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自我療法」去掉焦慮症

在生活中,有些人只要遇到一點煩惱,就整日恐懼不安,難以借其它事情轉移掉自己煩躁的情緒。長期焦慮下去,不僅會影響正常生活,還有可能危害到身心健康。

焦慮症患者除了藥物和心理治療外,專家建議患者不妨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自我治療:

自我反省

有些焦慮情緒是由於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慾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識中去了,但它並沒有消失,因此便產生了病症。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也可以用發泄的方法宣洩內心的焦躁情緒。

自我鬆弛

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像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並重複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

自我催眠

焦慮症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數,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

自我刺激

焦慮症患者發病時,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採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衍生其他病症,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周向前/文,張麗/編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共性,越是糾結在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就越恐慌
有關於治療焦慮症藥物的劑量問題
你不知道的健康殺手:壓力
總是莫名心跳加速,總是焦慮失眠?做好心理醫生這一招就好了!
我用漫畫表達了不為人知的抑鬱焦慮想法

TAG:焦慮 | 自我 | 焦慮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