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定要提前了解的七大高齡產婦風險

女人一定要提前了解的七大高齡產婦風險

一般來說,女性的最佳懷孕年齡為25~30歲,隨年齡增長,生育力逐漸下降,醫學界定35歲以上初產婦為高齡產婦.

根據醫學統計,目前30歲以上的媽媽占約五成,在臨床上也發現,雖然現在生子情形不多,但抽羊水的情況變多了,換言之,35歲以上的媽媽愈來愈多。

但無論如何,大齡女性生娃很大可能面臨一下7大風險。

風險一: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女性生育能力與體內各類生殖激素和卵巢儲備功能密切相關。卵巢儲備功能是指卵巢能夠提供和成功懷孕受精的卵細胞的能力。卵巢儲備功能在胎兒受孕時已決定,但存在巨大個體差異。很多育齡年輕女性的卵巢年齡已經衰老、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影響了生育能力。準確了解自己卵巢儲備功能,制定科學、合理的生育計劃,對女性非常重要。

風險二:卵子質量差

高齡女性本身的卵巢功能可能已經下降,卵巢裡面的卵子數目也越來越少,每個月排卵的卵子質量肯定比她年輕時候是要差。年齡跟卵子質量、卵子數目的關係是很明確的,它是負相關。年齡越大卵子越少,卵子質量越差,是很明確的。

風險三:提升早產、流產幾率

隨著年紀增長,卵子的品質每況愈下,因而容易提升流產機率。正常孕婦在早期懷孕的流產機率約一成到一成五;可是愈到高齡,可能就更高。

風險四:子宮內膜變薄

就像是種莊稼,肥沃的土地容易種出好莊稼。卵子受精後,需要種在子宮內膜上,稱為受精卵著床,這是孕育胚胎的開始。 排卵時正常的子宮內膜厚度是0.8-1.0cm,才易於著床,如果子宮內膜過厚或過薄都會直接影響懷孕。但是女性越接近更年期,子宮內膜會越薄,越來越薄的子宮內膜不適合受精卵著床。

風險五:併發症

一般而言,高齡產婦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較年輕婦女高,所謂的子癲前症,即是懷孕過程合併高血壓與蛋白尿,若合併有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小便減少、胎兒發育遲滯、肝功能上升或是凝血功能降低,就屬於重度的子癲前症。

因此,若子癲前症病情會危害到媽媽或胎兒的生命安全時,會建議提早生產,唯有終止妊娠才能解決這些併發症。

風險六:新生兒呼吸窘迫

高齡妊娠不僅會對母體產生併發症,還容易產生新生兒呼吸窘迫。

以糖尿病、高血壓孕婦為例,不僅容易讓胎兒的肺部成熟較慢,還會增加呼吸窘迫的比例。而且,高血壓和糖尿病孕婦易導致胎兒發育遲緩,也許胎兒的外觀看似壯碩,但內部器官還沒發育成熟。

風險七:心理狀態不佳

35歲以上的女性,孕育胎兒時的心理負擔要比適齡孕婦增大,加之社會和家庭的各種壓力,容易使精神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身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

目前國家提倡早生早育了,既然高齡產婦的風險這麼高,那我們應該一起相應國家的號召。畢竟,年紀愈大才懷孕,罹患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的機會,比年輕產婦來得高。

因此,高齡產婦的產前檢查要更密集謹慎,該要做的檢查必須不怕麻煩的去進行,以生出健康的寶寶。

公眾號:嗶哩吧啦育兒經(blblyej)


推薦閱讀:

專家提醒:7種不利於生育的食物
低生育率,消費就會下降么?

TAG:生育 | 健康 | 孕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