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的同事

離職的同事

今天上午一位同事來辦理離職手續,要去省會的三甲醫院上班。

她81年,個性耿直,脾氣火爆,2009年來我們醫院上的班,我院第一個全職的碩士研究生,至今9年。去年剛剛通過了副主任醫師的職稱晉陞。夫妻兩個都在我們醫院上班,也是我樓上的鄰居,和我們夫妻兩個相處的還不錯。

下午她的一個老病號,兩次致電辦公室,要求轉告院長、書記,不能讓好大夫走了,在絮絮叨叨的話中還哭了(腦中風,說話不利索)。

這個老病號比較有意思,我們辦公室也很熟悉。老頭60多歲,按農村的話來說,是一個刺頭,投訴上訪專業戶。近4--5年每年都要住院2--3次,每次都找這個醫生看病,而且幾乎每次都投訴,投訴對象有時是醫生、護士,有時是科室、有時是醫院。有時投訴到辦公室、有時是縣衛計局、有時是市衛計委或者市長熱線。投訴完了就表揚,有時是感謝信,大多數是給辦公室打電話表揚。因為患過中風,大腦受過損傷,想法同平常人不太一樣。現在只要他一來住院,科室護士長先來辦公室給我們說一聲:XXX又來住院了,可能還會投訴。

願她此去,前程似錦,不墜青雲,再相逢,依然如故。

我院離職的最高學歷是一個博士後。2000年在我院上班,2008年獲得碩士學位,2010年博士畢業,2011-2012年在美國做博士後。2013年回來後縣委組織部任命為副院長,上班沒有一個月,去了省二院,先是碩士生導師,現在已經是博士生導師了。這也是在我縣衛生系統工作過的學歷最高的醫生。

我們醫院是一所縣級二甲醫院,今年準備晉陞三級醫院。在全市二級醫院中應該說還是發展不錯的,每年的門診量、住院人次、手術數量等在我們市縣級醫院中基本能拔得頭籌。但薪酬福利等方面只能說差強人意。

基層醫院青年醫師、骨幹醫師的流失,是一個老話題了,個中分析也有很多人分析的很到位,只從個人的感受談一下。

1、平台問題。對於高級人才來說,基層醫院的平台太小了,常見病、多發病為主,一些疑難雜症或者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都去了京津冀等地的大醫院,博士所學沒有用武之地。並且從實際上來說,基層醫院屬於人才的窪地,周圍可交流的對象、交流的信息太少了,省會以上的大醫院人才富集,學術交流頻繁,教學相長,可以共同進步。前文提及的博士後,如果留在我院,現在肯定成不了博士生導師。

2、薪酬待遇問題。我感覺這是基層醫院流失青年骨幹醫師的核心因素。一個中級職稱的醫生,在醫學院校學習5年,工作最少5年以上了,年齡上最少30多歲,在我們醫院屬於乾的活最多,人數也最多。每月合法收入五六千元,就這些收入還日益減少。本屆政府深入反腐,清理各單位濫發福利,我們舉雙手贊成。但該發的你的發到員工手中啊,各級領導為怕擔責任,寧願矯枉過正,所有的全部停了。工會福利停了5--6年了;上個月把每月的餐補也停了,說是不合理;今年的年終獎勵據說也要停;各種繳納的養老、醫療、公積金等增加不少;據說下個月社保扣款(醫院之前按1600的標準投保)還要增加,這一切反映到收入上就是拿到手裡的錢越來越少。國家年年說增加基層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可是年年雷聲大,雨點小,或者是掉下幾個雨點就當大水漫灌了。而且從可預期的未來看,基層醫務人員大幅加薪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一邊是飛速上漲的物價,一邊是日漸乾癟的錢包,能堅持下去的要麼是真愛,要麼是無奈。

關於物價上漲,身邊有一個很鮮明的例子。10年左右,醫院門口的煎餅果子1元錢,後來是2元,去年變成了3元,今年變成了4元,前段時間聽說他們打算統一漲成4.5元。

3、薪酬分配不合理。就管理水平、薪酬分配來說,基層醫院還處在粗放型管理階段。我們醫院基本是是按職稱、年限拿工資,按職稱分配獎金,和工作量、技術含量等關係不大,往上看,有一些高年資、高職稱但無所事事的老人牢牢把持職務、獎金等各種權利,幹活賣命全靠年輕人,每月收入抵不上付出,破窗效應明顯。反正都是賣力氣,幹嘛不去上一級平台。

4、幹部用人存在問題。中國就是一個人情社會,在社會上存在各種各樣的關係。越是小地方越明顯,越是政府部門越明顯。很可惜,基層醫院兩樣都占,裡邊全都是熟人,上溯一二代全都能扯上關係。各種升遷、調整很大一部分是背後關係運作的結果,相互之間串聯形成一張網,你不在網內,想出頭基本上很難。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北大馮軍旗博士的《中縣幹部》,很有意思也很實際。在上級大醫院也存在各種各樣的關係,但平台大,相對來說要好一些。

5、醫院領導的關注方向。我國政府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十分熱衷於宏大敘事,熱衷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各級政府也是熱衷於各種看得見的短期政績:修了多少路、蓋了多少樓、建了多少新區、蓋了幾個新城;下水道沒人願意修,那玩意看不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基本不存在。在這些敘事中,你看不見人怎麼樣了,中國有世界上最容易滿足的老百姓,只需要唱《今兒真高興》就可以了。公立醫院作為一級政府設立組織,不可避免的喜歡宏大敘事,喜歡集中力量干大事。蓋樓、買設備、進儀器,一切可見的政績領導都樂觀其成。至於背後員工付出了多少,有沒有得到合理的回報,基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醫院高速發展,員工薪酬福利原地踏步的不在少數。醫院發展同員工薪酬待遇增長、辛苦付出程度不匹配。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推薦閱讀:

35歲女醫生被逼自殺:比起眼盲,更可怕的是心盲
醫生從來都不碰的致癌食物,很多人卻吃的停不下來
為什麼醫生還要來美容院做胸部保養?
什麼樣的膝關節痛要馬上看醫生?

TAG:離職 | 醫生 | 醫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