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前,需要知道的三點常識

增肌前,需要知道的三點常識

來自專欄古德體育25 人贊了文章

文丨古德體育李海峰

知肌才能增肌

我叫「肌肉」

肌肉作為人體中最大的器官之一,是人類生存、運動最主要的單元,人體的肌肉分為三類: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

其中心肌與平滑肌是非隨意肌,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為心臟及其他內臟、血管提供收縮的動力。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骨骼肌,即隨意肌,我們肢體產生的所有動作都是由骨骼肌收縮、放鬆,通過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腱拉動骨骼,在骨關節處產生運動而形成的。

產力源泉——肌肉!

肌肉是產生動作動力的源泉,從我們的咀嚼、吞咽、玩手機、包括你現在逐行的看這篇文章,眼球所產生的運動,都需要肌肉的支持。

除了最簡單、最基本的需求外,肌肉也是人體從事體育運動的物質基礎,強壯的肌肉使我們能夠跑的更快、跳的更高、舉的更重,更好的從事各項運動。

追求肌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讓你看起來有完美的線條、極致的身材!

除此之外,保持身體姿勢、維持代謝水平、輔助血液循環也是肌肉的重要功能。由此可見,肌肉對於人們的機體而言至關重要。而「增肌」幾乎是所有健身者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增?

增肌!增肌!

「增肌」不是肌肉數量的增加!

首先咱們先要了解,肌肉的「增長」其實就源於兩個字「適應」。成年人肌細胞的數量是一定的,有新的研究表明通過抗阻訓練會產生少量的肌細胞增加,但人體主要可實現的「增肌」方式是使肌肉的肌纖維肥大,從而達到圍度增加的效果,而非肌肉數量的增加。

何為肌肉的「適應」?

舉個栗子:「人們生活在世界各地,初到某地時就會產生「水土不服」的情況,而當地人卻沒有什麼感覺,並且生活的很舒適。」肌肉也是如此,長時間保持一種生活、運動狀態,肌肉便會適應環境,可以表現為:經常從事耐力訓練的人,肌肉線條修長;而經常進行抗阻訓練的人,肌肉飽滿,這就是肌肉在不同適應下的結果。

不同運動項目,肌肉外在差異較大

為什麼從事不同運動項目的人,肌肉的外表呈現較大差異?我們還要從肌纖維類型的角度來看,最常見的分類是將肌纖維分為兩大類,即:「I型肌纖維」(慢肌纖維)與「II型肌纖維」(快肌纖維)。在此大類下,肌纖維還可細分出很多類型,暫不贅述。

其中,「慢肌纖維」體積與力量較小,耐力與有氧代謝酵素活性較好;「快肌纖維」體積與力量較大,易疲勞,無氧代謝能量儲存較高。而通過抗阻訓練,增加肌肉的維度與體積,更多的就是「快肌纖維」的增長。

在單次抗阻訓練後,機體內的蛋白質會分解,進入恢復階段時,蛋白質再次合成,而通過我們反覆的訓練,蛋白質不斷「分解——合成」,大量的蛋白質積累使肌肉肥大,增加肌肉的橫截面面積,從而達到增肌效果。

肌肉纖維類型除了能夠指導增肌訓練,對於提高運動表現以及預防運動損傷來說,也很有參考意義。一般情況下,體表的發力肌群,多是「II型肌纖維」,而深層的維持身體姿勢、關節穩定肌群,多是「I型肌纖維」。

由此可見,在進行外周發力肌群訓練時,我們會選擇8~12RM的負荷,讓肌肉進行較快的收縮;而針對深層穩定肌群,我們會選擇較輕的負荷,進行20次以上偏耐力的訓練方式。

在抗阻訓練中,對於肌肉增長最主要的條件就是負荷重量、負荷次數與組間間歇。我們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不懂RM的力量訓練就是瞎練》進行詳細了解。

忽視碳水化合物等於白練

當一次合理、有效的訓練完成後,增肌的任務只能算是剛剛開始,在訓練過程中與訓練剛結束時,蛋白質的分解會達到高峰,而蛋白質的合成會在訓練結束後持續24~48小時。因此,我們若想提高增肌的效率,除了訓練本身外,更要重視充分休息與補充營養。

在補充營養時,大部分人過度關注蛋白質的攝入,而忽視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當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蛋白質會作為能量被消耗,而不會被用作肌肉的合成,這樣就影響了訓練效果。

無論需要的是肌肉維度、完美身材,還是想在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中有很好的運動表現,都需要具備基本的肌肉含量。

在核心控制與關節功能完備的前提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健美訓練的方式,針對肌肉進行孤立的刺激,使肌肉含量與力量達到一定的水平後,再通過複合型訓練的動作,去提高爆發力、靈敏和速度等運動素質,從而使肌肉能夠完美的服務於你所從事的運動。

肌肉的增長與力量的增加都需要時間,切勿急功近利!循序漸進,才是肌肉的正確打開方式。


推薦閱讀:

【健身肌情吧】《自重訓練 VS 負重訓練 _ 中文字幕》
乾貨 | 如何通過蹦床進行鍛煉?
從弱雞到肌霸,增肌就要看的最全攻略!
弱點才是力量之源 | 阿湯女神Laruga工作坊感悟
我的姐姐,是如何在42天里瘦了8斤!!

TAG:增肌 | 健身 | 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