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睡不著?無所謂!

考前睡不著?無所謂!

來自專欄喵希心語·教育

本期作者:喵喵

從小到大經歷了無數次考試,我的睡眠質量和生理功能總會與考試的重要程度成負相關,相關程度我估計能達到0.9。

換言之,越重要的考試,我前一天晚上越難以入睡,身體越虛弱,主要表現在上火,排泄次數持續波動,身體覺得勞累(但腎功能一切正常)。

因為知道自己的這個特點,所以重要考試之前,我都會調整一個完美的生物鐘,每天的食譜也都會盡量的清淡。

但我發現這種介入效果基本為0。

高考前的兩個星期,我都在同一個時間上床睡覺且都可以很快入睡,但是我在高考前的那個晚上,直到凌晨三點都還是清醒的,當時真的很崩潰。

上周六,我考了人生中第一次托福考試,星期五的晚上我十點半上床,準備養精蓄銳。結果在我一頓翻來覆去,頭腦風暴,自我催眠以後,再看錶已經是12:30。

而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每一次我都覺得第二天考試肯定狀態很差,但最後幸運的都是我精力充沛的完成了考試。

我認為這並不是一種運氣,所以這次我好好總結了一下,希望能跟和我有同樣困擾的朋友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或許失眠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前提是你生物鐘正常的情況下),當考前突然失眠,應該是壓力讓你產生了一定的焦慮,所以你可能會緊張,會天馬行空的想像,會擔憂明天即將發生的事情。

我覺得這代表著,你很在乎這件它,你是重視它的,所以才會有出現種種不安與躁動。

正所謂人無壓力輕飄飄。

心理學研究揭示了人的心理行為的一個規律:承受壓力和活動效率之間的辯證關係。

這個關係用一條曲線來表示,橫坐標表示壓力,從左到右壓力增大;縱坐標表示效率,從下到上效率提高。

這條曲線叫正態分布曲線,它的形狀像廟裡掛的大鐘的剖面曲線,所以也叫「鐘形曲線」

當一個人承受的壓力小時,活動效率低。當壓力逐漸增大,活動效率也隨著提高。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效率提高到最大限度。

這個時候的效率叫「效率峰值」。

所以這讓我們明白,備考前一段時間處於壓力之下→考前晚上壓力達到峰值→考前突然性失眠→好事好事。

並且通過正向心理學的思考方式,我想我們下次可以給自己三個暗示,讓自己不再擔憂睡眠時間不夠。

第一:無論你的年紀,都要記住,大家都是年輕人,少睡幾個小時沒關係,畢竟續航能力夠強,睡覺五小時,精神一整天。

第二:由於始終保持著壓力,所以考前會有辛勤的付出,所以考試時將展現出色表演。

第三:因為自身的重視,加之考場的高壓環境,少睡幾小時,照樣全神貫注,下筆如有神。


如果大家在以後有重要任務來臨之前,出現壓力驟增的情況不要太過擔心,告訴自己它是來幫助你增強效率,提升專註力,讓你變得更強的。

當你焦躁不安,突然失眠時,平靜的接受它,多給自己一點正向的心理暗示,要讓自己明白,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年輕的很,有活力、有文化、有內涵,少睡幾個小時造不成任何影響!

當然在最後還是祝大家,沾枕頭就睡,一覺到天亮。


推薦閱讀:

槓桿的輪迴,眾生的焦慮
家長們如何應付小朋友焦慮不安?
幾乎所有的焦慮都源於:不允許自己出錯
緩解焦慮的四個心法

TAG:失眠 | 考試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