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給錢什麼臉色,錢就給你什麼臉色

你給錢什麼臉色,錢就給你什麼臉色

來自專欄七芊職場物語

我們都還用淘寶二三十塊買來的錢包時,她只用prada店裡買來的純皮錢包。紫色,橘色同款有兩個顏色。

那一年,我們二十歲,剛剛被扒去高中醜陋的校服。認知里管她這種追求品質的品牌意識叫做虛榮。

她的鈔票永遠整整齊齊,打開錢夾的時候,那樣乾淨利落,默默折射著富有的光澤,莫名喜歡看她付款的樣子,服務員找給她錢的時候,哪怕是很舊的鈔票,她也能用修長的手指摩挲平整,然後整整齊齊地放在錢包里,整個動作,像是一場不經意間的儀式,那麼自然,那麼緩慢,那麼賞心悅目。

在二十歲之前,我有受一些不正確的言情小說影響,認為傻白甜會擁有更好的人生,所以能缺心眼的地方絕對不高明,比如對於錢。

有一次社團吃飯,請客的帥哥沒帶錢,問我借了200塊,我從錢包掏給他,他把找回的零錢給我,我團吧團吧塞在了錢包里。本來以為自己挺可愛的,像極了各種傻白甜電視劇里女主的莽撞勁,正在自得的時候,帥哥瞠目結舌地看著我說:你那錢包是垃圾桶么?

她碰巧在一邊,眯起眼睛看著我笑。事後對我說:整理下你的錢包,只有對錢好一點,尊重它,它才能對你好一點。

那是我第一次對錢有尊重的概念。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漸漸恢復細心的本性

她說的沒錯,因為她一直對錢很好,所以她懂進退,不過度慾望,也懂花錢,買最合適的東西,她和錢像是天生的好友,始終有讓人舒服的關係,彼此尊重,所以在我們都還沉浸在物質的揮霍中,總是不經意間就花光了大部分的錢時,她總是那樣富足優雅,坦蕩自得,從沒有一次擁有過因為捉襟見肘而露出的瑟縮。

我遇見過很多比她更能稱得上富二代的女孩,但是她們大多數對錢沒有任何概念,都是要來了花,花沒了要,雖然家裡可能很有錢,但她們始終都處於「貧窮」的狀態下,並不優雅,並不自得,只是徒增了花錢的闊綽卻沒有貴氣,也守不住財富。

那些不能正視金錢價值的人,往往不能獲得財富本該給人帶來的幸福與自由。

1 錢沒有錯,追求金錢本身就是上進的一種表現,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你想要錢還裝成不想要的樣子,你分明沒那麼富有還要裝成不屑千金的樣子。

張曉涵說:「如果說夢想和錢沒有關係,只能說你不懂夢想也不懂錢。」

一天前,我的微信讀者群里有個大學生問我說她到底應不應該兼職賺錢,因為在大學裡兼職賺錢感覺為了錢是件很庸俗的事。

我當時覺得這種觀點很奇怪,難道大學生還要繼續啃老嗎?還要像高中生一樣兩耳不聞窗外事地讀書嗎?大學生就是應該積極走入社會中去,去實踐,去體驗,錢多錢少不在乎,重要的是你開始培養自己賺錢的能力,尋覓未來的職業導向。

我大學裡很多同學靠自己的興趣愛好賺了很多的錢,大家讀書時,出國有的人變成了代購,每個月月入兩三萬,像我靠寫作和翻譯,也能月入個一兩千,有次和閨蜜擺地攤,一晚上也掙了幾百,有人靠幫別人做畢業設計,每個畢業季都能掙二十幾萬,有人靠業餘僱人在早市賣花生油,每個月能賺七八千。

我大學裡太多有錢的人,家裡有錢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有賺錢的頭腦和行動力,這也是一種能力,大家都在讀書的時候,利用自身的優勢賺錢,買好吃,好玩,好用,看更開闊的世界,難道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么?

不要給獨立設限,經濟獨立的時候人格才能獨立,這種獨立意味著自身的自信與肯定。

我討厭那種分明想要錢,還裝成不想要的樣子,一副安貧樂道的情懷,為賺錢的人潑冷水,最後自己一事無成的人。

我更討厭的是分明就沒有那麼富有,還要裝作不屑千金的樣子,M畢業後去了第三世界國家工作,可能工資比畢業生多開了些,就沒命地顯擺,說自己現在這樣多麼有錢,花錢大手大腳之類。

呵呵噠,人如果過於滿足於眼下的生活和物質收入,那麼會造成的唯一結果就是,這種收入並不會繼續持續增長,會因為自傲自大而漸漸落後於他人。

2 只有你想要錢,你才能得到錢,你給錢什麼臉色,錢就還你什麼臉色。

我見過很多人,他們有很好的才能,卻活在清貧之中,我勸過幾個覺得文筆很不錯的朋友可以嘗試為一些公司寫軟文,做些兼職,但他們都說:哎,太麻煩了,寫寫玩吧。

然後一直生活在吃頓200塊的飯要三思的境遇里。

不在乎錢,錢也不在乎你,你不想著賺錢,錢也不會來找你。

最近一直在讀特立獨行的貓,鼴鼠的土豆,萬能的大熊的文章。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超級能掙錢,特立獨行的貓畢業三年在北京買了一套房,而她工資只有3500塊。鼴鼠的土豆更是如此,她文章里曾經算過一筆賬,每年攢十萬都是少數,大熊一天的收入比兩個iphone還貴。

她們共同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不要放棄小錢。賺小錢的過程是努力提升技能值的過程。特立獨行的貓早年連50塊的稿子都要寫,50塊的支票也要收,鼴鼠的土豆給別人寫影評,從10塊一篇寫到1000一篇。大熊說:大多數人想賺大錢是不現實的,只有把小錢積累好,日後才有大錢。

3 不要再有「夠花就行」這種消極的想法,你是夠花了,你孩子的未來呢?

我其實一直很討厭有的父母有這種想法,在很多時候,這種想法是非常消極的,你們省吃儉用是夠花了,新生代的孩子一直都在隨著社會在不斷發展,接觸最先進的東西,你的那些財富是否能迎合新生代的價值觀和生活水準,如果你不持續努力,經常消極懈怠,很容易就被社會的價值體系拋棄。

我的一位朋友,高中的時候,別人都拿電子詞典,他只能翻紙字典,做什麼都比別人慢,他向父母要買電子詞典,他爸媽就是說死都不給他買,還讓他舔著臉向別人借,罵他虛榮。

他和他爸爭辯幾句

他爸扇了他一個耳刮子:老子養你,你tm還敢瞧不起老子,老子就這麼大能耐,誰好你就認誰當爸去。

後來在北京,我見到了他,他儀錶堂堂在一家外企做技術人員,他對我說來了北京之後和家裡很少聯繫,他真的一直瞧不起他父母,不是因為他們窮,不是因為他們對他苛刻又吝嗇,而是因為他們根本不上進,消極生活,與社會價值脫節,還自認為牛逼。

他說他現在同時接幾個公司的技術活,多賺點錢,多積累經驗,並且一輩子都要這樣持續努力下去,就為了日後他兒子上學的時候,別的小孩有什麼他兒子能不費力地擁有,別的小孩問他兒子『你爸是幹什麼的?』,他兒子能倍兒自豪地說出來!

你真的以為別人是瞧不起你沒有錢嗎?別人是瞧不起你假裝努力卻沒有結果,分明沒有錢,還理直氣壯。

4 賺錢不花,或者賺了就花,光花不賺,損失的並不是金錢,而是你的生活信念,你會被錢折磨得沒有任何安全感可言

那些對錢有過分偏執的人覺得他們很難得到金錢本應帶來的幸福與自由。

比如,從小家境貧苦,突然有錢, 報複式花錢的人。他是我見過的最符合這個類型的男人,非常有能力,非常能賺錢,但是非常愛花錢,從不做理財。我說你開心嗎?他說他好想出家。

她是我見過花錢大手大腳的女孩,家裡有錢,自己沒有工作,也一直衣食無憂,她非常容易焦躁,非常容易情緒化,非常容易空虛,因為她的安全感並沒有來自於自身做事的能力,她對錢沒有認知,她沒有衡量自身能力的標準。

還有個女孩特別喜歡攢錢,就算賺再多的錢,她也捨不得花,就一直攢錢,我問她你有這麼多錢,然後準備幹嗎?她說她不知道。

5 賺錢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是一個增加自信的過程,不該是一個累計抱怨的過程。錢能給人帶來榮耀其實是假象,錢真正能給人帶來的是對自身的肯定。

我們看到有錢的人總是有一種光圈和榮耀,說話更有底氣,所謂財大氣粗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當錢累計到一個數字的時候,它真的只是一個數字,它唯一能給人帶來的,就是當你做成一件事,這個數字有所增加的時候的成就感。

所以一個把事情做好,憑藉自身的愛好與能力,不斷挑戰,賺錢的人是非常有樂趣的,人能在這個過程里收穫很多的自信。

只有那些消極怠工,不思進取,徒勞無功的人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當我們真的賺的很少時,真的就該想一想,是不是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是不是自己情緒化消極怠工,我們怎樣能把工作做得有意思,玩的很high,當我們開始愛上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並且做出非常好的成果時,賺錢又轉變成一個快樂的積累自信的過程。

總之,希望每個人都能正視自己對錢的認知與尊重,也要時常跳出自我,站在社會的客觀角度來審視自己的進步,如果賺錢的過程能帶來認知和修為上的進步,那麼我們真的能感到無比的幸福。

歡迎大家關注七芊微信公眾號:七芊職場物語(qiqianZCWY)


推薦閱讀:

職場厭倦,你是否正在被「溫水煮青蛙」
6句話讓你在職場中得到愛
職場:做不到這6點,領導忌諱你,同事反感你,看完不能領悟的可以辭職了!
職場中被「懟」就該這樣做!
子木老師玩轉職場:面試考察的五大基本維度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