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不得不會的能力----情緒管理(2)

談戀愛不得不會的能力----情緒管理(2)

1 人贊了文章

覺察:做情緒的主人

記得以前看武俠劇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練功的人剛開始經常是做一些砍柴挑水的事情,最終卻能夠把功夫練的很強。這裡面可以突出基本的重要性。用電視劇里的一句話總結就是:「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情緒管理作為一種重要的能力,跟練習武術一樣,光是看書,只能知道,而做不到。想要做到,需要像練習武術一樣,從基本功練起,沒有練好基本功,後邊的方法即便知道,情緒上來時卻做不到。

基本功是功夫的基礎,練習武術的人,都要從馬步開始練起,馬步都扎不好的人,就是學習了再多的武術套路,輪到實戰時,也是難以戰勝對方的。

生活當中常常見到這樣的情形,兩個人在辯論一個事情,其中一方爭的面紅耳赤。這時候另一方跟他說,你別急我們慢慢說。這時候常常會出現的是這個人很生氣的說,我沒有急,你才急呢,這就是典型的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而被情緒控制的情況。事情的結果我們可想而知。

對於常被情緒控制的人而言,要想對情緒進行管理,關鍵在於能不能意識到情緒的產生,有沒有覺察自己內心的感受開始發生變化。只有時刻覺察自己內心的人,才能在第一時間裡意識到情緒的變化。

覺察就是意識到自己起了情緒。就像看到了情緒一樣,可以看到自己的情緒起來又下去的整個過程。

好的,那麼現在我們來做個小練習:

看完這段文字,你可以試著閉上眼睛,做兩個深呼吸,然後回憶一件曾經讓你覺得很氣憤的事情,然後察覺著自己的情緒。

你是否能感受到氣憤這個情緒是如何慢慢起來的?

如果這是在事情發生的當時,你能覺察到你有情緒了,就有機會管理這個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如果覺察不到,就可能被這個情緒控制,情緒是你的主宰者。有些人會被情緒驅使做出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情,而在事情發生後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

諸多負面的情緒,猶如一些潛藏在人內心裡的惡魔,它們時常跟人爭奪對人體的控制權,如果人沒有體察情緒的意識,就有可能經常被這些「惡魔」控制,很多做錯事的人,事後都常說這類的話:「我並不想那樣做的,但我控制不了自己。」「我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時事後甚至會恨自己。

人們需要戰勝心中的惡魔,管理好自己情緒,做自己主人,就需要帶著覺察去生活,這需要刻意的練習,才能做到或做得更好。

現在你可以做幾個深呼吸,吸氣的時候把氣吸到小腹,你是否能感覺到情緒會慢慢減弱,好像被你呼出去了一樣?

下面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提升情緒覺察能力的練習方法,做完這個練習將會大幅提高一個人的情緒覺察能力,在情緒起來的第一時間就能覺察到,使情緒管理成為可能。

快速提升覺察力的練習方法

情緒作為我們人類心理的重要功能,是時刻都存在的,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情緒是平靜的,這時我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

其實不是沒有感覺,而是感覺到了平靜,平靜也是一種感覺。就像水的溫度,零度也是溫度,那些負面的情緒像是零下的溫度,正面的情緒像是零上的溫度,平靜像是零度,零度的水不是沒有溫度,平靜也不是沒有感覺,是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並且是我們多數時間的感覺,說明你整個人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當中,潛意識不需要提示你什麼。

情緒會隨著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有起有伏,可是有的人能夠時刻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有的人覺察不到,覺察不到的人就容易被情緒控制著做些情緒化的事情,也就是受情緒的支配做些事情。人在被情緒支配的時候所做的事情,基本都是為了快速地宣洩情緒而做事情,當然也就想不起來要做情緒管理。

接下來引入幾個覺察情緒的狀態,用以幫助我們去衡量自己情緒管理的能力。首先第一個是後知後覺的狀態,這個時候你是在事情發生後,才覺察到的,可能受情緒控制而做的不好的事情,影響已經發生;第二種情況是當知當覺的狀態,意味著在你被情緒控制的當時能夠發現自己被情緒控制了,覺察到情緒,這個時候,你可以通過覺察到情緒而對正在發生的不好的事情進行一定程度的補救;最後一種狀態是先知先覺的狀態,簡而言之就是在情緒還沒有完全產生並且去控制你的時候,你就已經能覺察到它了。這種是能夠起到預防效果了,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那意味著你對於情緒的管理能力以及到了一個很高深的地步了。接下來引入兩個平時我們可以練習覺察情緒能力的小方法:

找個小本子和一支筆,隨身帶在身上,或者用手機也可以,一旦覺察到內心有了情緒,情緒上不再是平靜時,隨時隨地就記錄下來,格式是這樣的:

例如:

時間:早上8:50

地點:地鐵上

事情:去公司上班

情緒:有點著急

1.

2.

3.

4.

5.

6.

7.

8.

9.

10.

這是一個簡單的練習,卻有著很明顯的效果,堅持記錄自己的情緒兩到三周,你就能成為一個自我覺察的高手。而一旦你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就為情緒管理提供了可能。

實際操作中,經常會出現有情緒時沒有意識到,而想起來記時情緒已經過去了的情況,但這樣依靠回憶記錄一段時間,覺察的能力依然會提升。這也是一個由後知後覺到當知當覺的過程。

一張圖看清自己的情緒模式

如果你已經做了兩周以上的情緒記錄,你就可以做下面這個小練習了。

1.對上面練習中記錄的情緒打分,正面的情緒(如開心、高興等)打正分:最低分1分,最高分10分;負面的情緒(傷心、委屈等)打負分:最低分-1分,最高分-10分;0分代表平靜。當然,打分的工作如果在記錄當時做也是可以的,甚至更能打出準確的分值。

2.在紙上畫一個坐標圖,橫軸代表時間,以天為最小單位,縱軸代表情緒的分數,以1為基本單位;

3.把每天的最大分值的正面和負面情緒分數分別標在相應坐標位置,然後用曲線連接起來。

繪製完成後,你就可以得到一張自己的情緒走勢曲線圖,好比是股票的K線圖一樣,這能幫助自己測量自己的情緒反應的狀態,使你更加了解自己。

如果人們想知道自己心臟是不是出了問題,常會去做心電圖,如果人們想知道大腦的健康狀況,也可能會去做腦電圖。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情緒反應狀態,你其實需要這樣的情緒走勢圖。

有些人在繪完這個圖之後,內心產生了很大震撼,他們從未如此清晰地看到過自己的情緒反應模式,也從未意識到原來自己是經常被情緒控制著,而沒有任何意識的。這幅圖的完成,讓很多人開始下決心練習情緒管理,提升自己情緒管理的能力。

而當你畫出這個圖三周以上時,你已基本有了情緒覺察的能力。

----------------------------------------------------------------------------------------------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多謝觀看。

下一篇文章將會真正的從覺察到情緒之後的管理方法入手。

敬請期待。

ps:碼字不易,如果覺得寫得還行,請幫忙擴散出去,讓更多的人一起學習。

我是抹茶味的逸飛,我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中國人為何失去了邏輯思考能力?
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七種能力
學習能力的激活技巧
要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TAG:情緒管理 | 能力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