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辭職交14萬違約金,兩年把新公司估值做到10億

他辭職交14萬違約金,兩年把新公司估值做到10億

在不少人的眼中,大學課堂的三尺講台是令人嚮往的,因為這份工作象徵著安逸與穩定。但是2014年,時任北方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的蘇峻卻選擇付出14萬的違約金離開這個崗位。同年6月,smartmi智米正式成立。兩年之後,蘇峻和團隊就將smartmi智米的估值做到了10億美金。是什麼讓蘇峻付出如此代價也放棄了鐵飯碗,又是什麼讓智米迅速崛起,或許我們能從童老師的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轉自:BDDWatch

作者:童慧明

克制的設計。這句飽含內容的表述,是在與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 CEO 蘇峻博士、VP設計副總裁劉鐵先生訪談時使用頻次很高的用語。令你強烈感受到,它已是這家小米生態鏈企業將設計、科技與商業深度融合、打造一個成功的設計驅動型品牌的設計理念。

在工業設計界,大家喜歡說 「簡約設計」、「原創設計」、「個性化設計」。但從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前任北方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蘇峻副教授口中說出: 智米保持克制的設計,則會讓你意會到這是一種經歷過用設計思維洞穿全產業鏈後的認知沉澱,是一種把設計師與企業家的角色融為一體後的悟道。

小米公司IPO前,一篇證劵公司的分析報告中這樣描述:小米是一家重構了人(用戶)、貨(產品)、廠(供應鏈)、場(銷售渠道)全產業鏈的新型科技消費品公司。

這句話精準概括了市場與消費者對小米公司的產品與服務的認知。由人、貨、廠、場這4個維度不同卻緊密相連的重要元素來觀察,可以更本質地理解在貫穿一系列產品規劃、研發、製造與銷售過程中,「克制的設計」 在智米是如何釋放驅動力的。

由 BDD 品牌角度看,設計,始終是在創造良好的 「人與人」關係。除了以「設計以用戶為中心」或「用戶體驗設計」這早已是盡人皆知的準則外,還應包括由人組成的品牌團隊。沒有一個優秀的團隊,用戶體驗不可能達到極致。

用戶

智米,是一家設計、製造與銷售智能環境電器的科技企業,從空氣凈化器到加濕器、落地扇、空調、新風機、電暖器、防霾口罩,幾乎所有已面市的產品都圍繞著 「空氣(Air)」 潔凈、溫度、濕度布局生成,清晰呈現了其 「創造更加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 戰略目標。

2017年8月之前,我對智米了解甚少。認知這個品牌,是從擔任2018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國際評審委員並參與 Unit 19—香港/中國評審區開始的。

評審中,所有 6 位評委都會代入「消費者意識」,從生活經驗與專業設計師兩種視角對參評產品進行評價。前一種視角更側重產品為用戶創造可用性、易用性、好用性的新價值,以及是否能帶來意料之外的驚喜;後一種視角則更側重新科技的恰當應用、由內至外的整體設計水平、產品實體品質與工藝的精良程度。尤其是品質,評委們的口頭禪 「這是 G-Mark 的質量嗎?」 是可一票否決的關鍵準則。

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獲得了全部6位評委的全票,並由評審組長、日本GK設計集團社長朝倉重德提議,推薦為G-Mark 自2014年設立「香港/中國評審區」以來首個金獎候選產品。

這款空調之所以獲如此殊榮,一方面由於自2016年開始,小米生態鏈體系就通過凈水器、LED檯燈、藍牙音箱、無人機等多款極簡設計的 IoT 產品參評獲獎引起了日本設計界的高度關注;另一方面在於「實物評審」的第一天,評委們就分頭踩著椅子卸下空調室內機前蓋、拿起螺絲刀拆開室外機鈑金殼,以極為挑剔的眼光一起從內到外審看了這款產品,對零部件排布與連接、工藝精良性、裝配對接縫、轉角細節、產品觸摸感覺等都進行了吹毛求疵的審查,對這款空調、尤其是室外機的每個細微間隙與角度的規整秩序之美已有深刻印象。而且在「對話評審」環節,智米設計師嫻熟地用遙控器、智能手機兩種媒介在1分鐘內清楚、快捷呈現了產品性能的創新、操控的易用性。

更讓大家眼前一亮的是,智米設計師特別展示了安裝室內機的掛牆板——以精緻的鈑金衝壓工藝製造並浮雕有安裝指引信息。評委們對這塊室內機上牆後用戶看不到、卻對安裝師傅非常有用的配件贊不決口:連這塊板都做到一絲不苟,產品質量還用說嗎?

2017 年11 月1日,在東京舉行的G-Mark頒獎典禮上,我在台下目睹了劉鐵代表智米公司從評審委員會主席手中接過獎盃與獲獎證書的那一刻,成為自G-Mark 於1957年創設以來首個獲得金獎的中國好設計產品。

在與蘇峻、劉鐵的交流中,處處感受到智米對 「用戶體驗」本質的思考以及品牌的追求。

智米的品牌理念是:做感動人心的家用電器。如何通過設計實現「感動人心」?經過4年磨練,智米已形成了自己 「驚喜體驗,環境友好」 的設計追求,並解讀為三條準則:

1 深究產品好用、易用、耐用的本質,設計不是為了 「看」 而是為了 「用」。

2 做到極致簡單,最好 「一鍵操作」,老人、小孩都能很容易操控。

3 注重產品感知、操控與體驗的傳承性:會用一代產品,二代不需學習,三代更加容易。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設計準則,是從消費者、家居空間角度做了同理心的思考:

設計師必須換位思考自己是老人、小孩、是「小白」用戶,他們需要什麼產品和體驗?要有判斷與取捨、做減法,才能創造有穿透力的極致產品。

40 年前,中國家庭必備的是「4 大件」,今天已是40大件、100大件。若每件產品都盡情呈現 「外觀設計」,必會令生活空間眼花繚亂。許多電器產品忽視用戶體驗、過度注重花里胡哨的「造型」,操控也太複雜,若一段時間不用,再用時就記不得怎麼用了。

因此,智米主張從解決用戶體驗的「痛點」著手,把創造優異的使用功能和用戶體驗服務置於首位,由內至外展開設計,構建產品新功能,外觀設計則儘可能收斂,形成了 「克制的設計」 理念。

例如,由蘇峻帶領工業設計團隊在做空氣凈化器專業版時,對各種用戶使用場景做了深刻洞察,完全從用戶體驗出發,產生了兩個獨有的創新點:一是在白色空氣凈化器機身上添加了一塊黑色的屏幕,拉近了產品與用戶的關係,作為一種密切交互的工具,提升了用戶對空氣質量的關注度;二是在開關鍵旁邊植入一顆光線感測器,隨環境光線強弱自動調節屏顯亮度防止光污染,避免影響睡眠。當你深夜起床的時候,看到柔和的 PM2.5 數值而不刺眼,定會被這種貼心的設計感動。

形成這種設計原則,智米也走過彎路。以獲得G-Mark 金獎的全直流變頻空調為例,智米設計團隊並未因獲獎而忘乎所以,在冷靜地自省之後,他們認為這款產品在設計上邁得步子太大了,沒有很好地「克制」。例如能夠呈現完美圖形的LCD點陣顯示屏的遙控器,雖從設計師角度來看很「酷」,但其操控邏輯與傳統遙控器不一樣,會讓老人、兒童等某些學習能力不夠強的消費者操作時感到困惑。所以他們決定在做二代產品時要「往回收」,不僅增加按鍵數量,還要添加中文,強化其「易用性」。

這種完全站在用戶角度思考的設計原則,在智米純凈型加濕器的設計上更有突出的呈現。它可讓消費者拿任何常用容器接了自來水後直接從頂部加水,無需取下和搬動水箱,也可以將水箱可以直接拿走加水,人性化的加水體驗讓用戶感覺非常舒爽。而且,加水時無須顧慮水花會濺到控制面板上,因為從控制面板到內部的電機都做了嚴密的結構性防水設計,確保上加水的絕對安全。

作為一款 IoT設備,它內置了智米獨家開發的水位感測器,既可通過操控面板上的水位指示燈判斷水箱的剩餘水量,又可通過手機 APP獲得水位信息、提醒用戶及時加水。通過高效的結構堆疊設計,它也成為世界上相同體積內獲得最大加濕量、最大水箱容積以及最小的製造成本的加濕器,且水箱及蒸發組件的清理也非常方便,只需將上部搬開即可清潔。

尤其值得稱讚的,是這個由一片片可拆解、表面有小突起紋理的標準化蒸發片組成的蒸發組件,只需用手旋鬆緊固紐、抽出中軸即可解體,既便於用戶逐片擦拭蒸發片上的水垢,又大大提高了後期維護的便利性,充分呈現了智米設計,平衡各種元素解決問題的設計智慧。

團隊

2013年底,小米聯合創始人之一、生態鏈負責人、也曾是工業設計專業教師的劉德,找到了曾經的夥伴蘇峻,「你出來乾淨化器,保證你三年干一個億。」在茶館裡,劉德給蘇峻畫了張「大餅」。蘇峻回家後一夜未眠,次日便應下了這個差事。

2014年初,蘇峻辭掉教職(甚至後來還補交了14萬違約金給學校),全身心投入由小米投資創立的智米科技並出任 CEO,快速組建團隊,瞄準家電消費升級的龐大需求,開啟了由空氣凈化器先行的創業。到第一個財年結束時,智米不僅把這張「大餅」變成了10億銷售額的現實,2015年被估值10億美元,2016 年 8 月完成了B 輪融資,成為今年 3 月科技部公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中 4 家 「智能硬體」 企業之一。

價值觀相同,是迄今已達210家生態鏈企業的小米公司需物色創業者與團隊的首要條件。智米是個典型代表,創始人具有工業設計專業背景,對如何打造一個設計驅動型品牌在認知與理解上高度一致。

今天,主導智米公司發展方向與產品研發的核心人物有 3 人:

由左至右:智米科技 CEO 蘇峻;聯合創始人余安兵;VP 設計副總裁劉鐵

蘇峻 | 智米科技CEO: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曾任北方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創立過工業設計公司,主持過高鐵機車設計方案與artiart 品牌策劃及系列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負責智米公司運營管理、融資、帶領設計研發團隊進行產品定義、產品設計、產品系列化規劃等工作。

余安兵 | 智米科技聯合創始人:曾任職知名公司模具部,有著豐富的模具設計製作經驗,擅長生產資源協調,負責智米公司供應鏈管理、質量管控、技術評估、成本測算、採購等工作。

劉鐵 | 智米科技設計VP 副總裁: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創立過工業設計公司,先後為松下、索尼愛立信、LG、華為等多個品牌設計過產品; 2015年入職智米科技,負責新產品定義及設計研發工作。

找人、找錢、定戰略,是創業界共識的「開門三件事」。蘇峻是這樣回味的:

找人:理念,追求和自驅力,是智米科技找人的基準,層級不多,更像一個相互協作的小組織,沒有刻意用 KPI 去考核。今天看,智米大部分員工均在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呈現出優秀的自我驅動力。主觀上大家都想把產品做好,把事做好;客觀上創業初期時團隊非常小,就像一個鏈條,哪裡斷了、慢了,都會被看的清清楚楚,會拖累整個公司的發展,所以團隊意識會驅動你努力把事情做好。

智米公司是扁平的的組織架構,團隊是在產品快速迭代衝刺中搭起來的。好處在於:溝通成本低,效率非常高,跑的非常快,而且團隊極其精幹,很多人 1 年就能積累別人 5 年的工作經驗。

智米特別看重員工是否具有自驅力。方向明確、平台強大,具有自驅力的團隊會自動往前沖,擋也擋不住。擁有眾多這樣的員工,會令企業的創造力爆棚。這也就是為何智米許多平行的小團隊只有幾個人卻可擔當一個傳統企業幾十號人所做的事的原因。

智米是一家有互聯網基因的產品創新型公司, 設計創新能力雖很突出,但必須永不停步。你必須主動迭代自己的產品,用下一個產品打掉上一個產品,儘管上一個產品在市場上賣得很好。打掉的原因是你做了微創新,要迅速推向市場。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中,你若不主動創新,很快就會被同質化。

找錢:對智米完全不是問題。當下中國,像小米生態鏈這樣的平台絕無僅有。對於有產品情懷、尤其是工業設計師背景的創業者來說,小米提供的不僅是資金支持,更是充分釋放創造力的空間與舞台。

定戰略:效率和流量,是小米生態鏈發展戰略的兩個重要關鍵詞。核心是效率,商業邏輯是 「用戶需求為導向,流量經營為思路,效率提升為方法」。小米許多產品為何敢賣得那麼便宜,因為關注的核心要素是效率和流量而不是利潤,用效率來提高流量,有流量規模才會產生商業機會。

創業初期,智米選擇新興的空氣凈化器進入家電市場,是有戰略考慮的。這種產品在技術上並不複雜,零售價格卻虛高,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是可用「爆品策略」打開市場的突破口。

我們研究市場發現,所有消費品產業都存在這種現象:比如一雙某品牌的襪子,在北京的大商場賣80元,但去襪子工廠會了解到,出廠價才 5-10元。服裝行業通行的「倍率」是10倍,電器行業是3-5倍。但當你了解了工廠、渠道、零售等各個環節時會發現,都沒賺到錢,整體效率極低。

這種發展緩慢的商業「穩態」在中國家電運轉了近30年,導致全行業產品低質。消費者對好產品「升級」的強烈需求,推動改變必將發生。移動互聯網使渠道資金周轉極快,渠道成本大幅降低,令物美價廉成為可能。

小米生態鏈企業的快速構建,加速了這個巨大變革的發生,用小米網作為連接器、以最短的通道直接鏈接工廠與消費者。把中間環節的水分擠出後,智米不僅把倍率做到了 1.3-1.5,還可以在設計與製造上投入更多,把產品做得更好,而且還有利潤,最大程度地惠及了消費者。

通過可被 80% 用戶接受的價格、滿足 80% 用戶需求的好設計來提升大眾生活品質,正是 「民主設計」 理念的本質。

4 年後的今天,我對設計驅動的認知有很多新感悟:設計雖然可讓企業獲得競爭力,但必須與技術、商業融合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外界說智米的產品漂亮,但僅僅漂亮遠遠不夠,兩個月後別人也能拿出同樣漂亮的產品,可以很快跟隨上來。你要有技術支撐、系統支撐才能獲得核心競爭力。

我們過去認為,設計師有成為企業家的天然優勢,可以把產品做好,並很注重用戶體驗;甚至說教師具有成為企業家的天然優勢,因為學習能力強、會鼓動人、協調大組織的能力強。雖然這些都是設計師、教師的優勢,但與企業家比還是有很大差異。

設計師更多關注產品的創新、美觀、有品味,企業家所關注的卻是先要「活下來」,不能僅為了某個情懷去做產品,需要在更高維度上平衡很多事情。企業只有基本盤穩了,創新才能續命進行。

以智米空凈化器為例,外界普遍認為能夠迅速成為銷量第一的原因是產品設計得好,雖然是我主導了這個系列產品的研發設計,但我自己最清楚:這款產品成功的關鍵是「恰當的時間,在有影響力的平台上推出了合適的產品」。所以產品推出的時機和平台比設計更重要!

當初做空氣凈化器時,衝勁比規劃更重要,並沒有做成本估算,一心要做個好產品出來按小米成本定價模式推上市場銷售,所以一代做到零售 899元,二代優化到 699元。快節奏能夠掩蓋很多缺點,如果瞻前顧後,為了一些很小的細節去糾結,最後會節奏和時間不匹配,在高速變化的市場上就會滯後。隨著團隊的成熟,現在的產品設計研發會做更多的規劃,包括價位段布局。

這裡並非說設計不重要,本來你可能賣 100 萬台,設計可讓你放大到 300 萬台。但生死線卻不在設計上。生死線是你的平台、時間點和商業機會。

經歷過這些之後,回看中國的設計教育,會發現過去培養的設計師在「視野」與「效率」維度上跳不起來。許多由設計師團隊所做的產品真不錯,包裝、插圖都很精緻,但因為過於糾結細節,趕不上時間點,比如該冬天推出的產品到春天才弄出來,失去了寶貴的機會。

設計師必須努力學會像企業家一樣去思考,用設計思維構建品牌的產品、製造與銷售整體框架。唯有設計、科技與商業的真正融合,獲得商業成功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才能令設計創造惠及大眾的價值最大化,推動生活方式變革與生活品質的提高。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TAG:智米 | 智米空調 | 小米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