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復的英國哲學,到王國維的德國哲學,看轉型期的中國人缺少什麼

30年前,周國平的著作《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一經出版便引起轟動。在當時的大學校園裡,幾乎每個文科生人手一本。

這是周國平的成名作,也是一部長盛不衰的經典之作。

30年後,周國平再次

推出新作《中國人缺少什麼?》

在這本書里,

周國平對中國近代思想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兩個人物——嚴復和王國維,進行了深入詳盡的剖析

,從中梳理了中國近代思想的啟蒙歷程和其中的得失,為中國的社會轉型提供了一面鏡子。

一條生活館為你推薦

《中國人缺少什麼?——西方哲學接受史上兩個案例之研究》

● ● ●

嚴復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嚴復,圖片來自網路

嚴復被譽為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他翻譯發表的英國人

赫胥黎的名作《天演論》

讓他星光熠熠,名滿天下。他引入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的觀點,給當時的國人敲響了警鐘。

嚴復清醒地認識到,西方社會進步和文明興盛的秘密是在哲學中。

中國在引進政治制度的同時,應該把這些哲學也引進來。

引進什麼樣的哲學可以讓暮氣沉沉的中國醒來呢?

他把目光投向了英國。

工業革命給這個國家帶來的巨變他都看在眼裡,他想選擇一條路,這條路能夠讓救亡圖存的中國人走下去,

甚至像英國人一樣跑起來

嚴復意識到,自由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西方政治和中國政治的根本相異之點。

他決定引入自由主義政治學說的代表——英國哲學,翻譯了包括《天演論》在內的8部西學名著,成為中國引入英國哲學的第一人。 

然而,

嚴復力薦的自由主義理論無人理睬

,他翻譯的《天演論》卻因為鼓吹和傳播了社會進化論,

讓國人只記住了八個字: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個被簡單化實用化的進化論成了嚴復的主導思想,迎合著當時如饑似渴的國人。

● ● ●

王國維

《天演論》狂熱中的孤獨星光

王國維,圖片來自網路

就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8個大字席捲中國的時候,

有一個清醒的聲音響起,批評嚴復這條路選錯了。

他就是王國維。

王國維認為,嚴復翻譯的主要方式是意譯,遇到不理解或者不符合自己需要的辭彙時,經常自由發揮。比如把「神經」翻譯成「涅伏」。

王國維認為與其創造生僻的新詞,不如直接使用日文辭彙來減少誤解,兩人針對這個問題有過幾次爭論。嚴復以中西文化不同,翻譯不能直接套用來回應。

更嚴重的是,嚴復在引進英國哲學時是用實用眼光去尋求真理的。

他指出嚴復研究的不是純粹的哲學,用今天的話來講,是被閹割的哲學。

嚴復把英國哲學僅僅當作了求富強的工具,其他一概視而不見。

即使看見了,也會硬把它們塞進求富強這個套路中去。

在王國維的心目中,

最純粹的哲學在德國,可在中國幾乎無人問津

孤獨而又執著的王國維不僅系統地研究了叔本華、尼采等德國哲學家的思想著作,而且

把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康德的晦澀之作《純粹理性批判》讀了4遍

王國維認為中國之所以在技術層面上落後於西方,並不是因為所謂西學主幹學科的差距,而是

中國缺少西方的純粹哲學

但在清末混沌的國土上,嚴復的光芒掩蓋了一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演變成「叢林法則」。狀如螢火的王國維微弱的閃了幾下,便熄滅了。

中國人缺少什麼?

王國維認為最缺的是

精神文明

,另一種是除王國維以外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最缺的是

物質文明

,即富強,以及為實現富強所必需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武器。

兩種答案,哪個才是正確的?

怎麼活?或者說,怎樣處世做人,應當用什麼態度與別人相處?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一百多年前嚴復和王國維思考的問題,更是

當下中國人的思考的核心問題

當金錢、權利、物質等無法給出答案時,你需要一個

能夠從本源啟迪人生的老師

,一部給你

解惑答疑、提高人生認知

的經典著作。

也許,這本《中國人缺少什麼?》可以幫上忙。

這本書語言

平實流暢,旁徵博引

,沒有大部頭著作的艱澀之感,是一本

好讀好懂

的學術著作。

書中還附有

思維導圖

,方便你快速了解全書內容和框架。

 

點這

里,看看你究竟缺少什麼


推薦閱讀:

西周代商,不只是改朝換代,而是一次社會大轉型
世界政治研究亟待「轉型升級」
崔月琴 孫藝凌:轉型期宗教慈善發展的困境及路徑選擇

TAG:中國 | 英國 | 中國人 | 德國 | 哲學 | 轉型 | 王國維 | 王國 | 德國哲學 | 轉型期 | 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