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一劍——寫給《怪醫亂神》的長評

心有一劍——寫給《怪醫亂神》的長評

4 人贊了文章

「我終於明白應師傅那日贈劍之意。以孤身之力仗義,不過是初等之個人道,而俠之大道,乃傳道與他人,繼而燎原於天下。於咫尺天涯,在千秋萬載。

睚眥今有一劍,想贈予天下!」

這是《怪醫亂神》第一季中,睚眥少俠最後所說的話,沒有聲嘶力竭,卻震人心魄。我想,這或許也是作者想要對國漫說的話。

《怪醫亂神》和大多數都市妖談相同,是由一個個段落式的小故事組成,緩慢而平穩地敘述著妖在當今社會之下的百態眾生,進而揭露驅妖世家和妖的恩怨情仇。

不同尋常的是,明明是一部以「爆笑」作為標籤的妖談作品,卻在溫情主題的外殼之下,藏著深沉的悲涼和熾熱的憧憬。

笑到最後,才發現眼中竟然含著淚。

白澤,作為全知的大妖,卻因為適應不了時代,淪落到下水道苟且偷生。在這個「低頭族」時代,他向醫生執著地怒吼道:「長此以往,要這口耳何用!」

不願妥協,所以被時代拋棄。

冰冷的除夕夜,小年因為人情冷漠而幾近發狂,時間都為之凝固。但在見到醫生為她燃放的煙花後,她瞬間淚流滿面。

「姓白的讓我看到你的夢裡,仍有燈籠高掛,仍有火樹銀花。我做不到讓萬人與你同歡,但準備了些禮物,你有多久沒在除夕夜聽到熟悉的響聲了?」

恪守傳統,所以被人們遺忘。

整部作品中,最讓我震撼的是狐妖小九。為了適應人類社會,她去直播平台做主播,卻被平台背後的骯髒亂象吞沒,在慾望中跌跌撞撞,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彌留之際,她在夢境中含淚笑道:「原來我只是做了一場噩夢……謝謝你……」

信任人心,所以被社會吞噬。

《怪醫亂神》的故事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們都恰到好處地戳到了痛處。「子不語怪力亂神」,可這部作品卻偏偏「吳不語怪醫亂神」,把荒謬的社會百態以妖談的形式傾訴出來,恍若一場醒世大夢。

去年一年裡,我都在與妖談題材打交道,所以我更能明白妖談類作品的創作難度。妖文化行走在傳統文化的邊緣地帶,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統計和分類,因此,這類題材異常棘手。

偏離出去,面臨的是「篡改」的罪名;但若要一一寫實,又需要極大量的知識儲備。妖文化如碎片般散落在歷史長河中,要想把握其形態,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都絲毫不為過。

然而,《怪醫亂神》讓我眼前一亮。它將傳統妖文化的解構做得非常優秀,無論是先前提到的「白澤」、「年」、「狐妖」,還是後續出場的「夢鎮貘」、「睚眥」、「犼」等妖形象,都做到了不違背其神話本質的解構,並且順利融入了都市百妖景之中,堪稱「驚艷」。

在這個金錢主義至上的時代,胡亂燃燒「妖文化」的IP層出不窮,浮躁的創作風氣愈演愈烈。但在如此逆流之中,《怪醫亂神》卻砥礪勇進,迫不及待地證明著——這世道之中,仍有創作者沒有忘記初心。

漫畫,與文學作品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文字所產生的影響力,歸根結底還是來自於讀者的大腦;但漫畫不同,漫畫是一種介於文字和音頻之間的、能夠做到定向傳輸的思維載體,因此,在分鏡設計和人物設計上,往往會更需要下功夫。

從作品質量來看,《怪醫亂神》在這兩點上都分別進行了取捨。

分鏡設計上,作品的起承轉合十分嫻熟,對色彩的應用更是得心應手,看得出下足了工夫。第10、11話中的除夕夜煙花、第23話中的「帝都百妖景」、第34話中營救應龍、第42話中睚眥贈劍……諸多優秀的長鏡頭,可以說將條漫的優勢玩到了極致,徹底彌補了分鏡形式單一的不足。

人物設計上,除了妖醫吳不語和少俠睚眥以外,其他角色的背景都較淺,但特徵鮮明。如此,消除了不必要的厚重感,反而使整個作品的風格乾淨明快。

整個故事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就是吳不語的身世:驅妖世家。在埋下了足夠數量的伏筆之後,吳不語的身世被環環揭開,也引出了作品最大的矛盾衝突點——除妖師與妖的愛恨糾葛。

妖談題材早已泛濫,將人性塑造為「惡勢力」的做法已經不算新穎。因此,如何將「人性」這個無比巨大的問題做到細處,才是對創作者最大的考驗。

在《怪醫亂神》中,主角吳不語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集合體,他一方面努力迎合社會,另一方面又竭盡全力固守著自己對於妖的道義;在磨平稜角的同時,卻又將鋒芒藏於心底。

他所具備的這種普世情結,但凡心中「理想」未死的人,必然會有所共鳴。

不僅是吳不語,作品中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質,它們拋棄了低齡化的「對錯善惡」論,用各自的宿命來引出論題,進而把問題交給讀者自己深思。我認為,這是一個優秀作品最基礎,也是最難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怪醫亂神》把隱喻也玩得很順暢。

作品中的萬妖之長「龍」,幾乎就是「傳統文化」的具象化。

真龍遵循世世代代傳承的曆法,可人造的神獸「犼」卻毫不在意,並且殘忍殺害真龍。投射到現實中,在高度工業化的今天,諸多「不可複製」的文化產物,正在逐漸被「可量產化」的產品替代。「真龍絕跡」的過程,真真切切地在發生著。

作品把這份沉重的憂慮藏了起來,將精神願景——象徵著傳統文化不滅的應龍「歐治子」——以一種「風花雪月」的浪漫方式呈現出來。花錢的出現,讓人看了之後會心一笑。

惠特曼說,作品裡的每一個特點,都必定來自於作者身上。《怪醫亂神》中有許多情節,看似離奇無厘頭,但在尋味過後卻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以小鮮肉為牌面的斗獸棋,看似無解,實際上不過是一個無聊的圈罷了;路人一般的馬車夫,卻隱忍有度、不畏豪強,在收下歐治子的贈劍後,他道出了自己的姓名——勾踐。

這些情節,或多或少藏著些作者想說的話,它們或許並不完美,但卻引人深思。這大概就是好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眾多流水線產品所缺乏的東西。

相比於分格漫畫,條漫能容納的內容少了許多,台詞也十分有限。但即便如此,《怪醫亂神》的表現力也毫不遜色,其背後的付出可見一斑。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故事裡的白澤。不願摒棄傳統,但在妥協之後卻發現了獨到之處,最終還是跨過了心中那道名為「情懷」的坎。白澤的心路歷程,或許也是許多當代漫畫人的吧。

創作之路漫長而黑暗,能與這樣一部閃著光的作品相遇,實為幸事。

世道在不斷更迭,文化也在不斷消逝。但在《怪醫亂神》之中,我看見了有這樣一群人,依舊沒有忘記走上創作這條路的初心,在質疑和嘲笑聲中昂首前行,始終燃燒著他們的心血,來照亮那條被人們所遺忘的道路。

星星之火,亦有燎原之日。我如此堅信著。

宴刀

2018.5.20

推薦閱讀:

某米漫天撕:就算有往上走的通道,也要你肯走
國漫《肆式青春》預告片
左馭洞察-從櫻桃小丸子、千與千尋、海賊王看日漫產業發展史
某米漫天撕:重要插播-數據傳輸計劃
《黑良》漫畫今日上線

TAG:武俠 | 中國漫畫 | 搞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