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們的平時訓練有多辛苦?

運動員們的平時訓練有多辛苦?

來自專欄 2XU 2倍的你11 人贊了文章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一名運動員的成績必然與其平時的訓練相掛鉤,如果他們想要在比賽中取得好名次或者獲勝,甚至只是為了讓成績進步一點點,其背後付出的努力可能都超出我們的想像。

就和上班族的上班時間一樣,運動員也有每周的訓練時間。我們來看下運動員的訓練時間——

鐵人三項是將游泳、騎車和跑步三項結合的運動,而投身於此項的運動員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大鐵女王丹妮拉·里夫(Daniela Ryf)每天的訓練時間有3段,平均需要每天需要花費3-6小時,每周約為30個小時

里夫在家訓練

紐西蘭鐵三傳奇卡梅隆·布朗(Cameron Brown)的一周訓練是這樣安排的:每周5次游泳(20-25公里)、每周6次自行車(550-700公里)、每周7次跑步(100-120公里)

而在備戰比賽時,訓練時間每周會提升至35-40個小時。其一周最大的訓練量為游泳24公里、自行車750公里、跑步130公里。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那麼其他項目呢?英國的一家研究機構曾調查了100多名精英運動員的訓練時間——

為了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英國精英運動員平均每天訓練6個小時、每周6天、每年12個月,而一些運動員甚至在四年內投入了令人難以置信的10000個小時,每年消耗近110萬大卡

作為對比,一場KONA比賽(3.862公里游泳、180.246公里自行車以及42.195公里跑步)的消耗大約為8000-10000大卡。

此外,研究中還提到了一些項目——

一位男性皮划艇運動員,在健身房訓練期間每月要提起總計1200噸的重量,約為6隻藍鯨的重量;

一位游泳運動員每年游泳的距離超過3000公里(1860英里),差不多是哈爾濱至昆明的直線距離;

輪椅籃球隊的輪椅每年需要更換100個輪胎,而其運動場景幾乎都是在室內場館內。

在大多數的項目中,運動員一周訓練的時間基本都在30個小時左右,在備戰比賽期間這一數字還會往上走。而這一現象也開始在日趨成熟的大學運動中出現,美國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CAA)在2010年的調查中寫到——

大部分學生運動員平均每周至少練習30個小時,有些競爭激烈的項目甚至能達到40個小時。

賽季時學生運動員所花費的每周訓練時間

這些時間佔據了其每天生活時間的30%,甚至50%以上。而職業運動員這一佔比更高,大多數的運動員幾乎沒有娛樂時間,業餘時間也大多和其運動項目有關。

訓練時間所佔一天時間的比例

職業運動員為了能夠在競爭中取勝,所做的訓練以及強度都會以身體最大能力極限為標準,甚至是超過。

在長時間高負荷的狀態下,受傷幾率也是常人的幾倍,當然這和運動項目本身也有關係。美國曾經有一個數據揭示每10000名運動員中就有2000人受過傷病的困擾,傷病幾率高達20%。

長時間+高強度+較高的受傷風險,這足以說明職業運動員的平時訓練的辛苦程度,而其中真正能站上國際賽場並且贏的名次又少之又少。


  • 除了看上去厲害點,壓縮/緊身衣褲對健身有什麼影響嘛?
  • 跑步讓我感覺腦子更好使了,思路更清晰了,這是我的錯覺嗎?
  • 有哪些適合夏季,並且在同樣時間裡能消耗更多的熱量的運動?
  • 運動前後不拉伸? 小心腿變粗。
  • 運動前的熱身有哪些作用,我們應該如何做好熱身?
  • 跑步新人如何備戰一場馬拉松(半馬篇)
  • 2XU:如何備戰一場馬拉松?(全馬篇)
  • 穿壓縮褲時要穿內褲嗎?
  • 2XU:「涼感」服飾究竟是怎麼涼的?

推薦閱讀:

自律的生活方式會讓職業球員取得怎樣的成就?
運動員遭遇吃肉難
古希臘運動員為何要裸體參賽?
【旁觀里約奧運】蹭飯的冒充運動員做了尿檢
歷屆奧運會中國獲獎運動員

TAG:運動員 | 運動 | 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