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師比賽系列之五:精準度

咖啡師比賽系列之五:精準度

來自專欄咖啡的現在與未來4 人贊了文章

咖啡界流傳著一句話:集滿七台秤的人,必得天下!

哪七台秤?

一台秤左把手,第二台秤右把手,第三台秤左邊頭的濃縮咖啡重量,第四台秤右邊頭的濃縮咖啡重量,第五台秤創意咖啡食材,第六台......好的,我承認我編不下去了......

但,查老師在評了這麼多的比賽後,發現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秤越多的人,成績越好!

請注意啊,不是堆滿了秤就會贏,而是會用這麼多秤的人,是有追求、有想法的!

什麼追求?什麼想法?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電子秤到底能幫到我們什麼吧!

當我們今天要完美的烹調一塊冰鮮日本進口但馬和牛菲力(別問我怎麼取得的.....),而且這是你要為了你的求婚晚宴準備的牛排,搞砸了,你媽可能就得去人民廣場擺攤,所以你必須完美的烹調這一塊菲力,首先你要面對的兩大難題:鹹度、溫度

在搜尋了大量典籍,從Julia Child一直看到Timothy Ferriss的廚藝解構聖經,發現了,鹽的用量必須是牛排重量的0.5%。

未來可能的太座是嗜血的,阿不是,是喜歡3分熟,所以要想辦法讓肉中心溫度達到53度。

要做到這兩件事情,就必須要有

  1. 精密電子秤
  2. 溫度計

你會說,有必要這麼麻煩嗎?

查老師會說,如果你想要在這此生僅此一次的機會,控制品嘗者的預期,你就得這麼麻煩的去測量。除非你在上桌前先切下一塊肉,試吃了,再端上去,但前提是,你敢這樣做的話.......

咖啡呢?

研磨刻度、咖啡粉量、濃縮咖啡重量、時間,只要其中三個參數是相同的,原則上,咖啡的風味就會是你可以預期的!

不管在比賽當中,還是在日常門店,控制預期,一直都是一項難題。

————————

查老師算是跨了幾個時代變化的咖啡人,見證了手沖咖啡的變化,從一開始不使用溫度計,用勺子量取咖啡豆,用帶有刻度的玻璃壺目測萃取量;到後來使用電子溫度計,再到後來的溫控手沖壺,電子秤來量豆子以及水量。

為什麼我們會用上越來越多的可視化設備呢?

因為這樣的確定感,讓我們覺得,我可以重複做出我體驗過的產品,將我所知道的產品賣給消費者,我才能確保對方的體驗。

一個越簡單的產品,控制體驗感越容易,比如說冰可樂,只要讓可樂在冰箱里待足夠久的時間,客戶點可樂的時候,給他倒進加滿冰塊的杯子中,就可以拉~

這邊影響到可樂飲用感受的,有四個

  1. 冰箱的溫度
  2. 冷藏的時間
  3. 冰塊結實程度(冰塊化成冰的速度)
  4. 給不給吸管

前三個,影響的是飲用的溫度感受,最後一個,則會影響到飲用的香氣

所以,想要控制一杯可樂的飲用體驗,相對來說是簡單的!

但咖啡呢?

首先,要奉勸所有想要在家做意式咖啡、或者想要進入咖啡行業的朋友們,濃縮咖啡是這個世界上作難做的飲料,沒有之一!

如果要我認真的列舉,濃縮咖啡我大概可以舉出百來個影響因素!

所以,慎入啊~~~

但偏偏,以濃縮咖啡為基底的拿鐵、摩卡、焦糖瑪奇朵、卡布奇諾、澳白等等意式咖啡,又是點單率最高的飲品,所以,諸公們必須硬著頭皮上啊!

現實逼得我們不得不低頭,我們只好努力的把濃縮咖啡做好啰~

怎麼辦?

兩大法寶!

  1. 可控溫的咖啡機
  2. 電子秤

咖啡機嘛.....看老闆,雖說辣媽現在好像已經變成咖啡館標配,但我更喜歡黑鷹,因為可以單獨調控每個沖泡頭的溫度,調溫度也更快,設定的溫度也是真實的沖泡溫度~

好了我們回歸到本篇主題,電子秤!

濃縮咖啡的風味,雖說有上百個因素,但我們實際能夠掌握的,大概也就

  • 溫度
  • 研磨粗細
  • 咖啡粉用量
  • 濃縮咖啡萃取量

除了研磨粗細,四個當中的三個,以現在的科技,是可以馬上用儀器顯示

粉量如果有0.3g以上的差異,濃縮咖啡的流速就會有明顯的差異,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任何人可以精準的知道粉碗裡面是19.0g還是19.3g。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用秤呢?

濃縮咖啡萃取量,差異在2g,就開始喝得出差異,你能準確地「看」出杯中的濃縮量嗎?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用秤呢?

濃縮咖啡要好喝,重點在均衡感,而均衡感的重點,在於用正確的濃度,將好的風味物質,呈現給我們的舌頭。

當我們使用電子秤控制了咖啡粉的用量,以及濃縮咖啡的重量,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因為我們控制了咖啡的濃度!

你控制的因素越多,你也就越能預測咖啡的風味,你也才能知道,消費者喝到的味道,你也就控制了 消費者的預期!

我們也才能跟消費者做出更加有效的溝通!

推薦閱讀:

咖啡圈又來背鍋了!!!
澳洲咖啡師訪談錄(二)
SCA咖啡認證對於咖啡師來說,是否真的很重要?
彭于晏:我喜歡手沖咖啡的味道,這是追夢的感覺

TAG:咖啡師 | 咖啡製作 | 精品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