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人淡忘的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古饒鎮草廟村

被人淡忘的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古饒鎮草廟村

被人淡忘的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古饒鎮草廟村

  70年前,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在淮北地區打響,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所發生的一切都消失在歷史的天空,在人們的記憶里慢慢淡忘,唯有那些保存下來的舊址,還能喚醒沉睡的記憶。作為淮海戰役指揮部的臨渙文昌宮,小李家和蔡窪等紅色教育基地搞得紅紅火火,吸引了大量的遊人去參觀。粟裕華東野戰軍指揮部曾進駐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的草廟村,因種種原因,人們似乎已經淡忘了這裡曾是中國革命史上一處重要節點,顯得落寞寂寥。

  1948年11月28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下令徐州駐軍第2、第13、第16三個兵團放棄徐州向江南撤退,11月30日由徐州剿匪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30萬徐州守軍,開始向西南逃竄。華東野戰軍奮起追擊、攔截。最終於12月4日把敵人包圍在永城東北陳官莊地區予以殲滅。

  為便於指揮追擊逃敵,12月2日,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從宿縣時村以西大張家進駐今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草廟(時稱草廟圩子、草廟孜)。粟裕率領的華野指揮部在草廟住了三天三夜,在昏暗的燈光下,粟裕苦思冥想,運籌帷幄,發出了一道道重要電文,對整個淮海戰役的勝利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草廟圩子除了是華野指揮部外,還是後方醫院,條件比較好。粟裕指揮部設在草廟村一張姓大地主的宅院,張家其規模不比四川劉文彩家院小,令人震驚。現在僅遺留下兩排房子,破敗不堪,部隊當時飲用的一口老井,用過的石碾至今還在。當地很多人卻不知道這裡曾是粟裕華野指揮部住過的地方,外人就更不知曉了。

  遺址在一片荒蕪雜草之中,一天天衰老,令人扼腕嘆息。

  草廟華野指揮部與臨渙文昌宮,小李家和蔡窪都是紅色革命景點,意義重大。目前,臨渙文昌宮、小李家和蔡窪都開發建設的非常好,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在,唯獨草廟華野指揮部舊址沒有保護和開發建設,養在深閨人未識。5年前還有北廂房3棟,門樓尚存,院落約2000平方米。現僅存2棟房屋,門樓沒有了。如果再不保護,就毀壞完了。就對不起黨,對不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更對不起支持革命的人民。我們絕不能忘記歷史。我們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目前,文物本體損毀嚴重,可以一步一步去做,有計劃的修繕恢復,保護並利用,一是作為烈山區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是作為紅色旅遊景點開發利用,提升草廟村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影響力。

  通過相關人員的調查和宣傳,已經引起淮北市、烈山區領導的高度重視,目前,烈山區政府已撥款40萬元,即將對破敗不堪的房子進行修繕。也希望社會上的有識之士,能夠來草廟投資建設,把草廟打造成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通訊員 曹大根

江淮聚焦融媒體記者 祝海洋  范為民 

推薦閱讀:

檔案法規體系建設的歷史和現狀
中國歷史上十大民族英雄
2016部編版:七上期末歷史練習題(五)
1970年代香港詭異傳聞 「辮子姑娘」 的來龍去脈

TAG:人文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