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貼身玩具能幫助他建立安全感,卻常被父母忽視

孩子的貼身玩具能幫助他建立安全感,卻常被父母忽視

曾經獲得美國凱迪克大獎,由凱文·漢克斯編寫的兒童書《阿文的小毯子》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阿文有一條黃色的小毯子,當他還是小寶寶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這條毯子,阿文總是說:「我去哪裡,小毯子就跟我去哪裡。」

阿文剪頭髮、看牙齒的時候都會把小毯子帶在身邊。雖然小毯子有些怪味,但阿文一點也不在乎,每天帶著它,披著它,拖著它……每天吸著它,抱著它,扭著它……最後阿文要上學了,媽媽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小毯子剪成一塊、一塊的,做成了許多條小手帕。現在不管阿文走到哪裡,身上都帶著一條小手帕。

孩子有依戀安撫玩具的需求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像阿文一樣的小朋友,他們對於某些玩具或物品非常的迷戀,甚至到了不能分離的地步。

1953年,英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和兒科醫生唐納德·溫尼科特在論文《過渡性客體和過渡現象:第一個非我所有物研究》里提出了「過渡性客體」的概念。

在這篇論文里,溫尼科特描述了孩子心愛的小被子、玩具、安慰娃娃對他們成長和獨立的意義。溫尼科特確認了孩子確實有抱著特殊的毯子、衣物、玩具的需求。

「過渡性客體」里的「過渡」指的就是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它代表著一個孩子從蹣跚學步到開始自主探索世界從而與父母逐漸分離的過程。

這些被孩童所依戀的小物件即被定義為「過渡性客體」,過渡性客體的出現,是因為嬰兒發現母親會暫時離開,所以過渡性客體相當於孩童自己發現或創造的「第一所有物」,它是完完全全屬於孩童自己的。

它們是母親的「替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媽媽曾經帶給過寶寶的那種安撫、溫暖的感覺,還有柔軟的舒適感。這個經驗肯定是之前寶寶在媽媽那兒體驗過的。寶寶對此有印象,所以他才能找類似的東西來代表這種感覺。

安撫玩具是寶寶安全感的替代來源

來自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他們幼年時期的安慰物和安撫玩具有著強烈的依賴感。

這是因為,從表面看,寶寶不過是在安撫玩具的幫助下,擺脫了無聊、害怕、煩躁、傷心等負面情緒的干擾。而之所以能做到這點,正是因為安撫玩具應和了寶寶此時的心理需求——對安全感的大量需求。

當寶寶不得不和爸爸媽媽分開時,雖然安撫玩具不可能完全替代爸爸媽媽,但卻會把分離的傷害降到最低。可能媽媽的暫時離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個安全、柔軟、熟悉的夥伴更加是一個隨叫隨到的夥伴,每個寶寶需要時,它都在那裡,隨時可以填補安全感的空洞。

比如安撫奶嘴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依戀物件,有不少心理學的研究都支持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因為它能更好地幫助寶寶度過口欲期。在母乳斷乳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安撫奶嘴來幫助寶寶度過離乳時的焦慮。

哈佛大學兒科教授貝里·布雷澤爾頓在他的經典育兒指南《觸點》中,提出應該鼓勵孩子與一個「小可愛」(如柔軟的玩具和毯子)之間建立有力的聯結:「孩子需要一個安撫物來幫助他想起家人和家的溫暖」。

安撫玩具不會催生脆弱,還會鼓勵獨立

很多父母,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或者是家有男孩兒的父母容易認為,孩子們對安撫玩具的依賴是一個弱點,或是某種「戀物癖」,是不健康的。於是出於想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的期望,會早早想辦法讓安撫玩具退出孩子的生活中。

自從溫尼科特確認了各種安撫玩具價值的半個多世紀以來,著名的兒科醫生們,如貝里·布雷澤爾頓和威廉·西爾斯,一直努力地在說服父母,讓他們相信孩子依戀某一件特殊的玩具或物品是非常正常、健康的。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過渡性客體中起積極作用:「過渡性客體並不代表軟弱或不安全感,所以你沒有任何理由去阻止你的孩子擁有它。

事實上,過渡性客體非常有用,有用到你不僅不會拒絕,還會主動幫孩子選擇一個,並讓它固定成為孩子入睡前的一部分。」

因為,安撫玩具不但不會催生脆弱,還會鼓勵獨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和安撫物之間的聯結越親密,在他們面對壓力時,就越能適應壓力。

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些安撫依戀的物件往往會在寶寶面臨分離的時候出現,比如離乳、分床、入園、親人離開等階段。

對於剛剛離開父母,開始獨自睡小床的寶寶來說,依靠「過渡性客體」比如一個毛絨玩具或一條毯子,能夠減緩沒有母親陪睡而產生的焦慮感。

也就是說,小時候孩子藉助安撫物化解壓力,長大後,即便在安撫物早已經不存在的情況下,這種能力已經內化成一個成年人的壓力管理能力。

孩子與安撫玩具的感情,比你想的深厚

也許在成人眼裡,安撫玩具不過是一件填補安全感的、沒有生命的物件,但對孩童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小王子》里小王子和玫瑰的關係。他們花費時間,彼此陪伴,他們互訴心事,彼此開解。

那條出生時就蓋著的小毯子上,有媽媽的乳香,寶寶撒的果汁,上星期尿的床,還有日積月累留下的各種味道……這一切就像媽媽在身邊一樣。

寶寶覺得小毯子或娃娃,能陪著寶寶度過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緩解找不到媽媽的焦慮,還是媽媽曾經愛他的證據,但同時,它又比媽媽更能做到24小時須臾不離。

所以,有心的媽媽們不要輕易地清洗或拿走那條破舊的小毯子,更不要用「不就是塊布嗎」「不就是箇舊娃娃嗎」之類的言辭,讓孩子們受傷。因為清洗和拿走都會破壞寶寶體驗的連續性,損毀這個物件對寶寶的意義。

同時盡量防止強行將安撫玩具奪走這樣的事情發生,這些在大人們看起來破舊不堪的玩意兒,寶寶們對它可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那是他獨有的專屬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且已經是和自己的生活融為一體的一部分了。

不過,寶寶和安撫玩具也有鬧矛盾的時候。

兒科醫生、作家佩莉·克拉斯在闡釋寶寶和安撫玩具之間的這份感情時,她寫道:「小孩子們和他們的過渡性客體給人的印象一般是甜蜜、幽默的,偶爾又有些瘋狂甚至絕望。」

他會盡情地親它抱它,宣布主權,不一會兒,他又惱了,於是撕它,咬它,把它放進嘴裡咀嚼,還會摳它,把它扔掉再踩一踩,然後又撿起來親親,摟摟,在它身上,寶寶施展他的各種實驗。

經過這個過程,他最終會發現,啊,儘管我咬它打它,但它仍能存活。於是,經歷了恨的磨練後,愛終於紮實地確定了下來。沒有經過恨的過程,愛就是虛假無力的。

「無論是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學習溝通協商,甚至享受悲歡離合,是整個成長任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安撫玩具就是這樣一種給寶寶輸送安全感、伴隨寶寶走向獨立的親密夥伴。但這不意味著,不斷地扔給孩子一些安撫玩具就可以完全代替父母的陪伴了。

安撫玩具不應該成為爸媽們沒有時間陪伴的」補償「,科技再高端、設計再完美的安撫玩具也只能在榜單上排名第二,寶寶最鍾愛的「安撫玩具」始終是還是爸爸媽媽。

推薦閱讀:

只有你,才是你的安全感
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
為什麼你總是缺乏安全感?
「工作有安全感」的評價折射啥?

TAG:孩子 | 安全感 | 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