣具備遮蔽風塵的作用,但更為清涼簡便,在穿著時一樣可以梳高髻,穿坦胸的半臂,因此受到女子們的偏愛。

雖然當時的主流社會並不怎麼認同這種風潮,甚至皇帝還多次下令禁止,認為「過為輕率,深失禮容」,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姑娘們該出門出門,該戴帷帽戴帷帽,而且繞在帷帽周圍的紗網越來越短。

影視劇中的帷帽

「席帽者,本古之帷帽也,男女通服之。以韋之四周垂絲網之,施以朱翠,丈夫去飾。」——《中華古今注》

有的學者根據古籍中的描述,以及燕妃墓的壁畫,認為帷帽至少有兩種形制,一種四周垂掛紗網,一種懸吊絲穗。

帷帽——《三才圖會》

還有人由此認為,帷帽最初的長度可以遮蔽到膝蓋的位置,後來越來越短,最後僅能遮到脖子的部分。而且這種帷帽可以和任何一種當時流行的服裝與頭飾相配,而且不會遮擋任何面部妝容。於是,帷帽的流行不局限於貴族女性,在隋唐及五代時期,不論是男是女,是官宦還是庶民,在皇室還是在民間,都對帷帽痴迷不已。

唐 團窠聯珠花樹對鹿紋錦帽

就連敦煌壁畫中出現的透額羅,也被一些人認為是帷帽衰退後的遺風。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裹常州透額羅。」——元稹

到了開元年間,帷帽的風潮也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款式更多的胡帽。

胡帽是一種泛稱,主要是指從西域傳入的一系列帽飾,例如渾脫帽、撘目帽、卷檐帽、氈帽、貂帽、蕃帽以及珠帽等。

這類帽飾完全沒有遮擋容貌的作用,搭配改良以後的胡裝,顯得各外英姿颯爽。胡帽搭配的胡服一般包括翻領窄袖的長衣、條紋卡夫小口褲,腰間佩革帶飾蹀躞七事,足著繡花短錦靴或軟履。單著胡帽的形象鮮少發現,所以也可以將胡帽指代胡服。

 

戴胡帽、佩蹀躞帶的婦女(陝西西安出土石刻摹本)

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咸洛。

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

火鳳聲沈多咽絕,春鶯囀罷長蕭索。

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元稹《法曲》

至此唐朝的婦女出門已經完全不會遮蔽面容了,然而還沒完,露髻裝就在這時閃亮登場了。這也是一種泛指,只要不戴任何帽飾的出行裝束都可以叫做露髻裝,連頭髮也不再需要遮擋,想出門就出門,想騎馬就騎馬,簡直溜到飛起。

陝西西安西郊唐墓出土玄宗開元時代「馳馬女俑」

喜歡本文的各位,歡迎轉載到朋友圈

點擊進入 「果粒時刻」小程序界面

推薦閱讀:

策馬奔騰!
泰山七號馬會:最靠譜的馬術俱樂部
不會騎馬的紫薇和爾康誰都傷不起!!!!!

TAG:生活 | 女性 | 騎馬 | 努力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