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感知

論感知

4 人贊了文章

感知一直都在。因為任何具體的時空,都必然是感知者感知的內容。所謂沒有感知的具體世界,只是感知者的邏輯矛盾的思想假設而已。因為沒有感知者,那麼世界就只是未知的抽象物而已(因為未知所以不能進行任何具體的可知的推定,所以,只能說那是抽象的,因為同樣也不能說那時世界就是沒有)。

誰要是不同意,可以問一下自己,那個時候的世界的樣子是以誰的感知內容來描述呢?是以人類的,是以蛇的,是以馬的?是以蝴蝶的?鳥的?還是以某個外星人的?要知道不同的生命感知到的世界可是不同的哦。不同的生命的時空感也是不同的哦。你覺得烏龜是會覺得自己活得年紀很長嗎?還是細菌會覺得自己活得很短?那都是把人的壽命作為參照物的,沒有參照物,何來長短?所以,不同的生命視角,時空感會一樣嗎?具體的時間長短,具體的世界樣子,都是在具體形式的感知系統下才能成立,不然根本就不成立,剩下的只有一個抽象體而已,也就是一個具體了,其他的才能具體,不然都只是抽象的存在罷了。

而我剛才說了,所謂的時空環境本身是無法讓自身特定具體化的,所以,具體化的時空環境和具體化的感知系統總是聯繫在一起,如果其中一個完全消失了,那麼剩下的就只能是個什麼都無法具體描述的抽象物,也就再也無法再次具體化了,這也就意味著,所謂的時空環境根本無法獨立產生任何感知系統。因為一個抽象物怎麼產生具體化的東西?所以時空的特定具體化,永遠和感知系統的特定具體化一起出現,而不是先有一個具體時空,再有所謂的具體感知系統,這是根本不成立的事情。而感知系統既然一直不會消失,那麼感知又怎麼可能會消失。而且,感知本身就已經很抽象了,一個抽象物怎麼談出現或消失,能出現或消失的不都是具體的東西嗎?因此,感知系統只是把感知給具體化了,而不是產生了感知。而剛才說了,感知系統不會一直消失,所以感知的具體化,也就總會以各種方式持續下去。而這個方式簡單說是分為兩個模式:輪迴模式和解脫模式。

輪迴模式就是習慣性思維導致的習慣性行為,也就是因為思維模式(神經波動的傳遞模式)一直在這個習慣中出不去,所以行為也就呈現一種習慣模式,難以出去,而是在不斷重複,這就是輪迴。這個習慣性思維是什麼呢,那就是總是站在自己(也就是感知)使用的那個身體的角度去看問題,為它的延續而服務(比如說嬰兒時期就開始這樣做了,這個所謂的思維模式已經成了生命內心深處的思維衝動,或說條件反射),而不是回到真正不變的感知角度,也就是那個不變的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也因為這種執意要延續身體的思維方式,把很多不利於該目標實現的境遇看成是痛苦,於是因為這種延續,只能在苦樂中各種反覆。而當人的思維模式回到這個真正不變的感知角度去看待一切時,那麼輪迴就不再出現了,也就是人將發現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樂。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既然已經說了是生命內心深處一種思維衝動模式,真的能克服嗎?這裡就需要我們去自身體會感覺下一切現象的不穩定性,和神經波動與這些感知現象的內在波動聯繫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認知到的一切,說到底是在需要神經波動來處理反饋,而神經波動顯然是一縷縷的,而不是一個沒有任何間隙的所謂直線,那麼只要我們能捕捉到神經波動的間隙,那麼就可以不再被神經波動被迫影響,而這樣也就有機會打破這種思維衝動模式了。具體方法可以是:

請去細細體會你認知到的各種事物的變化,和你的感覺器官,和此時的思維波動(或說神經波動)直接的內部聯繫。比如在你看到這堆文字時,是否去體會過這堆文字其實在隨著你的視神經的波動,在微妙的各種變化呢?這種波動,也是思維波動,是深層次的,如果能將這種微妙變化體會的越來越清楚,那麼就會越來越能接近那個每一縷神經波動的間隙,也就可以從間隙里窺見到那個神經波動未產生時當下本身。而要做到這點需要講自己的注意力足夠集中,也就是不受那些淺層思維的影響,讓淺層思維暫時平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做到,這就是所謂的入定。而體會這種變化,就是修習觀照。這裡說的只是視覺,還有其他四種感覺,都是屬於同樣的,氣味的微妙變化,觸感的微妙變化,味道的微妙變化,聲音的微妙變化,細細的集中注意力體會,就會明白所謂認知到那個事物,畢竟那個事物的呈現都是和你的各種神經波動相連的,所以當然從來都不穩定,只是自己沒有去細細體會,誤以為那是穩定不變的。而說到這些事物,如果體會的對象是所謂的身體和樣貌呢?比如,通過觸感體會身體的各種觸感,包括皮膚的各種變化,包括內臟器官的各種變化,體會的更細,甚至可以體會到血液的流動,呼吸的變化,比如怎樣從身外進入的身體內,又是在怎樣在身體中遊走,出了體外的。再比如,他人的樣貌,猶如這堆文字那樣是怎樣在微妙變化的,體會的越來越清楚,自己和他人就會越來越有波動感,變的像像素那樣,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分散各種變化的信息,就會越來越明白什麼叫如夢如幻,如露如電。這也就是看山不是山,因為眼前的山已經是分散波動著的一堆信息,自然不再是自己沒有注意前的所謂一座整體的山。也就是紅塵的確可以看「破」,而且這裡的看就是看這種感覺,而不是什麼形容某種思想境界而已。而此時此刻,你還會覺得自己的身體是需要保護的嗎?畢竟這個身體無時無刻都在這樣隨著一縷縷思維波動而變化啊,是離散的,需要保護什麼呢?你就會發現一切不過是感知到的各種信息,並沒有任何堅定的實體在那。唯一堅定的恰恰是感知本身。於是,你就打破了任何內心排斥,這些本身都是可行的。就看你願不願意做了。

或者這樣說:感知的一切都是波動下的各種成像,不同的波動會有不同的成像,而這裡的成像是指五種感覺內容,而不是單單的視覺內容。下面是對以上這句話的解釋。而這些波動中有個根本波動,頻率很快。是和你的意識的或說你思維的根本波動聯繫在一起的,所以,當人能夠直接體會到這個波動的時候,就會明白一切包括自己都只是波動下的各種成像,並沒有真正的穩定的實體在,而當人誤以為自己和自己認知到的其他東西是隔離開的,那麼這就是妄想,因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而所謂的事實一直如此,所以,只要有所謂的波動,就有你所認為的所謂物質世界的種種,然而,所謂的物質其實只是一組組波動的成像而已,當下就是如此,從來都是如此。

如果對它為什麼可行或感知為什麼永恆,還有什麼困惑,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主日講道】享受生命的安息
你信仰什麼,生命就走向什麼!(深度好文)
生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TAG:感知 | 感知力 | 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