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問答集 三

南懷瑾問答集 三

來自專欄纏論運用

第三章 有關修行 35

問:若要講求從小乘方法求證,基本應先做到哪些? 35

問:何謂「四禪」? 35

問:四禪八定屬於「共法」,在修證佛法時有那麼重要嗎? 36

問:四禪會受火、水、風、地的干擾,若想對治的話,非得修白骨觀不可嗎? 37

問:不管從哪一種定境去修,最後是否應該要達到滅盡處定,才算是有定的境界? 38

問:禪定與修證的關係為何? 38

問:「禪那」就是思維修? 39

問:佛對修行方法的「息」講了多少? 39

問:佛如何談修定? 39

問:何謂修定的「止」? 40

問:那麼,止在什麼地方? 40

問:到止的境界之後,這就算得定嗎? 41

問:要達到「止」的境界,是否沒有一定的程式? 41

問:所謂入定、得定,是否就與外界隔絕,一切不知? 41

問:要怎麼達到發而皆中? 42

問:說到佛也罵人,都發了火了,這不算動念嗎? 42

問:那凡夫的喜怒哀樂起來之後,要得中節,就只能做節制了? 43

問:有看到過這一句話,就可以解釋這個,「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就是說雖然他發怒,但心恆清凈。是否可這樣解釋? 43

問:修定的好處——十六特勝,該如何入手以達到這個境界? 43

問:這十六特勝是什麼呢? 44

問:現在這個時代,人類和社會進步的型態都不同,如何做功德,才能真正服務社會大眾? 46

問:針對目前的世界和社會狀況,做功德時,有沒有哪一方面要特別注意、特彆強調的? 49

問:根據我所觀察到的,很多在社會上做慈善業的基金會,他們的觀念主要是「與惡對抗」,跟不好的、壞的東西或人對抗、作戰。無形中形成了對立,是一種憤怒性的觀念,您對這有什麼看法? 49

問:在唸咒的時候,氣用完了,再吸進來時,肺部覺得不能吸了,可是又還感覺意猶未盡。這個時候再有氣,腦子裡就覺得好像快要昏倒了一樣,該不該放掉? 50

問:我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候能量會比較強,這時候就自然會知道一些事情,會收到或放出一些訊息,會變得非常清楚,而不用文字溝通。可不可以說明在修行上,這一方面的過程是什麼原因? 51

問:修行人想精進修道,應該吃生的食物嗎? 51

問:有些男性因為修行禁慾,又練很多硬功夫,又打拳,結果一個晚上勃起好多次,下不去,該如何對治? 52

問:唸咒子時是不是應該把氣導向小腹? 52

問:修定應該什麼都不想、什麼都忘記嗎? 52

問:這二十年當中佛教慢慢復甦,現在佛教蠻發達的。可是有許多人不信因果,甚至有許多年輕出家的人,真的也都不信因果,這樣如何是好? 53

問:身邊沒有任何慾望根源來誘惑自己,是不是就能斷除一切魔障? 54

問:出家人受人家的供養,應如何看待這些供養才不致濫用、犯戒? 55

第三章 有關修行

問:若要講求從小乘方法求證,基本應先做到哪些?

  關於求證的方法,大小乘經典包括《華嚴經》、《楞嚴經》,其實有提到一個共法——四禪八定。四禪八定包括四禪境界以及四個定境,合稱四禪八定。

問:何謂「四禪」?

初禪,心一境性,到達離生喜樂地。心一境性,依據很多大小乘經典的不同,又叫做「自心一處」,指心專一在一個境界上起作用。這個「性」不是指明心見性,而等於自然科學上所講的「性能」、「性質」的意思。

初禪到達了心一境性以後,身心有分離之感——身跟心可以分開了,也就等於普通說的解脫開了、放開了。高深一點就是說,心物分離,體認到自己心念的作用,跟物理、生理有分離之感。因為有分離之感,生出心理上的喜,生理上的樂。

二禪,到達定生喜樂地。有離生喜樂以後,產生一種新境界,不需用離的、不需用力,會發生一種定境。為什麼你們要注意研究修證的功夫?因為要有初禪的離生喜樂,二禪才能有定生喜樂、才有定境。所以你們打坐不是得定,真得了定境所產生的喜樂,程度是不同的。

能夠心性專一,到達離生喜樂,已經差不多超越欲界,雖然還沒完全脫開,但慾念這一層已經升華多了。而定生喜樂,在教理上來講,已經是在光明境界裡頭了。大家研究經典,反而定境的功夫都不太注意。

三禪,到達離喜妙樂地,到了三禪,喜悅的心理也已經平靜了,只有樂感。你們看,在四禪中,「樂」字就佔了三個部份。人生都是苦,只有在禪定境界可以得到比較超越的樂感。

四禪,到達舍念清凈地。舍了什麼念呢?你要迴轉來看,就在三禪的喜樂境界上,也還是有念,而到了四禪以後,喜樂的念也沒有了,才得到真正的清凈境界,這才是心的解脫、清凈,不受這個物理世界和心理的影響。

這不是四個階級,是四個不同的範圍,並不是說一定要修到初禪,再修二禪、三禪,再修四禪,有些人剛入手,也能夠一下子就到三禪之境。如果說四禪是像階梯一步一步來、完全不會退轉,那就不得了了。

問:四禪八定屬於「共法」,在修證佛法時有那麼重要嗎?

四禪八定的原則,不管你修大乘、小乘、顯教、密宗,如果要求證佛法、追尋生命的究竟,不修四禪八定,都是錯的。

四禪八定是共法,不是佛法的「不共法」。不只佛法有四禪八定的境界,外道也有,即使魔道中人也能做到。佛法則是不共法,那是智慧,智的境界。但是你要注意共法的道理,不能因為四禪八定是共法就忽視它。一般修佛的人認為:「四禪八定是共法,我修它幹嘛?我要修不共法。」這是狗屁不通的話。共法大家都做得到,就你做不到?佛能通一切法,怎麼你做不到呢?

換句話說,外道、魔道都做得到,你說佛法是超越了外道、魔道境界的,怎麼你修持就做不到呢?

四禪八定是共法,是修證佛法必修的階段。

問:四禪會受火、水、風、地的干擾,若想對治的話,非得修白骨觀不可嗎?

不一定,白骨觀、不凈觀,對治貪慾法門、男女性關係的,其實也絕對治不了。

我以前在杭州,有個修白骨觀的和尚,修到一切事物皆成白骨,但他偷偷跟我說,說「白骨也風流「啊。對治,談何容易?對治非究竟。

但是,如果真理解透了,修白骨觀、不凈觀,最容易改變全身的氣脈。白骨觀不是觀其白骨就行,要慈悲、布施心,我做到一身的肌肉都爛了,都給那些五鬼眾生吃掉、布施了。最後把白骨用地、水、火、風觀灰了——或者用火觀,把白骨燒化了;或者用水觀把它泡爛;或者用風觀吹散了……這就是白骨觀,成就正道禪觀了。要是那個空定境界存在,就得初禪了。

佛經講的對治,談何容易?那麼容易對治啊?

問:不管從哪一種定境去修,最後是否應該要達到滅盡處定,才算是有定的境界?

這是小乘的結果,還不是大定。

問:禪定與修證的關係為何?

光有定力,不一定能把心地法門的結使去掉。

比如一個人打坐,不論外道也好、修佛也好,可以坐在那幾個鐘頭不動,什麼思想都沒有。練習久了,也可以幾十年不動,這是「定」的一種境界。可是一旦心口一動,還是不能進步。

禪定,唐朝玄奘法師翻譯成「靜慮」,或是翻成「思維修」。這是從修止觀的境界來講的,等於空,也就是大學裡頭講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玄奘法師翻成「靜慮」,就是從大學這八個字之中採用的。

靜慮也叫做思維修,這個是純粹就聖諦法門的思維的解脫。思維修,有時候跟禪定沒有關係。很多人的佛學、哲學理論講得都很好聽,也僅到思維修境界,但是沒有得到定境,所以功德又不成就。

因此《圓覺經》上,把修止、修觀、禪那,三樣分開了。而大乘的《解深密經》裡頭,也根本不談禪定。大乘講的「修止」,就包括了四禪八定,是修止的初步。只有止觀兩個字,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離不開止觀。觀了,思維修,或者是禪那的思維修,都在「觀」的境界,還到一個「止」的功夫。

問:「禪那」就是思維修?

  有些翻譯就直接把禪那翻成思維修,唐代玄奘法師用靜慮這個詞。

問:佛對修行方法的「息」講了多少?

佛的弟子中,有幾個人修行很得利的,一個是佛的兒子羅睺羅,一個是他最得意的大弟子迦葉尊者,也就是禪宗祖師。

佛告訴他們的修行方法,很基本、很明顯,其實就是大密宗。修阿耨多羅(註:此處似應為安那般那,只是原文如此。),出、入息。現在變成練氣功了,出氣入氣,就不對了。不是「氣」的問題,是阿耨多羅的精神,那叫做「息」,出息、入息,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息冷知冷,息暖知暖。

當時佛只簡單地講了五、六條,沒有多說。出入、長短、粗細,講了六個方面。

問:佛如何談修定?

修定的方法,籠統的說,有八萬四千種。為什麼有那麼多呢?這就是佛說的,我們人一呼一吸叫做一念,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換句話說,我們平常到腦子裡的思想不是很多嗎?每天從早上到晚上,有多少思想你統計得出來嗎?幾乎沒有辦法。所以說「遮莫」,一彈指(即遮莫)之間,有六十到九十個剎那。一剎那之間,又包含了很多的思想。思想是沒有辦法計算的。所以人要得定,如果自己的煩惱念頭轉不了,可以騙人,沒有辦法騙自己。

佛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頭,選定了告訴你們,初步的修持要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這個「息」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中國字休息的息。

問:何謂修定的「止」?

腦子裡、心裡一個雜念都沒有,氣血停了,這是「止」的境界了。呼吸往來,很長才會有一次,等於沒有呼吸了。這是「止」了。

問:那麼,止在什麼地方?

沒有地方,空無邊處。就是意念清凈了,不在身體內外中間,感覺都沒有了。在身體內外中間都有感覺,只要得止,即使在身體內部也沒有關係。沒有一個地方的。

問:到止的境界之後,這就算得定嗎?

這是初步的得止。也就是儒家大學之道中所講的「知止而後有定」。儒家講得也很清楚,知止以後,進一步才能說得定;定了以後有境界,則是能靜;靜以後得清啦!清了之後,身體感覺的障礙就沒有了。而後能慮,這個慮不是指思慮,而是一種自性智慧的發起,不是思想。當智慧發起了,所謂的神通就無所不至;這個智慧的境界,在中國的儒家來講,叫做「慮」。所以後來玄奘法師翻譯禪定,就採用大學的說法,翻作「靜慮」。他是正統的孔子後代(一笑)。

問:要達到「止」的境界,是否沒有一定的程式?

對。之前所講的六妙門(註:「出入息念」中的「數、隨、止、觀、還、凈」六項)是漸進的,有時候可以不用這個方法。只要心念專一、一切空了,也可以達到「止」的境界。有些利根、第一等聰明的人,不一定靠這個路走。直接進入「止」,絕對可以,不是沒有的。但是要沒有雜念、沒有妄想。

問:所謂入定、得定,是否就與外界隔絕,一切不知?

之前有講到六妙門的「止」,「止」裡頭已經有「觀」了。觀,一切都了解,外界的一切心因、一切都知道。止觀是同時,即止即觀、即觀即止。在止觀得定以後,並非什麼都不知道。一般人認為「這個人入定了,什麼都不知道」,這是錯誤的觀念。哪有什麼不知道就叫做修道?那你何必去修啊?拿十幾二十顆安眠藥吃下去,包你得定(眾笑)。

不是的,真的得定以後,什麼都知道,什麼念頭都清凈了,沒有身心的障礙。真得定的人,若有人無理取鬧、打你的耳光,你一點都不動心,也不生氣,也不會笑一下。換句話說,這個人罵你你不生氣,這個人恭維你也沒什麼喜歡,因為知道這些都是小孩子玩的夢話、空話。

一切清凈,一切都知道。

在孔家後代子思的著作《中庸》里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煩惱痛苦高興,一切皆空了,這個對了。喜怒哀樂,發而皆中,至中和,天地位焉。

問:要怎麼達到發而皆中?

你說得道的人會不會作夢?有沒有喜怒哀樂?也有,佛也罵過人啊。發而在中間,就是該止即止,他心中沒有動過念,嘴裡好像在罵你,但他自己心裡空空,就發而在中間了,都在中庸、空的狀態裡頭。

問:說到佛也罵人,都發了火了,這不算動念嗎?

他那個發火不同啊。外表上好像有,但心裡頭沒有火的,沒有仇恨的心。一般人發火,自己的心裡非常生氣、懷著仇恨的心,那是凡夫了。而中庸不是這樣的。

問:那凡夫的喜怒哀樂起來之後,要得中節,就只能做節制了?

節制是壓制,心裡硬壓下去,會得病的。

問:有看到過這一句話,就可以解釋這個,「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就是說雖然他發怒,但心恆清凈。是否可這樣解釋?

對。

講到「觀」,這個境界就高了。到了觀以後,念念清凈,回到本來清凈面目。也就是說,回到宇宙父母未生以前,我們的生命究竟所在的地方。

本來清凈,那個叫「還」,就是自性清凈。

問:修定的好處——十六特勝,該如何入手以達到這個境界?

十六特勝,是小乘修定講的佛法原理。修定,比如修呼吸、修安那般那、修白骨觀,或者修任何的禪定、修心地法門,若能得定,會有十六種特別的「勝」——指肷來了,勝利、成功的意思。這是佛學的「名數」,就是一種理象論。

特勝與四念處(不凈、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止觀一樣,從「調心」開始,把心念搞清凈,終止於非非定,達到非非想定這個境界。次序也就等同剛才講的九次第定。開始是調心,像我們一般人打坐,老實講心都沒有調好,心都散亂的。沒有寧靜過,不算調心。

調心是心寧靜了以後,達到四禪八定的非非想地了——「地」是指程度,地地有觀照,你注意這個話。每一個定的境界,有觀有照。什麼叫觀?自己都知道,有個境界存在了。觀就是思想起了觀察的作用,是自己自然的,不需要另外去觀察。照則跟觀不同了,好像燈泡或太陽出來,自然照明了。這個叫觀照。所以地地有觀照,每一次、每一個功夫的進度,有觀照的作用,「能發無漏善念,厭惡自害之事」。

所以打坐修行能夠發起的「無漏」,最後無漏,圓滿了,沒有一點滲漏、沒有一點壞的東西,像一個皮球充滿了,而至於至善的境界。

如此一來,自然心裡頭厭惡了自害之事,起心動念時如有錯誤的心理思想,自己都不喜歡了。既不欺人,也不欺已,故名特勝。

問:這十六特勝是什麼呢?

怎麼叫十六特勝呢?很有名:

一是知息入,知道氣從身體進來的作用。

二是知息出,出氣的時候很清楚。

三是知息長短。息的長短特別注意,不是吸一口長氣再呼出來就叫長;而像莊子所說:「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普通人呼吸只到肺部,有功夫的人呼吸達到足底心。這叫知息長短,所以當你呼吸很短,上半身有、下半身沒有,拿普通的話講,就是身體不夠健康了。

四是知息遍身,到了最後,你曉得每一個細胞自己本身都在呼吸,不只是你鼻子在呼吸。

五是除諸身行,身上的障礙沒有了,沒有障礙,當然也沒有病痛了,病痛在心行裡面是小事。行是什麼?是運動。甚至於定到最後,心臟好像沒有跳動了、呼吸停止了。

六是受喜,心裡非常高興。

七是受樂,生理上的樂。

八是受諸心行。心裡頭起一個思想念頭,生理上馬上感覺到。比如說在定境中,你起了個壞念頭,自己會受不了、吃不消,身體都不對了。

九是心作喜,是不是跟第六個重複了?不是,第六是受喜,受是感覺,而「心作喜」不是感覺到,而是心理狀態另外起了喜悅的境界。

十是心作攝,指心的作用。比如說你從北京來,坐在這裡念頭一動,就知道北京的事了。無所不在,此心遍滿虛空。這是比方,不要去玩這個。

十一是心作解脫,自己不會被思想、煩惱、情緒困住。

十二是觀無常,知道世界上一切都靠不住、都會變化,沒有永恆。

十三是觀出散,一切萬事萬物沒有永恆,都有消失的一刻,都是空的。

十四是觀離欲,這時候脫離欲界了,已經完全超越男女愛欲,沒有了,變成喜樂境界了。

十五是觀滅,自己身體可以丟了,身心都可以起變化的。

十六是觀棄捨,即時都放下,什麼都可以丟下。所以禪宗很多大師修到了家,年紀到了要走時,說句「再見」,一打坐,眼睛一閉,走啦。棄捨,把身體丟在這個世界上,好像屙了一坨大便在這裡就跑掉了一樣。

這是十六種特勝。

問:現在這個時代,人類和社會進步的型態都不同,如何做功德,才能真正服務社會大眾?

真正的修行在於行為,要做到實際的事。真正的佛家的大乘精神,是完全忘記自我、個人,而去為眾生做事的。釋迦牟尼把它歸納起來,有六個方向,在梵文叫「六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達那個目標的意思,包含: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即智慧)。

這六個方向是兩個目標,一個目標是為自修自養,為自已的;一個目標是自己要慈悲、愛眾生,不只是愛人類。

簡述如下:

  1.布施,就是基本上都替眾生著想而做的,一切都不為已,就是沒有條件、沒有要求、沒有收穫的付出。

  內容包括三方面——第一個是「外布施」。思想怎麼幫助、拯救這個社會。小我部份,是指別人所需要的錢財、物質等。我這裡有,毫不考慮,都給他。就大我來講,要有犧牲我自己的性命來換這個社會更好的心念。

  如果要舉個例來講,內容太多太多,要把握的就是一點原則——有一點、一念自我私心,都不算。但沒有人做到,包括現在這些宗教的教主都沒有一個做到的。都只會講理論,要做到完全不顧慮到自己,很難的。

  第二個是「內布施」,內布施是指精神上的布施。傳布知識(教書)、給人家解決問題(像法師啊、神父、牧師),做的都是精神布施。這都是講原則性的。

  第三種最難了,就包括了外布施和內布施,綜合起來叫「無畏布施」。使人家沒有恐怖、沒有煩惱。

  2.「持戒」,持戒的內容也包括了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行為,自己的行為處處有個規範。這個規範的內涵又有兩點。一個是消極的——自己從來不會做壞事,不會講壞話,不會犯錯誤。包括古代東方西方的道德傳統,及現在的法治觀念,都在內。

  積極的呢,是自己做好事,也影響大家一起做好事,不但人類,包括整個世界一切眾生,都是博愛、康樂的。這還是有形象、有作用的。

  第二個是內在的,自己修持,不管禪定也好、不禪定也好,自己的思想、動念,最後都修持到沒有一點壞的觀念,都是光明清凈的。這是內持戒的一部分。

  3.「忍辱」波羅蜜,意思就是勇敢,自己甘願受一切罪,等於基督教的耶穌,能為世人吃罪,而自己上十字架犧牲了,這個儒家叫做「大勇」。

  忍辱也包括三個內涵。

  一個是有形的忍辱,譬如我們活在世界上,隨時有艱難、痛苦,讀書也一樣,有很多挫折,很多不滿意,都要忍過去,要原諒別人、原諒環境,轉而要求自己。這種修養很痛苦的,要對付自己,「真的忍住」。在行為上這是有形的。

  進一步到了「內忍辱」,修養到這個程度,任何人對不起你、甚至要殺害你,都沒有什麼關係,能夠慈悲他、教化他。心理上沒有一種「忍」的作用。

  第三種內涵的忍辱,是做到非常自然,也無所謂一個人的不對,看一切眾生都一樣,心裡頭都沒有事了。

  4.那麼中間有一個叫「精進」,就是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對自己要求上進。「精進」在六度中處於是間的範圍,做學問也好,做功德也好,都要不斷的努力精進,不能鬆懈,要求很嚴的。

  5.後面兩個專門講內在修養,一個是「禪定」。

  6.然後是「般若」智慧的開發,成道了。

  總而言之,你現在問的問題,歸納起來很簡單,自己做每件事、每個行為、每個思想,觀察一下自私的成份佔了多少?自私成份慢慢愈減愈少,甚至沒有了,就是真正做功德的深層內涵。

問:針對目前的世界和社會狀況,做功德時,有沒有哪一方面要特別注意、特彆強調的?

事實上,今天的人類文明,做功德、做好事的觀念,已經普通存在了。過去不管是西方、東方,什麼社會環境、歷史的經驗,做功德都是從個人出發的。十九世紀以後,思想改變了,說民族自由,這個社會觀念就獨立起來了,自然而然,大家都在做好事了。你知道的啊,你專門管這些事,每個公司都組織福利啊、組個基金會啊、養老啊、保障的,都在做了。

但是不要研究內容,那個資本家做社會福利工作,實際上為了免稅啊。他也在盤算這樣錢會用得少……雖然是假的,但也在做了。

什麼老人基金會啊、貧窮救濟會,都在做了。做了之後,有些人還利用這個,自己來占利益。

問:根據我所觀察到的,很多在社會上做慈善業的基金會,他們的觀念主要是「與惡對抗」,跟不好的、壞的東西或人對抗、作戰。無形中形成了對立,是一種憤怒性的觀念,您對這有什麼看法?

這個就應該要告訴他們,真正的布施是無私的,不應該對立,要都能夠忍受。像剛才講的「忍辱」,忍辱就是原諒一切邪惡。

從道德來講,若有「我在做好事」的觀念,那就錯了,已經對立起來。真的做功德,是沒有這個觀念的。

我聽說,你收養一個孩子,把他留在身邊帶他,你並沒有期待這個孩子將來長大能賺錢供你吃穿,這個就是對的。這就是無私的付出了。

社會上有些基金會、資本家,做功德的理由都不夠格的。但就像我剛剛說的,他們總算還是做了一點。雖然是假的,也做了一點。

問:在唸咒的時候,氣用完了,再吸進來時,肺部覺得不能吸了,可是又還感覺意猶未盡。這個時候再有氣,腦子裡就覺得好像快要昏倒了一樣,該不該放掉?

你怎麼曉得氣吸進來了,肺充滿了?呼吸進來到氣管,兩個肺是呼吸經過最重要的機器。肺是過濾的機器,你有沒有看過肺?你把動物的肺買來看,上面是薄薄的一層白膜包住的,這一層白色的外衣非常細,有孔的,我們為什麼會氣喘、生痰?就是外面這一層綱膜被很多水給凍住了,那些空孔不通了,就會氣喘、生痰。所以肺是過濾呼吸進來的氣,不是說肺吸滿了就叫充滿了,不對。

你氧氣進來太多,在裡面變二氧化碳了,所以難受嘛。耳朵為什麼氣進來會嗚呢?如果氣沒有了,耳朵也會叫的。中醫告訴你,「耳通氣海」,通到下面,所以有耳嗚,或者耳朵蒙住了,腎氣不通。

你坐到發暈的時候,還在吸氣,你不要憋死啦!它是個來往作用嘛,你把氣老是憋在那裡幹什麼呢?真是暈,就要放。

問:我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候能量會比較強,這時候就自然會知道一些事情,會收到或放出一些訊息,會變得非常清楚,而不用文字溝通。可不可以說明在修行上,這一方面的過程是什麼原因?

這是禪定會經過的一個境界。甚至你太注意用它,會發各種神通,能夠知道人家心裡想什麼、能夠知道未來的事。但用久了不好,自己的進步會受限。

等於一個東西分兩面,一個體、一個用。你現在講的是心性的,靜定境界在禪定、修禪時會發生的;還有更大的功能、神通,都會起來。這條路是不宜走的,一定會偏差的。它與「明心見性」那條路偏差了,這裡差了一點,將來後果就會偏離很遠了。

最好目前暫時不要用,不要多注意它。歸到自己清凈,把它放掉。

問:修行人想精進修道,應該吃生的食物嗎?

不,要吃煮熟的。

如果吃生食吃得很習慣也未嘗不可,像牛、羊一樣吃生的也是可以,但是你有看過牛羊活一百年的嗎?西方人覺得生吃比較健康,等到將來有結論再看看嘛。

問:有些男性因為修行禁慾,又練很多硬功夫,又打拳,結果一個晚上勃起好多次,下不去,該如何對治?

這叫「亢陽不悔」,這是非常危險的。腎臟到前列腺一帶都發炎了,這是不正常。如果他有太太,做愛一次就好了。

所以一個朋友往生時,旁邊的人告訴我,他那命根子硬得像鐵棒一樣,我說那不是好事。

問:唸咒子時是不是應該把氣導向小腹?

教你唸咒子,沒有教你小腹問題啊。為什麼唸咒子時呼吸要把小腹鼓起來?那麼你的用心就沒有專一在唸咒子上了,而是唸丹田、唸小腹啊!小腹鼓起來就是功夫?那找那些懷孕女人,每個功夫都得阿羅漢了。

唸咒子,心氣專一,唸什麼咒子都一樣,一口氣順著唸,身體端正,不要管小腹了。自然唸誦,身體端正,你不要再注意這個呼吸啦、配合啦等等,那是兩回事。你們現在考慮的,就是生怕肚子掉了,是不是(一笑)?

問:修定應該什麼都不想、什麼都忘記嗎?

千萬不要把昏沉當成入定,這很嚴重。這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要是把昏沉當成禪定,你寧可不要修,他生來世的果報,會墮落到畜牲道去,那可以不用腦筋了。

我也經驗過,我當年修空念定、無想定,修了一年。修到什麼程度呢?我老實告訴你:我這個人書讀得不少、文章寫得也不錯,結果試著修無想定試了一年,什麼都把它忘了、丟下了。我想寫信給一位定來師父,拿起筆卻寫不出來,連個「定」字都寫不出來,真的想不起來。

這個時候很害怕啊!奇怪,明明曉得,心裡都清楚,就是寫不出來。所以說「無想定」的這種遺忘是很可怕的。莊子有一句話也是類似意義:「哀莫大於心死」,人到灰心,心念不清醒,完全丟掉;灰心到了極點,人就變傻瓜了,變豬頭豬腦了。明明有感覺,卻沒有多大的思想,想寫信都寫不出來。

我一察覺到這樣不行,就要自己馬上恢復:自己知道,慢慢地提起念頭。一個月以後,我全然恢復了。

這是告訴你經驗,不要把昏沉當作入定,不昏沉、不散亂,這才叫「定」。

問:這二十年當中佛教慢慢復甦,現在佛教蠻發達的。可是有許多人不信因果,甚至有許多年輕出家的人,真的也都不信因果,這樣如何是好?

不信因果,那有什麼希奇呢?現在教育不同了。我們過去中國文化、外國文化,基本上人類文化過去是無形中相信因果,注重道德。而現在人,你說「對啊!現在人沒有道德。」我說你錯了,還是有,不過他的觀念不同了,現在年輕人講「價值」論,價值觀念,看一件事,先看「有沒有價值啊?」其實他不知道:道德就是價值。

現在你埋怨這些年輕信佛的,年輕朋友不信因果有什麼關係呢?我有個小朋友演培法師,他已經過世了,他當年在重慶的時候,在太虛法師的漢藏教理院念書。演培法師後來到了台灣,在善導寺做方丈,結果被小和尚、居士們給趕走了。後來演培法師講演中就講:「講到佛法,就是因果,」這是他講的,不是我講的,你們注意啊!「現在人不信因果,太可怕了。現在人啊……」注意,他要吧出家人了,可是他自己是出家人、大法師。現在啊,輪轉過來,「居士怕因果」,有些剛剛學佛的人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一笑)

所以我說那有什麼希奇?你不要驚訝,這些年輕人他現在反對因果,等他年紀大一點,慢慢就會知道因果的可怕。就是等待年齡了。

問:身邊沒有任何慾望根源來誘惑自己,是不是就能斷除一切魔障?

老子說:「不見可欲,其心不亂。」有個可欲的來,你就依他起受,來影響了。我們來說真話,不見可欲,其心不亂。我有個朋友,他一生清白,沒有討姨太太、沒有二奶,他就講:「所以啊,像我們這樣很好;如果再清凈,更好啊。」我說再清凈、完全沒有,很好嗎?你以為「不見可欲」,沒有慾望來引誘你、沒有魔障來引誘你,是很好的嗎?你很寂寞,那個也是魔障,寂寞也是魔障啊!

你覺得一切功名富貴、男女飲食包圍你,是魔障;沒有,也是魔障。你求之不得,也是一苦——求不得苦啊!古人有所欲,那你說這個修行要怎麼樣修?

問:出家人受人家的供養,應如何看待這些供養才不致濫用、犯戒?

馬祖門下有位俗家姓陳的大禪師——睦州禪師,他是大徹大悟,成佛得道的人,他有個外號叫「陳蒲鞋」。他出家悟道以後,回到偃州家裡住,他的母親還在,家裡並不富有,所以他出家一樣奉養母親。

也許有人想:出家人養母親容易啊!大家居士供養錢,買米買布來養母親嘛。欸!這個犯戒的!居士們供養錢是供養給禪師,因為他出了家,代表「佛、法、僧」的僧,居士們這是供養三寶的。大家供養他的錢,他只能拿來做佛事,若是自己拿來孝順母親,等於是大家孝順母親,他就欠了眾生的賬,睦州禪師不幹這個事。因此他回到家裡,為了孝順母親,自己坐在那裡做苦工,編蒲鞋去賣。賣的是自己的勞力,賣了蒲鞋賺來的錢是屬於他本人的,可以拿來孝順母親。講到戒律,講講古代做事的風格,給你聽聽。

所以出家人對於《楞伽經》要讀清楚。你們天天唸《楞伽經》,早晚功課經上有兩句話要特別注意:「忖已功德,量彼來處。」說到雍正皇帝,他很嚴格,經常抄人家的家,貪污官吏滿門抄斬,財產都拿出來。雍正有個部長,是杭州一個和尚還俗的,學問很好。雍正也曉得他做過和尚,兩個人很對頭。有次這位部長搜查一個貪污官吏,財產、賬目都交清了。雍正一看繳回了那麼多財產,滿意的說道:「嗯!你這次辦事辦公,很有功勞。財產沒收!可是你辦得很辛苦,這一部分歸你吧!賞給你。」這位部長就講了:「皇上,我不拿,跟我沒有關係,請您收回去。這是國家的,不要給我。」雍正問:「為什麼你不拿?你辦公很有功勞啊,那麼辛苦。」「唉呀,皇上,要忖已功德,量彼來處啊。」雍正一聽笑了,「咦!你還沒有忘本,好!」他是和尚出身嘛,做大官、做部長,還知道要守戒律。這就是「不與取」,不犯盜戒,不與取——我不要這個貪污的錢,國家收回去。

提到這個問題,就是這兩句話:「忖已功德,量彼來處。」


推薦閱讀:

【佛學常識】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一定要孩子知道~
(3)[轉載]【佛學問答】凈空法師:印光大師臨終示病,給我
你確定你是這個身體的主人?
怨天尤人之時,想想因果
陳生鎧群與佛學、道學詩詞選

TAG:佛學 | 南懷瑾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