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的蘇軍摩托化步槍連 02-進攻與防禦概念

行進中的蘇軍摩托化步槍連 02-進攻與防禦概念

來自專欄 asiavikin89 人贊了文章

第二章:進攻與防禦概念

第一節:接敵運動

6.概述

蘇軍的戰術學說強調進攻是戰鬥中的決定性組成部分,進攻作戰的主要目的是徹底摧毀敵人的有生力量。蘇軍強調在敵人後方深處使用分散的牽制性部隊(特工、空降部隊和機降部隊),並採用欺騙手段、高強度的火力、以及快速的機動挺進能力以取得突襲的效果,並為進攻的成功奠定基礎。通過大規模的空中和炮兵支援,迅速集中優勢部隊以破壞、突破並最終擊潰對方部隊並取得成功。(圖5)空軍和炮兵會對敵人的防禦陣地進行全縱深火力封鎖,如果沒有使用戰術核武器或者是化學武器,常規火炮將會被大量使用,以實現所希望的火力優勢。接受過訓練的蘇聯軍隊能夠快速地從無核環境轉入到有核環境當中,並且蘇聯的軍事研究人員也重點強調了作戰模式之間的關鍵性轉換。儘管在進攻作戰上存在二元對立,但是蘇軍意識到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部隊將不得不轉向防禦,但強調防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儘快恢復到進攻作戰而作準備。

(圖5)進攻中的諸兵種合成戰鬥隊

7.行軍

a.蘇軍將行軍定義為在道路或越野條件下,以縱隊隊形為主、有組織的部隊移動。蘇軍訓練其部隊以滿足隨時行動的需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行軍可以在夜間或者是能見度有限的條件下進行。行軍的速度取決於諸多因素:例如敵人、地形、天氣、隊形組成、車輛狀況和駕駛員培訓水平等。(圖6)

b.在白天,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為30-40公里/小時,夜間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為20-30公里/小時。步兵徒步行軍的平均速度為4公里/小時,而以滑雪的方式(注1)進行移動時平均速度介於5-7公里/小時之間。

c.在道路上行軍的時候,車輛之間的間隔一般是15至50米,而在戰術性越野機動時則為50至100米。當穿越污染區域或受到敵方的空中打擊時,車輛之間的間隔和行駛速度都會增加。

d.沿前進路線的規劃措施包括了初始的起點和易於識別的控制或調整線(注2)。這些控制措施的數量和間隔取決於行軍的長度,道路狀況與天氣狀況。

e.在摩托化行軍的時候,部隊每隔3-4小時就要做一次長達一小時的停頓。在徒步行軍的時候,每隔50分鐘就停下來休息10分鐘。在摩托化行軍的後半段中,有將近24小時是不做任何前進的。不過這樣的長距離停留並非是在晚上進行(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黑暗作為掩護),同時也不是在徒步行軍中進行的,步行可以在24小時內進行。一般來說,在短途停駛期間,縱隊隊形車輛之間的列距不會改變;人員和車輛之間會保持適當的行進間隔,同時在漫長的停頓中,車輛會被分散和偽裝。

f.為了協助指揮官組織行軍,蘇軍把行軍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即行軍組織與行軍警戒。

g.制定組織行軍是為了確保高速、快速的作戰部署和對戰場的有效控制。坦克和炮兵通常位於隊列前方,防空武器則是分布在縱隊外圍。

h.全方面的警戒是為了以確保行進的過程不被打斷,並且防止部隊的主體被敵人突襲或是被敵方偵察部隊偵測到,同時也為行軍的主體在戰鬥當中的部署創造最有利的條件。前方、側翼與後方部隊確保在行軍時的全面安全。此外,固定的側翼前哨通常被用來佔據一些關鍵地點直到行軍的主體安全通過。

(圖6)預見遭遇交戰時蘇軍行進隊列的基本構成

第二節:進攻

8.蘇軍的戰術條例中提到,實現向進攻過渡的兩種方式是:a)從行軍開始,b)從和敵人交火的位置開始,同時進攻行動的三種類型是遭遇、突破、追擊。

9.遭遇

遭遇戰,即關於兩種對立軍事力量碰撞的這部分內容,在蘇聯軍事著作中所佔的比重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進攻行為都要多。由於現代戰爭當中的機動特徵,蘇聯認為,遭遇戰將比任何其他類型的戰鬥行動更加頻繁地發生。因此遭遇戰的特點便是採取行動,爭取和保持主動權。

作戰經常是部隊以縱隊列快速部署機動、同時在自由機動和開放側翼情況下的快速戰鬥中展開的(同時還伴隨著對敵軍不完整的情報)。蘇聯人認為,預見遭遇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是存在的。因此需要通過各種情報收集手段,積極準備與尋求這樣的交戰機會。(圖7)

(圖7)由行軍狀態轉入交戰時的單位部署

10.突破

a.典型的突破作戰是通過在狹窄的前線集中使用大規模的火炮和機動兵力對準備充分的防禦陣地進行正面攻擊(圖8)。但是突破也可能會發生在一場激烈的防守中,蘇軍的戰術設想是以迅速、深入的方式包抄封鎖敵人,同時不顧敵人陣地上的頑固抵抗,與敵軍正在挺進的預備隊進行果斷地交戰,並在此基礎上繼續進攻,同時由第二梯隊來摧毀敵軍的頑固防禦據點。由於核打擊和常規武器殺傷力增加,現在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些突破。成功主導的遭遇交戰和突破可以使得戰鬥進入到追擊階段並完全地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

(圖8)突破階段

b.這些蘇聯-北約的部隊兵力比率作為取得突破作戰成功所必需的數據反映在蘇軍自己的戰術條例當中:

坦克 —— 3-5:1

步兵 —— 4-5:1

火炮 —— 6-8:1

c.一個蘇軍師集中兵力以達到突破已準備好的防禦所需的作戰比率,如圖9所示。

(圖9)師部所集結用於突破的部隊

11.追擊

追擊行動在本質上是高度機動的,並且最好沿著平行的路線在廣闊的前線上進行。它們包括正面攻擊和包圍以切斷和摧毀敵人的勢力。在使用機降部隊和空降部隊的時候,追擊行動將會更加有效,這些部隊可以佔領和防禦敵人後方的陣地,並擾亂和延緩敵人的撤退。蘇軍強調,追擊行動應在那些發現了敵方撤退的指揮官的指揮下進行(圖10)

(圖10)追擊

12. 機動的基本形式

「機動」在蘇聯的軍事文獻中被定義為軍隊相對於敵人進入有利的位置,從而發動有效進攻的運動。蘇軍提到了兩種基本的機動形式,即正面進攻和包圍,但是相對來說傾向於後者,根據執行單位的大小,這種機動可以是淺的或深的(圖11)。如果敵人沒有可攻擊的側翼,就會使用正面進攻。正面攻擊可能會在重火力支撐的情況下在寬或窄的陣地前部進行,裝備著重型坦克的第二梯隊會試圖利用敵人位置上可能出現的任何漏洞。然而,在有利的條件下,蘇軍會優先試圖進行包圍,同時也可能進行正面進攻以鎮壓敵軍。包抄是遭遇作戰中最為有效的一種辦法,並且這種戰術一般從排級單位開始使用。

(圖11)機動的基本構成

第三節:防禦

13.總體

防禦行動發生在進攻行動沒有取得預計成果的時候,或是當前區域內的兵力需要在另一個地區攻擊時。因此,蘇聯人試圖把防禦行動限制在次要地區——防禦的目的是對攻擊者造成最大的傷害,同時牢牢守住防禦區,為恢復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14.防禦概念

a.穩定性。蘇聯人把這個術語定義為防禦者擊退攻擊,阻止敵人在後方空降活動,以及摧毀任何試圖滲透進防禦陣地力量的能力。

b.安全性。負責警戒的部隊提供預警,防止敵軍對於主要防禦陣地進行偵察。同時迫使敵人過早部署自己的兵力,並協調遠程火力對敵方隊形造成最大限度的傷亡。

c.關鍵地形的利用。通過對主導著主要路徑的地形進行適當地部署準備。防守方可以抵消進攻方的的一些戰術優勢。正確使用關鍵地形的另一個方面則是火力計劃和障礙計劃,它可以儘可能地去限制進攻方的機動自由,並且最大化防禦方的優勢。進攻方會在為各種類型武器(包括核武器在內)準備好的殲敵區中遭遇致命的打擊。

d.擴散。為了達到最大限度地核武器與化學武器防護,蘇聯士兵在廣闊的戰線上進行了深入的防禦。

e.全方面防禦。雖然部隊主要朝向敵方的方位,但蘇聯軍隊同時也會準備備用的與補充的陣地,以準備擊退任何方向的進攻。包括排與連的深梯級火力點、陣地建設與外部堡壘和火力計劃。

f.縱深防禦。面向進攻方部署一系列可以用於吸收敵方進攻勢頭的排級單位和和連級火力點,並為後面的反擊提供準備時間。

g.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穩固保護之後,強大的反坦克防禦則是防禦的最重要特徵。反坦克武器應自由地被分配到基層的戰鬥單位里,而反坦克武器的儲備則應維持在團級以上。蘇聯的戰術條例里也愈發強調反坦克導彈的重要性。

h.協同火力。在接近防守區、戰區前沿(FEBA)、側翼以及防守區內的火力殺傷區時,要協調火力摧毀進攻方,這些火力計劃包括有大炮、反坦克和步兵火力,核打擊則不包括在內。蘇聯的軍事研究者堅持核武器應主要針對敵方的核力量、主要敵人和司令部。

i.機動反擊部隊。蘇聯認為反擊是防禦作戰中的決定性階段。蘇聯指揮官要求所有單位應從營級單位開始發動反擊。並且隨著敵軍突擊深度的增加,機動反擊的力度將會越來越大。

第四節:撤退

15.總體

撤退行動是為了部隊進行重新集結,並佔據更加有利的地形,或者是由於敵人的壓力而進行的。撤退部隊的任務是維護其完整性,並有秩序地撤退到指定地區,準備執行下一次進攻任務。蘇軍認識到這種行動的複雜性,所以寧願在多條路線上撤軍,也不願意佔用中段線路。只要有可能,蘇軍也會在夜間能見度很低的其他條件下撤退。

16.撤退行動的主導

a.隊伍的組織。撤退隊伍的組成包括掩護部隊、後方衛隊和主力部隊。必要時還設立側翼安全分隊。

b.交戰分離。通常情況下,蘇軍會將三分之一的部隊留下來殿後,以欺騙敵人並阻滯其前進。

c.撤離方式。未參與交戰的部分(預備隊和第二梯隊)首先被撤回,其次是殘餘力量和第一梯隊。負責掩護的部隊通常會在主體部隊經過後衛部隊佔據的位置後再從戰場中撤離。

d.後衛部隊的行動。在指定時間撤退之前,後衛部隊的指揮官通常佔據著位於第一梯隊防衛部隊後面的陣地。隨後新的防守位置將會被指定給後衛部隊,後衛部隊會撤退到新的防守地點進行伏擊和建立障礙。後衛部隊們以蛙跳的方式移動到後方的位置,互相支持並積極地保衛每個位置。

e.新防禦陣地的建立。在到達新指定的防禦區域之前,偵察小組會先一步地組建起來。這些小組對新的地區進行徹底調查,確定每個單位要部署的地區,並且指引好路線,標記存在的雷區與受污染區域,並測試該區域的水質。當主體部隊行進到該區域時,偵察小組會指引其從屬的單位到達指定的地點建立防禦。

f.當指揮單位到達新的防禦地點時,警戒守衛部隊應該儘快地建立起來,並且馬上開始工程作業。

注1:冷戰時期只有一些位於北部地區的摩托化步兵部隊接受了滑雪作戰訓練,不過他們的載具通常是MT-LBV型北極地區裝甲車而非普通的BTR-60/70型戰車或BMP步戰車。

注2:可以理解成預先設立好的整頓點,部隊在設立好的調整線方位進行集結和休整。

(待續)

推薦閱讀:

(轉載)督戰隊、叛徒與假新聞:潘菲洛夫28勇士背後的故事
朱可夫回憶錄-《回憶與思考》-第八章 指揮基輔(二戰將開始)
蘇軍用三十多萬傷亡拿下柏林,美國人卻說「我們只用十萬」
請叫我們的真名——蘇聯/俄羅斯海軍艦艇綽號介紹
繆斯女神的斯拉夫海洋情緣——介紹幾首蘇聯海軍軍歌

TAG:美蘇冷戰 | 蘇聯軍事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