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教育方式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呢?

國外的教育方式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呢?

4 人贊了文章

國外的教育方式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呢?為什麼中國的小孩子上學這麼辛苦呢?

最近訪問了一位在澳洲居住多年的朋友,從澳洲角度老姚來說說國外的教育方式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有哪些不同。

澳洲小學跟中國小學有哪些區別?

在中國,小學減負的口號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但成效卻一般,小孩子們每天規規矩矩地背著小手,一堂課接著一堂課地天天坐在教室里聽老師灌輸各類知識,放學回到家還要完成各個學科的海量作業。大考小考期中期末考試更是深深刻入教學大綱的骨髓中,升學和評判一個學生好與壞,全憑這些所謂的成績。

對於這種傳統的中國式小學教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磚家們都說這些是中國基礎教育的「根基」,我覺得對也不對,咳,為什麼呢?因為在了解澳洲小學教育後,感覺似乎澳式教育更加科學有效些……

澳洲的小學沒有教學大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教科書,秉承不留作業、不考試的優良傳統,讓孩子在該玩耍的年紀逐漸學習和進步。就算有作業,也不是我們中國人概念中每天數學語文的抄抄寫寫算來算去,外加各種做不完的同步練習。澳洲的作業形式千奇百怪,比如寫一篇關於自己國家文化的大作文(為此小朋友需要去圖書館查閱各種圖書和錄像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小學生主動去研究事物的積極性),再比如某天上課的內容就是拿著紙筆去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觀察記錄。上課也是各種發散思維,有問題可以立刻詢問老師,教室里的座位也很隨意,學生圍著老師坐一圈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澳洲的中學教育並不那麼輕鬆

通常中國人對西方教育的印象是老師幾乎不管學生,上學毫無壓力。而且上一段我們說過澳洲小學教育十分輕鬆,小孩子幾乎沒有作業和考試壓力,學校更多的是鼓勵小學生們養成自主探索研究的好習慣。

那麼澳洲的教育是不是永遠都這麼輕鬆+愉快呢?

答案是:NO!!

雖然澳洲小學正兒八經的考試和作業少之又少,但是小學畢業,步入中學後,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各種考試撲面而來,所以說,天下學生一般苦啊……

但是好在,澳洲的考試並不是「一考定終生」。以澳洲的精英中學的入學考試為例:

悉尼總共有17所精英中學。每年悉尼的高考排名榜上,幾乎都是精英中學包攬前十名,由此可見精英中學的整體實力。精英中學每年提供將近5000個名額,大概占學生總數的10%。比如,2014年新州有13930名考生報名參加,而錄取名額僅為4188。

入學考試內容

  1. 數學、綜合能力和閱讀考試(各40分鐘,全部選擇題)
  2. 寫作測驗(20分鐘)
  3. 學生需要回答有關編碼、圖案、百分比和文字解釋方面的問題。綜合能力測驗部份難度較高,要在40分鐘里答完60個問題。

雖然這樣的升學考試和中國很相似,不過,入學考試的成績只佔錄取參考總成績的一部分。考試的結果將和學校平時的英語和數學的評估成績一起,組成學生的檔案成績,而這才是決定學生是否能獲讀精英課程的最關鍵的考量因素。

成功考上中學後,還要迎接期中考和期末考。所幸學期考試同樣不是一考定終身,每一科的總成績以平時作業和小測驗佔40%,大考佔60%來計算。

澳洲中學課程的多樣化

必修基礎課:英語,數學,科學,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生理衛生。

選修課:經濟,會計,戲劇,電影製作等。一門技術課(不同學校的這門課各不相同。有的是烹飪課,有的是木工,有的是裁縫)、外語(常見的有德語,拉丁語,法語,希伯來語,日語,中文)。讀到Year 9時會有一些新增選修課程:經濟,會計,戲劇,電影製作等。

這裡特別要提一下體育課。在澳洲上中學,體育課有各式各樣的項目供學生選擇(想想自己在天朝上過的那些單一的體育課,真是眼淚都要流下來)。

澳洲學校的體育課通常有帆船,花劍,水球,網球,射擊,龍舟,籃球,排球,橄欖球,足球等。每周會有規定的時間來練習自己選擇的項目。學校之間會有比賽。如果特別感興趣可以加入俱樂部,比如游泳俱樂部經常在奧林匹克游泳館舉行小規模比賽,裁判、賽道一應俱全,十分專業,參加的都是初中和高中學生,從自由泳、蛙泳、仰泳到蝶泳,各個游得像模像樣!感覺每個孩子都很開心享受這個過程。

音樂方面,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樂隊。常見的有軍樂隊,交響樂隊,玄樂隊,管樂隊,爵士樂隊,合唱團。只要你學樂器,至少能進一個樂隊。每周排練一次。基本上都是學校雇音樂教師來學校教授樂器,學費自付。

除此之外,學生還能體驗很多社區服務項目,比如去臨近小學當助教、去社區做勞動等等。

關於澳洲高考

等到澳洲的學生上到Year 12時,無論你上的是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都要面臨高考。

最終決定高中畢業成績的考試有4次,最後一次的綜合高考成績叫做ATRA (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這同時也是大學錄取的成績。

不過!還是那句話,不是一考定終身!!Year 12年總共會有4次考試,除了最後一次全國高考,前三次考試成績佔總成績50%,最後那一次考試(通常被稱為澳洲會考)佔50%。所以如果你哪次考試時肚子痛或者沒睡好,完全不是問題,下次考好點把分數拉上來就可以了啊。

澳洲高考不分文理,不統一科目,學生自主選出5-6門課參加考試。聽上去是不是很合理?

再來說說高考科目總共多少種,講出來真是嚇死人,100種……你可以從裡面挑出來你最拿手的6個科目,不過除了每個學校都有的基礎科目外,一個學校最多也就提供幾十種科目。

下面是一些科目:

  1. 英語:普通英語,高級英語(1),高級英語(2),基礎英語,英語作為第二語言
  2. 數學:基礎數學,普通數學,高級數學(1),高級數學(2)(學生可以任選上面一種參加考試,按照難度等級不同,通過「加權換算」後的成績也是不同的,難度越高成績越高)
  3. 科學類:化學,物理,生物,地球與環境可持續性,高級科學
  4. 人類社會與環境類:澳洲土著研究,古代史,商務,經濟,地理,高級歷史,法律,現代歷史,社會與文化,宗教學習
  5. 藝術類:舞蹈,戲劇,音樂1,音樂2,視覺藝術
  6. 科技類:農業,設計與科技,工程學習,食品科技,工業科技,信息處理與科技,軟體設計與開發,布料設計
  7. 語言:包括中文,日文,法語,希臘語,拉丁語等60種科目

通常在Year 11的時候,學生就會選好自己高考的科目,然後專攻這幾門就可以了,一直到Year 12都是只學習這幾個學科。

澳洲Naplan全國聯考

澳洲除了高考外,還有另外一種全國性考試比較重要,即Naplan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 Literacy and Numeracy) 全國讀寫計算能力評估計劃。

這個全國性的考試是從2008年開始實施的,考察對象為Year 3、5、7、9年級的學生,貫穿小學和初中。其目的是想要通過這個考試,把全國基礎教育統一起來。這一舉措可謂十分明智,因為通過考試,各個州的教育水平、每個學校的教學質量直至具體學生的學習狀況,都能有個橫向縱向的考核成績。比如收到成績單後,粑粑麻麻們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各項能力在班級中的排名,所在學校在全州的排名等等。

考核內容:

  1. Reading 閱讀
  2. Writing 寫作
  3. 語言應用常規 Language Conventions(Spelling&Grammar&Punctuation)
  4. 計算 Numeracy

3年級和5年級會安排4項測試:寫作、閱讀、計算和語言表達習慣測試,其中包括拼寫、語法和標點。

7年級和9年級有5個測試:包含兩部分計算能力評估,一個測試禁止使用計算器,另一個測試允許使用計算器。

考完之後,會出兩份成績報告:

  1. Student Report:是由聯邦教育部出的,列出了學生的五門分科的具體成績,分別是Reading, Writing, Spelling, Grammar/Punctuation & Numeracy。
  2. Additional Student Report:是由州政府的教育部出的,列出了學生五門分科的成績的具體明細,你可以知道孩子在那道題做錯了,還可以知道每道題全國的答對率是多少。

總的來說,naplan類似一個階段性的全國考試,它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與全國同年級學生平均成績的對比情況。

澳洲教育總結

縱觀澳洲基礎教育,考試壓力不大的時候側重於發展孩子的自主學習精神,給家長和孩子更多的空間探索未知的領域。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開始注重基礎能力的考核。等打好基礎後,開始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的科目進行具體科目的學習。由此看來,澳洲的教育制度還是非常合理的,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掘孩子們的潛力,並讓他們獨立自主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推薦閱讀:

教育的意義,真的不是讓孩子乖巧就好
教育孩子,成績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家教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7大問題,家長一定要仔細看!
天壹教育-告訴你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他還小,不懂事」:熊孩子背後,總有熊家長

TAG:教育方式 | 國外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