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乾股」但「乾股」的法律責任你卻不知道

你聽說過「乾股」但「乾股」的法律責任你卻不知道

近年來由「乾股」引發的爭議,屢見不鮮,法律上對乾股的討論也日漸增多,由於乾股並非法律術語,也無明確的法律條文規範,故在實務中存在著對乾股的種種誤解。可以說100%的人都聽說過「乾股」,但「乾股」的法律責任卻90%以上的人不知道!!!

何為乾股

  乾股並非嚴格的法律概念,它是民間對特定股權的稱謂。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可見,出資是取得股東資格的前提。

更多詳情請搜索微信小程序「優律庫」或關注微信服務號:優律庫

  實際上,乾股通常是指持股人未實際出資的情況下,從他人處獲得的股權,或由他人代繳出資而取得的股權。

乾股具有如下特點:

  •   一是乾股是股權的一種;
  •   二是乾股是協議取得,而非出資取得;
  •   三是乾股具有贈與的性質;
  •   四是乾股的地位要受到贈予協議的制約。

一般根據乾股股東的地位,分為兩種:

  •   一是登記在工商檔案中的乾股股東;
  •   二是沒有工商登記的隱名股東。

  原則上,工商登記有記載的乾股股東享有股東的所有權利義務,和實際出資的股東一樣。反之,如果沒有做工商登記的股東,則只能根據雙方的合同協議享有部分權利義務,但是對外不具有股東的法律地位。

乾股存在的情形

1、乾股既可以是全體或部分股東對股東之外的人贈與股份。

2、乾股既可以在創設時取得也可以在公司存續期間取得。如果股東在公司存續期間取得乾股,公司並沒有擴資,發行新的股份,那麼原有股東所持股權比例隨之下降。

3、乾股可能是附條件股權贈與,也可能是未附條件的股權贈與。附條件股權贈與協議中所附條件對股權的轉讓方和受讓方產生約束力,在所附條件成就時,受讓方取得或者失去相應的股權。由於對所附條件是否成就可能存在異議,工商機關在登記變更時對該情況也難以認定,客觀上要求法院判決後,工商機關依據法院的判決辦理變更登記。

4、乾股的取得既可能是因為個人的技能或者經營才能而取得,也可能因為其他原因而取得。

乾股股東的表現形式

  一般根據乾股股東的地位,分為兩種:一是沒有工商登記的隱名股東,二是登記在工商檔案中的乾股股東。

  (一)沒有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

  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一些國家公務人員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條件,以及一些不願意公開身份,但卻掌控公司資源,或對公司的經營活動有重大影響的自然人或法人、採取不投入出資而佔有公司股權。其所佔有股權的出資並未體現在公司登記或備案的工商材料中,也未體現在公司的股東名冊中,而是以他人名義佔有公司股權,或乾脆用另外的文字載體、口頭協議等約定享受企業收益。這種股權被人通俗地稱為「乾股」。

(二)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

  與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相對應,有一些自然人或法人雖未對公司履行出資義務,但卻通過種種方式登記為公司股東,並取得了公司向股東頒發的出資證明,也登記在公司的股東名冊,並參與公司的管理及利潤分配。這種不出資但卻取得股東資格的民事主體也被稱為「乾股」股東。在實踐中,這種乾股的表現形式較為多樣,其存在的基礎大致有兩種情形,其一是因腐敗而產生,其二是因交易而產生。

乾股股東的法律責任

(一)沒有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

  不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其共性在於既未出資,也未進行形式登記,這種共性的法律後果是無論其股權取得的原因有何不用,其股東資格都不會受到法律保護。對於一些對公司的成立或運營起過重大作用,通過不對公司出資卻享受公司收益的法人或自然人而言,其收益權隨時可能被終止,法律無法以股東資格去保護其取得收益的權利,僅能根據雙方簽訂的股權贈與協議維護其合法權益。

  對於那些利用職權享有公司收益,這種股無疑是「權力股」,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無疑是違法或犯罪行為。如果這種「乾股」股東的違法行為如果符合受賄罪等罪名的構成要件,則要受到刑法的制裁。如果違反了黨紀、政紀,則要受到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二)公開身份的乾股股東

  根據公開股東身份乾股股東的兩種存在基礎,其法律後果也不同。對於因腐敗而產生的乾股股東,如上所述要承擔其違法甚至於犯罪行為所帶來的法律責任。對於因交易而產生的乾股股東,其交易的形式不同,導致其法律責任也不同。如對於掌控公司運營資源或對公司設立或動作有重大貢獻,取得公司股權並登記為公司股東的,更趨近於《民法》的贈與行為,我國法律保護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公序良俗的意思自治行為。

  對於因違法交易行為而產生的乾股股東,當然不會保護其股東資格,同時也要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根據修訂後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不允許法人或自然人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為出資,因以上出資取得乾股的股東資格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推薦閱讀:

從《侵權責任法》看掛靠公司的法律責任
《財經法規》每日一練:法律責任內容

TAG:法律責任 | 股權 | 乾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