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喵行為 | 如何理解貓咪的情緒

喵行為 | 如何理解貓咪的情緒

來自專欄香草家的貓咪日記2 人贊了文章

如何理解貓咪的情緒??

正文開始之前,先羅里吧嗦說幾句,本文基於Pankseep與M Zellner的動物行為研究文獻以及《貓行為健康和福利》,較為古早,貼出來提供一種理解主子的思路。其實如何去「理解」本來就是一種較為主觀的看法,我貼出提供理解的其中一種方法,歡迎兼聽和討論(換句話說:有話好好說,別和我撕,我是一個996的倔強00後,真的很忙的,你要實在覺得這套理論無稽,就當一樂吧)。

一、反射+個性=貓的情緒??

很多喵喵主人在長期的相處中逐漸地了解了自己貓咪的行為、習慣甚至叫聲,能夠從貓咪不同的叫聲中讀取貓咪想要表達的情緒。在和貓家長討論的過程中,大部分自家的貓咪都是「擬人化」的加入了許多主觀描述,比如「我帶他去做絕育,結果他就恨我了」;「我家貓最喜歡布丁,看到布丁開心的要命」。今天並不是討論這種理解方式存在謬誤,相反,同樣作為一個貓咪主人,我認為這其實是主人即使沒有通過系統的梳理,也能夠通過長期以來的觀察和相處去理解自己的貓咪,一般都是細心的主人才會有這樣的體驗。

那麼貓是否真的像人一樣擁有著「愛恨情仇」等等複雜的情緒呢?其實在這方面研究領域真的不是特別豐富,已有的結論也都距現在幾十年,我基本套用了一下,大框架還能對的上,所以進行總結,提供給貓爸貓媽參考。至於貓咪是否擁有著像人一樣複雜的「愛恨情仇」這一點,我想說其實這些感情原本也是人類給予這些情緒的主觀定義,當然你也可以把貓咪的A行為定義為喜愛,把B行為定義為恨,這都沒有任何問題。所以主觀上來說,可以認為是有。

那麼科學的來講呢?其實人類的「情感」更多數的是對於外界或者內界的一些刺激,帶來了一些神經傳導物質方面的變化,從而使得人類擁有了種類繁多的「情緒體驗」。科學上,截止目前的研究認為貓咪的這種體驗系統和人類還是有巨大區別的(也許有類同之處,只是這部分的研究可供參考的數目的確不多,也許後期會有更為細緻的研究發展),具體的來說比起人類豐富的情感系統,喵喵的情緒更像是一個簡單的簡化處理器,擁有的刺激-情緒系統更貼近於原始的本能反應,比如「捕獵行為」、「跟蹤行為」等等。同時由於不同的經驗積累形成了多樣化的反射(也就是俗話說的「個性」),這些基礎之上的多樣化行為和共同的八大系統一起構成了貓咪所謂的「情緒」。

二、貓咪的八大系統解讀

Pankseep將貓咪的激勵-情緒系統劃分為八大系統,分別是:需求系統、挫折系統、恐懼-焦慮系統、疼痛系統、恐慌-悲傷系統、護理系統、心欲系統和社交遊戲系統。

  1. 需求系統

需求系統可能是貓咪的主要系統,基礎的生存慾望(食物、水、安定舒適的環境)等都屬於該系統。同時該系統也是貓咪時時刻刻看起來都很「好奇」的原因。迫於這些生存慾望的驅使,貓咪本能中對於世界存在著一定的探索性,並發現食物、水、舒適的環境等,而當貓咪的吃喝環境需求均滿足了之後,貓咪看起來會對世界的「好奇」減輕了許多,也是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貓咪「喜歡」自己,其實是將需求系統和「愉悅」划了等號,給予了貓咪一層擬人的定義。

如果試著從貓咪的角度來理解,主人長期給予食物會形成條件反射,如果貓咪感覺到了食物需求就會尋求「食物的源頭」也就是主人(剛到來的可能就會自己發揮探索本能發現食物),從而造成了主人看來的貓咪親昵撒撒嬌要吃的這種情況。同理,貓咪吃飽喝足理毛後休息了,剛睡醒也會跑來求摸摸,一樣是貓咪方發起的「需求」使主人來解決。所以在人和貓的地位中,各位家長總是戲稱喵喵喂「主子」,也不算是沒有科學依據。

2. 挫折系統

這個系統也比較多見,說個最多的就是ABC三隻貓的動圖,相信很多人都看過。A貓打了B貓一下,B貓很不爽,呆了半天忽然打了C貓一下,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挫折系統的體現,有些文獻裡面也會將它稱呼為「挫折轉移」。定義上講「挫折系統會嘗試縮減一隻動物的活動自由度,會整合失敗的個體意義,包括無法滿足預期、獲得資源或保留控制」。所以,如果一隻貓由於達不到/得不到想要的預期而感受到煩躁時(挫折出現),可能會採取主動策略來緩解挫折情緒,如撲咬夠得到的東西(比如主人的腳跟)。

這也是為什麼逗貓棒不要打貓,翹鬍子了要適當的假裝讓貓「抓住」逗貓棒,從而減少挫折感,也減少了貓咪的壓力來源。同時少用無法實物化的,讓貓咪能抓到的「激光燈」,一直奔跑而抓不到反而會加重貓咪的挫折情緒。談到這裡順便簡單講一下逗貓棒的用法,其實逗貓棒不是讓貓咪在屋子裡跑來跑去,而是用逗貓棒模擬獵物動向(比如蠕動、靜止、忽然加速躲進掩體等),激發貓咪的狩獵本能,使貓咪變得不那麼「無聊」,所以在逗貓的過程中一定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不要一直在高空搖擺挑逗不讓貓咪接觸到),如果已經顯著有了挫折壓力(翹鬍子、飛機耳、厭煩吼等),就讓貓咪「捕捉」到並「玩弄獵物」,然後失去興趣後回收逗貓棒。

3. 恐懼-焦慮系統

這個系統很容易識別,如果沒見過的帶貓咪打一次肌肉注射估計就。。。

其實恐懼-焦慮系統大多數和「環境」有關,有種最為常見的系統應用估計各位家長都見過,就是傳說中的「應激」,這其實就是輕度的恐懼焦慮系統,會導致貓咪抑制行為反應,採用躲避策略。同樣的,貓咪很討厭去的地方(比如洗澡的水池),在往洗澡的路上,相同的刺激讓他想起了曾經擁有的恐懼焦慮情緒,使得貓咪逃走,也是很常見的系統應用。在貓咪已經顯著焦慮不安的時候,貓咪展現出攻擊性的可能就會更強烈。同樣的,緩解這種焦慮行為,作為貓家長要尋找貓咪會感覺十分舒適的物件,也許是一件帶有他氣味的小毯子,也許是他鐘愛的布偶,也許是喜愛的逗貓棒,甚至可能是超級喜愛的零食,在貓咪明顯出現恐懼焦慮反應的時候使用這些緩和貓咪對環境帶來的壓力。

4. 疼痛系統&性慾系統

這個太常見太過於通俗了,就不展開敘述了。大意是貓咪面對已發生或者潛在的組織損傷的相關環境刺激,會激發。

5. 護理系統

這個系統主要來自於母貓,是為了激勵母貓在後代上投入時間和能量,在母貓和幼貓之間建立一種鏈接(家長可能稱呼為「母愛」)。在懷孕或哺乳時期,一系列的激素變化(雌激素、催乳素和催產素)通常情況下會激發這個系統,以使得大部分的母貓(尤其是有過生育經驗的)會本能地持續照顧幼貓,並照顧很長一段時間,在幼貓有任何需求時第一時間給予滿足(相當於後期貓家長的角色)。

6. 社交遊戲系統

這個系統應該也是各位家長非常熟悉的系統。並且這部分其實和談到的第一點分不開,社交遊戲其實也是屬於需求的一種(講道理我也不懂為啥單獨分開??,從激素上來看需求系統的控制激素是多巴胺、谷胺酸鹽、阿片類;社交遊戲系統是谷胺酸鹽、阿片類和乙醯膽鹼,的確有些區別,但也有重合)。援引書上的解釋是,當幼貓與父母或者相互玩耍時,就會激發該系統,該系統帶來的是「社交遊戲」,而需求系統帶來的是「實物遊戲」。換句話說,該系統帶來的玩耍是有限度的社交性的玩耍,比如不用真的力氣咬、拿等。如果貓咪在玩耍中力度控制有問題,很可能是缺乏了社會化階段,導致該系統沒被順利激發或和「實物遊戲」無法分開。

7. 恐慌-悲傷系統

最後再來談一談恐慌-悲傷系統,很多人聯想到的可能是人類的「悲傷」感情,其實有一點點微妙的區別,說一個最簡單的表現——剛出生的幼貓不小心離窩後大聲尖叫,也就是貓家長理解的「哭喊找媽媽」。相對來說,成貓很少會激發這個系統。如果你的貓咪從幼貓時期一直和你在一起,那麼有較大可能依舊保持著幼貓心態,會時常用到恐慌-悲傷系統。比如我家小香草,會發出一種特定的很大的聲音四處尋找我,得到回應後會豎著尾巴朝我奔來,這就是典型的離別恐慌的幼貓心態。如果你的貓咪也這樣,恭喜你,大概率把你當媽媽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八個系統並不是互斥狀態,而是一種行為很可能會激發多個系統。理解了貓咪情緒的作用機制,同時根據最為簡單的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實際上貓咪一樣存在很強的可訓練性(比如我家貓記得最牢的兩個指令「吃飯飯」和「不行」),這點有空下篇再說吧,本篇有點太長了。

三、小結

最後,按照慣例來複習一下本篇的內容:

本篇先是從「激勵-情感」的角度剖析了貓咪的情緒系統主要有「本能反應和多樣化反射」兩個部分構成,從而形成了貓咪的「情緒」,之後援引了八項系統劃分理論,一項一項進行深度剖析。

通過這些系統理論結合平時的經驗,也許你的貓咪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複雜,學著用貓咪的思路、貓咪的行為去溝通,也許對提高你和貓咪的溝通交流有一定的好處。

午後通信

公眾號:gogotsusin

自己養喵喵的學習總結,希望能夠幫到喵爸喵媽們


推薦閱讀:

蘇貓無人超市,這麼做零售你肯定沒見過
房子是租來的 但生活不是 貓叔貓嬸都在家
小橘貓飛千里到新家,家裡的老貓們瘋了
刷臉進、掃碼出, 蘇貓無人超市賣到斷貨
貓主子的秋季投喂指南

TAG: | 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