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未來幾年,50%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但你不會

聲音資源載入中...

文 | 滿喜喜 · 主播 | 雅萱

十點讀書原創

平凡之路

1979年,哥倫比亞大學,一個華人家庭正在羅馬式的建築里漫步,這家的小兒子因為沒能順利入讀心儀的大學,顯得有些沮喪。

所幸他收到了另外兩所名校的錄取通知,其中之一就是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濃烈的人文氣息,很快將少年心中的陰霾一掃而凈,他站在柏拉圖的雕像前,決定在這所位於紐約的常春藤盟校,開啟自己嶄新的大學生涯。

這裡,將成為他今後一切事業與理想的起點。

少年名叫李開復,是母親在43歲高齡產下的,也是家裡最調皮、最聰明的一個孩子,備受家人寵愛。

為了多玩一會兒,他曾將家裡所有的鐘錶撥慢了一小時,如願以償地晚睡,結果就是第二天早上,全家人都晚起了一小時,雞飛狗跳,上班上學的人都匆忙地快要瘋掉。

母親對此事沒有斥責,只是淡淡地笑著:「幺兒還挺聰明的。」

以大哥回到台灣為契機,家人希望把李開復送往美國,接受西式教育,將他培養成一個融匯中西的人物,經過一年準備,小學沒讀完的李開復登上了去他鄉的航班。

飛機落地之前,他對美國的想像,僅限於玩具和幾張雪景照片。

台灣幾乎不下雪,不知道下大雪會不會很冷。

幾個月後,陪讀的媽媽回國了,因為李開復已經不再需要專人照顧,他在美國發生了奇異的轉變。

不需哥哥提醒,他主動承擔了部分家務,做早餐,刷碗,洗衣服,從一個坐享其成的小孩,轉變為獨立的少年。

難能可貴的是,刻苦補習英文的李開復,並沒有像其他小留學生一樣,逐漸失去漢語書寫表達的能力,這得益於母親要求他一周一封的家書,還有哥哥書架上整套的金庸、瓊瑤小說。

他把這些流行小說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記得全部的情節、人物,據說和人比試從無敗績。

與此同時,他閱讀大量莎士比亞、西方名著,補全了自己和朋友的文化差異。

伴隨著書香,李開復度過了交流溝通的難關,順利進入中學,成績突飛猛進,性格上的優勢也愈加明顯:

比同齡人內斂成熟,同時又不缺乏幽默感。

這使他一躍成為了風雲人物,頻頻於競賽中獲獎,發行校刊,在創業競賽中「開公司」,展現出過人的商業天賦。

只要決意參與的活動,李開復都能憑藉創意和勤奮,大放異彩。

中學時期,他有無數次機會走進恣意享樂的圈子,但他總能保持克制,嚴於律己。

母親回國前曾溫柔地叮嚀:「不要酗酒、不要沾染不好的事。」

在他幼年做錯事時,長輩也語重心長地說過:「希望你以後,不要自己讓自己失望。」

家人的囑託,變成了李開復內心最堅固的防線,那是他最初的自律,也是他對生活方式做出的正確選擇。

人世間無能為力的事情已經那樣多,如果連自己都無法信任,這一生該多麼難熬。

恰同學少年

在美11年後,這個「中國心」的美國高中生,從南方來到紐約,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開始了他改變世界的旅程。

在哥大,他學習古典樂、練習擊劍、舉重和游泳,甚至跟隨一個漢學教授學習文言文。

他對一個哲學系教授所說的話記憶猶新:

所謂「製造不同

,就是想像在兩個世界裡,一個世界中有你,一個世界中沒有你 ,讓兩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響力,這就是你一生的意義。

李開復放棄了其他專業,最終選擇了計算機系,他找到了自己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在這個領域中,他如魚得水。

法律系人才濟濟,數學系遍地天才,但身處其中,李開復察覺不到自己的個性,只有在編程課上,他才能展現自己的獨特,遊刃有餘,每次考試都能輕鬆應對,提前交卷。

李開復相信這種與眾不同,會是他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天賦。

在這種信念的激勵下,他通宵前往電腦室學習,提升編程能力,甚至獨立幫助一家企業編寫了實用程序,做出了很多具有開拓性的項目。

大三暑假,愛情不期而至。

通過相親,李開復結識了一生的摯愛,後來的妻子謝先鈴。他們是彼此的初戀,就在那個夏天裡,兩個人從青澀到熟悉,談出了一場此生唯一的戀愛。

1983年,李開復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準備攻讀博士學位,但在那之前,他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完成一件人生大事。 

經過一年多的鴻雁傳書後,兩人的感情急速升溫,心中都已確信,自己找到了那個可以共度餘生的人。

那天下午,李開復撥通了越洋電話,問道:「你願意嫁給我,讓我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男人嗎?」

電話那頭的謝先鈴沉默了半晌,鄭重地說:「我願意 。」

1983年,這對璧人舉辦了婚禮,此後三十餘年,夫妻恩愛,相守如初。

謝先鈴是極賢惠的中國女性,對家庭付出極多,無論李開復後來遭遇了什麼磨難,身側始終都能有妻子溫柔的陪伴。

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說來容易做來難,可他們做到了。

讀博期間,李開復持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人工智慧(AI)的研究,他和學生開發出的「比爾」系統,是第一個向人類棋王挑戰成功的人工智慧。

在導師的全力支持下,他開發出了「斯芬克斯」系統,大幅度提高了語音識別率,當選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

正像他的院長告訴他的:

如果要做,就要成為這個領域內首屈一指的專家,任何人提到這個領域的時候,都會想起你的名字。

同年四月,李開復提前一年取得博士學位,微軟、IBM、蘋果等巨頭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他選擇了留在卡耐基大學任教,全家人齊聚美國,慶祝他的喜人成就。

家族中

渴望

重返中國的親人,總會時不時問他,是不是可以回國工作,把他所做的最先進的研究帶回中國?

1989年,28歲的李開復就回到中國,見證了國內計算機產業萌芽,舉步維艱的現狀,這在他心中也埋下了一顆種子,總有一天,他要為母國那些渴望用技術改變世界的IT青年做些什麼。

又過了兩年,囿於大學內繁雜的事務,以及論文難以投入實用的現狀,李開復聽從了蘋果副總裁戴夫的建議:「你是想一輩子寫一堆像廢紙一樣的學術論文,還是真正去改變世界?」

其實無需多言,改變世界,正是李開復一生執著追尋的目標。

改變世界

1991年12月,李開復的大女兒降生,當天,他作為項目經理,代表蘋果前往TED大會做演講,這次演講引起了轟動,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普通的民眾會對高新技術有如此狂熱的追捧。

同時他也意識到,無論技術再超前,再強大,如果不能為大眾服務,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新技術對大眾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AI。

正是這種領悟,造就了如今的李開復,他大力推進AI普及,希望這種昂貴的技術,從實驗品變成產品,更普遍地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在蘋果任職期間,李開復作為公司高層,再次回到中國,嘗試建立中國研發中心。

但時隔不久,蘋果就遭遇了創建以來最大的危機,決策頻頻失誤,陷入了不斷裁員,卻收效甚微的死循環。

李開復無力改變這一切,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精心培育的項目一個個夭折,連並肩戰鬥過的部下被迫另尋出路。

恰逢其時,SGI(硅圖)出於新計劃的考慮,願意為李開復量身定製一個合適的職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抵抗的誘惑。

當有一家公司為了吸引你入職,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安排工作,調整結構,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你的價值已經大到足以改變公司的未來。

在SGI的幾年,看慣了高端昂貴卻華而不實的項目,李開復進一步堅實了自己的想法:

科技應該以人為本,如果技術不能提高人的幸福感,還有意義嗎?

這個世界不需要沒有用的創新。

離開SGI後,已經在AI、多媒體、3D和互聯網等眾多領域浸潤過的李開復,在英特爾和微軟之間選擇了後者。

微軟做出了承諾,將在中國建設研究院,每年投入至少8000萬美元經費。

這正是李開復夢寐以求的,改變世界的沃土,可以把最尖端的技術帶到中國去,為中國的學生提供學習的機遇,培養出一批屬於中國的技術專家。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渴望的事情:為中國和中國人做點事情。

所以他拒絕了英特爾的高薪,忽視了蘋果公司的橄欖枝,加入了微軟。

令人動容的是,李開復的妻子對丈夫的決定沒有任何抵觸,毅然帶著一對千金隨他回到陌生的祖國 ,一切重頭來過。

當時他心裡的念頭應該是,不論輸贏,都要在歷史中留下痕迹,建立一所改變世界的研究院。

那年,李開復帶著僅有的兩個願意回國工作的中國員工和一個秘書,坐上了回國的航班,開始在複雜的環境中努力籌備。

招聘、選址、採購,事無巨細,他都親力親為。

1998年11月5日,微軟中國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政商學三界名流齊聚典禮,比爾·蓋茨專門錄製視頻祝賀。

在短短一年內,這隻短小精悍的隊伍,就做出了四聲語音識別、精準的輸入法、中文的聽寫機。這一系列傲人的成果,讓微軟(蓋茨)堅定了追加投入,做大中國研究院的決心。

2001年,微軟中國研究院升級,成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這是微軟公司在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基礎研究機構。

李開復得到晉陞,成為微軟的副總裁之一。

在他的主導下,微軟對中國進行了多次的投資,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互聯網、軟體產業的發展,培養了眾多一流人才。

一如加入微軟時,他曾說過:

「我有一個夢,夢想有一天,我能在一個開放的環境,和一些最聰明的人共事,創造一些最尖端的技術,讓世上每一個人使用。

感謝中國的年輕人,因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中國人未來的希望」。

自由與使命

在微軟工作七年後,李開複決定離開,去矽谷最富有創造力的Google(谷歌)工作,當時谷歌即將全盤開展中國業務,他們認為能把這件事做到最好的人選,非李開復莫屬。

加入谷歌后,李開復青山不改,本色依舊。

他還是那個會和員工一起玩跳舞機的上司,是會和老闆頂撞的耿直下屬,是那個會抓住服務員詢問產品體驗的怪人,也是對有志青年最熱忱的人生導師。

他可以連續幾個月坐飛機去招聘,也可以為了一個合適的人才「三顧茅廬」,為迷茫的青年學子寫長信,答疑解惑。

和這些可愛的年輕人接觸的越久,他越相信自己回國的決定沒錯。

改變世界的人一定是聰明、勤奮、充滿好奇的。

這恰好是李開復1990年回到中國,對中國學生的第一印象。

但他們總是缺乏合適的機遇,以及正確的引導。

李開復見過有才華的年輕人誤入歧途,也見過他們在錯誤的方向上狂奔,撞得頭破血流。

中國青年有志向,有用不盡的激情和力量,天馬行空,創意無限,但就像脫韁的烈馬,有千里之能,卻很少跑得到終點。

老馬識途,可以帶路,李開復願意當那匹帶路的馬,這個想法在他腦海中醞釀了多年,終於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刻。

夢想這種東西,就像胸中的烈火,越燒越旺,令人晝夜不安,逼你去實現。

2009年,李開復從谷歌中國離職,創立創新工場,開始運用網路和演講,指導青年創業,幫助他們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尋生活的意義。

通過社交媒體、巡迴演講、公開課,他把數十年來的職業經驗、人生體會,無私地分享給千萬級別的青年,滋養著創業者的心靈。

他被青年們被稱為「開復老師」,他說那怕 100 個人中哪怕只有1個人受益,那他的付出也就比任何工作都有價值。

他期待有生之年,能引導年輕人自發聚成團體,互相開解,互相支持,分享彼此成功失敗的經驗,開啟一個全民創新的時代。

可命運管不了那麼多凡人的喜樂,該來的總還會來。

越過山丘

2013年,李開復被確診為四期淋巴癌。

瀕死的體驗,讓一向理智冷靜的李開復,體會到了生死糾纏的幻滅,在此之前,他確信清醒的頭腦可以使人主宰命運,他還有充裕的時間,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直到他發現,死亡的腳步一響,萬事皆休。無論科學家、工程師,高管,還是人生導師,在死亡面前,一視同仁。

確診癌症的當天,李開復做的的第一件事,是回家寫遺書。

在這一年,母親深患阿爾茲海默症,神志不清,他還有妻子先鈴和兩個乖巧的女兒。

他開始後悔,為什麼自己在健康時,沒能多陪陪家人,他開始反思,從前工作狂的生活方式,是否慢慢扼殺了他的生命。

17個月後,穿越艱難的治療,歷經繁雜的服藥、手術之後,李開復奇蹟般地痊癒了,他說這個奇蹟一半屬於專業的醫療人員,另一半,是來自家人日夜不歇的守護,是人間的愛拯救了他。

事業鼎盛時期,李開復希望自己的墓志銘是這樣:

科學家、企業家

他曾經經歷多家頂尖高科技公司

把繁雜的技術轉換成為

人人可用、人人獲益的產品

這是他的自信和驕傲,也是他的無私和勇氣。

回國之後,李開復希望這樣寫他的墓志銘:

熱心教育者

通過寫作、網路、演講

他在中國崛起的時代

幫助了眾多青年學生

他們親切地呼喚他:開復老師

當癌症痊癒之後,他再也不理會墓碑上會寫什麼了,他超脫了死亡,餘生只為愛和理想而活。

如今他的理想,就是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來臨之前,告訴世人,儘管這項技術會影響很多人的命運,但任何事物都有好壞兩面,人類擁有獨一無二的愛與智慧,足以駕馭任何新技術。

技術是讓人們感到幸福的工具,永遠不必因為人工智慧恐慌。

每個人有他獨一無二的價值,永遠不必擔心會被機器所取代。

至少對愛你的人而言,你就是世界上無可取代的人,對嗎?

「跑起來吧,我的朋友,要麼改變世界,要麼,改變你自己。」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誌

聽免費人物傳記 / 名人故事 / 文學名著

-背景音樂-

《春之歌》《Mam"selle》

-作者-

滿喜喜,生而為人,滿心歡喜。十點君的小夥伴。參考資料:《世界因你不同》《AI·未來》。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5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

-主播-

雅萱,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寄語:我來自甘肅天水,作為一名廣播電視微波傳輸工程師,很高興在十點讀書遇見美好的各位!感謝各位的聆聽和鼓勵!願我的聲音可以溫暖你。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十點君↓↓↓


推薦閱讀: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你不努力 有什麼資格談未來
未來我們如何「看電視」
這款車體現機械設計製造的最高水平,代表未來科技!

TAG:工作 | 未來 | 機器 | 李開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