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麗新世界」,還是科學的末日圖景?|《當代弗蘭肯斯坦》

讓我們設想一個場景:有這樣一個地方,也許它叫太陽城,也許叫亞特蘭蒂斯,這都無所謂,這裡一切都按照科學理性設計得一絲不苟,井井有條:從出生、童年到青年,其實在胚胎階段你的人生就已經被「合理」地設計了,你的戀愛遵循一個數學公式,你的食宿遵循一套科學標準,更不用說工作了,連死亡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沒有慾望、沒有痛苦,一切都像科學公式一樣平滑,你和身邊的人也許有具體分工的不同,但沒有實質差別,沒有不平等,大家都是一個巨大程序的環節,永久平靜。

這是你要的幸福嗎?這是美麗新世界,還是科學的末日圖景?

撰文  |  黃家光 吳嫣

 

《弗蘭肯斯坦》與啟蒙理性迷局

  

莫奈特·瓦克安在《當代弗蘭肯斯坦——誤入歧途的現代科學》中引導我們去凝視這樣一幅未來世界的可能圖景。瓦克安是法國精神分析學家、隨筆作家,這部作品是她的代表作,寫於上世紀80年代。2016年這部書出了增訂版,補充了近三分之一的內容,深化了對這個問題的反思:即科學、理性地瘋狂發展,是否給人類帶來了幸福?

  

如果我們熟悉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我們就不會對上面那幅科技烏托邦圖景感到陌生。但在那個時代,我們的生物科學似乎並沒有達到可以造人的水平,所以《美麗新世界》只是一個「科幻小說」。但在作者看來,這一技術在二十世紀末已經走向成熟,成了一個可見的未來。瓦克安認為,對這樣一幅圖景的想像,我們可以上溯到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

《當代弗蘭肯斯坦:誤入歧途的現代科學》作者:(法)莫奈特·瓦克安譯者:周欣宇版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8年5月

  

瑪麗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珀西·雪萊的妻子,這部小說被視為文學史上最早的科幻小說,瑪麗自然也就成了科幻小說「祖母」了!這部小說講述科學家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出於童年的陰影,醉心於科學,終於創造了一個用屍體拼接而成的怪物。這個怪物起初沒有名字,在後來的流傳中,它承襲了它創造者的名字——這一點的確意味深長。但此怪物在被造出之後,就遭維克多遺棄,出於怨恨,它殺死了維克多的諸多親人,還在維克多新婚之夜,殺死了他的新婚妻子。後來,維克多不斷追捕這個怪物,並死於途中。這個怪物在維克多死後,陷入身份之思,自焚於極北之地。

瑪麗·雪萊因1818年創作的《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

  

在這本書中,瓦克安試圖讓我們意識到,「弗蘭肯斯坦」式的悲劇是啟蒙運動以來的理性至上主義可能的惡果。在啟蒙運動之後,有很多人相信,只要依靠科學,反對宗教,依靠理性,反對非理性,依靠知識,反對愚昧,我們就可以一直走在去往幸福的途中。但果真如此嗎?這種對科學和理性的頂禮膜拜本身,難道背後就沒有隱藏著一種迷信和非理性嗎?這種被科學的意識掩蓋的非理性的瘋狂,正是瓦克安希望提示我們看到的,雖然它以一種冷冰冰的對知識之追求的形態出現。

  

這種追求科學、理性的求知慾,往往認為真就是最高的價值和標準,科學探索沒有禁區,不論這種限制是以道德面目出現,還是以宗教形式出現。他們把科學樹立為唯一標準,想廢除所有限制,於是他們反對過去,他們弒父,推翻傳統這些構成限制的東西,而把目光指向無限開放的未來。這樣一種沒有過去、超越過去的新人是怎樣的?他似乎應該是符合科學標準,把各種缺陷不足都剔除,只保留優點的人。在作者看來,所有這些都指向了優生學,於是就出現了我們在開頭刻畫的場景。

最為人熟知的「怪物」形象出自James Whale導演的1931版《弗蘭肯斯坦》。

  

優生學,不論是試管嬰兒、克隆還是其他什麼,似乎都在不斷縮小、剪除「性」在整個生殖過程中的作用,性慾似乎被一種抽象的求知慾給替代了。而在作者看來,性是保持人的差異性或者說相異性的基礎,這種差異性是思想差異和人類文明的內在動力。因為「性」和身體,和微妙、具體的感受聯繫在一起,不像科學理性,是抽象的,平面的。沒有了「性」的基礎,按科學流水線生產出來的人,依理想標準,幾乎沒有任何差異,甚至可說是直接同一。但肉身畢竟存有缺陷,於是一種「超人類主義」不滿足於優生學,認為肉身的人類終將被更高級、更理性、更少缺陷的人工智慧所取代。在這樣的視域中,「人類將被認為是一種失敗的試驗」。但作者讓我們看到,這種求知慾背後,這種取消差異性的努力背後,是一種非理性的、「控制」的激情,「狂妄自大、對權力無限的慾望、對自己的高估和無節制的愛,都屬於一種慢性病」。

  

科學能帶來幸福嗎?

  

我們常把科學等同於真理,但正如作者在書中多次強調「科學不是理性唯一的標準,而理性也可能發展成一種瘋狂」,以及序言中提到「瘋狂的科學家慢慢變成了瘋狂的科學」,這本書希望我們能夠給理性劃一條界限:理智並不能劃定界限,但界限卻能夠讓我們找回理智。顯然,她寄希望於一些數千年來似乎被證明合理的傳統道德倫理上的限制,而這種限制,是那些唯科學主義者希望全部拋棄的,這似乎也是崇奉理性的人佔主導的時代,因而對理性的限制對她來說是「誇張的想法」。對之她只能不斷呼籲,但她近乎聲嘶力竭的呼喊,更多只是在宣洩情緒,而不是為她的觀點做出一個有效的說明或論證。

  

瓦克安試圖限制理性的努力讓我們想起德國哲學家康德,他試圖為理性劃界,給信仰留下地盤,他以我們一般寬泛地稱為理性的概念,來區分知性和理性:知性相當於上面提到的科學理性,康德也把它叫作「理論理性」,後者則更多指向「實踐理性」,和我們的道德、信仰相關。實踐理性和理論理性分屬兩個不同領域,遵循兩套不同法則,如果理論理性越界去解釋實踐理性的對象,就會陷入概念上的自相矛盾和無意義,因此要限制其使用,從而為實踐理性留下地盤。如果借用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的概念,我可以說它們是「是」與「應當」、或「事實」與「規範」之別,不能混淆,不能相互推論,事實上是怎樣不能直接推論出我們應該做什麼,比如事實上人都是有貪慾的,不能推出我們應該去貪財。

電影界是如此熱衷改編殘暴怪物和瘋狂科學家之間的故事。

  

若我們進一步反思,還將看到作者為了說明這幅未來的可怕圖景所使用的精神分析方法,也不那麼靠譜。在很多地方,為了追求一種修辭的美感,作者腦補了瑪麗·雪萊等人的內心活動,在關鍵處,用的都是「好像」、「或許」、「我想到」這樣游移不定的、沒有根據的推論。其實這本書並不像書名所暗示的那麼科學,它有太多幻想的成分。雖然在新版之中,她讓兩個科學家好友分別為此書做序和後記,顯得好像這本書的科學性已被科學界認可,但這僅僅是一種修辭,實際上並不能讓這本書變得更富有說服力,科學家並不在對科學的反思中先天地佔據一個更好的位置,就像一個倫理學家不一定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更不用說,在書中隱含的把一切還原為「性本能」的還原論傾向了。這種還原論相信,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潛意識深處的性本能,這是一把解釋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這是我們無論意識到與否,都在控制著我們的力量。比如,作者認為「所有的研究、科學或是藝術,所有的發現都基於人類對性的好奇、對起源的秘密」;不是通過兩性來產生生命的「去性別化」的科學,被刻畫為令人恐懼的圖景——這些都讓此書有時候更像小說而不是理論研究。

  

雖然有種種不足,她的作品還是給了我們一個警示,讓我們在享受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成果時,能夠拉開距離來看看科學的本質,科學的意義。簡言之,科學就其本身而言,並不能直接給我們帶來幸福,科學背後的求知慾,並不那麼理性。理性背後也許是一個非理性的惡魔,有時候我們被它暫時的勝利遮蔽了雙眼,對遠處和內在危險視而不見。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黃家光;吳嫣;編輯:董牧孜;走走。

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直接點擊

 

關鍵詞

 

查看以往的精彩~

杠精的誕生

 | 貓奴的誕生 | 曉書館 | 4·23書系 | 好書致敬禮|2017十大好書|聚會方式

|第一批90後|陳小武性騷擾事件|黃仁宇|

社會我

XX

 

孩子們的詩

 | 

2017

年度好書

 

call

 | 

至愛梵高

 | 

南京大屠殺

 | 

隱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華》

 | 

西南聯大

  | 

性社會學

 | 

11

 | 

秋季書單

 | 

江歌案

 | 

魚山

 | 

龍榆生

 | 

閱讀評審團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兒童性侵

 | 

廣播體操

 | 

嘉年華

 | 

保溫杯與中年危機

 

|

《二十二》

人性惡

 

低慾望社會

.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新京報「大民大國·40年40本」最終書目~


推薦閱讀:

世界最全80種牡丹,朵朵驚灧 , 太難得一見!
世界上最傳奇的五位皇后
它從世界老二走向老大的30年歷程
世界首款會說話的機器人宇航員誕生
第五屆世界攝影大會 | 卡什人像原作展重磅亮相

TAG:科學 | 世界 | 美麗 | 末日 | 當代 | 美麗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