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思想深度卻遠高於常人?

          點擊

藍字關注

MBA智庫商學院,鏈接全球優質商學院資源

作者 | 李栩然

來源 | 栩先生(ID:superMr_xu)

本文略長,請耐心閱讀,歡迎轉發分享。

1

1936年,歷經千難萬險,一個美國記者終於達到了陝北。

這裡的一切對他而言,都是陌生而又新奇的。

這個記者的名字叫斯諾,他在這裡,廣泛地參與和觀察著紅軍們的生活。並將所見所聞最終寫成了一本很有名的書,《西行漫記》(原名:紅星照耀中國)。

在這本書里,他寫道:革命運動要求

它的領袖能夠比旁人早一點看到將來要發生的事情

, 在這方面毛澤東很成功,所以他的追隨者對他的判斷力產生了極大的信心。

基於此,他對毛澤東作出了「窯洞里的預言家」的著名評價。

約翰·S·謝偉思,是抗戰時期美軍駐延安的觀察組成員。

在與毛澤東等人經歷了3個多月的深入接觸後,他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毛主席能夠成功地戰勝他的眾多對手,而成為公認的領袖?

最後,他的結論是:

目光遠大

毛澤東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於他的思考總是很超前,更重要的是,他想的往往總是對的。

翻閱《毛澤東傳》,你會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在長征之前,有兩個詞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反對」、「不同意」,而前面往往還跟著三個字「毛澤東」。

那時的他經常一開會就開群嘲:你們說的都不對,下面聽我說blabla……

瞿秋白曾經評價說:我黨有獨立意見的要算澤東。

其實,革命時期,大家的想法都很簡單:你說得對,我們就跟你走。

而毛澤東,就總能在面對很多重大關頭的時候,通過自己的思考,為大家指出正確的路;或者在跟著其他人走錯了路,受到挫折時,回頭髮現還是毛澤東說的對。

毛主席是理論上的領袖,每當中國革命面臨關鍵時刻,他就發表重要文章,給革命確定方向。——福原亨一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這是很可怕的,要知道當年毛澤東思考的問題可不是什麼「明天股票是漲還是跌」「這期雙色球籃球號碼是單數還是雙數」之類的事兒,說對了也就說對了,說錯了也無所謂。

他所思考的都是紅軍往哪裡走、中國將何去何從之類事關黨和國家生死的終極命題。

在這種情況下,他總能思考出對的道路和策略,作出精準的判斷,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能力!

更重要的,他是如何擁有這種思考能力的?

2

20多歲,對大部分人而言還沒有真正經歷什麼生活的磨難,還在享受大學閑暇的時光,偶爾迷茫、憂愁一把。

如果多去看看青年時期毛澤東的傳記,你會發現彼時彼刻的他,其實和現在的年輕人並無兩樣,充滿理想,卻又十分迷茫。

1912年,快20 歲的毛澤東還在讀中學,他做了一個後來很多成功人士在讀書時都會做的決定。

退學。

但從湖南省立第一中學退學後,毛澤東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他在好幾所學校報了名,這些學校五花八門,有商校、警察學校,甚至還有一所學習造肥皂的學校。

那時候的他,別說思考出中國人類該何去何從的大命題了,甚至連自己今後要做什麼都沒想明白。

只不過,和現在很多人迷茫時就靠著電影、遊戲、旅遊打發時間不一樣,那時候的毛澤東雖然並不知道自己今後幹什麼,但卻清楚地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幹什麼。

退學後的毛澤東寄居在湘鄉會館,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圖書館看書,他為自己制訂了一個嚴格的自修計劃,早上圖書館一開門就進去,中午只是買兩塊米糕充饑,算作午餐,直到圖書館關門才出來。

讀的最多的書有兩類,一類是中國的歷史書,還有一類是西方的哲學倫理學。

你如果也看過這兩類書,就會知道,這兩種書恰好是最容易激發人去思考的東西。

特別是歷史,那一個個看似陳舊的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後面,其實是歷史上曾經活過的最頂尖人群的經歷、鬥爭和策略,透過歷史,我們完全可以去推測他們在不同境遇前的所思所想。

中國的歷史,本就是英雄史、精英史。

那麼,毛澤東讀歷史又讀到了什麼程度?

我在29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聽說了《御批歷代通鑒輯覽》這本歷史書。

這本書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共一百一十六卷,幾乎是中國古代史籍中記事時間最長的一部編年通史,被稱為萬世君臣的政治教科書。

而毛澤東在19歲的時候就通讀完了整套書,而且看得愛不釋手。

中國的《二十四史》,很多人可能連一本都沒有完整讀過,毛澤東不僅全部讀完,還做了非常詳細的批註。

3

後來,毛澤東考進了湖南一師。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湖南一師是個重要的階段,這五年半的讀書和求學生涯,是青年毛澤東人生的精進歲月。

這段歲月中,他廣泛涉獵,反覆精讀大量書籍。

1916年的春節,他在給好友蕭子升的一封信曾經提到了應該讀的77種書。

很可惜,我並沒有查到這77種書的書單。文獻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套《毛澤東讀書集成》,

一共有259卷,收錄了一千多種書籍

,光是看看目錄,很多人就已經崩潰了,但其中很多書毛澤東都是反覆精讀,有些線裝本的書甚至連線都翻斷了。

他愛讀自己佩服之人的書。

毛澤東曾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曾文正就是曾國藩,毛澤東當年讀《曾國藩家書》到廢寢忘食,至今在韶山的毛澤東紀念館裡還珍藏有一套木刻本《家書》,每卷扉頁上都有毛澤東手書的「詠芝珍藏」筆跡。詠之者,潤之也。

曾國藩曾經寫過一個《愛民歌》,第一條是「紮營不貪懶,莫走人家取門板」,後來毛澤東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也是上門板。

他看書是為了解決根本問題。

在毛澤東青年時代,鴛鴦蝴蝶派的小說也非常流行,這些書的內容和寫法類似於《民國小時代》《XX傳》……但無論多麼流行,在毛澤東的書單里從來也沒有出現過。

他在寫給老師的信里說: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

他讀歷史、讀哲學、讀文學、讀報紙,不只是出於消遣或者興趣,而是為了參透這個世界的本原。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貧富,是怎樣形成了分化?面對這所有的醜陋、苦難與痛苦,如何才能改造這個社會?滄海橫流,江河日下,誰才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在看了無數的書,思考了良久之後,23歲的毛澤東在日記本上珍而重之地寫下了一段話: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這段話後來被有意無意地篡改掉了一個字,一字易、而語義全變。

4

除了大量的閱讀歷史與哲學類思辨性非常強的書,毛澤東還有一個更大的愛好:搞調查。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曾經花了一整晚的時間,看完了毛澤東寫過的一本書,名叫《尋烏調查》。

這本書一共5章39節,8萬字。

沒別的內容,全部都是他在尋烏縣做的一次調查,細節詳實到讓人震撼,油、鹽、醬、醋、茶之類的每樣都單獨列條,種類、價格、什麼店鋪、什麼價格全都細緻標註。

甚至,連縣裡的妓院有多少家、名妓都有哪些、嫖妓的都是些什麼人都寫到了。

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他的這8萬字,沒有一句廢話,全是乾貨。

除此外,他還搞過長崗調查、興國調查、才溪鄉調查等等,每一個調查的背後,都是數十天的實地查看,數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訪談交流,以及無數個夜晚的細緻梳理、思考、總結成篇。

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搞調查並不是他當上紅軍領導後才有的工作習慣,早在1917年,24歲的他就利用暑假的時間和另外一個同學,不帶一文錢,徒步走遍湖南的長沙、寧鄉、安化、益陽、沅江5縣,行程900多里,進行了歷時一個多月的農村調查。

這才叫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毛澤東讀歷史、哲學,掌握的是思維工具,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的體系,而搞的那些調查,就是為這些思維的運用打下基礎。

換句話說,毛澤東就像是通過看教參(歷史、哲學)掌握了解題的方法,然後進行大量刷題(調研),既幫助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也是在不斷驗證、修正解題的方法。

學校里,我們管這樣練出來的人叫學霸。

而現實里,我們管這樣練出來的人叫「思想家」。

毛澤東後來提出的無數論斷,做出的決策,都建立在他對歷史規律的把握和現實情況精確調查的基礎上。

比如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槍杆子里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人民戰爭——持久戰」等等。

而所有的這一切,正是「毛澤東思想」深度的基礎和源泉。

5

不要以為看看書、做做調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簡單。

毛澤東當年最大的對手蔣介石,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為了討蘇聯歡欣,說自己讀《資本論》讀到廢寢忘食,在國民黨內也是經常擺出高深莫測的神秘樣子。

但真正意義上,蔣介石很可能就是見蘇聯代表前,臨陣磨槍,把《資本論》花了一晚上翻了一遍。

蔣介石真正擅長的還是封建時代那一套權謀之術,在毛澤東嘔心瀝血地思考紅軍、民族和整個國家未來的時候,蔣介石忙著思考怎麼樣才能管御下屬,怎麼樣才能收服其他軍閥,怎麼樣才能控制民眾。

一旦遇到問題或者失勢下野,蔣介石就喜歡求神拜佛,躲在鄉野,大耍權謀手段,謀求逆襲。

而毛澤東,即使是在1932年被架空,幾乎失去了一切權力,人身自由都被限制的困境之中,依然一刻不停息地思考中國革命的未來,看了很多書,後來寫成的《矛盾論》、 《實踐論》, 就是在這兩年讀馬列著作中形成的。

這兩篇文章也成了指導中國革命最光輝的思想著作。

這已經不是人格上的差距,而是思想格局、思想境界上的差距了!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低矮破舊的窯洞里,通宵達旦地寫出了巨作《論持久戰》,這篇閃耀著思想光芒的文章一經發表,就在國內引起巨大轟動。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對日本而言更像是毛澤東提前把自己要走的棋路公告天下。

擺開棋譜跟你下,你就是下不贏。

而蔣介石在看到這篇文章後大驚失色,深感自己被毛澤東壓了一頭,命令手下的「大筆杆子」陳布雷趕緊炮製一篇文章來打擂台。

結果陳布雷集合國民黨精英寫出的文章蔣介石卻不甚滿意,質問陳布雷:為什麼寫不出毛澤東的水平來。

陳布雷倔勁兒上來,一甩袖子留下了一句經典的話:

因為人家毛澤東的文章都是自己寫的。

對比之下,才更能理解當年有人不屑地評價蔣介石的另一句話:蔣介石,治世之省長,亂世之省長。

1949年,蔣介石數百萬大軍潰敗,狼狽逃到台灣,居然還真就應了這句評價,當了台灣省省長。

6

寫下這篇文章,其實是為了澄清一個誤區,到底什麼才叫做有思想,什麼才叫思想有深度?

所謂的思想深度,不是你會講幾句似懂非懂、看似很有內涵的「金句」;不是動不動就「看透人生」;更不是年紀輕輕就學會了世故和圓滑。

而是,

你思考的東西是每一個人都困惑的東西,你要思考的目的,是如何為所有人的痛苦找到一條出路,更重要的是,你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了這條路,並且一無所懼地帶頭走上了這條路。

這是一條艱辛的路,需要大量的閱讀、實踐和痛苦的思考,更需要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堅韌。

我們分析這條思考之路,其實就是在為了給更多陷入迷茫、找不到目標的人以啟發,希望大家都能通過閱讀、實踐與思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李栩然,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質量原創,知乎粉絲超過13萬,出版有作品《所有的奮鬥都是一種不甘平凡》。善於從獨特的角度,深度思考時代大潮下的個人成長……被粉絲親切稱為「學長」。微信公眾號:栩先生(ID:superMr_xu)。

如果你喜歡本文

歡迎

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

關注我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這65條工作和成長建議,你將受用終生!

985名校院長演講火了:審美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斯坦福心理教授:壓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還有第三種選擇

今年最犀利的演講刷屏: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強烈推薦)

知乎高贊:七種應刻意訓練的思維方式,讓生活慢慢變好

(點擊

藍字

可直接查看,記得分享出去哦~)

MBA智庫聯繫方式:

投稿及內容合作|writer@mbalib.com

廣告及商務合作|bd@mbalib.com


推薦閱讀:

耶穌和佛祖:人類歷史上最牛逼的兩大黃金單身漢丨深度
深度解析杠鈴蹲的姿勢,前蹲與後蹲,哪一個更加適合你?
輿論的每一次爆點都是公眾情緒的「代償」
弦深度與拉重

TAG:思想 | 深度 | 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