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覺和領悟之路——森田療法實踐記(三)

我的自覺和領悟之路——森田療法實踐記(三)

1 人贊了文章

僅僅是心機一轉,只是破除了我思想上的迷霧,讓我看清了自己該如何去生活。但真正可以改變自己的,給自己帶來真實體驗的,唯有行動本身。

我以前總是無法持續地行動,歸根結底的原因在於關注了錯誤的東西。森田療法的精髓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它的核心就在於行動,並且最終要的是,要把自身的關注點放在行動上,而不是無法控制的情緒感受上,這樣才能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讓一切恢復單純性。

我自認為我的行動力不算差,因為在不得已的時候,再困難的事情我也會嘗試去做,但我的行動往往耗費自己很大的能量,總是不能持久,有時就算只是做了一些小事,就感覺到無比的痛苦和疲憊。其實真正讓自己累的不是事情本身,而且做事之前的期待和糾結以及做事之中的情緒波動和雜念。

因為總是想得多,做得少,思想難免變得刻板教條和脫離實際。本來平常人行動之時,可能都會伴隨一些不適感、情緒波動等。但像我這樣的人,因對這些極度敏感,而且非常關注自身狀態,所以出現不好的感覺,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而陷入到解決狀態和情緒問題的死循環中去了。

比如以前我想寫一篇文章,在寫之前就會想這篇文章要表達出如何如何的觀點,達到如何如何的效果,還會想文章要不要發到網上,要不要發到朋友圈,如果我現在寫這個想法,是不是不成熟,如果被認識的人看到了,會不會對我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或誤解……等我真正坐在電腦旁邊開始寫時,我已經承受了很多壓力了。然後我又會想標題該怎麼起,糾結半天想不到一個標題。然後寫第一段的時候,開始構思怎樣有一個驚艷的開頭,寫了一段,覺得好差勁兒,瞬間似乎受到一萬點傷害一樣,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寫多些積累,多看看書,肚子里東西了,文筆好了再來寫,於是索性放棄了……最終的結果是,這麼年,我一直有寫作的想法,但卻沒寫出幾篇完整的文章來。

這就是典型的以情緒為中心的活法,然而情緒是無法被控制的,所以就算我大腦中的想法跟著情緒進行了七十二般變化,只要我沒有行動,我永遠不會有真實的體驗,也不會有所進步。所以真正的實踐就是真正的行動起來。就比如說現在,我寫這篇文章之前也有各種想法和情緒,寫之前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寫,而且現在寫的過程中也有些不安和痛苦……但這些情緒啊、狀態啊,我已經知道它們都不是我能控制的,而且是會流動變化的,所以我現在不去管它們,任由它們存在,即便讓我有些不安和痛苦,我也允許和承受著。寫這篇文章也僅僅是要完成這麼一件我想做的事,並不需要做無謂的心理籌措,而且一篇文章並沒有那麼沉重,不會代表著我整個人,或者能給我證明什麼,去掉這些束縛,只管來寫就好了。於是我就打開電腦,列了簡單的提綱,順次這麼寫下來了。雖然感覺寫起來不太順,語言組織和表達都不是很滿意,但那又怎麼樣呢,我已經開始寫並寫出來了。此時,我雖然也有痛苦,但卻只是單純的痛苦,是完全可以適應和承受的,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承受著來自於情緒和做事的雙重痛苦和巨大壓力。而且伴隨著做事,狀態會慢慢的自然而專註起來,思維也跟著流暢起來了,完成之後,也會生出成就感和滿足感。

「日日是好日,如果工作、學習一天之後,感到過得很充實,那就是好日子;如果沒能過得充實,那就是壞日子。至於這一天的情緒如何並不重要。」以前對這句話理解不是很深切,現在結合自己這一段時間的實踐,有了真實的體悟。情緒、狀態、舒服與不舒服的覺受等,這些都是無常的。不用去跟它較勁兒,它們會自然流動和轉化。以前我總是動不動就跟著情緒朝著錯誤的方向跑、動不動就想去解決那些本來就該順其自然無需理會的東西。現在慢慢地更加關注行動本身了,也同時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流動起來了,比如5分鐘前我還很鬱悶生氣,5分鐘後我這些情緒突然就不見了,我甚至都沒有仔細注意到它是如何消去的。若是放在以前,我肯定會被這個情緒束縛住,會懊惱自己為什麼會生氣,會想辦法排解自己的情緒,當無法排解時又陷入自責之中,於是弄得事情也沒做成,情緒也沒處理好。

最近看了知乎大V動機在杭州的一本電子書《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裡面在講拖延問題時提到一個故事,我覺得很巧妙地說明了,在我們感覺到前路漫漫,迷茫又黑暗,恐懼又無助時,該如何去做: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下山去化緣,回到山腳下時,天已經黑了。

小和尚看著前方,擔心地問老和尚:「師父,天這麼黑,路這麼遠,山上還有懸崖峭壁、飛鳥走獸,我們就只有這一盞小小的燈籠,只能照亮腳下這一點點地方,我們怎麼才能回到家啊?」

老和尚看看小和尚,平靜地說:「看腳下。」

(未完,下篇繼續)

推薦閱讀: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
自尊預警:8大自尊受挫信號
哪些心理書籍是心理諮詢師必看的?
青少年心理諮詢:性難開口,你問我答
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源自於這一個問題

TAG:心理學 | 領悟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