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行乞興學:清代義丐武訓小記

行乞興學:清代義丐武訓小記

5 人贊了文章

作者:史遇春

行乞,在大多數中國人眼中,是難以接受的行為,也是被大多數中國人鄙棄的行為。

捐資興學,在這個世界上,不分民族、國別、文化,大約都被認為是高尚的事情,也是被人傳頌和讚揚的事情。

按照一般的慣性思維,行乞和興學是很難聯繫在一起的。

可是,在清代,就有這樣一位義丐,他靠乞討為生,把乞討來的錢物,省吃儉用,積攢起來,最後竟然捐助興辦了學校。他的義舉,不但為時人所稱賞,還被清廷所嘉獎,以至於流傳到後世時,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好人好事可以不厭其煩地重複講,一是要記住他們的高尚精神、二是要鼓勵急公好義之心,三是因為這種精神在大多數的時代中都相對缺乏。

這世間,榨多捐少而買名聲的,大有人在;這世間,蠅營狗苟獲益之後、冠冕堂皇做慈善者,大有人在;這世間,通過不正當手段斂財之後、一毛不拔還大言不慚者,大有人在;這世間,假慈善捐助之名行聚斂之實、甚至做禽獸勾當者,也不乏其人……

比起行乞興學的義舉來,不知各色人等,會做如何想?

當然,做不做慈善、捐不捐款項,都必須給予應有的尊重。

用言辭阻撓或者妨害他人慈善、捐款,用各種手段強迫別人慈善捐款,這兩種行為在實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違反基本道德的,都是不可取的。

下面,我們就看看這位行乞興學的清代傳奇人物。

這位義丐,名叫武訓。

《清史稿》卷四百九十九·列傳二百八十六·孝義三有武訓傳。

《清實錄宣統朝政紀》卷之十四中有載: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山東巡撫袁樹勛上奏清廷,說是,武訓樂善好施,清德宗光緒十四年(1888年)經朝廷批准,已經為他建立了牌坊,因為武訓的義舉非常感人、功績很高、造福很廣,所以,請求官方將他寫入歷史,為他立傳。

這是正史的資料,可作紀實的參考。

關於武訓,筆記《清稗類鈔·教育類》中的《武訓興學》一節,記述更為曲折動人,這裡,就依此為據,參考正史,仔細寫來,供大家一閱。

武訓是貧苦人家的孩子。

武訓的家中,沒有讀書人。

起初,武訓連一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

只知道他姓武,因為排行第七,所以,從小到大,認識他的人,都稱呼他為「武七」。

武七是堂邑人。

堂邑屬山東聊城東昌府。

生活在堂邑的武七,幼年時期,因為家庭貧困,無法活口,於是,他就流落在附近的村落之間,靠乞討活命。

等到年紀大一些,逐漸有了力氣,可以勞動幹活的時候,武七就常常為人家推磨拉繩。

雖然過的是窘迫的生活、做的是重累的粗活,但是,武七的心中,對書本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對讀書人有一種不自覺的敬仰。

曾經,武七也想擁有知識;

曾經,武七也想進入學堂。

那種想要識字的渴望,在武七看見其他孩童入學讀書時,使得他曾經尾隨其後,一路走向學堂。

可是,那些讀書的孩子們不懂事,發現武七之後,取笑他、奚落他;厭惡他、甚至是欺侮他,結果,武七連跟隨讀書的孩童走一小段路的勇氣,都被消磨掉了。

就因為這,武七發下宏願,計劃以後要廣泛地建立義學,讓那些沒有錢讀書的孩子,可以進入義學,免費識字讀書。

自此以後,有活可做的時候,武七就幫人家出力做事;沒活可乾的時候,武七就出去行乞討要。

不論是出苦力掙來的錢,還是行乞討要來的錢,武七都非常珍惜,不會浪費一分半文,全都積攢起來。

幾年之後,武七就攢了二百串錢。

有錢就容易引人注意。

武七的二百串錢,被同鄉一個狡猾奸詐的騙子給盯上了。

這世間,就有那麼一種人,專挑弱勢的人下手。因為,很多時候,對弱勢的人行兇,往往很少會被懲處,即使偶爾被懲處,常常也會輕輕帶過。

盯上武七的那個騙子,就是上述那種可惡可憎的人。

對武七的錢財垂涎之後,那位騙子欺哄武七說:

「聽說您身邊攢了一些錢。您把錢放在身邊,賺不到半點利息。沒有利息,錢財就算是白白地浪費了,實在是可惜啊!外面需要錢的人那麼多,您把錢放出去,收取利息,讓錢生錢。這種母生子、利滾利的方式運作起來,不用多久,您的錢就會多得花不完啦!」

武七原本就知道放利錢的事情,聽那位騙子這麼一說,他也很認同。

那個時候,放錢收利,是被容許的事情,再者,如果可以早點積累到一定數量的錢財,那麼,就可以早點開始武七興辦義學的計劃。

不過,武七聽言之後,還是有些為難地說道:

「您說的都對,這裡面的道理我也懂。但是,我沒有路子,我要把錢放給誰呢?誰又會從我這裡來貸錢呢?」

那位騙子聽武七這麼一說,心裡當然非常高興,他馬上就毛遂自薦道:

「只要您原意放錢出去,還怕沒路子嗎?這樣吧,只要您相信我,您就把錢交給我,我幫您放貸。我也知道,您攢點錢不容易。您放心,您的錢,我一分一文也不會拿您的。看您眼前的狀況,幫您,我就當是行善積德了。」

聽聽,說得多好聽啊,臉不發紅、心不快跳,這就是騙子的能耐、這就是騙子巧言令色的伎倆。

武七聽那位騙子這麼一說,他也是挺感動的。

武七老實本分、為人單純,他常常是以善心來度量他人的心思的。所以,對於騙子,他哪裡有心眼去設防呢?

出於信任,武七就把自己的二百串錢全都交給了那位騙子。

武七仍然過著艱苦的生活,繼續忙時作佣、閑市討要,捨不得花一分一文在自己的身上。

沒想到,那二百串錢到了騙子手上之後,騙子卷了錢,收入囊中。那位騙子欺負武七勢單力薄,死都不承認自己拿了武七的錢。

武七多年來積攢的錢財,就這麼忽然之間,化作了烏有。

武七也多次去向那位騙子索要自己的錢財。騙子昧了良心,怎麼都不承認。因為沒有文書字據,這個詐騙案件,最終就成了一樁無果的糾紛。

就因為這,武七非常氣憤,以至於氣憤到生了一場大病。

關於武七發願興學的事、以及他被人騙錢的事,在當地,也多有傳聞。

後來,武七的同鄉、歲貢生楊樹坊對武七的志願很是感佩、對他的遭遇也十分同情。

楊樹坊找到病中的武七,對他說道:

「您的志願很宏大,您的初心很真誠,可是,創辦義學,也不是赤手空拳就可以辦成的。這樣吧,只要您相信我,以後您有了錢,就把錢交給我,我幫您存著。我也是讀書人,還是歲貢生,我絕對不會辜負您,也不會貪占您的錢財。您不能再聽信那些壞人的話,辛辛苦苦積攢的錢財,白白被他們侵佔了,您不能一誤再誤了!」

雖然武七被人騙過,但是,他仍然對人保持了善心,以善心度量別人。

見楊樹坊一片真誠,武七對他也很是信任。

病癒之後,武七和以前一樣,閑時,就外出行乞;忙時,就幫人家做佣。

武七得到的錢財,都放心地交到楊樹坊跟前。

又過了好幾年,已經積攢有數百千串的錢了。這些錢,放在楊樹坊那裡,他一者為武七保管;再者,他將這些錢放出去,作為母錢,收著子息。因為利錢豐厚,所以,錢財增長的數量也很快。

楊樹坊對武七很是關心。

作為傳統的讀書人,楊樹坊覺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他認為,婚姻這樣的人生大事,武七也需要認真考慮。

於是,楊樹坊就勸武七說:

「籌資興學的事,需要從長計議。您也年紀不小了,眼下,為傳宗接代,您先處理個人的終生大事,娶妻生子為好!」

武七堅決認為,這樣不行,他回答楊樹坊道:

「我的志願,我一刻都不敢暫忘,我所積攢的這些錢,就是為了設立義學的,其他的事情,我是不會考慮的。」

楊樹坊力勸,武七始終不以自身的終生大事為意。

等到錢財積攢地差不多了,楊樹坊就開始和武七商量興辦義學的事情。

楊樹坊最初的提議,是將義學設立在本庄——武庄。

但是,武七對這一提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設立義學,本來就是為了救濟貧困的孩子,讓他們有書讀。貧困的人家,到處都有,義學設在本庄,似乎僅僅就是為了獨厚本庄,有涉私之嫌。

第二、設於本庄,可能會有姦邪的人對義學動心,如果他們借名目對義學進行侵蝕,到時候,鄉里鄉親的,事情恐難收場。

第三,可將義學設在柳林。

第四,柳林距離武庄有數里之遠,來回不會費多少功夫。

第五,柳林比武庄大,孩童也多。

聽了武七的意見之後,楊樹坊考慮了一下,覺得武七說得也很有道理。於是,兩人就議定,將義學設在柳林。

於是,就開始購置豐腴的田地,作為未來學校長期經營的經濟來源。然後,選擇優良的地段,動工建立學舍。

武七在附近村莊行乞,所以,附近的鄉民大都知道有武七其人。等到武七捐資建立義學的消息傳播開來之後,鄉民們都被他的義舉感動了:

一個行乞的人,竟然能夠省吃儉用,用積攢下來的錢財為鄉民的子弟讀書著想;一個行乞的人,竟然能夠如此慷慨好義,做出這樣的善舉,實在是難得,也真是不容易啊!

於是,在武七的感召下,附近村莊的人們,都紛紛解囊,進行捐助,促成義學的興辦。

良田的購置、學舍的建設,都只是義學興辦中的基本條件,義學興辦的重點在長期的經營。

義學興辦過程中,一邊做基本的準備工作,一邊又根據田產的情況,訂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比如說田地的管理、田地中出產糧食的租出收回、錢財的支出收進等等,全都訂定有合理嚴格的章程。

根據義學的發展情況,逐漸設了經學教習、蒙學教習。

蒙學的教習,由義學出面,聘請當地品學兼優的諸生來負責;經學的教習,也是由義學出面,聘請當地有名望的舉人來負責。

因為義學的資產相對充足,所以,對於聘請進來教習的塾師,束修都是非常豐隆的。而且,義學之中,十分禮遇塾師,禮節非常周到。

學生入學之日,武七會親自過來參加。

當日,武七會先向塾師叩頭,然後,一一拜過在義學讀書的生員童子。並且,還要擺下豐盛的宴席,請鄉間有學養的紳士陪塾師飲酒進食。塾師與鄉紳飲酒進食時,怎麼邀武七入席,他都不肯。他會一個人立在門外,平心靜氣地等待塾師用餐完畢。

塾師與鄉紳用餐完畢之後,武七才會進去,吃喝點桌上剩下的飯菜湯水。

有人問武七,為什麼要這樣。

武七會說:

「我是乞討為生的人,哪裡敢和塾師同坐啊?」

義學的書塾開課之後,武七會常常到書塾來看望這裡的情況。

有一天,武七來到書塾之後,看見塾師白天在睡覺。他就長跪在塾師的床前。跪了很久之後,塾師醒了,他發現武七跪在自己的床前,一下子就吃驚地爬了起來。因為這件事情,塾師從此以後,白天都不敢睡覺了,生怕這慷慨好義的人又跪在自己的床前默待。

有時候,武七到學校來看望時,發現學生不用功,嬉戲玩耍,他也會對學生長跪。學生們見武七如此,知道武七不易、也明白武七希望大家勤學向上的苦心,於是,就互相勸勉、互相告誡,不要浪費光陰,也不能辜負武七的一片深心。

據說,武七在行乞時,只要有樂善好施的人給他東西,無論人家給多給少,他都會叩頭答謝。答謝時,武七會喃喃念誦,說一些祈禱祝福的話語,雖然都是一些鄉村俚語,但是,他都能說得很是押韻。有人說,武七的祈禱祝福之語,有似天籟之音。

縣令聽說了武七的事迹之後,對他的義舉很是讚賞和感動,派人將武七召到了官署。來到官署之後,縣令問話時,武七閉口不答,給他吃的,他也不吃。無奈,縣令只好打發他走了。

武七的外形與打扮,也很奇特。

就說頭髮吧。

武七常常會蓄髮,他所蓄的頭髮有一握之多。武七蓄髮時,左邊蓄髮,就會把右邊的頭髮剃除;右邊蓄髮,則將左邊的頭髮剃掉。

再說長相身形吧。

武七的長相比較醜陋,他的身形也較為肥碩。就身材外貌看,武七也就是蠢蠢然鄉間的一位愚夫。

就是這樣的人,就是這個武七,卻做出了很多常人想不到、做不出的仁義事體來。

武七在行乞時,人家給他蒸餅,完整的,他就留下來賣掉,零碎的,他才拿來自己食用。賣掉的錢,他就積攢起來,注入義學。

在義學之中,人家請武七入座,他堅辭不可。有人讓他到明倫堂(設於古文廟、書院、太學、學宮的正殿,是讀書、講學、弘道、研究之所。)小憩,他就去了明倫堂。在明倫堂之中,他抬頭低頭、四處看來看去,看完之後,他又逡巡而出。

武七所設立的義學,從柳林開始,後來又在臨清、館陶等處興辦,總計有四所。

因為興學的義舉,遠近的人,都將武七呼作「武善人」。

官方為了旌表武七的勤苦與善義,給他起了個正式的名字「訓」,這才有了傳揚後世的武訓。

清德宗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武訓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武訓歿於臨清義塾的廊廡之下。據說,武訓病重時,聽見義學之中學生的朗朗誦讀之聲,他還會睜開眼睛笑一笑。

武訓去世之後,鄉里人因為他的義舉善行,就在柳林為他建立了祠堂,以表達對他的敬仰和懷念。

武訓死後,由大家計議,讓他的侄子接續其脈,供奉其祀。

除興辦義學之外,武訓還有其他義舉讓人感動。

同縣張陳氏,家貧,侍奉婆婆很是孝順,武訓贈給她田地,讓她用以孝養親人。

遇到孤老貧寒之人,武訓會伸以援手,說是借錢給他們,但是,他一輩子也未從向人家討要所「借」之財。

根據《清史稿·武訓傳》的記載,除本文開篇已經提及的山東巡撫上疏之外,之前的山東巡撫張曜也曾上疏,請求朝廷對武訓進行旌表。

行乞興學,武訓真是令人感佩啊!

(全文結束)


推薦閱讀:

我為什麼不可以愛中國?
通鑒中國1000年【第二卷】24.劉徹
1979年 你所不知道的大事 揚我國威 關於對越自衛反擊戰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