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機構改革將啟動!附機構改革主要時間節點一覽

地方機構改革將啟動!附機構改革主要時間節點一覽

4 人贊了文章

導 讀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地方機構改革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同時審議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展情況報告》,引發廣泛關注。詳情見下文。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要注意邊實踐、邊總結,把好經驗運用好,周密組織地方機構改革,使中央和地方機構改革在工作部署、組織實施上有機銜接、有序推進,確保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取得全面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所取得的成績,高度評價了一段時間以來機構改革工作的機制和方法,對啟動地方機構改革作出了明確要求、提供了行動指南。

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系統性強、牽涉面廣,絕不僅僅是中央層面的事情。《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提出,「統籌優化地方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構建從中央到地方運行順暢、充滿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體系」。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也專門就深化地方機構改革作出要求。可以說,機構改革是上下一盤棋,只有統籌抓好中央和地方機構改革,才能取得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全面勝利。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十九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在較短時間裡取得重大進展,呈現出氣勢如虹、勢如破竹的良好局面。不失時機推動地方機構改革,關鍵就是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增強改革的緊迫感與主動性,根據中央部署抓緊啟動、壓茬推進。

地方機構改革早已箭在弦上。在遼寧,機構改革謀定而動,同步推進黨政群、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社會組織和園區5個方面機構改革;在黑龍江,深化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已經印發,大幅壓縮事業單位機構編製規模成為剛性要求。推進地方機構改革,尤應做好「因地制宜」這篇文章。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僅以行政區劃為例,目前我國省一級區劃有30多個,地市一級有300多個,縣級近3000個。如果搞「一刀切」、凡事「上下一般粗」,顯然不是從實際出發,難以符合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想激活地方機構改革的一池春水,必須在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基礎上,用好中央賦予的自主權,體現地方的靈活性與創造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地方層面的機構改革比中央層面更複雜。深化簡政放權,怎樣避免上級機構「人沒有隨事走」?推動治理重心下移,怎樣消除「疊床架屋」?如何把資源、服務、管理真正集聚到基層?這些,都離不開認真探索、動態調適,都需要築牢問題意識。正如此次會議所要求的,「地方抓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對一些起關鍵作用的改革,要加強形勢分析和研判,抓住機遇、贏得主動」。以解決問題為鮮明導向,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敢於動真碰硬,勇於破難題、闖難關,才能啃下地方機構改革的硬骨頭,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俗」。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證明,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統籌抓好中央和地方機構改革,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我們必能將改革巨輪推進到新的水域,為民族復興凝聚磅礴偉力。

會議審核通過了

  • 《關於地方機構改革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 《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
  • 《推進中央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試點實施意見》
  • 《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方案》
  • 《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
  • 《關於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見》
  • 《關於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
  • 《關於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改革任務分工調整的請示》
  • 《黨的十九大報告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8—2022年)》

會議還審議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展情況報告》。

五項具體要求指導地方機構改革

▼會議強調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大統的力度、明確改的章法、做好人的工作,在較短時間裡取得重大進展,各方面思想統一、熱情高漲、行動迅速、推進穩妥,呈現出氣勢如虹、勢如破竹的良好局面。這充分說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領導全面深化改革打下的基礎是好的,前一段探索的機構改革工作機制和方法也是有力有效的。

▼會議指出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部署,地方機構改革要抓緊啟動、壓茬推進。總的要求是,

  • 全面準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機構改革的部署要求,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
  • 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允許地方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
  • 嚴格各級黨政機構限額管理,強化編製管理剛性約束;
  • 著眼於服務方便人民群眾、符合基層事務特點,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
  • 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

地方黨委要加強對機構改革工作的領導,統籌研究機構改革方案制定和組織實施,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改革全過程,保證改革期間各項工作連續穩定。

省(區、市)黨委職能部門和政府組成部門總體上要同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對應,在此基礎上,各地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特點和工作需要因地制宜設置相關機構。要在轉變和優化職責上下功夫,上下職責要能打得通、銜接得上。

有關方面要加大對地方機構改革的指導力度,把情況和問題摸准摸透,逐一研究解決。

▼會議強調

地方抓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對一些起關鍵作用的改革,要加強形勢分析和研判,抓住機遇、贏得主動。指導和推動地方改革要注意分類指導,既要有全局的統一性,也要有局部的靈活性,發揮好導向和激勵作用。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關於「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相關規定

地方機構改革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省市縣統籌、黨政群統籌,根據各層級黨委和政府的主要職責,合理調整和設置機構,理順權責關係,改革方案按程序報批後組織實施。

深化地方機構改革,要著力完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機制,省市縣各級涉及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的機構職能要基本對應。

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突出不同層級職責特點,允許地方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規定限額內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

統籌設置黨政群機構,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探索合併設立或合署辦公,市縣要加大黨政機關合併設立或合署辦公力度。

借鑒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經驗,適應街道、鄉鎮工作特點和便民服務需要,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

加強各級黨政機構限額管理,地方各級黨委機構限額與同級政府機構限額統一計算。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統一納入地方黨政機構限額管理。省級黨政機構數額,由黨中央批准和管理。市縣兩級黨政機構數額,由省級黨委實施嚴格管理。

強化機構編製管理剛性約束,堅持總量控制,嚴禁超編進人、超限額設置機構、超職數配備領導幹部。結合全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對編製進行整合規範,加大部門間、地區間編製統籌調配力度。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打破編製分配之後地區所有、部門所有、單位所有的模式,隨職能變化相應調整編製。

堅持蹄疾步穩、緊湊有序推進改革,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實到位。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年底前報黨中央備案。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正確改革方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要著力統一思想認識,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改革全過程,引導各級幹部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領導幹部要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促改革,堅決維護黨中央改革決策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抓改革舉措落地作為政治責任,黨委(黨組)主要領導要當好第一責任人,對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要堅決落實到位,涉及機構變動、職責調整的部門,要服從大局,確保機構、職責、隊伍等按要求及時調整到位,不允許搞變通、拖延改革。

要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機構改革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機構改革情況和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向黨中央報告請示。

機構改革主要時間節點一覽

中央機構改革主要時間節點:

1、6月20日前,各部門「定職責、定機構、定編製」的三定規定將報批印發;

2、9月30日前落實「三定」規定;

3、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在今年年底前落實到位。

地方機構改革主要時間節點:

1、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

2、2018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

3、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底前報黨中央備案。

4、地方黨政機構改革全部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來源:國務院官網、計量測控︱編輯:王艷陽、林冬娜、鄧小雲

原文鏈接:【國地資訊】公眾號(ID:guodizixun)【資訊】地方機構改革將啟動!附機構改革主要時間節點一覽


推薦閱讀:

溫家寶為什麼說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原創首發)
改革開放40年|敲響世界的「鐵榔頭」:她用40年光陰書寫女排傳奇
楊興雲 等:汪洋治粵五年——允許改革失敗,不許不改革
改革以來農民收入增長和停滯的原因

TAG:改革 | 政策 | 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