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方陽熹:虛妄與對立—道德真源

東方陽熹:虛妄與對立—道德真源

1 人贊了文章

來源:道德真源網《東方陽熹言道錄》欄目189篇

作者:東方陽熹

  經云:「佛無過患,眾生顛倒。」一些學佛者在沒有證悟佛教真理,精神未達到相應境界的情況下,對於佛說的理論,往往會產生偏頗和錯誤的理解,並最終導致行為上的偏差。

  「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同樣是水,為什麼牛飲後可以成為滋養人的乳汁,毒蛇飲後反而變成致命的毒液呢?同樣的佛法,在某些人那裡可以成為滋養心靈、利己利人的甘露,為什麼在某些人那裡卻變成了加重我執,傷害他人,毀壞世間的工具呢?這難道不是由不同人,不同理解,導致的不同結果嗎?

  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學佛者通過這句偉大的法語得以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但是,一些罪孽深重的狂妄之徒聞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後,他們的心靈不但沒有因此變得恬靜和柔和,反而變得愈加的自私、狂妄、剛強、目空一切。他們僅憑自己片面的理解,便誤認為自己已經到頂,已經看破一切;自此在他的眼中,世間的一切都成了欺騙他,妨礙他成佛成道的假相。於是這種人開始肆意的否定一切、毀謗一切、藐視一切、排斥一切。這種人的通常表現是:思想固執,行為極端,習性用事,稟性張揚,輕慢無禮,言語輕狂,甚至侮師慢教,欺賢誑聖,為了一點小小的過節,忘恩負義,翻臉無情,與自己的恩人、親人、朋友,反目成仇。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一切皆是虛妄,何來人我?

  真正證悟《金剛經》義理,臻至一真法界者,在他們的心中是沒有人與我、娑婆與涅槃、來與去、生與死、修與非修、凡與聖,等種種分別對立的。既不存在對立,自然也就能夠含容一切,而不是與一切相對立;否定一切、毀謗一切、藐視一切、排斥一切。

  一個人心中若是存有分別和對立,表明他還沒有走出二元分別,他的心中仍然存在對立和矛盾;既然有對立和矛盾,也就表明他並沒有獲得真正的解脫,他仍然在痛苦和煩惱之中。

  有二即非真。一個真正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盡除「我相」和「眾生相」,臻至一真法界的人,他們是不會執著一邊的。他們深知真假不二、空色不二、心物不二、有無不二、「娑婆與涅槃本來不二」、娑婆不離涅槃,只要自心沒有執著,即是解脫。因此他們決不會「棄有著空」、棄假著真、棄凡著聖;他們會把世間的一切當成煉心的環境。正如王鳳儀善人所說的那樣:「好事壞事都是成我的」。

  一個真正證悟性空,看破一切、包容一切的人,一定是具有菩提心的。菩提心也就是慈悲心、平等心、人們常說的博愛之心,它是人們通過明理和精神升華達到的一種人我一體,無緣大悲,同體大悲的精神境界。儒家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菩提心。

  一個真正看破虛幻,具有菩提心的人,一定是大慈平等的。因為在他們心中不存在人我的分別和對立,沒有遠近親疏的分別,所以他們不會為了個人成佛、往生,以及種種私利,傷害他人,損害公眾利益。

  當今的一些學佛者輕道德、寡仁義、失本分、違綱常、悖倫理,他們不但不以為過,反以修行人「不執著」和「破四相」為由,掩飾內心的自私,捍衛自我的執著。

  佛說的「破四相」,首先在於破除我相,即「我執」——對自我的執著。我相不破,其它的一切相都破不了。而自私自利是我相、我執的集中體現,因此說,一個人不能去除私心,一切相都破不了。

  學佛是為了精神得到升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容易相處,使自己更具有包容性,使一切變得更加和諧。但是當今的許多人不學佛還好,一學佛,反而由於吃素等宗教形式上的東西,加大了人與人之間內在的心靈距離,鬧得家庭成員和朋友之間關係緊張,甚至產生出種種的矛盾和衝突。

  學佛者必須明白,學佛在於心靈的超越和解脫。放下,不等於逃避自己的本分、義務和責任;看破,不等於與家庭成員和世間的事物相對立。

  凡眾不了中道,不是著這邊,就是著那邊,這也是講法者最無奈、最大的難處。當講法者說,學佛者需要盡綱常、敦倫理,一些人便一心迷在家裡,執著在兒女情長,夫妻恩愛上了。釋迦牟尼佛在《圓覺經》中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此可知,學佛者不能斷除恩愛、情慾的執著,是無法出離輪迴,獲得解脫的。當講法者說,學佛者不能喪失本分,一些人又一頭扎進工作事業,追名逐利去了。志公云:「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任你做到公卿相,死後還歸泥土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學佛者不能回歸自心,迷於虛幻無常的事物,又怎能獲得真實的覺悟和解脫呢?

  還有一些學佛者,雖知六道眾生都是冤怨緣的聚合,終日口誦:「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豬羊炕上坐,六親鍋里煮。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但這種對生死輪迴的認知,並沒有使他們真正放下心中的貪著,對娑婆眾生升起菩提心,反而成為他們貪求所謂的出離和往生,變得愈加自私和薄仁寡義的口實。

  如果學佛者是出於菩提心,無論他是在家修行,還是出家修行;無論他作出何種決定,都是正確的。因為他發的是菩提心,所以最終一定會結出菩提之果。如果學佛者是出於我執和私心,那麼他的修行,他的一切決定和作為,不但讓人覺得不幹凈,而且也難以取得他人的信任。因為他發的是自私心和我所心,種子不真,所以最終只能落得虛幻、破滅的結果。

  學佛不是變得冷酷無情,麻木不仁,而是將小愛變成博愛,將人我的對立變成人我一體。如果隨著學佛者的修行,他的仁愛之心能夠由己及人,由家及國,由國及天下,他對天下眾生充滿了同情、慈悲和憐憫,他就大愛無疆、大放光明了。如果學佛者越修越自私,越修越薄仁寡義,證明他已經脫離了根本,出現了偏差,儘管他在形式上很努力,但他的內心已經離道愈遠。佛教講慈悲,儒教講至善,近代的王鳳儀善人則提倡「拿良心當人」,因為人們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人。如果學佛者不拿良心當人,而是拿佛法當人,那叫自欺欺人!此只能使自己成為虛偽、表裡不一的假人!一個人可以不懂得佛法,但是不能沒有良心;一個人如果壞良心,即使終日陪伴在聖人左右,誦得十二部經,也會像「善星比丘」一樣,墮入無間地獄。

  「人我一體」,表示自己與眾生沒有心靈的距離。修行者越修,在心靈上與家人、朋友、凡眾之間的距離越小,表明你是用對了功夫。如果學佛者越修,反而與家庭、朋友之間產生出更多的怨恨、對立和矛盾,表明你已經出現了偏差。儘管你會詭辯說,這是因為自己學佛了、吃素了、思想覺悟提高了,所以與周圍的人難以相處;凡眾太愚昧,境界太低,無法溝通云云。此時,如果你不能道找一面,反思自己的錯誤,仍然固執己見,往外怨,你就永遠不會取得進步和提高,更不會獲得真實的覺悟和解脫。

  其實覺悟越高的人越謙卑,境界越高的人越少有執著。古往今來,沒有哪個真正的覺悟者會像拴狗一樣,在自己的脖子上栓個「大師」、「大徳」、「修行人」的繩索和牌子,讓眾生拽著,四處標榜自己的。覺悟者為什麼能夠混俗和塵,凡眾很難感覺到覺悟者與自己的不同呢?此是因為覺悟者能夠含容一切,他的內心沒有凡與聖、垢與凈、人與我的分別。也正因為此,覺悟者才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解脫。而那些打著學佛和修行的幌子,與他人搞對立,製造家庭矛盾、社會矛盾、宗教矛盾的人,最終既不能使他自己真正的受益,也無法使他周圍的人真正受益,他們的修行過程,不過是利用佛法自欺欺人罷了,其最終也不會獲得真實的成果!

寫於:2012年05月20日

  相關文章:

虛妄未離真實


推薦閱讀:

人真的只有一生嗎?還是死後還有呢?
母親的虛榮心對女兒的傷害
活菩薩就在我們的身邊
初一十五誦藥師經祈福消災
菩薩:一切眾生善惡諸業唯一心作(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