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型中國 69

《社會主義月刊》。又名《民族與社會月刊》,1933年3月創刊於上海;上海社會主義學會編印;其主要內容,是介紹各國的法西斯主義運動,研究法西斯主義理論,1934年6月第2卷第4期出版後停刊。與西方一樣,1930年代國人對「法西斯主義」的概念,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認知,唯一的共同點在於:所有對法西斯主義的推崇,實際上都源自對德國一戰之後由弱國迅速崛起的經驗的強烈興趣。

《前途》雜誌(點擊可看大圖)。1933年1月在上海創刊,是國民黨青年骨幹宣傳法西斯主義的主要陣地。1935年《前途》第3卷第2期刊有署名為錢崇惠的一篇文章《義大利巴里拉少年團之概況(羅馬通訊)》,其中說道:「一個蕞爾橫在地中海內,多山地,少平原的島國,十年前,內憂不止,外患頻乃,散亂如麻,素為歐洲乞丐之邦;自受法西斯主義的洗禮,竟一躍而挨進世界強國之林,迄今更以歐洲後進少年之美名,誇耀於天下了。凡遊歷過義大利研究義大利新政的,誰不讚歎墨式十餘年來努力成功的迅速?誰不深信法西斯蒂魔力的偉大?」由此不難看出1930年代德、意兩國的迅速崛起模式,對中國青年的吸引力。

復興社骨幹賀衷寒。賀氏認為,近代政治,「今天只有法治的政治和黨治的政治,沒有什麼真正的君主政治與民主政治」,換言之,賀氏不贊同通常的「民主政治」與「專制(君主)政治」的劃分模式,而只承認「以法治國」和「以黨治國」兩種模式。進而,賀氏推演出另一個結論:中國面臨內憂外患,唯一的救亡辦法,就是厲行「以黨治國」——「奉行一個主義,服從一個領袖,遵行一個國策」。

復興社骨幹曾擴情。1934年,蔣介石曾特派曾擴情為軍隊黨務視察員,專門視察駐守在豫、鄂兩省的雜牌軍的黨務。臨行前,蔣介石交待曾說:「在視察黨務中,要特別向各軍講明,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個敵人,是每個軍人不可缺少的信條」。此中不難看出蔣介石對德、意兩國一戰後迅速崛起的模式的熱衷。

張君勱。與以《獨立評論》為陣地的胡適、丁文江等知識分子一樣,張君勱、張東蓀等深受梁啟超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在1930年代同樣也在思考如果構建一個具有高度威權和效率的中央政府,來領導國家民族克服危機。不過,與胡適、丁文江等人執著於民主、獨裁之爭不同,張君勱非常鮮明地支持民主,其理由是:專制國家是把人民壓制著跟政府一條心;而民主國家是人民自願跟政府一條心。所以,民主體制更適合挽救民族危亡。

丁文江。在1930年代的「民主與獨裁論戰」中,丁文江是「獨裁派」的主將。丁氏贊同民主,但鑒於目前旦夕亡國的形勢,丁氏退而求其次,更期望一個強力的新式獨裁者出現。按丁氏的理想狀態,這個獨裁者應該具備如下素質:「一、獨裁的首領完全以國家的利害為利害。二、獨裁的首領要徹底了解現代化國家的性質。三、獨裁的首領要能夠利用全國的專門人才。四、獨裁的首領要利用目前困難問題來號召全國有參與政治資格的人的情緒與理智,使她們站在一個旗幟之下。」

胡適。在1930年代的「民主與獨裁論戰」中,胡適作為「民主派」的主將,顯得相當落寞,支持者並不多。胡適在論戰中迴避了證明「民主比獨裁更有助於挽救民族危亡」這個現實問題,而將大量的精力花費在論證「在中國推行民主體制要比推行獨裁體制更容易」這個命題上,其理由是:「第一、我不信中國今日有能專制的人,或能專制的黨,或能專制的階級。……第二、我不信中國今日有什麼大魔力的活問題可以號召全國人民的情緒與理智,使全國能站在某個領袖或某黨某階級的領導之下,造成一個新式專制的局面。……第三、我有一個很狂妄的僻見,我觀察近幾十年來的世界政治,感覺到民主憲政只是一種幼稚的政治制度,最適宜於訓練一個缺乏政治經驗的民族。」

結束語

關鍵詞:法西斯主義 一黨獨裁 國民黨 知識分子 獨裁與民主

丁文江有一句話對的,已經獲得了歷史的驗證:「中國實在太亂了、太窮了、太弱了、太苦了。故只要有人能使她安,使她富,使她強,使她樂,我不相信,誰不願意。」——所以,在1930年代,「冠山」們相信「法西斯主義救中國」;蔣介石相信必須走「奉行一個主義,服從一個領袖,遵行一個國策」的道路;知識分子們則選擇做「實際主義者」,期盼一個真正的獨裁者和獨裁政權的出現。

但歷史沒有給窮困潦倒的近代中國一個實踐「法西斯主義」的機會。蔣介石沒有成為全國人民的紅太陽,國民黨也沒能成為全國人民的大救星。究其原因,在於國民黨的一黨獨裁自始至終有名無實——在南京中央政府,國民黨固然實現了「以黨統政」;但在省縣各級地方,國民黨卻不得不實行「黨政分開」體制,乃至於1931年之後,地方黨部不得不仰地方政府之鼻息以求生存——最能說明地方黨部與地方政府地位差距的,莫過於一個省黨部書記的月薪,尚不及一個縣長月薪的一半。地方黨部的極度衰弱,對蔣介石而言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用他的說法,「這是本黨十幾年來無事可成的一個最大的原因!」

對照1930年代的德國,不難理解蔣介石這番痛心疾首的真意之所在:德國實現「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個國策」的前提,恰恰正是其一黨獨裁,黨部力量強勢滲透到國家的各個角落;國民黨做不到這一點,所以蔣介石也不可能獲得「法西斯主義救中國的機會」,他無法實現一黨獨裁,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軍事獨裁。欲以法西斯模式救國而不可得,在蔣介石看來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遺憾。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國盆景名家名作(三)【40P】
中國國家博物館 商周玉器
黃蕉風:中國人都是儒家下的蛋
中國真正的「核武器之父」慘遭不公!為國神隱17年,3棄諾獎,如今卻被國人忘的一乾二淨!
中國究竟有多少空置房?

TAG:中國 | 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