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潤學堂

明潤學堂

來自專欄青年人的路途4 人贊了文章

一、

看《飄》的時候,我總是記不清斯嘉麗轟轟烈烈的三段愛情,也記不清她和白瑞德跌宕起伏的愛情之路,卻記住了這樣一個場景:斯嘉麗、梅蘭妮和一眾女眷,一起坐在一間大房間里,靜靜地朗讀一段聖經,然後分享自己的心得。燭光搖曳,窗外冷風吹過,但是房間裡面,卻讓人覺得格外溫暖。人人臉上都洋溢著一眾聖潔的光輝,心靈在聖經的誦讀和自我探討聲中凈化。

宋美齡的回憶錄里,深情地記錄了自己兒時母親帶著她去做禮拜和禱告的經歷。兒時的她,聽不懂母親的禱告和大人的討論,但是卻養成了她自我凈化的習慣。無論風吹雨打,雪雨風霜,她的堅持,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磨礪,一種戒告。她把幼年時候的這個習慣堅持下來,一直帶到了自己的青年,帶進了蔣家,帶到了自己的晚年。而這個習慣,成為了支撐她在逆境時的勇氣,順境里的自我告誡。

林徽因的傳記中,有這樣一幅畫面讓我記憶深刻:一眾清華的教師,在她家的小茶廳中,一起天南海北地討論,無論風吹雨打,每周必然堅持。茶廳可能很簡陋,但是洋溢著青年人的激情,激蕩起大家的思維風暴,促進了一群人終身的友誼。

這些場面,在童年時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影子。但是,這些東西,貌似都是書裡面的故事,離我很遠很遠;我總渴盼這樣的場景,卻在生活中找不到這樣的小型討論會的影子。

我以為,人們總是忙忙碌碌,各有各的事情,更不用說,來一場看似虛無縹緲的討論:有這個時間,不如去一起唱一次KTV來得痛快,不如去聽一場音樂會來得高雅,不如去健身房來得健康,不如去一起聚餐來得實在。我以為,它太縹緲,不知道該討論什麼東西,然後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開口;她太清高,普通人總覺得跟自己的世界隔得很遠,所以不願嘗試;她太苛刻,需要任憑風吹雨打都堅持的決心,要不然很容易成為泡影。

於是,我拿起書,進入了一個人的冥想,卻最後不知道讀什麼。我總是克制著自己去讀書,讀得越廣我自認為看到的東西越多,多了一份談論的資本。但是,我卻成為了一個孤獨的孩子,從身到心,徹徹底底的孤獨。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也。於是,隨涉獵甚廣,卻只是多認識了幾個字,貌似多看過幾卷書而已,並沒有達到真正的理解。

二、

大學的時候,接觸了一個基督教徒的小團體。每天晚上,他們總是會聚在一起讀一小段《聖經》,讀完後,一起分享和討論裡面的每一句話。大家修習聖經的程度並沒有很深,但是卻興緻盎然地聚在一起討論。偶爾會就某一句話檢討自己生活中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也會一起分析經文中的先賢為何會這樣去做。他們自己自行討論,也很歡迎非基督教徒的參與,給他們一場思維風暴。我偶爾會去參與這個小團體的討論,雖非基督教徒,卻也和大家一起探討得津津有味。大家會聚在一起討論為何摩西可以帶著猶太人們從埃及返回了故土,撒母耳膏立[1]掃羅的理由,諾亞方舟是否真實存在……我往往會從我所了解的政治歷史的角度進行分析,而他們則從神學的角度與我爭論。雖爭執不下,但也從這種爭論中,對西方文明的源頭有了更深入的自我理解。同時,大家一起的禱告和互相的自我檢討,漸漸成為我們心靈凈化的一種方式。

在這個小團體裡面,我們一起用這樣的方式,互相檢討自己,互相勸慰,洗滌心靈,學會愛的真諦。我彷彿找到了書裡面描述的那種場景:在燭光中,一個小群體在討論聲中,思想在升華。

曾經有過一個小小的私願:學貫中西。我在基督討論小組裡面找到了西方文明的源頭,卻沒有一個更好的橋樑,讓我通往東方。於是我開始了新的探尋。

在大學裡,由我們的社團引頭,辦了一個類似於討論的誦讀課,還找到了在傳統文化修習不錯的老師來講《老子》,最開始參與的人不少,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夠堅持下來的卻寥寥無幾。另外,單純由老師講課的方式雖然很有深度,但是大家被動的聽課,卻也有失思維的博弈。我們也嘗試過進行小型群體的探討,卻又迫於種種原因:或是大家難以有堅持下來的毅力,或是缺乏一個見解稍深的領頭人……總之最後仍然沒能成功。

三、

直到有一天,我經常活動的小群體,寧波漢協終於在兩位同袍的堅持下成立了一個學習小組:明潤學堂。[2]得此消息,我欣然前往。大家約定,每周三在天一廣場附近的一個小辦公室一起誦讀儒家經典,風雨不改。

明潤學堂裡面有兩位儒學修習不錯的朋友:風琴子和松石子。[3]兩位朋友中,一位喜歡研讀宋史,一位則喜歡研究大學和中庸。我只是在早年的時候通讀過《詩經》,但也只是覺得音律甚美,抒情大膽,與後面的格律詩和三言五言相比,大有古風。至於內容及含義,也只好學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了。對於儒學的各種描述,我更只是聽了各家之言,雖然大師們都研讀甚深,百家爭鳴。我卻從未自己真正深讀過,形成自己的理解。

於是我懷著一顆求知的心,欣然參與。

誦讀最早,是從《論語》開始。採用的方式和基督小組甚為相似:誦讀一段後,大家逐句討論自己的看法。不求說文解字,只為修心。碰到一些大家都熟知的句子,譬如「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大家則心領神會,說出一些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所見所得,然後告勉自己要保持好學之心;若是碰到一些大家比較生澀的句子,比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則是由風琴或是松石解釋一番,然後最後七嘴八舌探討一些我們現在應該從中領悟的道:心神合一,保持敬畏。

我欣然,似乎終於找到了一個象牙塔,讓我所看所得,不再是獨學而無友。雖領悟之意不見得有多高明,卻終於成為了自己的東西。生活中的疑慮,也能這樣一個小團體中得到解惑和抒發,並從經典中找尋一個平衡的標杆。不求走上高堂大殿,只願用這樣的方式保持生活里的初心。

四、

松石和風琴有著極強的毅力。參與讀書會的人來來去去換了好幾撥,看熱鬧著有之,湊熱鬧者有之,平時甚忙偶然來一次者亦有之。很慚愧,我也只是偶有參與,碰上考試和工作也只好無能為力。但是他們卻用一份最初的堅持將這個小小的讀書會變成了一份屬於大家修心的凈土。

迄今為止,這個小「學堂」已經堅持了兩年。誦讀的方式從最早的朗誦變成了吟誦,讀書的內容也從《論語》一步一步深化,讀到了《大學》。

他們用一份毅力和堅持,讓這樣一個只存在於書中的盛景變成了現實,亦變成了一小群同袍心中的聖土。

大四後比較忙,亦沒有參與基督教小團體的討論,而後來我有聽說,這個小團體仍然存在,大家堅持著,每日對自己的反省和拷問,對先賢的追問。他們,亦有著極強的毅力。

只是,毅力是堅持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簡簡單單的小討論,在長期的堅持中,發揮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中很多人,從經典的追尋中,學會了懈怠時的堅守,學會了煩躁中的安定,學會了自傲時的自我檢討……我們有著書中的例子,亦有每周一省時的自我剖析。

五、

於是我開始追尋為什麼我們社團的失敗,兩個小團體的堅持。合適的領頭人和堅持是一方面原因,不過,大家的共鳴以產生的對外吸引力,亦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

年少時候對書中場景的追尋,曾經成為心裡一個執著的夢。在這個夢中,有著舌戰群儒的酣暢淋漓,曲水流觴的詩情畫意。但這只是一個夢境的表象。而在群體討論的背後,則有著大家更為迫切的需求:或是基督教徒們成為的禱告和自我檢討;或是同袍[4]們想在經典中找尋一條立世的法則。

有人說,改革開放後出生的國人,是缺乏信仰的一代。在改革開放前,大家對馬列主義有著強烈的信仰,至少從內心,大家是踏實的。而多元化的衝擊和內心信仰的缺位,大家才有了找尋內心信仰的迫切需求。我們很多人,總是不願在俗世的蠅營狗苟中掙扎,亦不願在紙醉金迷中迷失,於是有了找尋自己價值的迫切需要。傳統經典也好,基督教也罷,則成為大家對內心信仰的一種構建。這種小型團體的探討,不是臆想中的舌戰盛景,而是一種修心是方式。

聚會,是為了我們在塵世中尋求一顆安寧的心。

探討,是解答生命中的疑惑的一種方式。

我終於瞭然。原來,我們最初尋求的,是能夠在塵世中堅守的心。

[1] 膏立:根據希伯來人的信仰傳統,被(其他人用油)膏立是一種特別宗教儀式,意思指被膏立的人,例如:祭司、君王及先知是神所選定的。在某些場合下一些器具也被油膏抹,用以預備宗教儀式。 受膏的重要性,是因為設立聖職(代表會眾到神面前贖罪)的需要,而得以強調。

[2] 明潤學堂的具體內容可見於貼吧tieba.baidu.com/p/33794

[3] 在寧波漢服協會中大家互稱xx子,沿用先秦傳統,譬如孔子,莊子,老子。這是對士的尊稱。

[4] 漢服復興者的自稱

PS:本文寫於三年前,現在情況變更已經很大。千帆過盡,吾往矣~


推薦閱讀:

離2016年藥學職稱考試只有56天,專業知識第五天學習
學習觀賞 代碼
體驗式教學,讓學生親身感知學習

TAG:社會現象 | 社交網路 | 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