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揭秘 | 讓人毛骨悚然的天葬,神秘的面紗背後,到底是什麼?

揭秘 | 讓人毛骨悚然的天葬,神秘的面紗背後,到底是什麼?

1 人贊了文章

作為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一、青藏高原的原住民,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民族——藏族,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走過了4000多年的輝煌歷程。而自從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從印度引進佛教起,某種程度上來說,藏族的歷史,也就成了一部佛法傳播的歷史。藏族,和佛教便再也無法分開。

佛教在傳播到西藏後,受到藏區獨特的地理及人文環境的影響,在此形成了一個新的佛教支派——藏傳佛教。而同時,藏區也因佛教而改變,佛教文化也深入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節日,比如西藏傳統的薩嘎達瓦節、每年夏季舉行的雪頓節,以及紀念宗喀巴的燃燈節等等。

雪頓節哲蚌寺曬大佛

佛教對藏族人的影響,同樣體現在喪葬習俗上。在時下講求環保的今天,土葬已經被逐漸擯棄,但是所有去過藏區的人,卻幾乎都聽過一種藏區所獨有的傳統喪葬方式,同時,這也是一種許多人聞所未聞的方式,這便是天葬。

匪夷所思的天葬

的確令許多人都匪夷所思,相信任何一個第一次聽到的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包括此時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你。

在四川境內離成都最遠的一個地方——石渠,在離縣城不遠處的一座山上,便有一個天葬台。

石渠天葬台

66歲的仁增,是一個普通的牧民,18年前,妻子去世後,他便獨自住在天葬台旁邊的一個小房子里,守護這個神聖的地方。他這樣做,除了是為了自己不下地獄之外,也是為了妻子轉世之後,有更好的來生。而18年來,他也在此目睹了無數場神聖的天葬儀式。

守護天葬台的老人——仁增

這天,他又聽到了從外面傳來的機動馬達的聲音,走出房子,原來是有人騎著摩托車過來,跟在後面的,除了另一輛摩托車之外,還有一台三輪車,車上,載著一個用布包裹著的人。他知道,這裡又要舉行天葬儀式了。

只見幾個德高望重的喇嘛將逝者安放在地上,隨即拿出儀式所用到的器具,一切就緒後,口中便念念有詞,開始誦經。而就在此時,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禿鷲,便先後圍了過來,隨後越來越多,其中一名喇嘛,站在了一群禿鷲前方,虔誠禱告。其餘的喇嘛,站在逝者遺體前,向周圍念誦曼特羅的同時並點燃了熏香。

在場的喇嘛們開始用專門的器具,將逝者的遺體分割成塊。對於在場的喇嘛來說,這既是一份嚴酷的任務,同時也是一份榮耀,因為只有達到一定修為的喇嘛,才有資格擔當天葬師,才能帶領逝者通過往生之路。

分割成塊後,人們紛紛讓開,這時周圍的禿鷲便心領神會似的,一擁而上,爭相叼食,場面似千軍萬馬一片混戰,又似大江的波濤般洶湧翻滾。而在肉被禿鷲吃光,只剩下骨頭時,喇嘛們就會把骨頭再搗碎並拌以糌粑,這時禿鷲便又會重新圍過來。人們站在旁邊,只能看到爭食的禿鷲,卻看不到逝者的任何痕迹,直到禿鷲陸續飛離而去,直到地上什麼也沒有剩下。

一場天葬儀式就此結束,不遠處的仁增看罷,雙手合十,閉目念經。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場極為普通的儀式,人們早就習以為常;對於逝者來說,這也是最理想的告別方式。

念完經,仁增便如同往日一樣,背著盛水的器具,下山打水,再回來供佛。

為什麼會有天葬?

或許我們都會認為天葬是一個略帶恐怖氣息的習俗,而如果在腦中想像這般畫面,或許也感覺有些血腥,這是因為我們在用自己世俗的價值觀來看待天葬。對於藏族人而言,這是一個無比神聖卻又再普通不過的告別儀式,他們心中更多的,也是對於逝者來生的祝願。

色達天葬台旁的屍陀林

為什麼會有天葬?總的來說,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大原因:

一是藏區獨特的自然環境

在寒冷的高原上,很少有樹,人們不可能像其他地方一樣為逝者製作棺木,而生態脆弱的草原又是藏族人和牛羊賴以生存的根本,他們捨不得破壞一方草地去埋葬逝者,於是便希望逝者的離開,可以不對後人造成任何生存上的影響。

青藏高原上的草原

二是佛家的典故

在《佛本生經》里,記錄著佛祖釋迦牟尼的前世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故事,而在引進佛教後,這樣的典故,也給了信佛的藏族人民啟發。佛家認為,靈魂和軀體是沒有關係的。因此,藏傳佛教教導人們在靈魂升往極樂後,與其遺留世間,不如施與眾生。於是為了效彷彿祖,人們便把自己的皮囊奉獻給高原上的鷹鷲,這既是對於自然環境的最後一次呵護,也是自己在這個世間最後的施捨。

莫高窟釋迦牟尼捨身飼虎壁畫

直到今天,天葬這種獨特的喪葬方式也已經被藏區許多地方所廣泛使用,除了仁增所守護的石渠天葬台,還有許多地方,都在為逝者實現著他們的最後一個心愿。

最為廣大遊客所熟知的,可能就是位於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不遠處的色達天葬台了,當然,其實在攝影天堂新都橋,也有天葬台,世界高城理塘亦有,雲南、西藏、青海、甘肅,凡是有藏族人聚居之地,幾乎都保留了這種神聖的習俗。

色達天葬台

這些天葬台,都離天堂很近,但離地也很近。鷹鷲把人帶走了,至於送到哪裡,其實佛並不知道,而逝者,清清楚楚。

天葬,改變了整個藏族

天葬受到佛教的影響,而千百年來的藏族人,也受到了來自天葬的影響。

1、天葬影響平民理想的價值取向。天葬的形式、規模和特點讓人們去選擇平等的死亡去處,表現出極強的平等意識和平民理想的價值取向。不管活著時的身份有多麼的不同,任何人只要來到天葬場則是赤裸裸的軀體和人人平等的葬禮。

2、天葬所具有的非理性因素,促成人們樂觀的生死觀。不管外人如何看待天葬,也不管超度形式如何複雜,親人對亡者不過分悲傷絕望,活者的人在情感上抱有美好的願望,祈求逝者順利轉世,來世有幸福美好的命運。正是因為抱有這樣的理想願望,塑造出了藏族樂觀的生死觀。

3、天葬的普及,鑄就了藏族人民善良樸實的品質。隨著天葬的普及,許多常人也能同貴族一樣,在往生後獲得天葬的資格。但一些生前作姦犯科品行不端的人,卻是沒有資格享受天葬的,在他們死後,往往也會以土葬終了。而在藏傳佛教中看來,土葬是要下地獄的。因此,正是這樣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也正是這樣的自律,讓藏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善良樸實的品質。

4、天葬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天葬將屍體餵給禿鷲,既有佛教思想的影響,同時也體現了藏族先民們由來已久的環境保護意識。從這種生態環保思想中,能夠衡量藏族葬俗所帶來的道德水準和生態保護觀念,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明,藏族自古就具備了環保意識,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意識,讓青藏高原成了世界上環境保護最好的地方之一。

並非只有天葬

除了我們前文一直在探討的天葬,和上文提及的最低級的土葬,其實由於藏區各地不一的自然環境,也衍生出了其他不同的喪葬習俗。

水葬,便盛行在青藏高原東南部,尤其是藏(東)南地區。在這些地方,雖然也有高山草原,但由於處在橫斷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河流眾多,因此,這裡的人們也選擇採用通過流水,帶領逝者通過往生之路。

樹葬,則是另一種流行於藏東南地區的習俗,不同的是,只有夭折的小孩才有資格。在林芝地區波密縣的卓龍溝中,這裡的樹上掛了許許多多用布包裹的容器,這便是一片樹葬群。當地人認為,夭折的小孩都是非常純凈的,不應該用常人的方式,因此選用樹葬,並希望他們在來生能像這裡的參天大樹一樣,茁壯成長。

還有一種高級別的葬儀——火葬。火葬在過去僅限於活佛、領主及有地位者。有修行的活佛、高僧的法體在荼毗(火葬)後,還會留下不定數量的舍利,這時人們會將其舍利收集起來,藏於舍利塔,供信眾供奉。

小型舍利塔

最後,是一種最高級別的方式——塔葬,又稱靈塔葬。塔葬,只有歷代達賴喇嘛、班蟬,以及一些有名望的大活佛,才有資格獲得這一殊榮。這些人圓寂以後,用鹽水反覆擦拭法體,經風乾後,再用香料水、樟腦水洗凈,後用水銀、藏紅花等再次擦拭,最後用絲綢包裹,穿上袈裟,置於金銀靈塔之中,永久供奉。

布達拉宮內25米高的五世達賴靈塔(黃金打造)

心途之聲

在文中,我們一直在揭示著一種喪葬習俗,上文除了講述天葬之外,也例舉了其他的形式,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若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未免失之偏頗。而不論是天葬,土葬,還是水葬,樹葬,甚至是火葬和塔藏,任何一種習俗,都需要我們正確客觀地看待,只要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包括天葬。

我們探討天葬這一特殊的喪俗現象,並不是為了向人們展示它的神秘性,而是為了挖掘天葬的起因、它所包含的文化價值以及了解藏民族對待死亡的心理,了解天葬所體現的藏民族的宇宙觀、生命觀和價值觀。從而,正確地揭開天葬的真實面孔,了解藏民族的喪葬文化。

同時,我們也在向人們傳達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那就是面對任何一個民族的任何一種習俗,都請不要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衡量,而是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尊重他人,便也是尊重自己。

文 | 龍華第一煲湯專家

圖 | 源於網路

溫馨告知:

1、部分圖片源於網路;

2、心途官方刊登的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3、歡迎搜索關xintu-520」(心途故事)微信公眾號,講述你的旅行故事。

推薦閱讀:

頂級榴槤園
旅遊防騙秘籍:旅遊頻遇陷阱?掌握這一招,從此度假不再受氣!
前有薩德後有疫情 腹背受敵的赴韓游還好嗎?
走出國門住民宿,垃圾分類顯素養

TAG:旅行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