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心理學:互聯網是如何把人變成一隻豬的?

三分鐘心理學:互聯網是如何把人變成一隻豬的?

19 人贊了文章

每天三分鐘,讓你獲得一個心理知識。

本文由壹心理創作者 靳小凡 原創


今天的標題是不是讓你感覺太誇張了?然而,互聯網的「高刺激」信息,確實會改變人的神經迴路,讓沉溺其中的人弱智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互聯網是如何「毒化」我們的大腦的——

1.損害我們的大腦結構,讓我們變得更難專註

互聯網的「高刺激」信息,讓我們的大腦變得越來越適應碎片而不是專註。不信?問問自己:你有多久沒看過一本書了?

有人說:我讀了呀,每天聽十幾分鐘音頻就能讀一本書,多爽。

為什麼爽呢?因為十幾萬字的書,濃縮成了高刺激的十幾分鐘。

當然,你願意聽書已經難得。因為絕大部分人是不聽書的,更高刺激的東西佔滿了他們的注意力:短視頻、微信消息、APP推送……

無窮無盡的資訊,用最獵奇的標題、最短的篇幅、最煽動的語句,講最狗血的故事,一遍遍沖刷你的神經。而你的大腦,適應了高刺激的碎片,卻難以忍受低刺激行為,比如:專註讀書、學習和工作。

2.讓你陷入兩極化情緒

無法專註,註定會失去深度思考,自然很難理解一件事的複雜性,陷入膚淺的二元思維:這件事是黑是白?是輸是贏?

每次發生熱點事件,多少人為了撕逼咬牙切齒,為了對錯滿口髒話……到頭來,他們只是強化了自己早已相信的東西。

越爭論越極端,這就是群體極化;而互聯網,正是群體極化的溫床——在信息海洋里,人們更容易挑選已有的觀點,來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不過,互聯網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我們早已離不開互聯網,那怎樣才能防止自己陷入膚淺?

1.保留「關鍵少數」,為注意力撐把傘

比如,把手機上所有APP的推送通知全關了,因為所有推送給你的消息,都是「不重要、不緊急」的。

同理,關掉簡訊提示音、電腦軟體的彈窗、屏蔽絕大部分微信群……

當然,微信、公眾號、朋友圈還是要看的,但你得保留「關鍵少數」:工作群不會屏蔽,同時置頂一部分重要群組、好友以及公眾號。

2.擺脫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

只有毒雞湯和劣質資訊,才會非黑即白;在優秀電影、嚴肅小說里,很少有絕對的好壞和對錯。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思想,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學習批判性思維會有助於你擺脫二元思維,這方面推薦兩本書《超越感覺》和《思維的利劍》。

3.設定目標,你的行動才有意義

前面雖然有說到碎片化的負面影響,但並不代表碎片化就是萬惡的。別忘了剛剛說的,擺脫非黑即白思維。

我們並不需要完全杜絕碎片化閱讀,當你始終目標明確,自然會主動管理信息,而不是讓信息餵飽你。

比如,當你需要寫一篇文章,那就主動在書籍、得到、知乎等平台上,搜索相關信息作為參考。

這些相關信息都是碎片,就算書籍你也只挑一部分來讀。但只要你一直圍繞目標進行,即使碎片閱讀也很有意義。

最後,人想成為更高層認知的自己很難,因為娛樂才是世界的主流,學習不是。

但在互聯網的花花世界,希望正在閱讀的你活出另一個自己:有明確目標,為自己保留「關鍵少數」,並進行深度思考。

更多實用的心理知識,請關注壹心理知乎號↓ ↓↓ 世界和我愛著你~

壹心理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如何表達感受,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
盲目從眾,別人吸我也吸。
當你的親人患病需要你長期而頻繁的照顧時,你該怎麼辦?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