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投資是一生的事

本來想等上篇廣告的閱讀量過兩萬再碼新文章的,結果這幾日大跌,好些朋友來書房找安慰,老唐實在不忍心,還是臨時加熬一碗雞湯吧!

網路江湖有句俗語叫做:懂的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對於投資同樣,有很多人背誦了很多「買股票就是買企業」,「波動不一定是風險,可能反而是機會」的口訣,但真正等到股價下跌時,才發現無論怎麼暗示自己,呼吸仍然被股價窒息。

上周三股市大跌,就有不少曾經號稱要堅持價值投資、或者對某某股非常看好的朋友,因大跌而恐慌起來,發來不少心神不寧的詢問信息。由於那天的時間段在上個月就被廣告商預定,老唐無法在書房推送,乾脆跑去雪球熬了幾碗壯膽打氣的雞湯,重複了一些價投的法定待遇就是上上下下的享受,獲取高額回報的代價就是承擔波動等說過多遍的道理。

昨天老唐加倉騰訊之後,同樣有很多好心的朋友,發信息來勸老唐:「老唐你加早了」,「騰訊明顯破位下跌」,「雙頭破頸線你還敢買?」「這麼明顯的跌勢,老唐你還滿倉?」、「美國股市大頂,科技股短期內形勢堪憂,老唐悠著點兒」……

知道這些朋友是好心,有些老唐回復了,有些實在回復不過來,這裡統一謝謝。這些什麼頸線破位跌勢什麼的,老唐一笑了之(可能有點傷人,老唐認為這些都是垃圾,除了迷惑你在股市裡浪費青春以外,一無是處),但對於跌勢中是否需要降低倉位,或者是否需要隨時保留部分現金資產之類的看法,倒是可以聊聊——因為有很多「價值投資」高手,也經常談及倉位管理、動態平衡什麼的,認可的朋友不少。

況且,這些關於倉位的思考,通常會摘錄部分大師語錄,證明自己應該時刻留有一些現金或類現金資產,才能在大跌之中撿到便宜貨,從而提高投資回報率。它特別符合我們中國人常見的中庸思維:做什麼事情,總要有些餘地才好。

實際上,自開年九連陽之後,股市已經斷斷續續地跌了大約三個月,大部分朋友都遭遇了市值的回撤。這種市況下,對倉位的反思很容易引發共鳴,因為似乎結果顯而易見:「如果我之前沒有買滿的話,就是今天動手買,也可以少虧n%或多買n%」,但老唐對此不以為然。

在老唐看來,只要不是將一張張紙鈔裝在錢包里,我們就實際上處於滿倉狀態。差異只是在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貨幣基金、各種債權、各種股權、房產、貴金屬、金融衍生品、保險、外匯……等不同投資對象之間做的不同比例的選擇。它是個持續一生的動態過程,不管願意與否,這個狀態會一直持續到我們的人生終結。

區別在於,由於每個人認知的不同,每個時點上配置品種不同,這些小小的收益差疊加長達數十年的時間,最終不同人的人生財富值差異巨大——絕大多數人意識不到這個差異究竟有多大:假設人生有50年的有效投資時間(25歲至75歲),1個單位的本金,在不同回報率下的終值如下表:

老唐強烈建議書房的朋友們從今天開始,堅決拋棄「進入股市是開始投資,退出股市是停止投資」的錯誤思想,牢記我們從擁有第一筆「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投資,且365×24不休息,一直持續到離開人世才算罷手。

一個人,只要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財富最初總是靠出售體力或智力勞動換來,並在滿足我們的消費需求之後,通過配置在不同的資產上獲取。套用一句流行語,或者是「睡前收入」,或者是「睡後收入」。

所謂睡前收入,就是你幹活就有、睡著了就沒有的那種,是用自己的體力或者智力換錢。所謂睡後收入,就是被動性收入,哪怕你睡著了,它也在自動增值。兩種收入形態中,很顯然,睡後收入佔比越高,你就有越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所做選擇受到的制約也就越少。收入來源全部由睡後收入構成,就進入了所謂財務自由狀態。

受限於認知水平,我們最先接觸到的睡後收入,可能都是銀行存款——還是年回報率「高」達0.35%的活期存款,其後由於你多學習了一點點,你可能開始會搞阿里餘額寶、騰訊零錢通、甲銀行B理財……,收益率開始從0.35%提升到約3%~5%之間。

這一步跳躍很容易實現,是因為這個回報率依然遠在社會平均財富增長值之下,屬於將自己辛辛苦苦賣體力或者腦力換來的財富,無償地送給別人一部分。將財富從自己口袋裡掏出來丟給別人,總是很簡單的,對吧?

甚至由於合法竊賊的存在,你連掏的動作也可以省掉,龐大的國家機器,日夜不停地將你用汗水或者腦汁換來的財富,一點點地偷走。過去30年里,中國貨幣總量從1987年的6517億擴張到2017年的1676800億,就是證據。這個不展開聊,直接看每100元在不同時間裡能換到多少東西就能明白——這就是老唐多次說過的:在法定貨幣時代(即貨幣本身無價值或者價值微不足道,只是由國家暴力機器強行規定了它的值),現金是少有的100%確定虧損的資產。

既然投資是無法避免的事,是持續一生的事,那麼,盡最大可能將自己通過體力或者智力勞動換來的法幣,換成收益率更高的資產,就成了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有沒有這個習慣,甚至決定了你和別人後半生的幸福程度或人生高度差異。

那麼,配置成什麼呢?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今後幾年什麼類別的資產會漲,就買成什麼,或者什麼類別的資產會跌,就避開什麼。這種研究中,似乎有個美林時鐘比較權威,常常被宏觀資產配置的投資者奉為圭臬。

然而,很可惜,該理論的創始機構美林證券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賣身求存(被人收購了)。這彷彿是個冷笑話,提醒我們美林時鐘可能是一口走不準的破鍾,連自己的投資也指導不了。

實際上,大量專業系統的研究,都證明了所有投資資產中,長期回報率最高的就是股權。對於這個研究結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倫敦商學院的研究成果《投資收益百年史》,相關收益率對比圖我曾經拍照多張發在雪球,題目叫《讀史可以明智》,需要的朋友自己翻來看,此處不重發了。

尤其提醒一點,倫敦商學院這個研究比較嚴謹,在研究股票收益率的時候,考慮到了破產退市的股票,其結論比之前絕大部分研究要保守很多。另外,還有一本名著,傑里米.J.西格爾的《股市長線法寶》,研究了美國長達兩百年的資本市場,得出的結論也是,200年里股票的年化收益率是債券年化收益率的183%。

絕大多數對於複利沒有概念的朋友,估計很難想像這個收益差導致的終值差異究竟有多大。舉兩個《投資收益百年史》里的數據:

英法美德日意澳荷瑞(典)加丹瑞(士)12個主要國家中,收益差最大的澳大利亞,1元本金投資股票百年之後是777249.7元,而投資長期債券百年後是252元,投短期債券是80.7元,差異超過3000倍;

收益差最小的瑞士,1元本金投資股票百年之後是1136.7元,而投資長期債券百年後是73.2元,投短期債券是25.8元,差異超過15倍——以上數據均是未扣除通貨膨脹之前的名義回報率。

能理解股票投資長期收益率最高這個結論,《投資收益百年史》和《股市長線法寶》就可以不用看了。另外,這裡實際上有個隱含前提,就是這個國家,這個資本市場會存在超過百年,這個無法給出證據,屬於純信念的問題。

投資者是且只能是理性樂觀派,以資本市場存續為前提思考,反之,如果對資本市場的存在沒有信心,那隻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投什麼都擋不住兩手空空的結局——幸好,目前資本市場的門越開越大,即便是對本國缺乏信心的,也能通過多種渠道將投資分散在多個國家的股權上去。

那麼,就算是全部投資股票,能否通過一些宏觀研究或者其他什麼技術輔助,讓我們在股價要跌的時候,降低股票倉位,在跌的比較多的時候,再重新買進呢?

很遺憾,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什麼人具備此項技能。不說巴菲特格雷厄姆等一干夾頭對高拋低吸赤裸裸地鄙視了,就算是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一號大拿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也親筆寫下這樣的觀點:

我們未能證明,有人有能力利用經濟的周期循環,大規模系統性地買進賣出股票。經驗證明,很清楚,大規模的買進賣出是不可行的,也不可取。試圖這麼做的人,不是賣得太遲,就是買得太遲,或者二者均沾,這導致交易成本大規模上升,並引發情緒的波動,這也引發了廣泛的大規模的投機,加劇了波動的程度。

推到盡,所謂空倉半倉七成倉,就是利用部分或全部資金,妄圖通過高拋低吸的收費,去獲取超額回報。夠誠實的話,看看自己的賬戶市值,應該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無法預測股市何時暴漲(否則早上福布斯了),所以,還是乾脆趁早承認自己無法預測同樣由市場情緒引發的暴跌吧!既然自己並沒有預測暴跌的本領,依據什麼讓自己去持有現金或類現金等低回報資產呢?

股市帶給我們的回報,主要由企業經營增值和市場情緒波動兩大因素推動。有過大量的研究證明,A股公司的長期年化回報率大約12%。如果我們滿足於12%或者比12%略高略低一點點的回報,投資其實很簡單:通過寬基指數,買下全體企業的少量份額,或者買下全體企業中略好的那部分的少量份額就可以了——12%這個數據,從邏輯上也可以推理出來的。2016年12月書房文章《股市獲利的路徑和邏輯》一文談過,感興趣的朋友自己號內搜來閱讀。

如果意圖獲取更高回報,要麼需要選出比平均盈利能力更高的企業去投資,要麼需要在市場情緒波動中高拋低吸成為贏家,這兩點的難度都不小。但相比而言,前者是可以靠知識積累逐步獲得,也已經有了很多前輩趟平這條路,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後者,迄今為止,我個人的經驗認為,這是條死路,沒有看見任何成功的先例,路邊枯骨倒是見過不少。

如此說來,現金或者類現金資產是不是完全沒有配置的價值呢?也不是。至少有三種情況下,確實需要保留一定量的類現金資產的。

一種情況是,短期可能會動用的錢。由於貨幣是「通貨」,是價值最清楚、接受度最廣的協助交易工具,當我們個人及家庭本身有投資之外的其他需求時,必然需要將其他資產形態變成通貨才能使用。而股權可能由於其波動幅度大的特性,可能導致你需要貨幣時,恰好是它只能兌換較少額度貨幣的時候。

所謂短期,經驗性的建議是以兩年為期。如果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預留可以滿足兩年需要的類現金資產。如果有其他收入來源,可以從需要預留的總數里減去兩年的收入。

另一種情況,是完全無法承受波動。總有些人,無論道理怎麼清楚,但就是看見股價波動就恐懼。確實沒有辦法承受,那就投一部分類現金資產吧,利用類現金資產的低波動特性,抹平市值的峰和谷,讓波動曲線更平緩些。畢竟收入最大化也要活著看得見才行,中途嚇死就得不償失了——當然,這種情況下,你就得接受總收益低的結果,而且前面的圖表說過了,很小的年化收益差,最終財富值差距大的驚人。

第三種預留,嚴格來說不算做預留,而是另一種投資。就是將類現金資產(例如511880)看作一隻市盈率約25~30倍、年增長率3%~4%不分紅(或者股息率3%~4%,0增長)的自選股,把它和自己其他股票平等對待,用同樣的手段進行估值,然後比較。

當其他股票明顯偏貴時,將部分資產配置在511880上。而且最好不要用空倉半倉七成倉這樣的表述方法誤導自己,而是逼迫自己習慣使用「賣出301024,換入511880」這樣的思考方式——這裡要注意一點:是「明顯」「偏貴」時。有很多投資者,容易將本屬於看不懂的企業,簡單地用高pe或者高pb歸入「偏貴」的行列,這個標籤容易誤導自己。談論貴或者賤,前提是能夠給一家企業做出大致的估值。

老唐當前持倉:茅台46%+,騰訊21%-,古井B6%+,洋河6%-,民生H 6%-,招商H5%- ,信立泰4%+,雙匯4%- ,海康3%+,2018年內收益-5%。

自2014年11月25日雪球開放組合功能以來,「老唐實盤」組合每一天都是滿倉,沒有躲過任何一次暴跌,包括所謂的股災1.0,股災2.0,股災3.0,曾經經歷過的最大回撤約28%,至今組合凈值2.81元,同時期實際賬戶凈值3.04元,差異因組合無法納入港股和B股造成。

2018年內,市值從頂部至今最大回撤還沒超過15%吧!各位慢慢學著習慣吧。沒有絕招,多跌跌就適應了

!只要清楚自己沒有一買就漲,一賣就跌的本事,那麼這就是賺錢必須付出的代價。至於騰訊,老唐從199.7元一直買到423元,當前價位繼續下跌,我還會繼續買入。老唐不擔心所謂的下跌趨勢,沒有下跌趨勢,哪兒有超額利潤呢?我可不滿足於12%。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一盞燈,足以溫暖一生
聽是一段歌,念是一生的情
20幾歲,決定男人的一生〖勵志書架〗
天涯太遠,一生太長,花期荼迷,也抵不住荏苒時光
毛澤東一生痴讀《水滸傳》,究竟從中悟出了什麼?

TAG:投資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