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期,來錢快的綜藝行業也要被限酬了?

藝人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期,來錢快的綜藝行業也要被限酬了?

對於「限酬令」,關注影視行業的人自然都不陌生。近兩年,業內對於明星片酬的問題愈加重視,尤其是天價片酬和崔永元「陰陽合同」的不斷發酵之後,不僅相關部門接連印發各類通知、規則等,要求加強相關問題的治理,國內三大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也於8月份聯合發布了一則抑制不合理片酬的聲明,獲得諸多從業者的大力支持。

不過,不管是行業協會的指導意見,還是廣電總局的三令五申,甚至是從業者的發聲,針對明星限酬的問題始終是聚焦於影視行業。因此,在「限酬令」最早提出來的時候,就曾有業內人士調侃,就算限了拍戲的片酬,明星還不是可以通過綜藝節目賺回來,而且更快更輕鬆。

但眼下,這條「路」眼看也要被堵上了。近日,據新浪娛樂報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接下來將嚴控綜藝節目藝人的片酬,每期節目藝人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常駐嘉賓一季節目下來的片酬不能超過1000萬。」

超一線明星一季節目片酬或高達8000萬元,綜藝比影視劇來錢多還快?

事實上,隨著近幾年綜藝市場,尤其是網路綜藝市場的發展,同影視行業相比,明星參加綜藝節目的片酬同樣不容小覷。據藝恩發布的《2017中國網路綜藝市場白皮書》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網路綜藝的作品數目逐年增長,從96部增長至159部。

與此同時,電視綜藝為了搶奪用戶和市場份額,也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據《2017年騰訊娛樂白皮書·綜藝篇》顯示,2017年省級衛視周末晚間檔季播綜藝共105檔,數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在2017年度衛視季播綜藝收視率TOP10中,包括《奔跑吧》、《王牌對王牌2》、《跨界歌王2》、《嚮往的生活》、《歌手》等在內的大半節目,無一不是需要大量明星參與的。

在此情況下,同影視行業一樣,因為「僧多粥少」,明星參與綜藝節目的片酬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此前,網上曾流傳一份明星綜藝片酬的劃分情況:

S級:也就是超一線,綜藝片酬每期500萬元以上,參加一季10到13期的綜藝節目,一季片酬為5000萬元到8000萬元不等;

A級:也就是一線,等同於兩個廣告代言,2000萬元左右;

二線:一季幾百萬元;

其他:一季幾十萬元。

據此說法,超一線明星拍攝一季綜藝節目的片酬相當於拍攝一部完整的電視劇。此前曾有媒體報道,范冰冰拍攝真人秀《極速前進2》、《挑戰者聯盟》的報價是6000萬/季,黃渤拍攝《極限挑戰》的片酬是4800萬/季,劉燁、鄧紫棋、蔡依林、郭富城等參加綜藝節目的片酬也均超過2000萬。

雖然這些傳聞均未得到證實,但藝人袁立在跟綜藝節目《我不是演員》「開撕」時,曾在微博親自承認,參加一期節目拿到的片酬為稅後80萬元,錄製時間為一天。這意味著,上述明星綜藝節目片酬的劃分情況和明星的高片酬並不是空穴來風。

如若真如此,綜藝行業的片酬問題較影視行業而言,有過之無不及。雖然目前市場上關於明星的影視片酬問題爆料諸多,但好在一些影視公司的年報披露出了準確的數據。

以正在熱播的《如懿傳》為例,據新麗傳媒招股書顯示,周迅、霍建華的總片酬分別為5350萬元和5071.7萬元,單集片酬分別約為61萬元和58萬元;而據華策2017年年報顯示,陳坤和倪妮拍攝《天盛長歌》的總片酬分別為6900萬元和9800萬元,以該劇初始定檔的70集計算,兩人的單集片酬分別約為98萬元和140萬元;據嘉行傳媒2017年年報顯示,楊冪拍攝《談判官》的總片酬為3424萬元,單集片酬約為79萬元……

不過鑒於影視劇和綜藝節目的規格和體量大不相同,按集比較,似乎對綜藝節目不太公平,按天計算似乎更有可比性。但由此來看,綜藝節目的錢似乎也是更好賺。《如懿傳》導演汪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周迅、霍建華拍這部劇差不多用了9個月,每天的片酬還不到20萬元;據介紹,《天盛長歌》中兩位主演的拍攝周期也達7個月,每天的片酬也沒超過50萬元……

反觀綜藝節目,一季節目多為10-13集,每集的拍攝時間約為2-3天,拍攝總時間至多為40天左右。這意味著,超一線的明星參與錄製綜藝節目,一天就可以輕鬆入賬數百萬元;一線明星的的綜藝節目片酬最低也有50萬元/天。就是像網傳的那樣「每期節目藝人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常駐嘉賓一季節目下來的片酬不能超過1000萬」來看,也依舊是個不小的數目。

但與影視行業一樣的是,製作費用朝明星的過度傾斜,導致真正用於節目製作的費用大幅降低,作品質量難以保證。此外,就算是重金請來的明星,也無法帶來可觀的收視率,《王牌對王牌》、《奔跑吧》等收視率逐季下跌,《幻樂之城》花了上億請來天后王菲坐鎮,上線兩個月的總播放量也僅有11億左右……

要知道,藝人的收視帶動率跟片酬並不是完全掛鉤。據爆料,韓國綜藝大神拍攝《Running man》的片酬在6萬元/集,今年才翻到17萬元/集,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市場號召力。而同樣是跑男,鄧超一集片酬據傳是100萬元,還是友情價。如此一來,中國做不出好的綜藝,甚至是買了外國模式,收視也每況愈下,不是沒有原因,而限酬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傳綜藝「限酬令」即將出台,同質化、缺乏創意的節目終於要被淘汰了?

值得一提的事,綜藝節目的片酬和影視拍攝的片酬其實是一脈相承的,近些年不少明星憑藉綜藝節目走紅,從而帶動影視片酬的提升,反之亦然。為此,「限酬令」要想落實,「燒」到綜藝行業只是早晚的事。

8月初,在Q2財報發布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現在愛奇藝的成本中,內容成本是最大的,主要有兩項,一項是劇,一項是綜藝節目。綜藝節目,廣電總局在片酬方面已經給了一些指導意見。 這些指導意見主要涉及演員片酬的限制,電視行業和互聯網視頻行業也已經開始執行。」

而在10天後,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製作公司,共同發布《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首次明確了演員的最高片酬限額,即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此前,針對明星的高片酬現象,相關部門也一直都有管控,但直到今年才出現了影視行業各方共同抑制不合理片酬的現象。只是,「限酬令」真的能改變國內綜藝行業的現狀么?

可以看到,除了是明星片酬擠壓節目製作資金外,缺乏創意、節目嚴重同質化才是綜藝行業的惡疾。數據顯示,自2013年《爸爸去哪兒》爆紅以來,親子真人秀、引進韓國綜藝版權等類型的綜藝節目數量驚人,其中僅2014年,就至少有24家省級衛視開播了親子真人秀,「引進」的韓國綜藝節目更是數不勝數。

但之後「限娃令」、「限模令」等出台後,大批的綜藝節目被快速淘汰。為了應對,不少節目選擇更改節目模式、添加素人等,但對節目收視率的影響也很大。比如《我們來了》雖然每季節目的嘉賓都花費了很多心思,但收視率就是一季不如一季,尤其是去年加入多位素人嘉賓後,熱度和話題度都遠不如從前。與此同時,《想想辦法吧!爸爸》、《爸爸去哪兒第六季》等親子真人秀,雖早已進行了拍攝,但播出日期卻雙雙延期,至今仍未定檔。

而在今年上半年,衛視綜藝中的「王牌」,如《歌手》、《王牌對王牌》、《奔跑吧》、《中國好聲音》等「綜N代」收視均不理想。反觀網綜,則題材愈加多樣化,在戶外真人秀、脫口秀、喜劇、音樂等之外,開闢了街舞、偶像選秀、機器人、冒險等題材,製作成本的提升,也多用於節目本身,招商能力、播放量和熱度等自然很可觀。

也就是說;「限酬令」對於影視、綜藝行業的正向發展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但不能希冀於由此解決行業存在的所有問題。誠如,三大視頻網站、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的《聯合聲明》發布後,編劇宋方金所言,「不能把市場的問題全部歸結於演員片酬上,不能認為限制了片酬,市場就繁榮了,好作品就回歸了。天價片酬是怎麼達到天價的?天價是誰哄抬起來的?發出聲明中的某些製片公司不正是高片酬的始作俑者嗎?探究這些問題的根源才有助於真正解決問題。」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推薦閱讀:

實例解讀最強限綜令:各大平台多檔綜藝下架,虧損超過100億!
楊超越與眼淚
易烊千璽、張藝興接連爆撕逼,綜藝道歉是炒作還是遛粉?
致所有楊超越的黑粉,楊超越終將閃耀
完美孕期,斯利安帶你上綜藝!

TAG:綜藝 | 明星 | 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