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界上最出名的1條馬路,和過這條馬路的4個人

世界上最出名的1條馬路,和過這條馬路的4個人

9 人贊了文章

更多精彩原創及音頻試聽,關注公眾號:musicspirits2018

我不是標題黨所以

直接給你答案:下圖中的這條馬路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出名的1條馬路

至於它為什麼出名,請一定一定讀到最後(並且關注公眾號……^_^)

為了過這條馬路的人們不遠萬里從世界各地來到倫敦並留下倩影

請記住它的名字:Abbey Road(阿比路)

Why?

Because!

這條路來自於這張專輯:

The Beatles-《Abbey Road》

全曲目:

1. Come Together 2. Something 3. Maxwells Silver Hammer 4. Oh! Darling 5. Octopuss Garden 6. I Want You (Shes So Heavy) 7. Here Comes the Sun 8. Because 9. 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 10. Sun King 11. Mean Mr. Mustard 12. Polythene Pam 13. 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 14. Golden Slumbers 15. Carry That Weight 16. The End 17. Her Majesty

四個人排成一列,橫渡Abbey Road,他們的背後,是曾經朝夕相處多年的Abbey Road錄音室。他們走得如此毅然,不帶半分留戀。從照片上看,唯有Paul是光著腳走的,他的右手甚至還夾著煙捲。

Beatles解散了,在此之前為我們留下的是一張史詩般的傑作--Abbey Road

如前所述,在上張專輯--Let It Be的製作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時,Abbey Road的錄音就事實上已經開始了。因此可以說它們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錄製的,有趣的是這兩張唱片的風格截然不同。其原因,歸根結底,在於製作人喬治.馬丁的回歸。

Beatles樂隊第五人:George Martin(喬治.馬丁)

Beatles的所有傑出唱片中,都留下了喬治.馬丁的辛勤汗水,甚至有人認為喬治.馬丁是當之無愧的Beatles的第五位成員。1969年5月,面對著已然一團糟的錄音現場,感到心灰意冷的Paul私底下全力勸說喬治.馬丁重新出山,再為Beatles製作一張也是最後一張唱片。1969年7月1日,喬治.馬丁終於重返Abbey Road錄音室,從這一天起,偉大唱片的錄製工作開始了。

如果說1967年樂隊曾經在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一支名為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虛擬樂隊的話,那麼他們在本張專輯中要合力扮演的是一支已然不復存在了的the Beatles樂隊。

《Come Together》

歌名暗示著樂隊的成員們終於又走到了一起。畢竟他們已經不在一起很久了,自從1967年錄製完Magical Mystery Tour之後,支離破碎的日子便始終在繼續著,即使是Get Back都沒能將他們從新拉回到一起。

Come Together是一句非常重要的宣言,告訴世人這是一張久違了的the Beatles四人合力作品。

有趣的是這首歌的作者與演唱者是一心想著儘快散夥的--John Lennon。與此相映成趣的是唱片結尾部標誌著樂隊解散的歌曲--The End 出自一心想著挽救樂隊的Paul McCartney之手。

John用完全沒有表情,脫力且飄忽不定的演唱演繹了這首歌,歌曲帶足了叛逆,搖味十足,傳便街頭巷尾,被公認為20世紀最佳搖滾單曲之一。歌曲中John有一句含糊不清的歌詞始終出現,聽上去像[xiu]的發音,給人以十分詭異的感覺。其實這句歌詞是"Shoot Me" 意為 "開槍打我"。令人悲哀的是,11年之後John的一位牢牢記住了這句歌詞的死忠粉絲將其轉變為了殘酷的現實。

《Something

顯然George的作曲才華到了此時已然全面開花,令人感嘆他能夠完成如此傑作。這是一首充滿悲傷的歌曲,加上Beatles即將解散的現實,聽起來平添幾分凄涼。歌曲中George的吉他演奏被人們稱為"哭泣的吉他",其奏法像極了George的好友--吉他大師Eric Clapton的演奏技巧。開首一句Something in the way, she moves. 孤獨感如風中枯葉,催人淚下。

Something來自心聞藝00:0003:03

George Harrison

《Maxwells Silver Hammer》

跟在John, George作品之後的是Paul所作Maxwells Silver Hammer。這是一曲小品般的作品,氣氛活躍,較好地調節了前兩曲所帶來的灰暗感。歌曲中Paul第一次嘗試使用了電子合成器。電子合成器在70年代廣泛被其他搖滾樂隊使用,可以說這裡是一個開端。

《Oh! Darling》

John在日後的自傳中指出:如果這首歌由我來唱的話,一定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這首歌由John來演唱的話或許會更加搖滾一些,這點誰都相信。然而,正是因為有了Paul的演繹,歌曲才更有感覺了,無論如何歌曲的妙處只有原作者最清楚。傳說Paul為了唱好此歌,錄音當天一大早便來到錄音室猛吼了十七八首歌曲力圖使自己的嗓音聽上去更有力度,更帶野性。這一方法果然奏效,一句Oh! Darling可謂Powerful!!

《Octopuss Garden》

Ringo是Beatles里最晚熟的一個,事實上在樂隊的這些年裡真正由他創作的歌曲只有兩首:收錄於White Album中的Dont Pass Me By,和本曲Octopuss Garden。如前所述 Dont Pass Me By 是一首凡曲。因此Ringo於歌曲創作方面的最終成績單的好壞就只指望Octopuss Garden這一首歌了。Ringo晚熟,但是他最終成熟了--在Beatles解散之前。Octopuss Garden非常為他爭氣,一句話:Save the best for the last,在最後的最後,Ringo的傑作誕生。Ringo以往演唱過的單曲都給人以溫暖,輕快的感覺,這與他帶著濃厚鼻音的唱腔有關。而這一次歌曲里有的卻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哀愁。這樣的歌曲氛圍與整張專輯的主題完美合拍,甚至與唱片封套上的純藍色天空的色彩完美合拍。聽者在觸音生情之餘不由得脫口而出:Ringo,別走。Ringo此後的個人專輯中有許多傑出歌曲走的也都是哀愁路線,Octopuss Garden為他開闢了一個嶄新的開端。

Ringo Starr

《I Want You (Shes So Heavy)》

又是一首John Lennon寫給小野洋子的歌曲。長達7分44秒,Blues Rock風格,想要表達的就是一句話:I Want You--我需要你,簡單但是動人。小野聽著此歌時的痴醉神情可以想像。John和小野的家被漆成純白色的,John送給小野的鋼琴是純白色的,小野送給John的車是純白色的,唱片封套上John的衣裝是純白色的,他們的愛情是純白色的。這一切都被這樣一首純藍色的搖滾歌曲完美展現於世人面前。小野洋子想不痴醉也難。

John and Ono

《Here Comes the Sun》

George的世紀名曲。再說一遍,世紀名曲。甚至超越了本專輯中George的另一首傑作--Something。歌曲開首部分木吉他由遠及近的演繹使人彷彿看到一輪紅日正在緩緩升起,在此樂隊即將解散之際George用此歌給予了人們新的希望,也標誌著他已踏出新的人生的第一步。一句I say its all right給多少遭受了挫折的人們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完璧般的歌曲。

《Because》

Beatles的大合唱單曲。高音部有Paul,中音部有John,低音部有George。錄音三次,後將三次的錄音重疊,製成9人合唱的歌曲。彈著Harpsichord(大鍵琴)的是喬治.馬丁,彈著電子合成器的是George,鼓手是Ringo。歌曲作者是John Lennon。

Beatles全家福般的歌曲。不由令人回想起他們初出道時的景象,也不由令人對著現實神傷。

《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

非常有趣的歌名--你從不給我你的錢。曲名的調侃風格令人錯覺這是John的作品,但這首歌卻是Paul所作。

應該說這是一個組曲。由三首不同的歌曲的片斷組成,這是風格各異的三首歌,奇怪的是將它們放在一起時卻顯得如此和諧,缺一不可。優美旋律打著[Paul製作]的標誌。曲末的鐘聲,鳥鳴聲為下一首歌Sun King作了很好的鋪墊。

Paul McCartney

《Sun King,Mean Mr. Mustard, Polythene Pam,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

Sun King, Mean Mr. Mustard, Polythene Pam構成了John Lennon所作的巨型組曲,撐起了唱片B面的結構框架。它們彼此間連貫,結構精緻巧妙,令人不由得感嘆喬治.馬丁究竟是如何將它們串燒錄製完成的。

Sun King的曲名同Here Comes the Sun呼應,使唱片有了良好的統一感。此曲再次體現了John玩笑人生的個性,羅列了一大堆意思不明的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令人意外的是Beatles的四人十分認真地演唱了這樣一首搞怪曲目,給人以強烈的反差與黑色幽默感,而對歌曲難以忘懷。

緊接著的Mean Mr. MustardPolythene Pam兩曲創作於 White Album錄製之前,當時都屬於未完成之作。以John的話講:煩了,不想寫下去了,先這樣了。John這一煩,令這兩首黃金般的歌曲擱置了一年之久。天曉得John究竟"煩"了多少次?還有這樣的歌曲嗎?或許只有小野洋子知道了。Polythene Pam的結尾部與下一首Paul所作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緊密相連,幾乎可以說它們屬於同一首歌。不管John接不接受,在這裡他與Paul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Golden Slumbers, Carry That Weight》

Paul創作的巨型組曲登場。這兩首歌連貫成為一體,充滿著傷感與不舍的情緒,將B面推向一個高潮。在這兩首歌錄音時,John由於發生交通事故而沒能參加,Paul對樂隊的情感得以完完全全的抒發。在歌曲的催淚氣氛達到一個頂點時,Paul再次將You Never Give Me Your Money的憂傷旋律回放,起到了極佳的畫龍點睛效果,唱片的整體感也因此得到了升華。

《The End》

終於,結束的一刻到來了。

Ringo的Drum Solo, John, Paul, George的吉他合奏.......四人盡全力做著最後的表演,直至最後一個音符落下。the Beatles結束了。

唱片封套上四個人排成一列,跨過Abbey Road,他們的背後,是曾經朝夕相處的Abbey Road錄音室,在他們的前方,還有著各自的夢想與追求......

更多精彩原創及音頻試聽,關注公眾號:musicspirits2018


推薦閱讀:

TAG:搖滾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