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品,表面上順順利利,背後也輕輕鬆鬆

蘋果新品,表面上順順利利,背後也輕輕鬆鬆

來自專欄 IT0074 人贊了文章

蘋果的新品發布會9月13日凌晨1點拉開帷幕,相信到了這個時候我已經不用再重複說發布了什麼產品,產品特點和賣點,售價這些基本信息了吧。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今天你應該被都蘋果的新品的信息包圍著,逃無可逃。

昨天看直播的時候,群里有兄弟說,友商會在這個點看蘋果發布會嗎,我說肯定會,作為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如果連蘋果發布會店都不看肯定是不合格的從業者。再換一個角度,如果是手機廠商的從業者,今天恐怕是很心塞的,全世界都在說新iPhone,哪怕再被人說沒有新意和平庸。

今年的發布會就沒有任何驚喜可言了,基本上都被劇透了一個底朝天,沒有任何一個元素是發布會之前我們不知道的。這種結果是蘋果改變了宣傳策略之後放鬆了保密措施的順水推舟,還是因為蘋果新品實在太熱門了,所以沒有辦法再維持住前幾年的那種保密性,這個作為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總體來說今年的發布會比較平淡,目前網上也是吐槽居多,這樣的局面其實並不陌生,前幾年的4s、5s、6s發布的時候基本也是如此,「s」年主要是性能提升,數字年主要是外觀改變,這已經成為一個不成文的蘋果產品規律,有點像前些年的英特爾的鐘擺模式,一年更新製程,一年更新頻率。

為什麼被吐槽和被黑的這麼厲害的蘋果,目前依然佔據著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第二,利潤第一的交椅這麼久,並且公司還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一萬億美金市值的公司,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核心原因有兩個。

第一,就是生態,這麼說吧,APP Store是喬布斯時代留給現在的蘋果最好的遺產,這個遺產衍生出來的鏈條讓蘋果至今都享用不盡。說起喬布斯,大家首先說的還是他對產品的把控能力,對細節的精益求精,以及那種「現實扭曲力場」的申請能力等等,都認為如果他不英年早逝的話,蘋果在產品設計和美學追求上可能會跟現在大不一樣。這個假設沒有任何人做的了,但是我認為,喬布斯最偉大之處還是給蘋果在硬體之外,留下了App Store這一偉大生態,讓蘋果後來者不至於坐吃山空。

從App Store開始,200多萬個應用,iCloud的賬戶體系、私有雲空間,以及跨平台的使用能力等等,通通都是從這裡開始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說起蘋果的時候,很多媒體和消費者還在說工業設計、外觀、性能參數等等這些看得見的能比對的硬指標,但是對於這些看不見的軟指標幾乎沒有多少人說。

昨天看發布會直播的時候,在群里我表達過一個觀點,現在的手機就是一個入口,購買的是硬體,其實消費的是使用場景和生活方式。我說這些,就是基於我認為蘋果的生態已經是遠超他硬體能力的競爭力了。只是大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已。高昂的售價里,得有一半是為這些部分付費的。只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而已。

隨著產業配套以及使用場景的變化,手機早已經是現代人類的第一生產力平台了,買手機是買什麼?買生活方式,買生產能力,買計算能力,買使用體驗。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前幾年的「消費電子」這麼粗淺的層面了。

第二,就是設計哲學,這個部分非常玄幻,但是我認為非常重要,不管是喬布斯掌舵的時代,還是喬納森.埃維負責的時代,我認為蘋果的硬體、軟體、生態都是一貫的,連續的、系統的、成體系的在迭代升級,層層疊進。

這個過程,簡單來說,第一步蘋果是讓平面信息更快的進入手機,前幾代的蘋果的多點觸控,互聯網化,高集成度,就是為了讓信息能快速進入手機,電話、信息、拍照、音樂等,在一個手機里都把最高頻的日常應用放進去,並且大幅降低使用難度和提升響應速度,讓小白也能操作,相對於當時的其他智能手機如塞班和windows mobile來說,極致簡單和極致穩定。

第二步就是讓手機成為平台,生產內容和延展可能性,這個時候App Store就登場了,讓無數人在這個新的平台上生產創造,自覺的幫助蘋果築起了競爭力的高牆,並且蘋果也參與到了內容的生產和擴散中去,比如Apple Music,比如Apple News,比如itunes等。

第三步就是讓多平台鏈接,所以iCloud習題圍繞著手機、電腦、手錶、耳機等延展出一系列的能力,像蜘蛛網一樣把旗下幾乎所有的產品都串起來了,隨著迭代這些產品的能力和互聯互通性也越來越強。所以用戶的年度會越來越高。

第四步就是從橫向拓展向縱向拓展,比如最早集中精力處理文本信息和圖片,後來集中精力處理視頻和其他流媒體,現在集中精力從現實像虛擬過渡,所以庫克在多個場合提過arkit是下一個iPhone這樣的話。

我猜測,蘋果可能不像媒體和很多消費者那樣在意產品的外觀,或者換一種說法,他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考慮的邏輯和方法是「這東西不得不這樣」,而不是「這個東西應該這樣」。比如如果要更好的拍照效果,攝像頭就要凸起,不是他們不知道凸起不好,而是在美觀和性能之間,只凸起攝像頭是最好的方案,而不是最美觀的方案。再比如採用劉海屏的原因是這樣在屏佔比和面部解鎖之間這個平衡最好,而不是這樣設計最好看。

從這裡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解釋,為什麼蘋果沒有做類似vivo NEX和OPPO Find X這樣的全面屏方案,不一定是沒有這樣的創意和設計,而是這樣的設計不夠好用。實際上你真正用過這兩款機器你就知道使用並不方便,雖然很酷炫。

跟蘋果相比,其他所有的手機廠商,注意是所有,因為沒有這樣一貫的、連續的、體系的層層遞進的設計理念,所以哪怕同一個品牌內部的不同產品,使用起來也會比較混亂和分裂。當然,也跟硬體和系統以及軟體分裂的比較散有關,這樣側面印證我前面說的生態體系有多麼重要了。

請注意,我不是果蛆,甚至果粉也談不上,如果有更好用的其他品牌的產品,我會毫不猶豫的拋棄蘋果,如果非要說我是什麼粉的話,我這麼多年唯一自稱過的就是谷歌粉,但是理智和正常的人,都會選適合自己的,而不是因為偏愛就不顧一切的去支持的行為。並且,蘋果也不是所有的規劃和計劃都成功,很多功能開發出來最後也是無人問津的,比如3D touch,比如touch bar這些都是花了巨大的代價去做但是失敗的案列。哪怕現在寄予厚望的ARKit,未來是什麼樣子,現在誰也還說不清楚。

所以,以上的部分,並不是一個所謂的果粉意淫出來的,而是一個從業者觀察和思考出來的,蘋果走到這一步,是不是如我所說的就那麼高瞻遠矚,還是一個個偶然導致的,我更偏向於相信是前者。一個企業的優秀,或者連續取得好的成績,一定不是偶然導致的。一次兩次是運氣,一直延續,背後的原因肯定值得思考。這也是我這幾年對某些經常口出狂言者越來越不感冒的原因,因為個人對產業認知的膚淺和業餘,就大放厥詞……算了,打住,畢竟愛過,畢竟還打飛機去看過兩場發布會。愛過不出惡言。

智能手機行業已經是一個競爭強度和烈度異常慘烈的行業了,全中國和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有無數都在這個行業裡面搵食,可以預見的將來,我認為簡單來說還是維持住這樣的局面:蘋果吃掉iOS獨有這部分,三星吃掉頂部供應鏈這一部分,剩下的所有,都是國產的廠商的天下,其中的任何一家都不敢掉以輕心,一個不慎,可能就死無葬身之地,蘋果也不敢大意,所以在新技術新功能的採用上,其實都是偏保守的。

最後,回到今年的新品發布會,新款iPhone會熱銷嗎?我覺得會,只憑藉大屏+雙卡這個功能,就足以刺激大量的中國用戶換機,值得深思的是這兩個賣點都是國產手機早就完全普及的功能,為什麼蘋果還能用這招大賣呢?我覺得還是跟前面分析的原因有關,以為他的護城河足夠寬,城牆足夠高,所以哪怕稍微在一些常見的功能上做一些迎合,就能夠收割到大量的銷量,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對,6和6P的時候也如此。

不了解背後的邏輯,只看蘋果一直賣賣賣,就很難明白原因。

寫到這裡,我想起大半年以前的某一天,我和幾位朋友在南屏街的蘋果直營店門口調侃其他事情的一句話:有些人表面看起來順順利利,其實他背後也輕輕鬆鬆。這話拿來套蘋果的銷量,也真是應景。


推薦閱讀:

技巧 | iPhone視頻如何導入電腦?不越獄也能導視頻的方法
廉價版iPhone:結局會和5C一樣嗎
iPhone 8 Plus和iPhone 7 Plus選擇哪個?

TAG:iPhone | 蘋果公司AppleInc | iPhoneXSM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