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禪法苑——杞人憂"心"——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症等朋友進

無禪法苑——杞人憂"心"——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症等朋友進

1 人贊了文章

原創: 綿陽火龍 無禪法苑

【前 言】:這篇文章是一份整理稿,也就是我在過去3、4年針對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症的群體諮詢過程中,比較好的,或者是比較有效的語言的一個整理。沒有這些精神障礙的,可能不太理解下面的文字,可以略過。

---*---*---*---*---*---*---*---*---

※ 2014-08-25

著解即是縛, 無解即無縛。 但離病名,病是什麼?

苦求樂者無樂……樂於苦者無苦。

※ 2015-06-29

沒有解脫, 解脫即是病。

一切解脫,都是對抗。

病就是對抗,對抗就是病......

聽了這個話,又去不對抗......那麼這個去不對抗,也是對抗。

可我們卻還以為 自己在 對抗 個病...... 或者還以為自己要去不去對抗病......我們以為真的有個風在推動的氣流運動...或者真的以為氣流運動在產生風...

風就是氣流運動,氣流運動就是風。

※ 2015-07-21

建議大家看看 207集 海綿寶寶 《快樂心》

其實這個就是我們的病......好好思考研究下這一集的海綿寶寶,海綿寶寶為什麼不快樂?

其實也是我們的原因。

※ 2015-08-01

(杯弓蛇影)

一年夏天,縣令應郴請主簿杜宣飲酒。酒席設在廳堂里,北牆上懸掛著一張紅色的弓。由於光線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為是一條蛇在酒杯中蠕動,頓時冷汗涔涔。但縣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請他來飲酒的,不敢不飲,所以硬著頭皮喝了幾口。僕人再斟時,他借故推卻,起身告辭。

回到家裡,杜宣越來越疑心剛才飲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隨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動,覺得胸腹部疼痛異常,難以忍受,吃飯、喝水都困難。家裡人趕緊請大夫來診治。但他服了許多葯,病情還是不見好轉。

過了幾天,應郴有事到杜宣家中,問他怎麼會鬧病的。杜宣便講了那天飲酒時酒杯中有蛇的事。應郴安慰他幾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廳堂里反覆回憶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麼會有蛇的。突然,北牆上的那張紅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來一杯酒,也放在原來的位置上。結果發現,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細細觀看,確實像是一條蛇在蠕動。 應郴馬上命人用馬車把杜宣接來,讓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細觀看酒杯里的影子,並說:「你說的杯中的蛇,不過是牆上那張弓的倒影罷了,沒有其他什麼怪東西。現在你可以放心了!」

杜宣弄清原委後,疑慮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癒了。

※ 2015-08-08

(鄰人亡斧)

原文

人有亡斧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之。變之者無他,有所尤矣。

出處:自《列子·說符》。《呂氏春秋》中亦載有此篇。

譯文:

有一個人遺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小孩偷走的。於是觀察這個小孩,不論是神態舉止,還是言語動作,怎麼看都覺得像偷斧頭的人。隔了不久,他在後山掘地找到了自己的斧頭。回去之後再觀察鄰居小孩,動作神態怎麼看也不像是偷斧頭的人了。

變的不是鄰居的兒子,而是自己的心態。變的原因也沒有其他,是被偏見所蒙蔽。

啟示: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

當帶著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會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對任何人或事物,切忌先入為主,戴著有色眼鏡看人,避免錯誤與偏差,陷入認知的誤區。

※ 2015-09-04

心受即身受:心理感受即生理感受。

※ 2015-09-14

徹底解脫法

為了解脫病,去運動這是作病;

為了解脫病,去順其自然這是作病;

為了解脫病,去改變心態這是作病;

為了解脫病,去轉移注意力這是作病;

為了解脫病,去認為自己沒病是作病;

為了解脫病,去不去解脫是作病;

為了解脫病,任何方法行為思想...都是作病......

當我們不再作病的時候,就是徹解的時候.

※ 2015-10-11

休起覺知念,莫作無我行;

從來無這個,立假竟當真。

※ 2015-10-11

啐啄機難相應, 一張婆口嘮叨甚,

明明本來無去處,卻問更向何處行。

當下事當下人,苦尋病因即是因,

百尺竿頭應有盡,一朝踏空方能醒。

※ 2015-11-03

(火神求火)

玄則向青峰和尚求教何謂佛。 答曰: 火神來求火! 玄則恍然,欣喜離去。 當師父問玄則明白了什麼的時候,玄則樂滋滋地答道: 火神即是火,卻向別人求火,就像我自己是佛還問佛...... 他師父青峰和尚說看來你還是不懂,...... 玄則又問那是什麼意思啊......青峰和尚又答「火神來求火」 這時玄則大悟。

※ 2015-11-21

(百般莫得)

正百般不得時......應反觀自己一天在得個什麼......正是這個百般不得的在束縛著你!

※ 2015-12-27

(一場自我暗示)

一場自我暗示。。。。看清楚了么??

※ 2016-05-24

(本自解脫)

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本無縛故。

※ 2016-09-18

(強迫思維 思考)

念不能斷念,念也不能離念。

※ 2016-10-13

在水裡怎麼攪動能讓水平靜?

大家好好聯繫自已思考一下。怎麼才能解脫?

※ 2016-11-07

樓上住客脫靴,扔了一隻靴在地板咚一聲把樓下住客嚇了一大跳......樓下一直在等待樓上另一隻靴子的掉落。你不知道會不會有靴子落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落地,在這期間你別無選擇,只能等待,直到天亮。

難受的不是那一瞬間聲響。

※ 2016-11-15

(恐懼來源無知)

湖邊有一棵樹,樹上結滿了木瓜。一個木瓜熟了,從樹上掉進湖裡,咕咚一聲,濺起了白色的水花。

兔子聽見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快逃哇,咕咚來了!」猴子聽見了,也跟著跑,邊跑邊叫:「大家快逃哇,咕咚來了!」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大象走來了,攔住了大伙兒:「咕咚在哪兒,你們看見了嗎?」「沒看見,是兔子說的!」大象追問兔子:「你看見咕咚了?」兔子搖搖頭說:「沒有,我是在湖邊聽見的。」

大家悄悄來到湖邊,正巧一個木瓜又落到了湖裡。咕咚一聲,濺起了白色的水花。大伙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地笑了!

※ 2016-11-15

(無解無縛)

患病,如生兔角。解脫,如落龜毛。

※ 2016-11-18

攀石己成障,懸崖須撒手;

下無一尺高,心有萬丈愁。

※ 2016-11-27

《安心偈》

正用心時無心用,此用即心心即用。

既然無心怎安心?去安心時心不安。

去安正是此不安。

由你去安去不安,總與自心作糾纏。

若明自心本無心,糾纏二念本虛幻。

※ 2016-11-29

(無苦可滅)

佛陀不談你過去的苦,

不探討你過去的苦怎麼來?怎麼滅?

佛陀不談你未來的苦,

不探討你未來的苦怎麼來?怎麼滅?

佛陀只談你當下的苦,

只探討你當下的苦怎麼來?怎麼滅?

佛陀是引導你,讓你自己去看到,苦從欲貪來,欲貪在根境之緣當下生。所以佛陀講的苦、苦集和苦滅,都是講你眼前的事情。

※ 2016-12-13

(解脫與無明)

時世尊。如是逆順入。諸禪已。普告大眾。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一切六道。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離。畢竟寂滅。同虛空相。無名無識。永斷諸有。本來平等。無高下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可系縛。不可解脫。無眾生。無壽命。不生不起。不盡不滅。非世間。非非世間。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際平等。等諸法故。閑居靜住。無所施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從無住法。法性施為。斷一切相。一無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眾。應斷無明。滅生死始。又復告大眾。我以摩訶般若。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無系縛者。無解脫者。無主無依。不可攝持。不出三界。不入諸有。本來清凈。無垢。無煩惱。與虛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盡諸動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見此法。名為解脫。凡夫不知。名曰無明。作是語已。復入超禪。從初禪出。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乃至入初禪。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滅寂光。名大涅槃。

※ 2016-12-17

在一個島上有個寶箱,守島的守衛告訴奪寶人,去開箱時不能想猴子就,可以打開寶箱。不然箱子打不開,該怎麼開箱呢?

※ 2017-06-13

病人甲:火龍,感覺,得了這個病以後,看透了人生很多事...這正常嗎?

火龍真人:正常啊!因為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個病啊...... 那麼以前覺得重要的事情都覺得無所謂了。因為你哪還有心思去在意那些呢...什麼 美酒佳肴,什麼 兒女情長,什麼 功名利祿......都不如這個病徹底好了,對你來說重要,哈哈哈哈......還沒有看出病在哪裡么?

※ 2017-08-11

你也不可能為你內心狀態去發愁去焦慮......因為去發愁去焦慮這個就是你的內心......你只這個心沒有第二個可為之去愁和焦的.

※ 2017-09-13

從前,更羸與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們抬頭看見一隻飛鳥,更羸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就能使鳥掉下來。」魏王說:「射箭技術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水平嗎?」更羸說:「可以。」 過了一會兒,有一隻大雁從東方飛來。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魏王驚嘆道:「(箭術)難道真的可以達到這種地步?」更羸解釋說:「這是一隻有傷的鳥!」魏王更納悶了:「先生憑什麼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說:「它飛得慢,鳴聲又凄厲。飛得慢,是因為舊傷疼痛,鳴聲凄厲,是因為長久失群,原來的傷口沒有癒合,驚恐的心理還沒有消除,一聽見弓弦響聲便奮力向上飛,引起舊傷迸裂,才跌落下來的。」

火龍真人 (2017-9-13 20:23)

我們就如這隻鳥......身上的箭好撥出,心中的箭卻難以撥出......我們的心中就有這麼一支箭,這隻箭叫「要撥出這支箭」。這箭任你用什麼方法都別想撥出......該怎麼辦呢?怎麼辦都不行......

菩提樹 (2017-9-13 21:29)

心若是箭,更何用拔。心非是箭,亦不用拔。

只這箭,只這箭。迷里人隨箭轉,悟後箭由人用。

見箭之時,箭非是箭,見猶離箭,見不能及。

※ 2017-10-18

著急,害怕自己不正常...不正常是假的...著急、害怕是真的!

比如急得怕得頭痛、腦熱 、發暈、發顫、心悸、肚子痛......等等等等等等等

※ 2017-11-03

(針對失眠)

為睡不著而著急、擔憂,又因為著急擔憂而睡不著......這惡性循環的相續現象。我叫相續暗示,這種相續下還有一種 焦慮對象輾轉,過程的發展,最先是因為某件確實很糟糕的事情 造成失眠, 我們不需要知道這件事情是什麼,但是中間這個心理過程必須自己去認識。開始為這個事情焦慮...這個時候失眠發生了又被我們認知了...焦慮對象輾轉了...失眠本身成為了一件值得焦慮的事情,於是開始為失眠焦慮......這個時候,我們為了要去解決失眠 就會非常主動積極的去尋找原因,然後開始認為我其實是因為XXXX而失眠......於是開始害怕XXXX 於是對象又輾轉了......比如XXXX 可能是:認為自己想多了......認為睡眠必須要保持腦袋空......其實,想與不想,想少想多,思維活動,與睡眠沒有必然關係。

那麼當我們不怕想多的時候,不為自己想多而著急,睡眠自然就好了......關鍵是那個怕和急的情緒造成的我。那麼這個時候又說到了怕和著急......還沒能認識當下這個怕心急心的迷惑,又開始為害怕自己去怕和急,對象又輾轉了,相續情況卻沒改變......惡性循環沒打斷,對象在這裡只是個概念甚至可以說是龜毛兔角本不實在 。

而當下著急、擔憂卻是真的。

※ 2018-01-09

我們總想脫離這個痛苦,卻一直沒認清楚我們在為痛苦而痛苦。

我們總覺得永遠不會有以前那麼快樂了, 自己永遠會陷入在愁悶的狀態里,我們總去找原因......彷彿原因是很早就種下的,卻看不到真正的原因就是當下找原因這個......

當下為痛苦而痛苦,為不能擺脫痛苦而痛苦......無中生有。

※ 2018-01-23

其實,我害怕「 癥狀發作的慌」, 就是「我害怕」,也就是「癥狀「。

※ 2018-01-29

你不是病人,你只是一個為「病」擔心,為「病」發愁 ,為「病」煩躁的人。

※ 2018-03-23

我開心的時候,這個開心就是我,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是這個不開心。

去應對內心,就必須有主賓。內心豈能應對內心......正應對的時候,其實,我就是這個應對本身。只是在審前而恐後,而審前恐後也都在當下。

無前可審無後可恐。

※ 2018-03-24

森田療法就是放下一切療法,包括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就是沒有森田療法。 這是最後一個層次對森田療法的理解。

※ 2018-05-05

沒有癥狀的時候我們在等待,有癥狀的時候我們在掙脫。這些,就是癥狀。

※ 2018-05-11

真正好的心態,就是心態好還是不好,都沒關係。

我們為心態不好,而發愁,是非常的莫名其妙的......

因為我們都不知什麼是心態,心態是個什麼東西???

我們當下為我們心態發愁的時候,卻不知道心態就在這個當下。

※ 2018-05-26

不要怕對抗癥狀,對抗一下也沒關係。 對抗和不去對抗也是一種對抗,這一層很難有人看到。當然真相的認識就是:沒有癥狀需要你去對抗,你對抗或者不對抗的本身就是癥狀。

※ 2018-06-04

一切解脫法,如縛隨行......

一切對治病的方法,它就是病,伴隨著你......

※ 2018- 06-11

執意於心安,就越發不安。

執意於善,就越能看到惡。

執意於開心,就越發不開心。

執意於解脫病,那就是病。。。

※ 2018-06-16

問題的原因就是總在不斷尋找問題的原因......要去解開那個,本來不存在的枷鎖......

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該怎麼辦......以後自己會變得怎麼樣......

為之擔心、煩躁、恐慌......

原因在哪呢?

原因就在當下。從過往去找,永遠找不到......

※ 2018-07-16

章魚哥對海綿寶寶說,你的快樂心遺失了。你將不能笑了。

傷心的海綿寶寶走到外面,看到可笑的場面也用力捂著嘴巴。他對自己說,我不能笑了。我沒有了快樂心。他沮喪的一個人走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他對自己說,現在我可以笑了罷。他使勁的咧開了嘴巴,可是無論如何努力他都沒有辦法笑出來。

他傷心極了,他走到章魚哥的門前,悲傷的大哭起來。他的眼淚越來越多,越來越洶湧,洶湧的淚水衝垮了章魚哥的大門,把正在酣睡的章魚哥給吵醒了。章魚哥生氣的質問海綿寶寶到底是怎麼回事,海綿寶寶悲傷的說,我再也不能笑了我沒有了快樂心。說完,他的淚水象水龍頭一樣噴向章魚哥的臉,氣惱的章魚哥忍不住哈哈大笑,那是我騙你的因為我實在忍受不了你尖尖的笑聲。於是,海綿寶寶試著又咧開了嘴巴,哈哈,太好了太好了,他居然真的又能開心大笑了。於是,他跟章魚哥兩個人一起摟抱著大笑了起來。

※ 2018-08-28

我們的心中是念叨著自己的病,假如真的把病給忘記了......試想一下,我們的狀態是否會變化?那麼現在我們不忘記它,就作為一個事物念叨著,又有什麼關係?

---*---*---*---*---*---*---*---*---

過往相關文章列表:

從杯弓蛇影談談佛法(上)

從杯弓蛇影來談談佛法(下)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不是心動

《再談煩惱》

《心燈》

《心燈·續》

《楞嚴經》:「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心·相 篇》無禪夜話第三期 語音整理

作者:火龍 綿陽。

原創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均是源於對經文的理解以及實證感悟,歡迎討論,隨喜分享。


推薦閱讀:

TAG:焦慮 | 抑鬱 | 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