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 顯意識 外意識之間的動態邊界

潛意識 顯意識 外意識之間的動態邊界

說起「意識」,大家似乎都知道它是什麼,也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真的要你給意識下一個定義,似乎又很難脫口而出,然後大部分人會去搜索意識的定義: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我們不妨打個比方,如果人是一部電腦,那麼意識便是這部電腦上運行的操作系統,它包含了你對自己、對他人、對外部世界的描述和理解以及基於這些描述和理解所進行的思考和決策並最終驅動你的行為。我們還可以對意識這個概念進行解構,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模型,將人格(可能會有人問人格的概念,簡單講,如果人格是土壤,那麼意識便是土壤上長出的一棵植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閱一下黃希庭的"人格心理學")分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個層面,分別對應了意識維度的潛意識、顯意識(意識既可以指所有意識的總稱,也可以特指人清醒時的意識。為了方便論述,我們在本文中把人清醒的意識稱為顯意識,意識為所有意識的總稱)、外意識三個層面。

這三層意識中,我們最熟悉的是自己的顯意識,然後是外意識,再然後才是最神秘的潛意識。不過,有些時候我們會分不清顯意識和外意識的邊界,就像不能分清哪些記憶來自於現實,哪些記憶來自於夢境一樣;有些時候我們也會分不清顯意識和外意識的邊界,就像分不清哪些想法屬於自己,哪些想法屬於外部一樣。所以,我們在此專門說說潛意識、顯意識和外意識之間的邊界在哪裡。

潛意識:

潛意識來源於你的遺傳物質、本能(非條件反射)和被遺忘的記憶。其中遺傳物質和本能是與生俱來的,只有被遺忘的記憶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隨著此類記憶的不斷積累,它會對你的潛意識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被遺忘的記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被動遺忘的記憶,一類是主動遺忘的記憶。被動遺忘的記憶就是那些隨著記憶時間的久遠而逐漸被遺忘的那些記憶,最典型的的就是你的童年記憶。主動遺忘的記憶則是因為當事人對某段記憶的厭惡而不願提及進而迅速被遺忘的那些記憶。

在弗洛伊德的論述中又將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弗洛伊德將這種結構作了一個比喻:無意識系統是一個門廳,各種心理衝動象許多個體,相互擁擠在一起。與門廳相連的第二個房間象一個接待室,意識就停留於此。門廳和接待室之間的門口有一個守衛,他檢查著各種心理衝動,對於那些不贊同的衝動,他就不允許它們進入接待室。被允許進入了接待室的衝動,就進入了前意識的系統,一旦它們引起意識的注意,就成為意識。他將潛意識分為兩種:「一種是潛伏的但能成為有意識的」潛意識——前意識,「另一種是被壓抑的但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成為有意識的」潛意識——無意識。

潛意識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那些不能被你的顯意識所察覺的意識。所以,能不能被察覺也便成了區分顯然意識與潛意識的主要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再來看弗洛伊德的前意識和無意識的定義,似乎就沒那麼有必要了。因為,潛意識一旦被顯意識所覺察便也成了顯意識的一部分,而在被顯意識覺察之前,我們又很難羅列並指認哪些是前意識,哪些是無意識。

潛意識雖然不能被清醒時的你隨時提取和調用,但是它仍然以一定的方式影響甚至決定著你清醒時的想法和行為。比如,清醒時的你在一天的生活當中要做很多決定,但是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需要你先思考,然後決策,最後付諸行動。其餘的大部分決策,像走路先邁哪只腳,眨眼,呼吸,開門用哪只手,都是由潛意識所做的。又比如,我們用電腦鍵盤打字,很多人雖然可以盲打,但是並不能背出26個字母的按鍵在鍵盤上的順序和具體位置,我們雖然稱之為肌肉記憶,但實際上關於鍵盤上不同字母的按鍵位置的記憶也是存儲在潛意識當中的。再比如,美國的薩利機長在面臨飛機發動機停止工作的情況下迅速決策,跳過十幾個標準流程上的環節啟動飛行輔助系統,挽救了航班上155名乘客的生命,幫助薩利機長的依然是潛意識。

外意識:

外意識來源於權威、法律和道德體系等外部社會因素,所以,也可以稱之為社會意識。我在這裡讓社會也擁有了意識,並不是一種擬人的手法,而是社會真的擁有自己的意識。讀過凱文凱利的「失控」的朋友一定對書中描述的蜂群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蜂群作為一個典型的分散式系統而存在,沒有統一的指揮,蜜蜂之間卻可以通過信息素和舞蹈等手段進行溝通和互動,彼此分工,緊密合作,共同完成蜂群的發展壯大和繁衍生息。不可否認蜂群的意識對於每隻蜜蜂個體的成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出生以後所處的社會意識也對他的意識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意識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那些來源於個體外部的意識,所以,來源便是分辨是否是外意識的主要標準。外意識雖然屬於個體意外的外部世界,但是,只有被顯意識覺察和理解之後才能夠進入顯意識進行運行。如果顯意識可以分辨哪些意識來源於外意識,哪些意識來源於自己的意識,那麼即便外意識在顯意識的地盤運行,但是依然屬於外意識,只不過是外意識在顯意識上的一種投射。

外意識有些時候也會搖身一變進入你的顯意識。比如,我之前接觸過的一個案例,當事人是一個從小品學兼優,門門功課滿分,次次考試排第一的「別人家的孩子」,並因此獲得了周圍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肯定。他會把考試考第一名這件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奮鬥目標。考試評估系統是屬於外意識的範疇,但是由於考試的好成績可以讓他不斷獲得周圍人的正反饋,長久的浸淫讓他慢慢把這件事情潛移默化的轉化到了自己的顯意識內部。後來這個人考入了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的實驗班,所謂實驗班就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智商學生。他突然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成為第一名了,於是他就開始曠課、打遊戲、交女朋友,努力讓周圍的同學認為他之所以成績不好,是因為他不認真學習而已,並不是他不夠聰明。最後的結局就是他沒有拿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工作。

在這個案例中,對考試成績的追求成功從外意識內化為了顯意識,並劫持了當事人的生活。所以,如果你不能記清楚外意識的來源而把它當成顯意識的一部分,那麼外意識也便成了你的顯意識的一部分,並且開始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

顯意識:

顯意識來源於你在清醒時可以調用的記憶以及潛意識和外意識。清醒時的記憶自然是顯意識的基礎,除此以外,潛意識和外意識也會隨時準備著向顯意識進行滲透,希望在決定個體行為上獲得一定的話語權。

顯意識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那些顯性的意識,所謂顯性就是那些對你的行為有直接影響的意識。所以,行為模式便成了了解顯意識的主要路徑,也是判斷是否為顯意識的主要標準。所以,在解夢過程中,我一直會問夢者「如果你在現實當中遇到夢中的場景,你會怎麼辦?」的問題,就是為了確定夢境中的夢者是否是被顯意識所控制和主導的。如果現實中的反應和夢境中的反應不一致的,那麼大概率夢者在夢境當中的行為是被潛意識所掌控的。另外,如果夢境中有存在阻礙夢者在夢境中行為的意象,那麼這些意象往往是被外意識所操縱的。武志紅寫過一本「身體知道答案」詳細論述了如何從一個人的行為來推斷這個人的心理狀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顯意識有的時候為了修改或者刪除一些它不喜歡的記憶片段,它也會通過自我催眠的方式實現對一些記憶的修改甚至刪除。但是無論顯意識如何刪除或者修改記憶,在潛意識的疆界里一直存著一份最完整最真實的副本,提醒著你一些不該忘記和無法改變的記憶。顯意識又有點像一套簡版的操作系統,為了可以高效運行,裡面放著那些你最經常會用到的各種經驗和技能,配套的存儲系統還存著那些最近一段時間的記憶以及印象深刻的記憶。

以上,我們可以發現顯意識就像一個演武場,各方勢力悉數登場,共同決定你在現實世界當中的行為方式和行為模式。但是,當潛意識、外意識和顯意識之間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夢境就變成了一個練兵場,以比較高效的方式完成低成本的試錯和溝通,最終達到可以自洽的狀態並落實在行為層面。

意識可能是一個非常尷尬的研究領域,近100年來,人類對外部世界的研究從地球擴展到了整個宇宙,各種理論層出不窮,應用層面也是日新月異。但是,人類對自己意識的了解卻有些原地踏步,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整闡述人類意識的工作原理和運行機制。意識雖然神秘,但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通過意識來描述、記錄和理解自己和外部的世界。所以,每個人都有分析和探究自己意識世界的條件和優勢。

今天就說到這裡,歡迎關注「東夢西說」,了解自己的夢境。


推薦閱讀:

口頭禪里的潛意識
宇宙正在輸出意識,你敢相信嗎?
脊髓電刺激對心跳呼吸驟停後缺血缺氧昏迷的治療
保國保教保種:近代儒家面對大變局的危機意識與應對

TAG:潛意識 | 意識 | 自我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