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領讀中國 | 趙胤胤:當你的時代結束了,你就結束了

「領讀中國」—— 

「領·讀」第 39 期」

嘉賓:趙胤胤

  

世界殿堂級鋼琴家

聲音資源載入中...

《經濟觀察報·書評》專訪趙胤胤

北京初夏一個悶熱的午後,東五環外的一家咖啡館,採訪間的長桌放著一台徠卡相機。攝影僅是趙胤胤眾多興趣愛好中的一個。」作為職業鋼琴家,眾多的興趣愛好是他音樂專業能力的助力,跨界是他的符號,閱讀是他的生活。

經觀書評:如果可以選的話,不做鋼琴家或音樂,會選擇什麼行業?

趙胤胤:這個就像你在問一條魚說,如果你不會游泳你會做什麼?因為我父母是音樂家,這不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它是跟我一起長大的。

經觀書評:這當中有無奈嗎?

趙胤胤:我覺得每一個學琴學成的人——這裡面包括我, 70 年代這一批;還包括我的師兄孔祥東,他是60 年代的表率;80 年代,是李雲迪和郎朗——每一個能在器樂演奏方面有一定過人之處的,或是有一定成就的,他一定是經歷了一個特別痛苦的童年。

因為所有這些訓練在童年時期只是一個技術的積累,純技術的積累其實是非常痛苦的。這就像再偉大的運動員,回憶小時候做技術積累的過程,也是非常痛苦的,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講。而且在鋼琴演奏或器樂演奏上可能會偏純競技類的,這些肌肉控制類的技術積累還要再深一層——需要高度的精神專註力,不是把這個動作完成了就好。這對小孩來講,特別不容易。

我是看著我兒子長大的,然後我就開始理解為什麼我媽媽教我彈琴的時候會發火——很簡單,因為真的做不到那個要求。小孩的專註力在這,一但有聲音就很容易過去,是很容易分神的一個年紀。人就是這樣,成長是需要過程的。但是在器樂演奏方面,從專業角度來看,對學習者來說,要求永遠要比能力高的多。

經觀書評:現在我們能看到數據,比如有兩千萬甚至更多的人在學鋼琴,但是最後被我們大家所知道的,出名的,可能也就幾個人。出鋼琴家的比例為什麼這麼低?有哪些因素是能得到提高的? 

趙胤胤:全人類不需要那麼多鋼琴家,它不是一個全民職業。就像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總統一樣,整個美國就需要一個。有一些職業是不需要那麼多人的,比如職業運動員。

有一些行業的金字塔比較大一點,比如名廚,僅看米其林的廚師就成百上千;但我們不需要上千的鋼琴家,我覺得跟職業本身的容量是有關的,而且我們這個行業有一個硬門檻。我沒有告訴你,我輸過多少場比賽;甚至還有比我贏更多場比賽的人,但是他沒有成為鋼琴家,有可能他天賦不比我差,也不比我懶惰,但可能就是差了一點點運氣。

一個職業到了四、五百萬比一的成功比例的話,和獲得諾貝爾獎差不多。必須要承認,是有一定運氣在其中的。

經觀書評:現在有很多講關於怎麼欣賞或解析古典音樂的節目或音頻產品,你怎麼看類似這樣的音頻產品的作用?能給普通大眾普及、或提高欣賞古典音樂的水平嗎?

趙胤胤:所有跟藝術有關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個工作者自身的藝術涵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個行業很殘酷。那麼從這一點上來說,假設這個產品中的講解人或藝術的傳播者,對藝術的理解在真正意義上沒有偏差,就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經觀書評:對於非專業人士想入門,或欣賞古典音樂,你有什麼建議嗎?

趙胤胤:首先不要把所有的藝術看得太過高深莫測。我不能陪伴每一個得到或喜馬拉雅的用戶去聆聽這些音樂,我不能陪伴每一個人每一秒鐘為他解答我認為正確的東西。但是作為一個專業的從業人員,我應該感謝大家對我們這個行業的關注,而且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和大家分享一個事實——藝術是一定會為生活帶來美好的,這個不容置疑。

可以給大家一些小貼士,判斷我們面對的這些教材或單元,要看這位導師所討論的論點到底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了,還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了。一個好的導師永遠是把複雜的東西盡量的簡單化,讓你非常簡單明了地理解,特別是在面對普羅大眾的時候。

但非常不幸的是,我發現很多專業人士,越是專業人士,越容易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因為可能他自己就是這麼學的。比如一個音樂的博士後,如果沒有對自己的教育系統做非常仔細的調整,或認真的審視,最下意識的是怎麼學的就怎麼說,老師怎麼教的就怎麼做。我見過無數這樣的專家,我也給他們上過大師班,後來我就說——請諸位想清楚一點,你們都是從各大殿堂級音樂學院高校走出的高材生,有著在自己行業里打拚出來的經驗,但你們的所有經驗來自的級別是類似海軍陸戰隊,如果要向普通受眾分享你的藝術觀點,很有可能你們面對的是童子軍,那麼訓練的方式,傳播的方法完全不同,想清楚這一點再去做,想不清楚就是在害人。

經觀書評:那你所做的這些巡演,包括之前辦過音樂會,在音樂藝術表現形式上結合很多其他的演奏形式做了創新,這給我們提高鑒賞能力、審美能力有哪些幫助?

趙胤胤:我覺得還是要搞清楚你最後面對的到底是哪些受眾群體。比如我不太會把在歐洲巡演的曲目,直接原封不動地搬到中國來,這會不適應的。我有一個好朋友,他做餐廳做得非常成功。他現在在紐約開店,定位都預定到半年以後。在紐約,他肯定會根據當地的食材,當地人的口味對菜品做大量的調整。一個鋼琴家或演奏家,其實要做的很簡單,就是打開一個窗,外面風景不錯,如果受眾能因為這個窗的風景把頭伸出來看一下外面,我們就很高興,所以其實受眾變得很重要。有時候我就遇到一些年輕的鋼琴家,所選曲目非常好,彈得也非常好,但不適合做商演,應該去音樂學院做個講座。

我小時候傅聰先生曾經跟我說,一切和聲音沒關係的動作都不要做,他說——你永遠要記得大家是來聽音樂會的,不是來看音樂會的,你下面坐的是聽眾,不是觀眾。當然,後來我的好朋友郎朗把這件事完全顛覆了,這其實也就證明了,現在沒有太多的聽眾,你覺得是聽眾對還是觀眾對,我覺得都對。時代在進步,我們沒有視覺感官的衝擊,可能那個點就到不了那個位置。

經觀書評:你做了很多跨界的事情,攝影、空手道、高爾夫、慈善,以及近年讀商學院。這些對你的音樂有影響嗎? 

趙胤胤:說到比較沉重的話題了,我們稍微不沉重一點。前兩天我和馬未都聊天,他說胤胤,你知道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嗎?我說,人生最大的遺憾可能就是,到老了還有遺憾吧。他說,無論你多優秀,人類最大的遺憾就是人生苦短。就像尼采所說的一樣,人生註定是個悲劇。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它是個悲劇就不把它演得精彩,錯過了它的浩瀚和動人。

所以單一維度的生命角度,可能對於藝術家來講是完全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生活。先不說生命那麼高尚的話,至少是生活——一個做飯的人和一個不做飯的人,他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喜歡旅行的人和一個不喜歡旅行的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說的這種旅行不是一年去50個國家演出,我說的是去一個西班牙的小漁村,住了兩個月的旅行方式。

從任何一個角度,只要一件事情有興趣能接受,然後把深度做深了之後,就一定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影響的組合,在面對莫扎特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想法。這也就是我剛才所說的——首先得是一個對當下人文美學特別敏感的人,才有資格說,我可以代表某一些角度的人文美學的標準,來詮釋莫扎特或貝多芬,而單一一點的維度越來越不被接受。

現在的生活給我們創造了特別大的便利。但是對比貝多芬的年代,可見弗朗茨·李斯特之偉大。他當時做一個巡演,只有馬車,卻可以巡完整個歐洲,同時還要保持體力,還要保持狀態。下一場演出的琴是怎麼樣他都沒提前見過,德國人做琴的方法和法國人還不一樣。這些會越來越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得到改善,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地去了解藝術本質的機會。因為無論你認為它有多俗氣,這句話是真理——一切藝術創作的靈感應該來自於生活。

經觀書評:你從小就一直在練琴,沒多少時間看書。現在情況有改變吧,現在閱讀、讀書的習慣是什麼樣的?一般在什麼時間看書?

趙胤胤:現在我們很難有整塊的時間,而且當代人的閱讀習慣有好有不好——好是特別快,有什麼事不懂,可以百度一下,兩百個字你想知道的事情可能你就知道了。這個信息量、知識量非常點對點、垂直。不好的是,很難形成系統,很難以點代線觀面。我基本上閱讀時間比較完整的都是在飛機上,而且我那時候還挺高興,因為飛機上沒有WIFI。

經觀書評:飛機上是看紙書還是kindle、或其他電子書?

趙胤胤:我是比較喜歡看紙質書,但我兒子已經完全不看紙質的了,這也沒問題。包括我們樂譜現在已經出現電子樂譜,它有很多便利,比如不需要翻譜了,做一個手勢就翻過去了。

平時基本上是睡前有時間會看一會兒書。我有時候會點對點的得到一些文字資料,就是Google、百度一下。但我有個習慣,會買一本我認為比較好的書,把其中系統的知識再看一遍。比如我查希臘哲學,後來我發現我查再多點對點的小知識,不如我從頭到尾再把當年沒看懂的《理想國》看一次,就都知道了。有時候,特別是像《理想國》這一類的書籍,二十多歲看和四十多歲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是用我看過《理想國》來炫耀的,因為我們那時候大部分的人,基本上時間都在看跟我們自己專業、音樂有關的,我們一天要差不多花12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音樂。

經觀書評:現在一般偏向喜歡閱讀什麼類型的書?或者可能你沒有偏好,什麼都可以讀?

趙胤胤:沒有。我最近看《銀河系漫遊指南》——一個很超前的科幻小說。喬治·盧卡斯就是看了這個書,才拍的《星球大戰》,他們那個年代是不知道什麼是納米、機器人、人工智慧,但他那小說裡面全部都出現了,所以我覺得很神奇。

科幻其實跟我們專業緊密相連。人類之所以不斷地進步,是因為對美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個「美」當然包括了很多高科技的東西,比如 AI,一定是屬於跟美有關的。整個人類的進步,作為藝術從業人員,應該是走在最前端的,有時候甚至前端到了不被世人所理解,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藝術家。比如斯特拉文斯基寫《春之祭》,演出時人都走了,聽到最後只剩下三個人——他自己、他的經紀人、還有他太太。但是今天我們聽斯特拉文斯基的曲目就太古典了,而且是奠定了整個新古典主義的基礎。

經觀書評:這還是跟你的專業有關係的,其實是在有意識地去找新的音樂表現方式。

趙胤胤:我相信我的生活里任何一個點滴都與我的專業有關係,我曾經很仔細地審視過我的生活。因為當你的專業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的時候,你的生命是主宰著你的生活的。

經觀書評:閱讀、讀書給你工作或生活帶來的作用或者影響? 

趙胤胤:每個階段真的不一樣。四十歲以後可能就更偏哲學多一些,因為要開始逐漸面對身體上的機能老化,想要用正確的方式去理解它。

李宗盛曾經跟我說了件特別有感觸的事情。他說,有一天他在洗澡,然後把手伸起來拿毛巾,他看到手上很多老年斑。他說,我要寫一首歌,這首歌叫做《生命的勳章》,這些東西是我年輕的時候沒有的。我的第一反應是,老哥你別再酸了,行嗎?但是當坐下來再去想這些事情的時候,其實還是那句話,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你就會有正確的選擇,我們最怕的就是把時段給弄反。

經觀書評: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一兩本書,或者是書里的一些篇章、一些片段,或者故事、情境?

趙胤胤:前一段時間因為心思都在美食上,我看村上隆的《孤獨美食家》,很多東西有感觸,特別是對人性。人性其實包括了吃、喝,作者在書里描述的很多觀點其實是我們彷彿看得到,卻又不太敢去觸摸的角度。

還有之前馮唐翻譯的《飛鳥集》。

經觀書評:講講你生活過這麼多城市,這些城市閱讀的氛圍,或者你當時的感受。

趙胤胤:在我記憶中,紐約肯定是讀書氛圍最好的。紐約有一個書店叫 Barnes & Noble,我在65街,它在66街,穿過一條馬路就是,基本上那段時間的閑余時光,拿著一杯咖啡,從樓上到樓下,每個人都在讀著一本不一樣的故事。

經觀書評:你在那裡讀了什麼書?

趙胤胤:很隨機。我讀書一直非常的隨機,比較不太喜歡命題作文,因為通常都會失望,而且釣到的那條魚也未必好吃。

趙胤胤分享書單

《孤獨美食家》

[日]村上龍/著

王蘊潔/譯

2013年2月

湖南文藝出版社

《飛鳥集》

[印度]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著 

馮唐/譯

2015年7月

浙江文藝出版社

《理想國》

(古希臘)柏拉圖/著 

顧壽觀/譯者 

吳天岳/校注

2010年7月

嶽麓書社

《銀河系漫遊指南》

[英]道格拉斯·亞當斯/著 

徐百柯/譯 

2005年6月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經濟觀察報書評

eeobook

閱讀有難度的文章,每天成長一點點

合作及投稿郵箱:eeobook@sina.com

長按識別二維碼

紙城。有趣,但不低俗;嚴肅,卻不正襟危坐。這裡有一些拒絕無病呻吟的文藝生活,一捧拿得起放不下的審美趣味,或者再加一點無傷大雅的吃喝玩樂。歡迎入住紙城,讓我們輕盈、透明地生活在別處。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關注paper-city


推薦閱讀:

XPwn 2018探索未來安全盛會,萬物互聯時代可以玩出哪些花活?
芯盾時代入選Gartner人工智慧最佳實踐報告
大IP時代,編輯需要扮演什麼樣的新角色?
後八股文時代
蘋果為何遲遲不肯進軍區塊鏈,真相令人驚訝!

TAG:中國 | 時代 |