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博士堅持了N年的五個好習慣

一個博士堅持了N年的五個好習慣

曾是一個拖拉、懶散、糾結、率低的渣渣,日子過得雞飛狗跳,情緒焦慮又狂躁。感覺整個人全部都是以低壓的方式存在,隨時隨地爆炸,爆炸後炸傷了別人炸碎了自己。在一天又一天的時間流淌中,身心靈全被自卑塗滿了顏色,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配。最後,不只懷疑自己,開始懷疑一切,天空整個灰色。

後來看到一句「優秀是一種習慣」,優秀竟然是一種習慣,優秀是一種什麼習慣?似頓悟了一般,禪坐了半日問自己是否也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閱讀後發現優秀的人都是相似的,當然渣渣也是相似的。渣渣如我一樣,都是一些無法自律自控的人,滿嘴抱怨,滿腦憤青,滿身不滿,滿心牢騷,好像世界都傾斜了,他人都錯了,殊不知,原來是自己站歪了。

下定決心學習優秀人的良好習慣,因為有了孩子的我極其恐懼這些模式會塑造一個渣孩,我在腦海里看到了如果不改變後我孩子十歲、二十歲、三十歲的模樣,自己被這可怕的想像嚇壞了。

於是,將優秀人的習慣和自己的特色結合起來,開始堅持閱讀、早起、寫作、鍛煉、旅遊。如今,幾年過去了,這些習慣重新塑造了我,似將自己的毛坯房裝修成了精裝房,將自己的大腦從window 1.0升級到window 3.0,終於一盆要枯死的綠植重新煥發出生機。

現在,這些習慣已生長成為我的骨骼,是我每日快樂生活的精神鈣片。一個人從傻叉到牛叉的過程,無他,習慣而已。

1. 讀書

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用嗎?

最初,讀書只是讓我心安。讀過書的一天,心是安定、安寧、安靜的。我喜歡這樣的心情,目光終於不再滿世界飄搖,不知所終的四顧茫然。隨手拿起一本書,閱讀一些優秀的人,閱讀他們的世界,不時仰望,不時眺望,期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擁有那樣的人生。

很久之後發現,雖然沒能成為那樣的人,卻切身體會到「讀書和不讀書,讓我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首先,讀書改變了原本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成為一名大學教師,立於大學講台上談書論道,謀求了一份與自己精神訴求相匹配的工作,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次,讀書讓我的內心富足,讓我有內心的生活。人與人是相似的,是內心的豐富與貧瘠形成了人與人的差異。在書海里到處漫遊,不其然間竟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城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張,不再輕易被他人衝擊、沖走、衝垮。

再次,讀書讓我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不斷的學歷學習,獲得了幾次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資金,在老公脫產讀書的六年,日子也沒有過於艱難,我的美美也可以吃上不比別的孩子差的冰激凌,她的童年也有周遊很多國家的經歷。也可以更好地孝敬父母公婆,住在給他們的房子里,幸福的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我的心裡。

最重要的是讀書能讓我少說幾句求人的話。中國關係型的社會裡,求人和求己是兩條路,我走的是後者,是一條看起來費勁但其實省力的路,是人生的正路,不只成事,而且成己。

2. 早起

早起的前提是一定要早睡,否則然並卵。

早起太難了,做不到怎麼辦?

先從早睡十五分鐘,然後早起十五分鐘做起。接著一周後三十分鐘,再接著四十五分鐘,以此類推,卡到自己想要的時間點上。

為什麼要早起呢?

富蘭克林說:「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你怨過命運不好嗎?

南懷瑾:「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個人如果連早起都做不到,你還指望他這一天能做些什麼呢?」你想控制人生嗎?

一開始,我也是和床和被抵死纏綿,萬般不舍。漸漸習慣後,早起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心情和效率都很好。早起,其實是對自我持有的一份自律,是源於心底的一種既卑微又偉大的願望,那就是要改變自己,日有所進地變成更好的自己。

早起後幹什麼?

是看書還是完成最費腦力的工作?是鍛煉還是準備一份營養的早晨?否則沒有目標的早晨,會非常容易懈怠,容易犯困,那就很難再堅持下去了。

親愛的你,早起吧。早起是一種態度,而態度決定一切。

親愛的你,早起吧。早起是一種自律,自律的人是自由而強大的。

親愛的你,早起吧。早起是一種成功。不同時代,不同領域,不同行業,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他們懂得剋制,更擅於利用時間。

研究表明,早起者頭腦更為靈活,精力更加旺盛,工作效率更高,能更快速投入工作。研究又表明,任何年齡段的人,早起的情緒都更積極向上,自我感覺更好,健康意識也更強烈。

親愛的你願意嘗試早起嗎?

3. 寫字

你有多久沒拿起過筆了?是否提筆忘字呢?今天的電子時代,還有多少人願意拿起筆來寫點東西呢?

每日清晨,都會用筆在一個小本上寫下今天的計劃,或三件、或五件、或八件。不要小看這早晨的一頁紙,當你完成一件,劃掉一件時,所有的浮躁、焦慮都會一一離你遠去,最終你切切實實成了行動派,行動是打敗所有不良情緒的終極秘籍。

我最初的寫是記筆記。是的,就是如此簡單。買一本漂亮的筆記本,拿一隻順手的筆,一筆一划寫下字,你的很多不安就會擱淺,不再匆忙,不再慌張,你會真心體會到什麼是歲月靜好。

記什麼呢?讀書的時候,手寫下作者打動我的一言一詞,彷彿那話就是對我說的,就是我說的,心有戚戚焉的感覺甚是美妙。在一筆一划寫下的時候,你甚至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大腦在吸收,漸漸竟有豐盈溫潤的感覺。哦,原來除了身體需要營養之外,大腦也是需要營養的,書就是人的精神食糧。

後來,竟開始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人可能覺得這樣寫太高端,太複雜,太不可能,否則你朋友圈看到更多的都是轉發,而非原創。但實際你把它誇大了,記得一開始我只能用幾十個字記錄自己的生活,連微博中的140字也填不滿。漸漸地,140字擋不住了,開始了200字,300字,後來經常停留在500字,需要下拉才能看全所寫的信息。再後來,這也攔不住我的洪荒之力了,就有了公眾號。再後來,有人抱怨公眾號的文章寫得太長了,能不能短點?哇塞,這還不簡單,寫長不容易,寫短還不簡單。

寫可以增強人的行動力,白紙黑字,想耍賴都不行。不信,你先在微信中發出或閱讀一個月,或鍛煉一個月,或百詞斬一個月,總之先把牛吹出去,文字真的會還你一個神奇的效果。寫還可以讓你更好的認識自己,擴大你的世界,甚至成為你的一種生活方式。語言本來就是我們存在的家園。

4. 鍛煉

人人都知道健康最重要,更知道維護健康一是飲食,二是鍛煉。但事實上,飲食過度,鍛煉缺席卻是現狀。想起《傳習錄》中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可以說這並不是真知,因為沒有真行。

其實鍛煉可以很靈活,不拘泥於時間和地點。

例如,我會在讀寫了兩個小時後拖地。如果你看到我拖地的姿勢,簡直會笑翻,因為那是用的自創的治療腰椎的方式在拖地。反正大腦累了就做家務,家裡窗明几淨是累了鍛煉後的結果。

如果上午閱讀寫字累了,會做瑜伽冥想,有時真的不知自己會飄向何處。

如果下午備課累了,會去河邊散步一個半小時,那時走路是幸福的,魚翔河底,鳥躍藍天,我將自己還原成一個自然之子。

其實所謂的鍛煉,就是換一種方式,換個頻道而已。如一位知名學者說:「當我看書、寫累了,我會說出去散散步,游游泳,休息休息;當我散步、游泳累了,會說回去看看書,聽聽外語錄音,休息休息。」

其實,工作和休息是個相對的概念,變換工作的方式就是休息。我們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分管不同的事情。某一區域興奮的時候,另一區域處於相對抑制的狀態,它就是在休息。可以說,我隨時隨地都在休息,與此同時,我也隨時隨地都在工作。

世界最貴的床是病床,你會休息嗎?不會休息的人也是不會工作的。

5. 旅行

人是要犒勞自己的,尤其是那個值得犒勞的自己,而旅行是最好的方式。

每年都會去旅行,記得一定要自由行。旅行團在山東旅遊時將吃壞肚子的我和孩子送進醫院後,一家的旅行就採取自由行了。

旅行最能放空人,使人得到徹底的休養生息。旅行時我幾乎是不戴錶的,這意味著不讓時間再束縛我,約束我。話說真的奇怪,人徜徉在沒有表的時間裡,一切都慢了下來,緩了下來,真的有「旅行沒幾日,世間已千年」的奇妙感受。

旅行最能放鬆人。旅行時,嘴角眉間都是放鬆上揚的,看看周圍的人也亦是如此,大家微笑相對,不急不緩,頓覺世間一切都是美好。

旅行最能感受自然的美。走進天,磅礴;走進地,深厚;走進山,高闊;走進水,溫柔。我走進自然,亦走出了世俗的世界。

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是書卷。不要以為我們不閱讀,只憑我們天賦的聰明智慧,就可直接去讀自然宇宙和人生社會這部大書,並能讀出其深微廣大的意義來。

定期旅行,那是心靈的閱讀。

不時閱讀,那是心靈的旅行。

每年都給自己一個機會,跟著所愛的人,去海角天涯,是一種犒賞,一種盼望,一種期待。這樣回來就更有精力,也更有原動力地去賺錢。

備註:沒有堅持這個習慣,上面的一切都然並卵。

堅持一天,沒用。堅持一周,沒用。堅持一個月,你自己會有變化,別人看不出。堅持一年,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了(目前為止,還沒有我堅持一年沒完成的目標)。堅持三年,你已經甩出別人十條街。堅持五年,你已經優秀。堅持十年,你就是一個卓越的人。

漸漸地,特別欣賞一些擁有好習慣的人,比如每天按時跑步,每晚堅持讀書,亦或每頓早餐喝一杯牛奶。這種習慣可大可小,但它表明了一種清潔性自律,也表達了對生活的一種偏執,慢慢地它使人的生命質地有了不同。是啊,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奮鬥的目標,那麼先從堅持一個好習慣開始吧!


推薦閱讀:

一位美國化學博士的肺癌求治之路|《中醫抗癌》連載
做個真正拜父的人(譚敬芝博士)
美國吳永志博士介紹癌症自然療法

TAG:好習慣 |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