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情你覺得值得等待

哪些事情你覺得值得等待

每一件類似的事情都會勾起我的回憶。

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讓我確認這是最好的安排。

這些只適用與真心在一起的情侶,不適用於渣男/渣女的戀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媽一說我就哭,一想就失眠-結婚。

好像是在**中心開始,我在那個上下舖,和對象談著戀愛,我媽媽就不停的跟說,「領個證的事情」

那時的我,不知道這終究意味著什麼,卻隱隱約約感覺到這不是一個「領個證」的事情,我媽還「建議」我,這一年把孩子生了。我說還未準備好,她告訴我,這有什麼難的,生出來,我可以養。

我是又氣又無奈,卻不知道那裡不對。

最悲傷的是,在他們一次一次「建議」和提問下,他們開始懷疑你的愛情:他到底像怎麼樣的啊?他還要不要結婚啊。

我能說什麼,我說他會的,媽媽不信,問到最後我都沒有底氣去回應這個問題。我說的算什麼。

我冷靜地告訴過她一次,我現在只想全身心地工作,不想去想其他事情,他們卻在一次又一次地談話中,涉及這個話題,觸及我。這個話題能觸及我,不是完全是因為他們,而是因為自己也在乎,這個必須承認,不然仍然話語都不能觸及我的內心。

終於在我一次竭斯底里的哭喊中,大家終於緘口不提。真的,這種「建議」除了壓力,什麼都不能帶給我們。

各位家長想一想這個幾個問題:

這些建議能不能改變孩子的現狀?

如果不能,那你帶給孩子的是什麼?

你有話想對孩子的對象說,先問過孩子,再行動。

我外婆跟我對象本來說是「提醒一下」,結果話到最後,卻拿出一組金器。

我為此哭了兩天,從古至今,從內到外,沒有這樣的事情,人家還沒有求婚,沒提親的,就出這樣的一套禮物,我真是覺得臉面丟盡,廉價到此地步。還說,一切從簡,也就導致了之後的誤解,我對象以為我不要婚禮。

還好我對象也是一個隨意而真心的人,也不在意這些老派的東西。最後也是求婚,禮金,精緻而小型的婚禮,一樣不少。

只是事後他也坦承,這些事情由長輩先提出來,確實很奇怪。

如果你的心意跟孩子們的想法不一樣,最後折騰的不還是自己的孩子。

這個不僅適用於父母沒要求,孩子有要求。也適用於,父母要求高,孩子沒要求的。聽聽孩子的心聲。

而在結婚之後,我也越發覺得,耐心等待最好的時機,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我對先生的理解也是在一次跟朋友吃飯中,無意套出來的話,那些波波折折的歲月裡,他的深思熟慮。

我們在今年結婚,波波折折三年四年,這一年裡,我也哭過,也恨過,卻也不明白這一切是我,還是那些建議。他早就說過今年暑假,卻讓我茫茫然然等了大半年。我不明白買個戒指要多少時間。

在那一次的坦言中,他說那一年的真的很忙,一邊工作,還要一邊讀書。他說他想做一個好的丈夫,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家裡,希望可以自己做飯給我吃,希望讚一些錢,來應付任何無法預知的困難,因為他的家裡有工人,他了解自己很多事情不會做,所以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時間去適應,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去承擔自己的責任等等??

我從來沒有聽他說過這些心聲。當時真的很驚訝,這就是為什麼我需要那些等待,這就是他需要的準備,婚姻對他不是「領個證」,而是責任,而是承擔,而是照顧。這些他都需要時間去慢慢在心理堅定。畢竟,在這個城市,我們都靠自己。

現在想來,自己當初的感覺是正確的,結婚真的不是一件」領個證」的事情,也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承擔。其實我也聽先生說了之後,自己才覺悟到更多的承擔。

假如,當初在家長的催促下,隨意結婚,其實男人的心裡少了這個「在婚姻裡我需要承擔更多責任」「我想做個好丈夫」的過程,這對兩個人來說是不是個好的過程呢?

那些等待的時間確實是很難過的,被懷疑被質疑的時光確實是痛苦的,挺過了那些時間,發現自己的等待也是正確的。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說,我不也是家人催促結婚的嗎?我一結婚就懂了,哪裏需要這些過程。

對於這種質疑聲音,就像我在教育界一貫堅持的理念,個體差異性。不要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其他人。有些頓悟,有些人需要一秒,有些人卻需要十年或者更多。

問問自己的內心,看看你的愛人是什麼類型的人,什麼是它的浪漫

有人是花和鑽石

有人是陪伴

有人是絕對不遲到

有人是不厭其煩的聆聽

有人是光說不做

有人是光做不說

如果是真愛,請你堅持

如果是真心,請你體諒、理解


推薦閱讀:

情感美文欣賞:一箋素心只為卿·
記憶里那些開過的花兒[情感隨筆]
距離的遙遠或許也可以陪伴
你想要的到底是親密關係還是互相滿足慾望的夥伴?
父女連續曬35年合影 舐犢之情感人至深

TAG:婚姻 | 情感 | 催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