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海上鬥風浪!實拍,漁民辛苦出海一天能有多少收穫.......

海上鬥風浪!實拍,漁民辛苦出海一天能有多少收穫.......

3 人贊了文章

俗話說:「寧上山,莫下海」,大意是說下海捕魚比上山打獵更危險,海里的危險遠要比人想像的大得多。9月是開海季,凌晨2點的碼頭,漁船陸續出海……

漁民老王是一名有9年海齡的漁民。一開始自己給其他船東打工,慢慢積攢出來一些錢,買了一條排水量10噸左右的小漁船,去年剛剛換了這艘排水量40多噸的漁船。

凌晨3點,潮水漲到一定高度,外碼頭的漁船陸續發動馬達離港。漁民老王鑽進發動機艙,圍著發動機仔細看了一圈後,才返回駕駛艙發動馬達。他說:漁船出海第一怕就是發動機出故障。漁船如果在海上失去動力找拖船可不容易,等拖船到了,故障船早就飄得無影無蹤了,所以人在船在,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會棄船。

經過2個多小時的航行,清晨5點半,漁船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海域,漁民老王的眼神中透出一絲疲憊。他在床板上稍微一坐,便跟船員董師傅準備撒第一網。「打漁是個看天吃飯的活,今天是開海第一天,按理來說應該會有好收成。」

第一網撒下後,漁船以3節的時速往東南方向行駛,大約要過2個小時後才能收網,此時只能耐心等待。調整好拖網航向,漁民老王拿出一個干火燒,打開一瓶這礦泉水,匆匆忙忙吃完了簡單的早飯。

突然船身猛烈地晃動起來,漁民老王趕緊到船舷兩側查看情況。這次出海,漁民老王最擔心的就是漁網損壞,「今年春天拖網作業,遇到海底礁石,直接損壞了兩條新漁網,一條1000多元的新漁網直接報廢,另一條找人修補花了320元,每次還搭上將近1000元的柴油錢,還有人工費。」漁民老王苦笑著說,默默地看著船尾的拖繩。

早上7點半,漁民老王跟船員董師傅開始收第一網。大約用了15分鐘才把第一網魚蝦吊上甲板。「這一網收成不錯,得有個800來斤。漁網沒事,馬上再下一網試試。」說著漁民老王招呼董師傅,一起把剛剛收上來的漁網再放回海里。

經過3個小時的分揀,第一網的魚蝦還沒有分揀完,第二網就要收網了。漁民老王說:像皮皮蝦這樣的海鮮不能在漁網裡待很長時間,超過2個小時就會陸續死亡,上岸後賣不上好價錢。第二網收網,打上來的魚蝦在400斤左右,相比第一網幾乎少了一半。今天過節,夠本有點賺頭就收吧。老王用對講機聯繫另外一條船上的船長。調整好返航航向,來到甲板上和董師傅一起繼續分揀魚蝦。

下午1點,此時正是一天的最低潮。漁民老王先把船開到港口錨地,不一會兒小舢板船靠上船舷,開始分批把已經分揀出的魚蝦運到岸邊的市場上去。經過一個多小時地分揀,下午2點半魚蝦分揀完畢,漁民老王開始準備做午飯。「今天撈上來的螃蟹都很肥,估計能賣個五十到六十元一斤。」漁民老王高興地說。

下午4點,潮水漲到一定高度,漁民老王把船駛回碼頭停靠。晚上7點左右他還要回到漁船上睡覺。

次日凌晨2點鐘,老王又起床開始為新一天的出海打漁做準備了……

推薦閱讀:

台以「越界」為由扣押大陸漁船 15名漁民遭捕
11名中國漁民今日將在菲受審 刑期最長達20年
漁民心聲:出海危險,漁民面臨進退兩難的選擇!

TAG:漁民 | 海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